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师雷夫说过:“一间教室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当那些一年级学生无数次涌进办公室,对我惊呼:“老师,A把B的胳膊打断了,C的鼻子在流血,D不交作业……”我想,一定是我的教室里空白处太多了。于是,我把所有的办公用品都搬进教室,在教室后面坐下来。没想到,这一坐就成了习惯。
我刚坐进教室里,孩子就三三两两地围过来,探着头,好奇地打量着我,小麻雀般叽叽喳喳,于是我知道了谁是留守儿童,谁的妈妈是“虎妈”,谁擅长唱歌跳舞……每次,我都会抓一个躲得远远的,但又忍不住向前凑的孩子,让她坐在我腿上,我能准确地估量出她比我的女儿重多少;有时,我摸着孩子圆滚滚的肚子,猜测说,这里面装的是火腿肠吧,孩子听我猜对后总觉得很神奇。时间长了,只要我一拍腿,总有孩子争先恐后地挤过来。还有些孩子很赖皮,一坐下就不想站起来了。
后来,我发现这也是一个面批作业的好机会。以前,我在办公室里批改时,总想着,这个同学拼音还不过关,得补一下;那个同学是留守儿童,帮他读读题,应该就不会错了;那个同学的“鸟”字都写错几次了,一定要让他纠正过来……可是一进教室,我全都忘记了,最后不了了之。于是,这些同学的小问题都变成了大问题。可自从在教室里改作业以来,我就清楚地知道了哪些孩子速度慢,谁写字不认真,谁经常不做作业,在心里写下了一本明细帐,并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午休时间很长,我和孩子都很悠闲。于是,我捧着一本书,或拿出自己的业务学习本,坐在位子上读读写写。在走上工作岗位十三个年头后,我才发现,教室才是真正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我能潜心读一些教育理论,我写作时竟然也文思泉涌,这绝不是在办公室里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天,我抬起头转动一下发酸的脖子,发现有四五个学生也坐在教室里,默默地看书。其他孩子的嘻戏打闹声明显小了许多。
当然,有时我也会站起来四处转转:走到讲台前,看到孩子们的桌子,排列得像一条条扭动的蚯蚓;地面上,总有绽放的纸花;还有贪玩的孩子,总是忘了擦黑板。有时,我还帮孩子们拧一下杯盖,系一下背后的蝴蝶结,换来一声甜甜的“谢谢”,心里感到美滋滋的。教室后面的几盆植物,我没事时便浇浇水。时间久了,常会发现已有人抢在我之前把这些事做了。
回想当初我坐镇教室的目的,可真有点惭愧!我是来窥视他们的,虽然那时我也装模作样地工作,但我的目光一刻也没松懈,像警察一样随时发现证据,“寻找问题”是我的目标,“控制生命”是我的本质。渐渐地,我竟忘了自己的初衷,教室成了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幸福温床。
与幸福教室相比,也许我只是在复制一间“简陋”的教室,但这个教室多了一名“班主任学生”。和孩子们一起“同窗共读”时,我了解到他们的心思、兴趣、学习状况及成长环境,在平时的学习和教育上我做到了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曾经读过一本书,说亲情就是一碗汤的距离,那么师生之间的最佳距离就是同坐一间教室,随时都可以师生互动。老师在孩子们眼里,孩子们有所依赖,自由自在但不可任性;孩子在老师心里,老师“关注生命、尊重生命”,而且老师的言行,规范着、鼓舞着、引领着孩子,最终达到激扬孩子们生命的目的。师生在同一间教室共沐朝阳,同接晚霞,一起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欢欣与苦痛;师生又在各自的空间里,自由飞翔,各自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作者单位:湖北省保康县实验小学)
我刚坐进教室里,孩子就三三两两地围过来,探着头,好奇地打量着我,小麻雀般叽叽喳喳,于是我知道了谁是留守儿童,谁的妈妈是“虎妈”,谁擅长唱歌跳舞……每次,我都会抓一个躲得远远的,但又忍不住向前凑的孩子,让她坐在我腿上,我能准确地估量出她比我的女儿重多少;有时,我摸着孩子圆滚滚的肚子,猜测说,这里面装的是火腿肠吧,孩子听我猜对后总觉得很神奇。时间长了,只要我一拍腿,总有孩子争先恐后地挤过来。还有些孩子很赖皮,一坐下就不想站起来了。
后来,我发现这也是一个面批作业的好机会。以前,我在办公室里批改时,总想着,这个同学拼音还不过关,得补一下;那个同学是留守儿童,帮他读读题,应该就不会错了;那个同学的“鸟”字都写错几次了,一定要让他纠正过来……可是一进教室,我全都忘记了,最后不了了之。于是,这些同学的小问题都变成了大问题。可自从在教室里改作业以来,我就清楚地知道了哪些孩子速度慢,谁写字不认真,谁经常不做作业,在心里写下了一本明细帐,并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午休时间很长,我和孩子都很悠闲。于是,我捧着一本书,或拿出自己的业务学习本,坐在位子上读读写写。在走上工作岗位十三个年头后,我才发现,教室才是真正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我能潜心读一些教育理论,我写作时竟然也文思泉涌,这绝不是在办公室里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天,我抬起头转动一下发酸的脖子,发现有四五个学生也坐在教室里,默默地看书。其他孩子的嘻戏打闹声明显小了许多。
当然,有时我也会站起来四处转转:走到讲台前,看到孩子们的桌子,排列得像一条条扭动的蚯蚓;地面上,总有绽放的纸花;还有贪玩的孩子,总是忘了擦黑板。有时,我还帮孩子们拧一下杯盖,系一下背后的蝴蝶结,换来一声甜甜的“谢谢”,心里感到美滋滋的。教室后面的几盆植物,我没事时便浇浇水。时间久了,常会发现已有人抢在我之前把这些事做了。
回想当初我坐镇教室的目的,可真有点惭愧!我是来窥视他们的,虽然那时我也装模作样地工作,但我的目光一刻也没松懈,像警察一样随时发现证据,“寻找问题”是我的目标,“控制生命”是我的本质。渐渐地,我竟忘了自己的初衷,教室成了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幸福温床。
与幸福教室相比,也许我只是在复制一间“简陋”的教室,但这个教室多了一名“班主任学生”。和孩子们一起“同窗共读”时,我了解到他们的心思、兴趣、学习状况及成长环境,在平时的学习和教育上我做到了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曾经读过一本书,说亲情就是一碗汤的距离,那么师生之间的最佳距离就是同坐一间教室,随时都可以师生互动。老师在孩子们眼里,孩子们有所依赖,自由自在但不可任性;孩子在老师心里,老师“关注生命、尊重生命”,而且老师的言行,规范着、鼓舞着、引领着孩子,最终达到激扬孩子们生命的目的。师生在同一间教室共沐朝阳,同接晚霞,一起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欢欣与苦痛;师生又在各自的空间里,自由飞翔,各自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作者单位:湖北省保康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