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救赎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慧血》是美国一部充满了悲情色彩的喜剧片。影片叙述了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精神信仰和救赎道路上的曲折经历及最后自我暴力救赎的故事,反映了主人公的基督教原罪意识及精神创伤是他执着追求精神信仰的源动力。黑兹尔·莫茨的精神求索历程及大量宗教意象揭示的作品救赎主题,能够涤荡人们的思想,净化人们的心灵,犹如一则现代先知寓言。
  关键词:《慧血》;创伤;反向行为;暴力;救赎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26-02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1925—1964)是美国20世纪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文学评论家。受天主教文化的影响,奥康纳写作多运用圣经故事、意象等揭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被喻为“南方文学先知”。其处女作《慧血》(Wise Blood, 1952)是一部具有喜剧风格的怪诞小说。1979年,被美国著名导演约翰·休斯顿改编为同名电影。
  电影版《慧血》给观众讲述了一则通过信仰得到救赎的宗教寓言。主人公黑兹尔·莫茨(Hazel Motes)出身于基督教家庭,从小具有浓烈的负罪感和赎罪意识。参军作战的经历动摇了他的宗教信仰,精神陷入迷茫。退役后创立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the Church without Christ),寻求信仰真谛,却被物质至上的民众漠视,后被骗子利用谋钱,最终他自毁双目,自虐赎罪,凄惨而死。导演休斯敦设计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大量宗教意象讲述的这则宗教寓言,隐喻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异化、疏离及自我精神救赎的途径,使观众们联想到黑兹尔的救赎历程是《旧约·以赛亚书》第20章1-6节有关先知以赛亚故事的彰显。影片近乎单调乏味的黑兹尔先知式精神“畸人”自我暴力救赎的故事,起到了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一、精神创伤与反抗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几千年精心构建的道德观念和理性信仰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烟消云散,现代人迷失了信仰,沉迷于物质生活而不能自拔。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黑兹尔·莫茨坚定的宗教信念及对上帝的绝对忠诚并未获得耶稣的福荫以减轻其负罪感,相反却使其丢失了灵魂,成为一个没有信仰追求的迷茫者。为国家利益征战近半个地球,承受着肉体伤痛和精神创伤的黑兹尔退役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满眼尽是破败和荒芜,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复存在,回家重获精神寄托的愿望化为泡影。为寻求信仰,黑兹尔前往托金汉城。
  托城实质上是一个精神荒漠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精神麻木,物质生活颓废。妓女、假盲人牧师、道德沦丧的私生女、冷漠的警察、按本能冲动行事的青年比比皆是。精神极度迷茫的黑兹尔在这种浑噩的地方很难寻找到精神源泉,只能把他不能被耶稣接受的获得救赎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相反的行为,去狎妓嫖娼,做上帝耶稣视为恶的事,来背弃和反抗上帝。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认为,反向作用是指当个体受挫时,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御机制以避免或减轻自尊心受损。但过分使用,则会导致自我意识扭曲,动机与行为脱节,导致心理异常。黑兹尔在迷茫痛苦时,巧遇盲人牧师阿萨和其女儿萨巴斯,一路追随,希望获得救赎。但由于战争的精神创伤、童年负罪感和原罪意识的多重压抑,他纠结于希望获得救赎,却又担心得不到帮助,就反向宣称自己根本没有信仰,创设了一个没有基督的新教。他宣称新教“没有基督;世上根本没有罪恶,人人都是清白的”。精神迷茫、心灵麻木的托金汉人对他的新教却不认同,态度冷淡漠然。
  二、宗教意象与创伤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影片开篇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在荒野路口的大宣传牌,上书“如果你真心忏悔,上帝会宽恕你。你的灵魂也将得到拯救”。在一个冰淇淋广告牌上还有“以上帝的名义忏悔吧”的教诲。影片创设的宗教意象不但彰显了美国南方浓浓的宗教气氛,还表明了电影的救赎主题。路牌为人们指引信仰之路,电影本身也是一个路牌,象征性地引领精神迷茫的世人进行精神救赎。
