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七氟醚在小儿全麻中的应用

来源 :生活与健康·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全麻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3~10岁的患儿50例,ASAⅠ或Ⅱ级,其中男23例,女27例,体重8~35kg,均行先天性腭裂修补术。结果:吸入七氟醚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38.6±3.8)s,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为(59.4±6.2)s,气管插管时间(81.2±6.4)s;气管插管条件:优31例(62%),良19例(38%),差0例。所有患儿均一次完成气管插管;其中有2例在气管插管时出现轻微呛咳,静注芬太尼后安静。插管前MAP下降,HR减慢(P<0.05),但无严重低血压或心动过缓发生,气管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MAP、HR恢复到诱导前基础水平。所有患儿诱导过程无屏气、喉痉挛、气管痉挛、躁动、呕吐和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结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应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七氟醚;小儿全麻;吸入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卤族吸入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的特点,同时对呼吸道刺激性小,容易被小儿接受。本研究采用面罩紧闭吸入七氟醚用于3~10岁先天性腭裂修补术患儿的全麻诱导,观察其插管条件及心血管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3~10岁的患儿50例,ASAⅠ或Ⅱ级,其中男23例,女27例,体重8~35kg,均行先天性腭裂修补术。
  1.2麻醉方法:患儿麻醉前均禁食8h,禁饮4h,麻醉前30min肌注长托宁0~01mg/kg。入室后让患儿熟悉面罩,将氧流量调至6L/min,吸氧去氮1~2min,然后移开面罩。将氧流量调至1~2L/min,七氟醚挥发罐浓度调至8%,使七氟醚充满患儿呼吸回路,开始吸七氟醚进行诱导,合作的患儿以吹气球法让其做深呼吸,不合作的患儿直接把面罩紧扣其口鼻部,从吸入七氟醚开始,每5秒钟测试1次睫毛反射,睫毛反射消失后,将七氟醚吸入浓度调至5%~6%,继续吸入七氟醚,每5秒钟以平头针测试疼痛反应,患儿疼痛反射消失后,建立静脉通路,以2%利多卡因行喉头、气管内喷雾,然后行气管内插管。
  1.3观察指标: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从开始吸入七氟醚到行气管插管的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监测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 MAP、HR、SpO2的变化,并观察有无呛咳、屏气、喉痉挛、气管痉挛、躁动、呕吐和分泌物增多等现象。
  1.4气管插管条件评估:优,咬肌松弛,容易置入喉镜,声带外展、固定,无呛咳或肢动;良,喉镜置入容易,但声带外展欠充分,或插入气管后有轻微呛咳;差,咬肌松弛欠佳,可置入喉镜,显露声门有吞咽反射,插管有明显呛咳或肢动,或因麻醉效果不全插管不成功。气管插管条件的评估和进行气管插管均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执行。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吸入七氟醚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38.6±3.8)s,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为(59.4±6.2)s,气管插管时间(81.2±6.4)s;气管插管条件:优31例(62%),良19例(38%),差0例。所有患儿均一次完成气管插管;其中有2例在气管插管时出现轻微呛咳,静注芬太尼后安静。插管前MAP下降,HR减慢(P<0~05),但无严重低血压或心动过缓发生,气管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MAP、HR恢复到诱导前基础水平。诱导期各时点SpO2无明显变化(表1)。所有患儿诱导过程无屏气、喉痉挛、气管痉挛、躁动、呕吐和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3.讨论
  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低,仅为0.63,起效迅速,停药后苏醒快,气味的刺激性小,因此被推荐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本研究在3~10岁患儿采用面罩紧密吸入氧-七氟醚诱导后,睫毛反射、疼痛反射迅速消失,可行无痛静脉穿刺和气管内插管,插管优良率达100%,均一次试插成功,显示了七氟醚用于3~10岁患儿全麻诱导具有诱导迅速、BP平稳、呼吸抑制轻、插管条件满意、应激反应轻微、无需使用肌肉松弛药等优点。
  七氟醚全麻诱导在小儿的吸入浓度一般为5%~8%,由于增加吸入浓度可明显缩短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近来许多报道主张将七氟醚吸入浓度迅速提高到8%,或一开始就采取8%的吸入浓度以缩短诱导时间。本研究开始吸入七氟醚的浓度即为8%,结果患儿从开始吸入七氟醚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比李师阳等报道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
  七氟醚对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诱导期吸入高浓度七氟醚可引起BP下降,HR减慢,但降低吸入浓度后可恢复至正常。有研究指出,七氟醚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能增加正常心肌的能量储备,使心肌ATP水平升高,心肌缺血后Ca2+-ATP酶活性升高,显著延缓心肌ATP的耗竭。本研究患儿吸入浓度为8%的七氟醚诱导后MAP显著降低,HR减慢,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而且气管插管后即回升至诱导前水平,因此短时间吸入高浓度七氟醚诱导是安全的。
  七氟醚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影响小,有利于维持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稳定,对小儿麻醉诱导有防止反流误吸的作用。本研究患儿均未发现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气管插管时2例发生轻微呛咳,追加芬太尼后呛咳消失。
  4.结论
  七氟醚复合麻醉进行小儿手术时,气味芳香,小儿乐意接受,对呼吸循环影响小,苏醒迅速完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综上所述,七氟醚可有效、安全用于小儿全麻诱导,诱导迅速,诱导期无明显呼吸抑制,虽然可引起BP下降,HR减慢,但仍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吸入8%浓度七氟醚后气管插管条件满意。因此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应用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梁勇升,唐培佳,谭冠先.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6(1):73-74
  [2]李师阳,姚伟瑜,肖全胜,等.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的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186.
