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的过程中,社团建设遭遇瓶颈。为找到“学生社团”与“课堂教学”之间合理的结合点,我们形成了“大社团观”。那是拆除原有社团间的藩篱,临时取消原有社团后形成的。同时形成的还有“角色转换观”。“大社团”的主要特征有广义性、临时性、松散性、虚拟性。
关键词:大社团;角色转换;广义性;临时性;松散性;虚拟性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08-2
我们学校的小学生社团是在2011年成立的。就在那年,我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三自”能力的研究》(简称“三自课题”)成功申报为“十二五”苏州市规划课题。该课题旨在通过依托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开展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以社团活动促学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在社团活动中切实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顺应课题研究的需要,依据学校实际及社团建设的要求,学校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分校级与班级)、不同类型的、数量众多的小学生社团,并在开展社团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小学生社团建设。在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我校自己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理解,最终形成了大社团观的社团建设理念。本文别的且不说,单就大社团观的形成以及主要特征等来谈谈我们的理解。
一、社团建设遭遇瓶颈
“三自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要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三自”能力,是指在学习上自主、管理上自治、生活上自理。通过一定途径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最终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管理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当以“自主”为核心,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三自”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偏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些裹足不前。
因为,我们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前提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主阵地是在课堂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或者说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社团建设的确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问题是这个课堂教学如何与学生社团结合起来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社团及其成员的作用呢?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进行自主能力培养,又要在学生社团的前提下,既要考虑学生社团,又要考虑课堂教学,就好像是既想要鱼,又想要熊掌,这世上哪有熊掌和鱼兼得的美事呢?我们有点左右为难了。课题研究在这里被卡住了,似乎进入了一个“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犹如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样艰难,社团建设遭遇到了瓶颈。
二、大社团观应势而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的呢?如何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如何找到学生社团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找到合理的突破口?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社团。笔者以为,在“三自”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局、遇到的瓶颈,完全是由于我们对学生社团的认识过于偏面和僵化导致的。
什么是学生社团呢?这在“三自课题”方案里有明确的定义——“学生社团”就是小学生在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愿组成的、拥有一定数量社员的、按照一定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根据这个定义,学生社团一般具备这样一些条件:有指导老师、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宗旨和章程、有一定的活动等。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一部分学生团聚在一起,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来着重提升某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定义下的社团,对于培养自主能力来说就有些为难了。
大社团观的出现绝非偶然。我们知道,语文提倡“大语文”观,要跳出语文看语文,把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相关内容比如一些实践活动、外出参观等都纳入到“大语文”范畴之内。于是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生活,才有了“多渠道学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等。大语文观的出现,拓宽了学习语文渠道,是对语文认识的提升。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来个“大社团”观,提倡跳出社团看社团,把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内容都纳入到这个“大社团”中来。也就是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在执教的老师看来,就是一个大的社团,是在同一时间里为完成同一个任务而形成的社团。整个班级,不管学生原先属于哪个层次或哪个学生社团的,现在都融合为一个大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社团。这个大社团的出现,就把班中原有的各个社团之间的藩篱给拆了,原有社团被临时取消了。
三、大社团观主要内涵
当然,这个大社团不是指社团的规模大,人数多,而是指扩大我们的视野,把原来比较狭隘的社团观念转化为比较宽泛的社团观念。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较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作用了,因为,此时的课堂之中已经只有一个社团了。当然每一位成员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各不相同、有大有小的。一般的,核心成员的作用要相对大一些。我们知道,一支球队有它的核心队员,通常由那些技术过硬、作风顽强、能起到稳定作用的队员充当。球队的攻防往往围绕核心球员来展开。同样道理,社团之中也存在核心成员。一般的,那些知识全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就是本社团的核心成员。说到底就是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社团及成员的作用,其实就是由那些核心成员影响、辐射、带动其他成员共同提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三自能力”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挥优秀学生的领头羊作用。
为迎接大社团的出现,首先要有角色转换的观念。学生的社团成员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转换的,而且是时时处于变换之中,语文课时班中学生就是属于文学社团,数学课时班中学生就是属于思维社团,英语课时班中学生就是英语社团。也就是说,学生的社团成员身份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身份的变化是极为自然的,也许学生自己都没注意过。对于这种变化,学生大多是无意识的,但教师要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变化。学生社团身份的变化,要像切换电视频道一样干脆、迅速。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个要求可能是来自外界的,也可能是自加的。 大社团观和角色转换观这两个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大社团的出现需要靠角色的转换来实现,大社团的提出使角色转换成为现实。形成这两个观念就等于找到了“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突破口。在教师步入教室开始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就只属一个社团了,那就是教师所需要的社团,而不论这些学生原先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当然,之前这些成员是干什么的,作为教师最好要了解清楚,这样便于确定好本社团的核心成员,好发挥他们的作用。然后通过这些核心成员的引领作用去带动影响其他成员。如果这个核心成员的作用特别大,那就可以委任为班长、中队长、课代表,至少是个班干部,其次是小组长等。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观察、分析发挥这些核心成员作用的方式、方法、途径、时机、效果等。
