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必修2《经济与社会》有两个单元内容,其中包含正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名词点击以及综合探究五个栏目的内容,其中的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和名点击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本文以相关链接为例分析其相关的类型、作用以及使用它的策略,最终将该部分的内容有效融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能高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一定的经济常识,培养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经济与社会;高中;相关链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2020修订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设计依据与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课程设计兼顾基础性与选择性、提高学习效率与减轻学业负担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1]教材依据课标进行了相关内容的编写和调整,新教材除了新增了综合探究以外,保留相关链接和研究与分享作为辅助文的形式设置在教材中,与正文的内容相呼应,符合现在所以提出的学生需要全面发展教学目标。
“相关链接”在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本文旨在研究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相关链接,在必修2中一共有41处相关链接,这些相关链接能有效的承上启下,部分也能对正文的内容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无论新老教材都设计了相关链接,其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师更好的讲述正文部分的知识点,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得知识点,既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一定课外的学习资料。因此,了解“相关链接”的内容能促进教师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使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能使学生在课中或者课后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相关链接的类型
(一)解释型
解释型的相关链接在必修2中占比较重,如:教科书第7页的相关链接解释说明了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简称“外国投资者”)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正文部分讲述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其中讲述外资经济讲述到了外商投资,紧接着对外商投资进行了細化的解释说明。如:教科书46页正文的内容是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相关链接对居民收入进行了细化描述陈述了居民收入还包括了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必修2中涉及到很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常识,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本书,相对于必修1来说,必修2中很多的知识是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因此,这也是解释型的相关链接占比较重的原因,很多正文中所提到的专有名词具体的含义就需要相关链接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否则就形成了死记硬背,不符合现阶段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
(二)传统文化型
在必修2中传统文化型的相关链接占比较小,共有4处,如:教科书16页相关链接中引用了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部分内容对应正文中的市场资源配置,市场机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教科书36页,相关链接的《管子·轻重甲》《孟子·梁惠王上》等都用了不同的话语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正文中的绿色发展的理念相对应。如:教科书51页,正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相关链接中的《周礼·地官司徒》等表明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这些相关链接的出现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直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便是重中之重,教育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现阶段需要更多优秀的青年和少年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新教材中传统文化类的相关链接将这种教育贯彻实施。
(三)逻辑演绎型
逻辑演绎类的相关链接在必修2中的展示,有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等几种类型,如教科书第6页相关链接围绕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与上文的国有经济相对应。如教科书第15页,陈述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过了从1992年-2013年的过程的时间逻辑图,上文提到的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如教科书48页,相关链接中呈现了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的思维导图,正文所陈述的是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内容。
(四)普法型
在《经济与社会》中相关链接有很多有关法律的内容,如教科书第5页,相关链接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九条和第十条提到归于国家所有的一些资源,正文的内容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如教科书第1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六条和第八条,提出了一些竞争中的不正当的行为,正文的内容指的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普法类的相关链接在本册书中占比也较重。本册书中大量法律条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了解法律条文的习惯,成为遵守法律的新时代青年。
三.相关链接的作用
(一)补充说明教材的内容,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必修2中的知识都是关于经济与社会方面的知识,很多知识对于没有一定经济常识的高中生来说比较晦涩难懂,高中生对于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方面的的体制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可以辅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很多教材正文的内容大多的讲述都不会对于某个名词进行解释,相关链接恰好可以填补这部分的空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提出的问题、扩展思考的范围,从而有效地拓宽学科眼界”[3]有一部分的相关链接陈述的内容是与正文可能关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有拓展知识面的功能,这样的相关链接就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的教育都是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链接中常常会采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名人名言以及一些法律知识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这些内容都符合2020修订版课标中所指出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时代要求、坚持科学论证、坚持继承发展”。这些相关链接的内容紧紧围绕正文部分的知识点展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正文内容的同时也能学习一些其他方向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链接的设置,能充分展现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同时也保留学生的个性化的特点。 四.相关链接的应用策略