  黑兹尔来到妹妹的墓前,看到了“她已成为天使”的碑文。碑文似乎在提醒他只有蒙耶稣救赎的人才可以升入天堂,成为天使,与上帝生活在一起,实现基督徒的终极梦想。碑文唤起了他的负罪感。爷爷曾说:“你们每一个人都犯有亵渎罪。赶紧忏悔吧,不然,他们会把你们像石头一样仍进火海。”他潜意识里的基督教原罪意识及爷爷的教诲使他深感恐惧。源于此,他一到托金汉就找妓女,想寻求宣泄,减轻多年来的负罪意识,治疗自己的精神创伤。
  片中黑兹尔的帽子是个不容忽视的宗教意象。他头戴的黑色礼帽使他不断被错认为牧师,使他十分烦恼。面对妓女的注视,他扔掉了帽子,象征性地放弃了耶稣,放弃了宗教信仰下的道德框架。他的参战经历使他的灵魂迷失,促使他悖逆了耶稣,但其潜意识深层对耶稣的敬畏和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内疚,使他无意识地选择了具有牧师服装特征的帽子,用一顶帽子压抑住潜意识的负罪感。但其潜意识中的童年创伤和负罪感不断把他带回到他遭受创伤的情境中去,在梦中复现爷爷的激情布道,这更令其恐惧。根据弗洛伊德创伤性神经症理论,“在创伤性神经症中,梦的生活有这样的特性:它不断地把病人带回到他遭受灾难时的情境中去,由此在重新经受惊恐之后,他又惊醒过来。这个事实所引起的惊吓比实际应受的惊吓少。”①惊醒后的黑兹尔自感罪恶深重,离开了妓女,继续踏上寻求信仰之路。
  萨巴斯怀抱干尸的画面颇令人回味。此图架构仿拟于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收藏的《西斯廷圣母》画像,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创造的一个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母性形象:圣洁而美貌的圣母身披绿色斗篷,赤裸双脚,怀抱婴儿耶稣,显现在光辉普照的天上,正徐徐降落到人间。圣母晶莹的目光注视着苦难的人间,满怀期待。母亲怀中的耶稣,健康可爱。为拯救人类,圣母将儿子送向人间。萨巴斯头披绿色毛衣,怀抱干尸的画面极具讽刺意味和象征意义。萨巴斯喜爱与男人厮混,难与圣洁沾边。她注视着怀中的干尸“圣子”,满含邪恶和戏虐神情,丝毫没有对苦难世间的忧虑。干尸双眼紧闭,难以参透世间苦难,干瘪的身体毫无灵气,根本不具备拯救人类的能力。导演休斯敦的这个构图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们精神的荒漠化状态。正像尼采说过的,上帝死了,救世主形象在世俗人的心灵里已被同化为一具僵尸,干瘪萎缩得毫无用处。上帝只是被涂抹在教堂里的画像,毫无意义。   三、自我救赎与暴力
  托金汉城的人们似乎总是处于被封闭的空间。电影里出现的大量象征“牢笼”的意象,如棺材、火车车厢、厕所、像盒子一样的二层小楼、动物园的笼子等,隐喻人们深陷于物质世界的樊笼之中。在这个精神荒漠之城,人与人之间寥寥的几句对话看来更像是他们的自言自语而非相互的交流,人际关系冷漠、疏离且充满暴力。黑兹尔在这里遇到的伊诺克·埃莫瑞就是个没有信仰、没有目标、茫然过活之人。
  在动物园打工的伊诺克认为自己身上流着“智慧之血”,可以通过直觉获得真理。他来到托城已经两个月了,没有一个朋友,还要时刻提防那些以暴力侵犯他的人。孤独寂寞的他只能和笼子里的动物交流。无聊至极,他跟着一群孩子排队等候与名叫“刚尕”的“猩猩”巨星握手,享受着与他人握手的温暖感觉。伊诺克这个从小被父亲卖掉的孩子无法从世人中获得渴望的亲情和友情,凭直觉认为装扮成猩猩就会有人来主动和他握手了,于是他抢了刚尕的演出服,穿在自己身上。为了能够有人与他握手,伊诺克竟不惜从人退变回“兽”,这是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他的这一举动象征着商品社会中人的异化,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疏离。
  黑兹尔无信仰的表象下是一颗渴望救赎的心,但他的热情被阿萨拒绝。追逐信仰真谛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环境,使他陷入了更深的心灵痛苦。得知阿萨是个假盲人牧师,他异常愤怒,更加坚定了创设没有基督的新教的决心。在去另一城市传道途中,巡警蛮横地把他的汽车推下路堤。正是汽车的被毁,警察的暴力行径,促使黑兹尔顿悟,获得了天惠(the moment of grace)。回城之后,他立刻用石灰烧瞎了自己的双眼,身缚带钩铁丝,穿垫了石子和玻璃渣的鞋子行走,进行自我折磨。黑兹尔的暴力自虐是他在向上帝忏悔、自我救赎,是古希伯来先知行为的现代再现。他以自己乖张另类的行为方式向世人大声疾呼,警醒精神混沌的世人不要再做亵渎上帝的恶行。
  弗洛伊德认为:“所谓观众,是欠缺经验的人。简言之,是一心想成为英雄的人。剧作家和演员能够凭借使他以英雄自居的方式,来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同时又给他省去许多麻烦。”②在现实中,忙于生活的人们难以有时间和精力来审视自己的灵魂,忽略了自己的精神迷茫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不经过磨难,不经历痛苦,很难蒙获救赎,更难感受获得救赎的心灵愉悦。而观众们深知电影中受苦受难的人是黑兹尔,是我们潜意识情感发泄的替代者。他的悲惨结局会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能促使人们思考,进而达到净化心灵、精神救赎的目的。
  注 释:
  ①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自我与本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0.15-16.
