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一指导思想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它充分说明了生存、安全、健康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我园开展的“幼儿积极生存、安全自护教育研究”从转变教师、家长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出发,从以人为本的幼儿需要出发,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自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验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提高生命质量,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我们的调查
1.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幼儿园安全、生存教育内容缺失,仅开展了一些为量很少的“保健活动”,教给他们一些保健知识。比如:“保护牙齿、保护眼睛”,然而,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2.传统教育、家庭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幼儿生存、安全教育处于消极保护状态,过多的是限制,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让孩子在危险面前只知回避,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
3.目前,中国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包办、呵护,让孩子的“骄”、“娇”体现极为显著,自理生活能力差,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安全应对能力低下,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以及全面发展。
二、我们的思考
1.“忧患”与“现状”,让我们必须以幼儿为本,深刻认识幼儿生命价值,关注幼儿生命状态,重视幼儿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进而对幼儿安全应对能力,积极生存能力主动培养,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
2.2011年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更加肯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三、措施与策略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生存、安全自护能力发展需要,预设大、中、小主题教育活动及具体教学活动计划
2.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生存、安全自护教育
(1)关注新生的入园问题,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程度,确保孩子入园过程中的心理安全。
我们非常关注新生的入园问题。孩子们第一天入园的焦虑情感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教育的契机。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关爱,幼儿对新环境的尽快适应与喜爱,将是他们对新生活“爱”的开始。因此,我们注重创设温馨的、宽松的、家庭式的教育环境,拉近师幼关系,缩短家园距离,开学初,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上幼儿园,允许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携带心爱物上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亲切接触,一个亲亲、一个拥抱、一个帮助、一个呵护、一声乳名的呼唤……同时帮助、鼓励孩子吃、喝、拉、撒、睡等自理生活能力的锻炼,培养其自理生活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在此过程中我们感到: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是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的有效手段,教师对孩子需求的关注,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保证。
(2)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能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生存能力。
开展冷刺激锻炼、赤足锻炼、10分钟负重锻炼、远足活动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也是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它已成为我园一道特色风景线。通过活动调查分析,幼儿血色素、身高、体重三项指标较过去有了提高,抗寒、抗病能力明显增强,出勤率普遍高于往年,培养了幼儿团结、勇敢的良好品质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组织孩子外出远足活动,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孩子在习得安全知识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危险因素,面对矛盾我们没有回避,没有退缩,课题组制定了外出活动安全措施,明确分工,周密安排,确保了外出活动无一事故发生,幼儿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中学习掌握了安全知识。
(3)注意挖掘一日活动中生存、安全的教育因素,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
起初,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按照计划将安全知识和安全规则作为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教给孩子,试图让孩子在这种教育中安全自护能力得到培养。
然而,我们发现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它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重新思考教育内容:我们所教的这些知识是孩子们能掌握的吗?掌握了又能巩固的吗?是孩子的需要吗?比如“交通规则”孩子们根本就不是规则的独立执行者,他们能较好的完成、遵守吗?
2001年9月开始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使学前教育从理念到行为有了一个大的变革,强调孩子的终身发展,关注孩子的发展需求,要求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从孩子的需求中寻求知识的建构,生成幼儿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学内容。
通过反思,在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需要,在活动中从过去的老师“教”,转变为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让孩子在具体活动中主动建构生存、安全知识,获得安全应对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烹饪活动”、“开放式游戏活动”、“模拟安全情景游戏”、“地震我不怕”、“非典有准备”等,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大胆实践,在操作中习得安全知识。活动中孩子们具体参与,奇思妙想,表现出了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积极生活的人生态度。
(4)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参与安全管理。在教育中我们没有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孩子,而是结合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制定安全规则。例如:“上下楼梯的安全规则”、“出教室的安全规则”、“远足活动的安全规则”、“玩大型玩具的安全规则”均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并配有他们设计的标识。让大班的孩子轮流做“小小安全检查员”,负责管理好规定的区域。在这里常规是师生共建的,孩子对它有认同感,因此,活动中孩子都能够遵守。
(5)为孩子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的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从而热爱生活。我们认为幼儿生命教育不只是对幼儿身体的保护,教给他们保健知识,避免他们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幸福,欣赏、悦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的幸福之人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开展了“欢乐交友活动”、“领养小动物活动”、“种植生命树活动”、“观察记录天气活动”、“小动物的葬礼活动”,让孩子们关注生活环境,关爱动、植物,体验生命的生、死规律。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3.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扩大生存、安全教育途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扩大生存、安全教育途径,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生存、安全自护教育。如:到“王氏骨科医院”、“消防中队”等地参观,让孩子身临其境感知病人的痛苦,从而懂得生命的宝贵和安全的重要。在消防中队,通过观看消防战士的演练,了解了消防知识,把消防工作从娃娃抓起落到了实处。此外,我们还多次召开家园共育座谈会,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挖掘、提炼隐含在家庭生活中的生存安全教育因素,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形成双向沟通,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分享。家长对课题产生认同感之后,积极参与到课题中来,比如:在防“非典”、“讨论伊拉克战争”中,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讨论,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4.为幼儿提供生存、安全的物质、精神环境
我们努力改变园舍建设,修建了幼儿攀爬墙、卵石路、戏水池、扩大活动室,购置大型活动器械、操作材料,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准备。并建立健全一系列幼儿园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注重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家长关系。