(一)灵活应用相关链接,注意它与上下文的联系
这里的灵活指的不仅只是在内容上的灵活应用,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灵活应用。将相关链接应用到课堂中,就需要教师熟悉正文部分的内容和相关链接的内容以及需要探究教材开发者设计相关链接的意图。在教材中有一些相关链接是必须需要讲授的,这些内容是需要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一起去进行探究学习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还有就是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等这些内容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正文部分的内容进行开发讲授的;还有的相关链接是可以讲授也可以不用讲授的内容,这些相内容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应用,这些相关链接常常与前后文的连接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课堂的效果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类相关链接是教师可以不用的,这一类的相关链接常常与正文所需要讲授的知识点重复;还有一些的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是不用讲授的。
(二)发掘相关链接中教育性的内容,创新开发有意义的相关链接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思政课在新时代对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教材的相关链接需要选择具有教育性的内容,以及深入发掘具有思想性的内容,如教科书中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链接,这一类的相关链接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能让学生了解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一类的相关链接是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政策民生问题,这一类相关链接知识是需要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高中生了解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所必须要知道的时事热点,但是有很多学生会忽略这些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正文和这些内容应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让这一类的知识以更新,更加有趣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
五.結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相关链接的使用一直都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这一部分的内容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被忽略,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不会将这一部分的内容与正文形成资源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将仔细了解相关链接的内容,以及它设置的目的,以及掌握应用它的策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最大程度的开发教材的资源。无论新旧教材都将相关链接设置在文中,起到辅助正文的作用,从必修2的相关链接中可以看出教材从以往的强调很多知识点到目前的新教材越来越注重多种素质的培养,也给予了教师更多的机会能发挥教师的在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模式,这样课堂将更加的活跃,才能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相关链接的设置不仅仅能提供教师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也能根据教师的课堂发挥自己的理解能力,能更全面的理解教材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2]唐蓓.《剖析教材辅助文本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一一以<经济生活)为例》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年第22期.
[3]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18/c_1124248228.htm,2019-03-18.
作者简介:徐晖(1998年3月— ),女,汉族,籍贯:云南昭通,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所学专业为学科教学(思政)。
关键词:经济与社会;高中;相关链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2020修订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设计依据与思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课程设计兼顾基础性与选择性、提高学习效率与减轻学业负担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1]教材依据课标进行了相关内容的编写和调整,新教材除了新增了综合探究以外,保留相关链接和研究与分享作为辅助文的形式设置在教材中,与正文的内容相呼应,符合现在所以提出的学生需要全面发展教学目标。
“相关链接”在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本文旨在研究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相关链接,在必修2中一共有41处相关链接,这些相关链接能有效的承上启下,部分也能对正文的内容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无论新老教材都设计了相关链接,其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师更好的讲述正文部分的知识点,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得知识点,既能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一定课外的学习资料。因此,了解“相关链接”的内容能促进教师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使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能使学生在课中或者课后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相关链接的类型
(一)解释型
解释型的相关链接在必修2中占比较重,如:教科书第7页的相关链接解释说明了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简称“外国投资者”)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正文部分讲述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其中讲述外资经济讲述到了外商投资,紧接着对外商投资进行了細化的解释说明。如:教科书46页正文的内容是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相关链接对居民收入进行了细化描述陈述了居民收入还包括了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必修2中涉及到很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常识,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一本书,相对于必修1来说,必修2中很多的知识是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因此,这也是解释型的相关链接占比较重的原因,很多正文中所提到的专有名词具体的含义就需要相关链接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否则就形成了死记硬背,不符合现阶段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
(二)传统文化型
在必修2中传统文化型的相关链接占比较小,共有4处,如:教科书16页相关链接中引用了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部分内容对应正文中的市场资源配置,市场机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教科书36页,相关链接的《管子·轻重甲》《孟子·梁惠王上》等都用了不同的话语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正文中的绿色发展的理念相对应。如:教科书51页,正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相关链接中的《周礼·地官司徒》等表明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这些相关链接的出现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直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传统文化便是重中之重,教育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现阶段需要更多优秀的青年和少年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新教材中传统文化类的相关链接将这种教育贯彻实施。
