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思路决定教师的教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仅决定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而且还决定他们学习新知,同化新知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与新的数学知识进行相互作用,或者将新的数学知识同化到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或者改变已有数学结构以顺应新的数学知识,从而推动数学认知结构的持续发展。
  例如当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的元素:有三条边、三个内角。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刚刚学完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由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犹声在耳,所以当教师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时,学生在事先对这一知识一无所知的原始情况下,会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各大于第三边”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学生马上会猜想到:三角形任意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是发现、修正自己认识结构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过程;同样教师教学的过程在很大程度是引导学生发现、修正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过程。在学生发现、修正自己认识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显性的知识,而且获得了比显性知识更为重要的隐性知识:数学思想与方法、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教师的教学要敢于让学生暴露他们的思维的偏差、认识上的错误。
  既然学生会基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认识,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的猜想。同时,由于学生在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学生有了用两根小棒相加与第三根小棒比长度的活动经验;也有了在学习《角的大小》时,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比较大小的能力与经验。所以学生应该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或动手操作否定原先的猜想。并在否定猜想后,再提出新的猜想,再次验证新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在获得新知的同时,数学活动经验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下面是笔者的引导过程。
  一、引导学生否定初步猜想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并且我们已探索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探索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会让学生展示出他们的原始思维)
  生1:三角形任意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
  师:人类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敢于猜想。不过,人类更智慧之处在有了猜想后能进行验证。你能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吗?
  (多媒体呈现不同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同时发给学生用硬纸卡做成的上述三类三角形。让学生先观察,再验证)
  生1:这个猜想是错误的。因为通过我的观察,有的三角形(指着钝角三角形),两个较小的角和起来很明显比那个大角小。
  师:是的,观察也是一种证明方法。通过观察,我们能很快地发现有的三角形(指着钝角三角形),两个较小的角和起来很明显比那个大角小,从而证明原来的猜想是错误的。
  师:还有别的证明方法吗?
  ……
  二、引导学生再次猜想
  师:是的,仅在锐角三角形中有“三角形任意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关系,我们不能把它推广到一般三角形中。那么一般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倒底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可以进行新的猜想。
  师:猜想也不是凭空的乱猜,而是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也可以从部分猜起,然后扩展到所有的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先观察,然后提出猜想。
  ……
  师(当学生陆续提出猜想后):你有什么猜想?为什么提出这样猜想?
  生1:我想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可能是180度。像三角板这样的三角形,两个较小角的和与直角相等,直角是90度。所以我猜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师: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三角形的状态在变,三个角的大小也在变,不变是什么?
  生: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不变。
  ……
  对于这部分知识,我看过新课标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大多是在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关后,直接提出“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呢?”这个问题。
  教材这样提出问题,很是突兀。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学生面对别人强给的问题,自然不乐意研究。此时进行教学,学生的兴趣不高,创造力自然不强。这样教师为完成课时任务,容易形成填鸭式教学。
  新课标指出,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本,而不是圣旨。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本案例通过对教材课前引入的改造,就是想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否定猜想→再度猜想→再度验证的过程;同时让学生体会猜想不是无缘无故的乱想,可以根据部分特征提出猜想,然后再扩大验证(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学生自已研究自己的问题,自然兴趣高昂,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说,这样的引入,起到了一箭多雕的作用。
  【作者单位:枣庄市薛城区北临城小学 山东省】
其他文献
夺淳真卡,争做淳真儿童的活动,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现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此项活动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及时性评价,并关注学生在校、在家、和公共场所的表现,真正做到了全方位关注评价,评价者涵盖了老师,同学,家长,邻居甚至社区人员。评价更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程实施四年来,我校学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课堂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做了,班级的事抢着做了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一书的盛行,大数据将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和决策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与挑战,教育行业同样不可避免。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时代飞速发展、信息量快速变迁的今天, 尝试通过以数据背景为依据的思考和实践,来打造更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持续性的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  一、汇总教师的年龄层、男女比例等——分析幼儿园组队规律  1、版块数据分析:从年龄层次看,25周岁以下8%,26—35周岁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的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列举资源达21种之多。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实践形式,凸现语文课堂生本文化特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整合语文课堂资源,灵活巧妙的运用教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课程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彩的语文学习乐园。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着
一、案例要研究的問题  我们幼儿园身处农村,家家都长有很多的丝瓜,时至深秋,丝瓜都已经长老了。丝瓜筋很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园特别重视生态化体验活动,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幼儿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它注重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
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就是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图画再现、语言描述等手段,创设音乐中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从而诱发学生展开想象,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可以说,情境教学就是学生从“生活世界”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音乐世界”,在音乐的陶冶中去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显得有为重要,
“六力”并举打造“快乐学校”是我区教育局为深化“快乐地学,幸福地教”的实践而确定的策略,“六力”中教师是基础,一批充满魅力的教师必将成为扎实推进教育改革的生力军。  魅力就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不受年龄的制约,也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有魅力,就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愿意和教师亲近,愿意聆听教师的教诲,成为活力学生,教育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幼儿教师的魅力来源于
新课程改革倡导绿色理念,呼唤有效课堂,主张让孩子们在绿意盎然、勃发着生机与活力的空间里,充分舒展身心、放飞灵性,从而真正的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情”韵飞扬,如何拨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之弦,为学生打造广袤丰盈、灵动韵致的有效空间呢?  一、激情,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倾己身心,物我两忘。  作为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拥有饱满的激情,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溶于课堂的生成、开放中,与
“一吻救命”。深圳“一吻救命”的少女刘文秀成为网络红人了。她说。“我以后会打电话给他,鼓励他好好地生活。”“当时去吻他,我也没有多想,纯粹是安抚他的情绪。能救下他我就不管那么多了。”这“救命之吻”是她思想境界中大爱的自然表露。生活中,她也是一位表里如一的善良的姑娘。  “死吻”。再一次细看这张照片, 一个美丽女兵的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个美丽的女兵,给了伤员平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吻……一个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中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这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什么是复述课文呢?复述课文不同于背诵课文,是指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遵循原文的前提下,发挥自主性,恰当运用
一、三幅手工作品、三种评价带来的思考  手工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创造家与表现家。在小班某次手工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以撕、贴、画的方法创作“柳树”。在活动中,教师观察、记录了其中三个幼儿的制作过程及人们对三幅作品的评论。因为三个案例中无论是活动过程还是作品本身,包括对于作品的评论,都值得引发我们对传统手工活动的“正确评价”的思考。  案例一悠悠的《美丽的柳树》:悠悠熟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