  [3]孙剑,赵志丹.七氟醚的临床应用及研究[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12):1224-1227.
其他文献
[摘 要] 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神经原纤维缠结和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两大病理特征,这种病理特征可导致神经细胞骨架异常并与神经原死亡有关,近来的一些理论提出的糖原合酶激酶(GSK)参与了上述两大病理特征的形成,本文就GSK在AD病变中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及相关联系综合论述,主要概述在AD时GSK的变化和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改变。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期刊
[关键词] 乳腺炎;临床经验;楼丽华  乳痈【1】是乳房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生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诸病源候论-乳候》云:“此由新产后,儿未能饮之,及饮不泄,或断儿乳,捻其乳汁不尽,皆令乳汁蓄积,与气血相搏,即壮热大渴引饮,牢强掣痛,手不得近也……”根据发病时期的不同,又分为外吹乳痈;内吹乳痈;不内外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乳痈以哺乳期乳房肿块伴红肿热痛为主要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配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主要护理方法。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中药熏蒸+运动功能锻炼)15例,对照组(单纯运动功能锻炼)5例,比较组别间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均显著好转,但研究组好转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行,研究组有效率(60.0%)及总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去龋术治疗儿童龋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12月接诊的患儿78例,共105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术,对照组采用牙钻去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治疗1年后经复查发现观察组的继发龋发生率和填充物松动、滑落率低于对照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
期刊
[摘 要] 老人晚餐吃多了有害,吃少了有益的说法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肠蠕动减缓,吸收功能低下,运动量下降,过多的饮食,常会导致消化不良与疾病。所以,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侵袭;脑细胞;骨质疏松  老人晚餐吃多了有害,吃少了有益,是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会逐渐减少,热量消耗也随之下降,所以老人晚餐必须坚持宁少勿多的原则。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在饮食、运动、药物、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依照个人的病情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通过全面护理,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较理想的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减少医药费,延长生命。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饮食结构的
期刊
[摘 要] 很多人偶然的咳嗽、咳痰算不上病,认为随便吃点止咳化痰的药就解决问题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痰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颜色和性状的痰其实隐藏着不同疾病潜在的危险信号。  [关键词] 痰;性状  痰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产生的分泌物,是咳出来的,应区别于口水。正常情况下,这种分泌物量很少。痰液的异常可提示许多种呼吸系统的疾病。痰液辨病,主要从量、颜色、气味、性状几方面入手来说明与疾病的关系。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颅脑肿瘤切除术后血肿形成的原因,预防颅脑肿瘤切除术手术后血肿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发生的19例颅脑肿瘤切除术后颅内血肿发生的特点;结果:术后血肿出现的高峰时间在6小时内,所有颅内血肿均发生于小脑幕上,9例发生在额部,4例在颞部,4例在顶部,2例在枕部;平均血肿量为(35.2±2.3)ml;结论:强化围手术期病人管理并及时处理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妇女承担的来自工作与家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其生理及心理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日渐增加的压力,对于初产妇而言会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其中一项就是开奶。  目前来说,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同类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笔者想通过对初产妇成功开奶给新生儿及产妇自身恢复带来的影响的调查,对开奶对于母婴双方的影响进行分析讨
期刊
[摘 要]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致命性急症,死亡率较高,其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十二指肠和胃癌,治疗的抗休克、迅速补血、止血、制酸、扩容、抗感染等,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后,均可达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 溃疡;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致命性急症,死亡率达10%左右,要求临床医师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接诊后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并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