(三)逻辑演绎型
逻辑演绎类的相关链接在必修2中的展示,有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等几种类型,如教科书第6页相关链接围绕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与上文的国有经济相对应。如教科书第15页,陈述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过了从1992年-2013年的过程的时间逻辑图,上文提到的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如教科书48页,相关链接中呈现了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的思维导图,正文所陈述的是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内容。
(四)普法型
在《经济与社会》中相关链接有很多有关法律的内容,如教科书第5页,相关链接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九条和第十条提到归于国家所有的一些资源,正文的内容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如教科书第1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六条和第八条,提出了一些竞争中的不正当的行为,正文的内容指的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普法类的相关链接在本册书中占比也较重。本册书中大量法律条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了解法律条文的习惯,成为遵守法律的新时代青年。
三.相关链接的作用
(一)补充说明教材的内容,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必修2中的知识都是关于经济与社会方面的知识,很多知识对于没有一定经济常识的高中生来说比较晦涩难懂,高中生对于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方面的的体制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相关链接部分的内容可以辅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很多教材正文的内容大多的讲述都不会对于某个名词进行解释,相关链接恰好可以填补这部分的空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提出的问题、扩展思考的范围,从而有效地拓宽学科眼界”[3]有一部分的相关链接陈述的内容是与正文可能关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有拓展知识面的功能,这样的相关链接就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的教育都是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链接中常常会采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名人名言以及一些法律知识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这些内容都符合2020修订版课标中所指出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时代要求、坚持科学论证、坚持继承发展”。这些相关链接的内容紧紧围绕正文部分的知识点展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正文内容的同时也能学习一些其他方向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链接的设置,能充分展现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同时也保留学生的个性化的特点。 四.相关链接的应用策略
(一)灵活应用相关链接,注意它与上下文的联系
这里的灵活指的不仅只是在内容上的灵活应用,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灵活应用。将相关链接应用到课堂中,就需要教师熟悉正文部分的内容和相关链接的内容以及需要探究教材开发者设计相关链接的意图。在教材中有一些相关链接是必须需要讲授的,这些内容是需要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一起去进行探究学习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还有就是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等这些内容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正文部分的内容进行开发讲授的;还有的相关链接是可以讲授也可以不用讲授的内容,这些相内容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应用,这些相关链接常常与前后文的连接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课堂的效果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类相关链接是教师可以不用的,这一类的相关链接常常与正文所需要讲授的知识点重复;还有一些的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是不用讲授的。
(二)发掘相关链接中教育性的内容,创新开发有意义的相关链接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思政课在新时代对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教材的相关链接需要选择具有教育性的内容,以及深入发掘具有思想性的内容,如教科书中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链接,这一类的相关链接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能让学生了解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一类的相关链接是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政策民生问题,这一类相关链接知识是需要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高中生了解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所必须要知道的时事热点,但是有很多学生会忽略这些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正文和这些内容应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让这一类的知识以更新,更加有趣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
五.結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相关链接的使用一直都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这一部分的内容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被忽略,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不会将这一部分的内容与正文形成资源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将仔细了解相关链接的内容,以及它设置的目的,以及掌握应用它的策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最大程度的开发教材的资源。无论新旧教材都将相关链接设置在文中,起到辅助正文的作用,从必修2的相关链接中可以看出教材从以往的强调很多知识点到目前的新教材越来越注重多种素质的培养,也给予了教师更多的机会能发挥教师的在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模式,这样课堂将更加的活跃,才能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相关链接的设置不仅仅能提供教师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也能根据教师的课堂发挥自己的理解能力,能更全面的理解教材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2]唐蓓.《剖析教材辅助文本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一一以<经济生活)为例》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年第22期.
[3]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18/c_1124248228.htm,2019-03-18.
作者简介:徐晖(1998年3月— ),女,汉族,籍贯:云南昭通,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所学专业为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