四、大社团观主要观点
1.广义社团与狭义社团。
大社团观下的学生社团,首先具有广义性。这是从社团的宽泛程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妨将它称为广义社团。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校所拥有的各种社团都可以称之为狭义社团,比如,篮球社、舞蹈社、书法社等。这些狭义社团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比较固定的指导老师、活动场所、活动时间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扩大其外延,把那些只要是在老师指导、帮助、影响下的、学生的各种活动都看作是社团活动,学生在这样那样的活动中获得的意志、品质、精神、能力、习惯、技能等,都可以看作是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果,学生在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成果都可以看作是社团的某些活动。这种宽泛意义下出现的社团就是广义社团。
相比狭义社团,大社团观下的广义社团,其指导老师不再固定,其社员人数不再固定,活动场所不再固定,兴趣爱好不再固定了,总之各个方面都要比狭义社团宽泛多了。如果说狭义社团着眼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培养的是某个方面专门的技能、素养的话,那么,广义社团着眼于整体的进步,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整体能力。因此,可以这样说,广义社团是狭义社团的延伸与发展。
2.临时社团与固定社团。
临时性是大社团的第二个特征。这是从社团存在的时间长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妨称之为临时社团。相对来说,大社团存在的时间较短,目前在我们学校通常是一节课时间;而狭义社团的存在时间要长得多,目前在我们学校通常是一个学年,在学年内一般是不会有较大的调整,其许多项目是基本固定的,属于固定社团。而大社团是在特定时间内,比如语文课时、数学课时、英语课时等,通过角色转换,打破原有狭义社团之间界限的方式临时形成的。一旦过了这个特定的时间,大社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前提而随之解散,一切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每位学生也就回到原先自己所在的狭义社团之中了。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上一个临时大社团集体转换为下一个临时大社团。
3.松散社团与紧密社团。
松散性是大社团的第三个特征。这是从社团内部成员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妨可以称其为松散社团。由于大社团是在宽泛意义下构建起来的临时社团,因此,其内部成员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即使有,也是暂时的,是松散型的。这种成员之间的关系随大社团的诞生而出现,随大社团的解散而消失。相比之下,狭义社团内部各成员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与各自的职责,相互之间的联系是较紧密的、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狭义社团当属紧密型社团了。
4.虚拟社团与实体社团。
虚拟性是大社团的第四个特征。这是从社团的虚实角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妨将其称为虚拟社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大社团是并不存在的,它仅仅是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从相对宏观的角度被临时虚构出来。课题研究需要时,它就存在,至少存在于教师的意识里;一旦没有了课题研究的需要,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具有浓厚的虚拟色彩。当然,虽然是虚拟的,却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狭义社团就不同,它是真实的存在,是在一定章程约束下的活动实体,属于实体社团。
关键词:大社团;角色转换;广义性;临时性;松散性;虚拟性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08-2
我们学校的小学生社团是在2011年成立的。就在那年,我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三自”能力的研究》(简称“三自课题”)成功申报为“十二五”苏州市规划课题。该课题旨在通过依托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开展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以社团活动促学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在社团活动中切实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顺应课题研究的需要,依据学校实际及社团建设的要求,学校成立了不同层次的(分校级与班级)、不同类型的、数量众多的小学生社团,并在开展社团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小学生社团建设。在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我校自己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理解,最终形成了大社团观的社团建设理念。本文别的且不说,单就大社团观的形成以及主要特征等来谈谈我们的理解。
一、社团建设遭遇瓶颈
“三自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要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三自”能力,是指在学习上自主、管理上自治、生活上自理。通过一定途径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最终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管理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当以“自主”为核心,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三自”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偏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些裹足不前。
因为,我们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前提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主阵地是在课堂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或者说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社团建设的确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问题是这个课堂教学如何与学生社团结合起来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社团及其成员的作用呢?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进行自主能力培养,又要在学生社团的前提下,既要考虑学生社团,又要考虑课堂教学,就好像是既想要鱼,又想要熊掌,这世上哪有熊掌和鱼兼得的美事呢?我们有点左右为难了。课题研究在这里被卡住了,似乎进入了一个“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犹如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样艰难,社团建设遭遇到了瓶颈。
二、大社团观应势而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的呢?如何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如何找到学生社团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找到合理的突破口?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社团。笔者以为,在“三自”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局、遇到的瓶颈,完全是由于我们对学生社团的认识过于偏面和僵化导致的。