以人为本的幼儿积极生存、安全自护教育,从幼儿成长中最基本的需求入手,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启蒙幼儿生存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幼儿主动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和安全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对自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并初步具有了关注生命、直面困难的积极生活态度。
一、我们的调查
1.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幼儿园安全、生存教育内容缺失,仅开展了一些为量很少的“保健活动”,教给他们一些保健知识。比如:“保护牙齿、保护眼睛”,然而,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2.传统教育、家庭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幼儿生存、安全教育处于消极保护状态,过多的是限制,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让孩子在危险面前只知回避,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
3.目前,中国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包办、呵护,让孩子的“骄”、“娇”体现极为显著,自理生活能力差,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安全应对能力低下,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以及全面发展。
二、我们的思考
1.“忧患”与“现状”,让我们必须以幼儿为本,深刻认识幼儿生命价值,关注幼儿生命状态,重视幼儿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进而对幼儿安全应对能力,积极生存能力主动培养,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
2.2011年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更加肯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三、措施与策略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生存、安全自护能力发展需要,预设大、中、小主题教育活动及具体教学活动计划
2.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生存、安全自护教育
(1)关注新生的入园问题,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程度,确保孩子入园过程中的心理安全。
我们非常关注新生的入园问题。孩子们第一天入园的焦虑情感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教育的契机。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关爱,幼儿对新环境的尽快适应与喜爱,将是他们对新生活“爱”的开始。因此,我们注重创设温馨的、宽松的、家庭式的教育环境,拉近师幼关系,缩短家园距离,开学初,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上幼儿园,允许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携带心爱物上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亲切接触,一个亲亲、一个拥抱、一个帮助、一个呵护、一声乳名的呼唤……同时帮助、鼓励孩子吃、喝、拉、撒、睡等自理生活能力的锻炼,培养其自理生活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在此过程中我们感到: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是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的有效手段,教师对孩子需求的关注,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保证。
(2)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能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生存能力。
开展冷刺激锻炼、赤足锻炼、10分钟负重锻炼、远足活动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也是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它已成为我园一道特色风景线。通过活动调查分析,幼儿血色素、身高、体重三项指标较过去有了提高,抗寒、抗病能力明显增强,出勤率普遍高于往年,培养了幼儿团结、勇敢的良好品质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组织孩子外出远足活动,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孩子在习得安全知识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危险因素,面对矛盾我们没有回避,没有退缩,课题组制定了外出活动安全措施,明确分工,周密安排,确保了外出活动无一事故发生,幼儿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中学习掌握了安全知识。
(3)注意挖掘一日活动中生存、安全的教育因素,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
起初,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按照计划将安全知识和安全规则作为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教给孩子,试图让孩子在这种教育中安全自护能力得到培养。
然而,我们发现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它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重新思考教育内容:我们所教的这些知识是孩子们能掌握的吗?掌握了又能巩固的吗?是孩子的需要吗?比如“交通规则”孩子们根本就不是规则的独立执行者,他们能较好的完成、遵守吗?
2001年9月开始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使学前教育从理念到行为有了一个大的变革,强调孩子的终身发展,关注孩子的发展需求,要求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从孩子的需求中寻求知识的建构,生成幼儿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学内容。
通过反思,在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需要,在活动中从过去的老师“教”,转变为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让孩子在具体活动中主动建构生存、安全知识,获得安全应对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烹饪活动”、“开放式游戏活动”、“模拟安全情景游戏”、“地震我不怕”、“非典有准备”等,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大胆实践,在操作中习得安全知识。活动中孩子们具体参与,奇思妙想,表现出了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积极生活的人生态度。
(4)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参与安全管理。在教育中我们没有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孩子,而是结合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制定安全规则。例如:“上下楼梯的安全规则”、“出教室的安全规则”、“远足活动的安全规则”、“玩大型玩具的安全规则”均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并配有他们设计的标识。让大班的孩子轮流做“小小安全检查员”,负责管理好规定的区域。在这里常规是师生共建的,孩子对它有认同感,因此,活动中孩子都能够遵守。
(5)为孩子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的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从而热爱生活。我们认为幼儿生命教育不只是对幼儿身体的保护,教给他们保健知识,避免他们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幸福,欣赏、悦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的幸福之人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开展了“欢乐交友活动”、“领养小动物活动”、“种植生命树活动”、“观察记录天气活动”、“小动物的葬礼活动”,让孩子们关注生活环境,关爱动、植物,体验生命的生、死规律。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3.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扩大生存、安全教育途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扩大生存、安全教育途径,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生存、安全自护教育。如:到“王氏骨科医院”、“消防中队”等地参观,让孩子身临其境感知病人的痛苦,从而懂得生命的宝贵和安全的重要。在消防中队,通过观看消防战士的演练,了解了消防知识,把消防工作从娃娃抓起落到了实处。此外,我们还多次召开家园共育座谈会,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挖掘、提炼隐含在家庭生活中的生存安全教育因素,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形成双向沟通,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分享。家长对课题产生认同感之后,积极参与到课题中来,比如:在防“非典”、“讨论伊拉克战争”中,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讨论,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4.为幼儿提供生存、安全的物质、精神环境
我们努力改变园舍建设,修建了幼儿攀爬墙、卵石路、戏水池、扩大活动室,购置大型活动器械、操作材料,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准备。并建立健全一系列幼儿园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注重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家长关系。
以人为本的幼儿积极生存、安全自护教育,从幼儿成长中最基本的需求入手,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启蒙幼儿生存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幼儿主动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和安全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对自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并初步具有了关注生命、直面困难的积极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