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改强调“人”在整个学校的中心地位,“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故学校管理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重建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从而高质量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为适应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必须改革;新的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建立适应新课改的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人性化。
1.新课改背景下——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来规范教师行为,使教师处于制度的约束之中,这是管理好学校的前提和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原则,以制度管理来明确教师行为的方向性,保护和调动教师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 重建新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以制度形式确保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杜绝随意增减科目或调整课时、随意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的现象,杜绝随意占用学生闲遐时间的行为。 按照新课程理念重建新的教学常规标准,从开发课程资源、执行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深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反思、活化课外辅导、规范作业批改等方面引导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达到与新课改教学要求同步。
1.2 重建新的校本研修制度。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以教师自我反思、专业引领于一体的新型教研体系。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和研讨,创建有利于教师实施课程的环境。建立校本研修的理论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专题研修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和激励保障制度。
1.3 重建新的学生管理制度。探索重建符合新课改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在教学班与行政班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的情况下,赋予任课教师更多的班级管理职责,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由班主任牵头,选课指导教师参与,协调行政班、教学班的关系,多方协同,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1.4 建立新的学生选课制度。学校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并向学生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选课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指导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原则,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质,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多修学分,形成自身特长,实现个性发展。
1.5 重建新的教学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学生的评价方面,评价内容既要包括学业成绩,也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综合素质,在评价方法上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办法。在教师的评价方面,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管理、育人绩效等方面,在评价方法上要建立教师业绩档案,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新课改背景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
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新课改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关注人的需要与发展,强调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二是追求管理过程的激励价值,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
2.1 尊重师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新课改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突出了对师生的关注和尊重,强调了人的健康发展。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定位于“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尊重教师,消除领导和教师之间的等级观念,让教师都参与管理、参与决策,都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学校的各种活动,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2.2 发现优长,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人文环境。学校管理者要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新课改培训,对教师指导和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实践探索的热情。只有满足了师生的声誉需要、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师生才更有热情关注并实践新课改。
2.3 强化激励,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激励师生的观念,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管理者在实施领导行为的过程就是激励师生成功的过程。常见的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成就激励、情感激励、表扬激励、榜样激励等,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引导师生学会自我激励。
2.4 植根文化,建立师生认同的文化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新课改强调学校办学特色。管理者要善于把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倡导这种理念,使之成为全体教师的精神支柱,成为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核心价值观,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
综上所述,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把师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为适应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必须改革;新的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建立适应新课改的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人性化。
1.新课改背景下——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来规范教师行为,使教师处于制度的约束之中,这是管理好学校的前提和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原则,以制度管理来明确教师行为的方向性,保护和调动教师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 重建新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以制度形式确保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杜绝随意增减科目或调整课时、随意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的现象,杜绝随意占用学生闲遐时间的行为。 按照新课程理念重建新的教学常规标准,从开发课程资源、执行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深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反思、活化课外辅导、规范作业批改等方面引导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达到与新课改教学要求同步。
1.2 重建新的校本研修制度。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以教师自我反思、专业引领于一体的新型教研体系。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和研讨,创建有利于教师实施课程的环境。建立校本研修的理论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专题研修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和激励保障制度。
1.3 重建新的学生管理制度。探索重建符合新课改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在教学班与行政班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的情况下,赋予任课教师更多的班级管理职责,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由班主任牵头,选课指导教师参与,协调行政班、教学班的关系,多方协同,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1.4 建立新的学生选课制度。学校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并向学生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选课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指导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原则,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质,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多修学分,形成自身特长,实现个性发展。
1.5 重建新的教学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学生的评价方面,评价内容既要包括学业成绩,也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综合素质,在评价方法上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办法。在教师的评价方面,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管理、育人绩效等方面,在评价方法上要建立教师业绩档案,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新课改背景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
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新课改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关注人的需要与发展,强调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二是追求管理过程的激励价值,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
2.1 尊重师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新课改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突出了对师生的关注和尊重,强调了人的健康发展。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定位于“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尊重教师,消除领导和教师之间的等级观念,让教师都参与管理、参与决策,都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学校的各种活动,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2.2 发现优长,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人文环境。学校管理者要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新课改培训,对教师指导和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实践探索的热情。只有满足了师生的声誉需要、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师生才更有热情关注并实践新课改。
2.3 强化激励,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激励师生的观念,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管理者在实施领导行为的过程就是激励师生成功的过程。常见的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成就激励、情感激励、表扬激励、榜样激励等,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引导师生学会自我激励。
2.4 植根文化,建立师生认同的文化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新课改强调学校办学特色。管理者要善于把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倡导这种理念,使之成为全体教师的精神支柱,成为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核心价值观,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
综上所述,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把师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