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且形成了由“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构成的“核心素养体系”,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可行性操作,不能只凭感觉,也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切合实际的研究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撒播在学生的心里,引领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而建立一个以文化素养评价为重点的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就有利于引领学生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素养的积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因此对文化素养的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阅读视野的评价,而选取名著和电影作为载体对阅读视野进行评价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名著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文化经典,而经典的电影则是文化经典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这些都是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何况“阅读”电影更是一种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相结合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中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以名著和电影为载体的阅读视野的评价呢?首先要给学生开好阅读的书目和电影。高中生由于学业压力比较大,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没有时间对阅读内容进行挑选,教师开好阅读的书目和电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同时也是为了评价标准的趋同性。既然是对阅读视野的评价,学生的阅读范围必须广泛,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文学作品,而应涉及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美学以及科技等方面的名著,电影必须是多数人认为有观赏价值的电影,题材也应具有多样性。其次要规定好单位阅读时间及单位阅读内容。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一个月一本书和一部电影的阅读量是比较合适的。再次确定好评价的要素。阅读视野最重要的呈现方式是阅读内容,而阅读习惯和阅读结果则对阅读视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了阅读习惯,学生就会持之以恒地坚持,而阅读结果则体现着阅读的效果,于是把阅读视野的评价要素确定为“阅读習惯、阅读内容、阅读结果”,用对阅读内容的评价带动对阅读习惯和阅读结果的评价。最后应选取合适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体现在有没有阅读笔记以及阅读笔记做得怎样,而每个月的阅读内容完成后还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检测,否则开的书目和电影就会形同虚设,所有的阅读任务完成以后,还应最后对学生进行一个总的检测,以检测学生的总体阅读情况。为此我们确定的测量工具是阅读笔记、网络月测和阅读考级测试,通过对读书笔记的检查记录和网络月测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一份阅读考级试题进行终结性评价,力求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法和测验法以及表现性评价法结合起来。
对阅读笔记的评价首先必须符合表现性评价的目标,评价不仅要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而且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可评分的标准,才能保证评价的相对公平,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于是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从内容、表达、特征、书写等方面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内容”方面的评分主要考察学生对阅读的书籍和电影的熟悉度,“表达”和“特征”关乎写作,其实更重要的在于评价学生对书籍和电影理解的程度,“书写”则是评价学生阅读的态度。这样的可评分的评价标准,既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发展他们探究的能力。
测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手段,根据学生单位阅读时间的阅读内容,每个月进行一次网络月测,以评价学生本月的阅读结果。网络月测重在检查学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搭配题三种类型,是教师利用评价工具——测试卷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否的评价。下面是以《围城》为例的月测题的部分题目。
《围城》练习题(总50题)
单选题
1.和方鸿渐一同去三闾大学的人中,不包括:(A)
A.褚慎明
B.赵辛楣
C.李梅亭
D.顾尔谦
……
搭配题
1. 将下列人物关系匹配正确
①苏文纨与曹元朗 ②方鸿渐与唐晓芙
③褚慎明与董斜川 ④唐晓芙与苏文纨
A.朋友 B.夫妻 C.互相喜欢 D.表姐妹
……
判断题:
1.方鸿渐留学回国前,他的老丈人已经将他的博士照片和游学履历大肆渲染地登在报刊上了。方鸿渐带着假文凭回来后,看到报纸的报道十分难堪。( )
……
双选题
1.下列的说法,与作品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AC)
A.方鸿渐从北平大学毕业后,靠挂名岳父资助出国留学四年,游历三国,却身无长物,从德国人那里高价买了一纸假文凭回国。
B.方鸿渐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后,就和赵辛楣等人一起到三闾大学任教。没想到,三闾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
C.方鸿渐与孙柔嘉在三闾大学日久生情,当方鸿渐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时,两人决定一起离开,经贵州到香港结婚。
D.与妻子回到上海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后来方鸿渐失了业,又因生活琐事与妻子吵架,最后决定再到重庆去找赵辛楣。
……
阅读考级测试则是以一年为单位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的测试,进而作出的评价,有客观题有主观题,不仅考察学生一年的阅读视野,更是考察学生的阅读深度、审美與探究能力。编制试卷时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考察的面要广,尽量设计一年所读的所有书目;二是按客观性程度的高低排列各种题目类型。客观性程度高的试题排列在前面,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排在问答题、分析题之前;三是同一类试题按难易程度排列次序,较容易的在前,较难的在后。用这样的一套测试题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而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既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又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用阅读笔记、网络月测和阅读考级测试这三种评价工具共同检测学生的阅读视野,既注意到阅读的过程性评价和阅读的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又注意到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相对采用阅读记录卡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显然评价的理念更先进、评价的效度更高。