  参考文献: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2〕O’Connor, Flannery. Collected Works of Flannery O’Connor [M]. New York: Library of America, 1988.
  〔3〕Gooch Brad. A Life of Flannery O’Connor [M]. New York NY: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9.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我国的主流媒体也为之做了不懈地努力,不断释放发现和推动以生态文明融贯于社会文明的为主核的“美丽中国”传播“正能量”。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以央视《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节目和活动为例,解读主流媒体从务实、亲民和贴近的角度,扩展新闻传播功能,提升传播效果,以“正能量”传播来推动“美丽中国”是新传播趋向,这也是中国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的压力和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民间信仰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民间信仰在历史延续和现代变革的双重作用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庙宇重建是信仰复兴中最为显著的标识之一,庙宇重建工作反映的不仅是民众的精神诉求,而且涉及到参与者的不同权益、本土的文化传统、地方精英的权力配置、公共权力的运作模式等内容,本文以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两座庙宇重建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对比中探讨庙宇重建的原因。  关键词:民族地区
期刊
摘要: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首要地位。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在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真正之本、人的需求与价值应当得到尊重、人自身需要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现阶段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88-03  
期刊
摘要:安德烈·纪德,法国作家,其《访苏归来》不仅赞扬了苏联取得的成就,还客观诚恳地指出了苏联的不足,但在当时那样的时局背景下,无疑是逆耳的忠言。本文欲从内容及创作的初衷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来欣赏纪德特立独行人格魅力。  关键词:忠言逆耳;正义;真理  中图分类号:I1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63-02  两个多月的苏联访问后,纪德在《访苏归来》中真
期刊
摘要:《金陵十三钗》和《小姨多鹤》作为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华丽转身,以战争、民族和生命本源为主题呈现了一幅21世纪的“维和”画卷。笔者将其定义为“维和叙事”,一方面想展露严歌苓胸怀“仁爱”、善行天下的创作初衷,另一方面想凸显其“续写文明、和谐东方”的宏大构想。  关键词:严歌苓;维和叙事;战争;和谐东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46-0
期刊
摘要:马克思从揭示人的本质出发,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优美的美丽中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以此学说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  关键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对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可追忆到梁元帝萧绎的《采莲赋》、南朝乐府名篇《西洲曲》。荷实质上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中“莲花美人”意象的传承与进一步发展,无论这是出于自觉的艺术追求还是潜意识的艺术灵感。  关键词:荷塘月色;莲花;意象传承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64-02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颇不宁静”的。然而这种“不宁静”
期刊
摘要: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略问题。文章着重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第二课堂以及配套设备五个方面提出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以期对为独立学院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66-02  一
期刊
摘要:故事因素是影视剧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好的故事,就可能有一部好的影片。本文通过几部经典的影片,从原型故事创作、想象力、文化因素、叙事角度等几方面来探讨影视剧中影响故事的主要因素,以期对影视文学中的成功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故事;文化;想象;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49-02  故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
期刊
摘要:本文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建设任务给予了定位,并以内蒙古大学为例,介绍了科研机构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从专职科研人员编制、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资源共享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科研机构运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论述了进一步加快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与发展步伐要解决的管理体制、目标定位、人才结构、培育产业链等问题。  关键词:高校;科研机构;管理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