什么是学生社团呢?这在“三自课题”方案里有明确的定义——“学生社团”就是小学生在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愿组成的、拥有一定数量社员的、按照一定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根据这个定义,学生社团一般具备这样一些条件:有指导老师、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宗旨和章程、有一定的活动等。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一部分学生团聚在一起,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来着重提升某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样定义下的社团,对于培养自主能力来说就有些为难了。
大社团观的出现绝非偶然。我们知道,语文提倡“大语文”观,要跳出语文看语文,把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相关内容比如一些实践活动、外出参观等都纳入到“大语文”范畴之内。于是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生活,才有了“多渠道学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等。大语文观的出现,拓宽了学习语文渠道,是对语文认识的提升。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来个“大社团”观,提倡跳出社团看社团,把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内容都纳入到这个“大社团”中来。也就是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在执教的老师看来,就是一个大的社团,是在同一时间里为完成同一个任务而形成的社团。整个班级,不管学生原先属于哪个层次或哪个学生社团的,现在都融合为一个大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社团。这个大社团的出现,就把班中原有的各个社团之间的藩篱给拆了,原有社团被临时取消了。
三、大社团观主要内涵
当然,这个大社团不是指社团的规模大,人数多,而是指扩大我们的视野,把原来比较狭隘的社团观念转化为比较宽泛的社团观念。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较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作用了,因为,此时的课堂之中已经只有一个社团了。当然每一位成员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各不相同、有大有小的。一般的,核心成员的作用要相对大一些。我们知道,一支球队有它的核心队员,通常由那些技术过硬、作风顽强、能起到稳定作用的队员充当。球队的攻防往往围绕核心球员来展开。同样道理,社团之中也存在核心成员。一般的,那些知识全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就是本社团的核心成员。说到底就是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社团及成员的作用,其实就是由那些核心成员影响、辐射、带动其他成员共同提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三自能力”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挥优秀学生的领头羊作用。
为迎接大社团的出现,首先要有角色转换的观念。学生的社团成员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转换的,而且是时时处于变换之中,语文课时班中学生就是属于文学社团,数学课时班中学生就是属于思维社团,英语课时班中学生就是英语社团。也就是说,学生的社团成员身份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身份的变化是极为自然的,也许学生自己都没注意过。对于这种变化,学生大多是无意识的,但教师要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变化。学生社团身份的变化,要像切换电视频道一样干脆、迅速。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个要求可能是来自外界的,也可能是自加的。 大社团观和角色转换观这两个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大社团的出现需要靠角色的转换来实现,大社团的提出使角色转换成为现实。形成这两个观念就等于找到了“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突破口。在教师步入教室开始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就只属一个社团了,那就是教师所需要的社团,而不论这些学生原先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当然,之前这些成员是干什么的,作为教师最好要了解清楚,这样便于确定好本社团的核心成员,好发挥他们的作用。然后通过这些核心成员的引领作用去带动影响其他成员。如果这个核心成员的作用特别大,那就可以委任为班长、中队长、课代表,至少是个班干部,其次是小组长等。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观察、分析发挥这些核心成员作用的方式、方法、途径、时机、效果等。
四、大社团观主要观点
1.广义社团与狭义社团。
大社团观下的学生社团,首先具有广义性。这是从社团的宽泛程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妨将它称为广义社团。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校所拥有的各种社团都可以称之为狭义社团,比如,篮球社、舞蹈社、书法社等。这些狭义社团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比较固定的指导老师、活动场所、活动时间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扩大其外延,把那些只要是在老师指导、帮助、影响下的、学生的各种活动都看作是社团活动,学生在这样那样的活动中获得的意志、品质、精神、能力、习惯、技能等,都可以看作是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果,学生在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成果都可以看作是社团的某些活动。这种宽泛意义下出现的社团就是广义社团。
相比狭义社团,大社团观下的广义社团,其指导老师不再固定,其社员人数不再固定,活动场所不再固定,兴趣爱好不再固定了,总之各个方面都要比狭义社团宽泛多了。如果说狭义社团着眼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培养的是某个方面专门的技能、素养的话,那么,广义社团着眼于整体的进步,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整体能力。因此,可以这样说,广义社团是狭义社团的延伸与发展。
2.临时社团与固定社团。
临时性是大社团的第二个特征。这是从社团存在的时间长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妨称之为临时社团。相对来说,大社团存在的时间较短,目前在我们学校通常是一节课时间;而狭义社团的存在时间要长得多,目前在我们学校通常是一个学年,在学年内一般是不会有较大的调整,其许多项目是基本固定的,属于固定社团。而大社团是在特定时间内,比如语文课时、数学课时、英语课时等,通过角色转换,打破原有狭义社团之间界限的方式临时形成的。一旦过了这个特定的时间,大社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前提而随之解散,一切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每位学生也就回到原先自己所在的狭义社团之中了。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上一个临时大社团集体转换为下一个临时大社团。
3.松散社团与紧密社团。
松散性是大社团的第三个特征。这是从社团内部成员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妨可以称其为松散社团。由于大社团是在宽泛意义下构建起来的临时社团,因此,其内部成员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即使有,也是暂时的,是松散型的。这种成员之间的关系随大社团的诞生而出现,随大社团的解散而消失。相比之下,狭义社团内部各成员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与各自的职责,相互之间的联系是较紧密的、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狭义社团当属紧密型社团了。
4.虚拟社团与实体社团。
虚拟性是大社团的第四个特征。这是从社团的虚实角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妨将其称为虚拟社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大社团是并不存在的,它仅仅是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从相对宏观的角度被临时虚构出来。课题研究需要时,它就存在,至少存在于教师的意识里;一旦没有了课题研究的需要,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具有浓厚的虚拟色彩。当然,虽然是虚拟的,却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狭义社团就不同,它是真实的存在,是在一定章程约束下的活动实体,属于实体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