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当今教育的必然潮流,而选择一种合适的评价方式更是这一潮流下的必然趋势。评价固然是对阅读结果的评价,其实更是借助这样的一种评价手段引导督促学生去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建立文化的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撒播在学生的心里,引领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而建立一个以文化素养评价为重点的高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就有利于引领学生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素养的积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因此对文化素养的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阅读视野的评价,而选取名著和电影作为载体对阅读视野进行评价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名著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文化经典,而经典的电影则是文化经典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这些都是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何况“阅读”电影更是一种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相结合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中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以名著和电影为载体的阅读视野的评价呢?首先要给学生开好阅读的书目和电影。高中生由于学业压力比较大,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没有时间对阅读内容进行挑选,教师开好阅读的书目和电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同时也是为了评价标准的趋同性。既然是对阅读视野的评价,学生的阅读范围必须广泛,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文学作品,而应涉及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美学以及科技等方面的名著,电影必须是多数人认为有观赏价值的电影,题材也应具有多样性。其次要规定好单位阅读时间及单位阅读内容。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一个月一本书和一部电影的阅读量是比较合适的。再次确定好评价的要素。阅读视野最重要的呈现方式是阅读内容,而阅读习惯和阅读结果则对阅读视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了阅读习惯,学生就会持之以恒地坚持,而阅读结果则体现着阅读的效果,于是把阅读视野的评价要素确定为“阅读習惯、阅读内容、阅读结果”,用对阅读内容的评价带动对阅读习惯和阅读结果的评价。最后应选取合适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体现在有没有阅读笔记以及阅读笔记做得怎样,而每个月的阅读内容完成后还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检测,否则开的书目和电影就会形同虚设,所有的阅读任务完成以后,还应最后对学生进行一个总的检测,以检测学生的总体阅读情况。为此我们确定的测量工具是阅读笔记、网络月测和阅读考级测试,通过对读书笔记的检查记录和网络月测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一份阅读考级试题进行终结性评价,力求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法和测验法以及表现性评价法结合起来。
对阅读笔记的评价首先必须符合表现性评价的目标,评价不仅要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而且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可评分的标准,才能保证评价的相对公平,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于是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从内容、表达、特征、书写等方面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内容”方面的评分主要考察学生对阅读的书籍和电影的熟悉度,“表达”和“特征”关乎写作,其实更重要的在于评价学生对书籍和电影理解的程度,“书写”则是评价学生阅读的态度。这样的可评分的评价标准,既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发展他们探究的能力。
测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手段,根据学生单位阅读时间的阅读内容,每个月进行一次网络月测,以评价学生本月的阅读结果。网络月测重在检查学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搭配题三种类型,是教师利用评价工具——测试卷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否的评价。下面是以《围城》为例的月测题的部分题目。
《围城》练习题(总50题)
单选题
1.和方鸿渐一同去三闾大学的人中,不包括:(A)
A.褚慎明
B.赵辛楣
C.李梅亭
D.顾尔谦
……
搭配题
1. 将下列人物关系匹配正确
①苏文纨与曹元朗 ②方鸿渐与唐晓芙
③褚慎明与董斜川 ④唐晓芙与苏文纨
A.朋友 B.夫妻 C.互相喜欢 D.表姐妹
……
判断题:
1.方鸿渐留学回国前,他的老丈人已经将他的博士照片和游学履历大肆渲染地登在报刊上了。方鸿渐带着假文凭回来后,看到报纸的报道十分难堪。( )
……
双选题
1.下列的说法,与作品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AC)
A.方鸿渐从北平大学毕业后,靠挂名岳父资助出国留学四年,游历三国,却身无长物,从德国人那里高价买了一纸假文凭回国。
B.方鸿渐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后,就和赵辛楣等人一起到三闾大学任教。没想到,三闾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
C.方鸿渐与孙柔嘉在三闾大学日久生情,当方鸿渐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时,两人决定一起离开,经贵州到香港结婚。
D.与妻子回到上海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后来方鸿渐失了业,又因生活琐事与妻子吵架,最后决定再到重庆去找赵辛楣。
……
阅读考级测试则是以一年为单位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的测试,进而作出的评价,有客观题有主观题,不仅考察学生一年的阅读视野,更是考察学生的阅读深度、审美與探究能力。编制试卷时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考察的面要广,尽量设计一年所读的所有书目;二是按客观性程度的高低排列各种题目类型。客观性程度高的试题排列在前面,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排在问答题、分析题之前;三是同一类试题按难易程度排列次序,较容易的在前,较难的在后。用这样的一套测试题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而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既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又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用阅读笔记、网络月测和阅读考级测试这三种评价工具共同检测学生的阅读视野,既注意到阅读的过程性评价和阅读的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又注意到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相对采用阅读记录卡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显然评价的理念更先进、评价的效度更高。
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当今教育的必然潮流,而选择一种合适的评价方式更是这一潮流下的必然趋势。评价固然是对阅读结果的评价,其实更是借助这样的一种评价手段引导督促学生去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建立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