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改革力度小、人员素质不一、经营理念与目标差异、监管难度大四个方面。文章在详细分析改革中存在问题基础上,从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面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后勤物业管理 社会化改革 现状 问题 策略
  一、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
  1.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进程概述。传统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由高校自身承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需求不断提升,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势在必行,但随之而来的巨大资金消耗(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让很多高校望而却步,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自1985年中央首次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社会化逐步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指导方向与奋斗目标。随着后勤社会化方针政策的相继提出,再加之各大高校的积极响应与配合,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种全新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管理的后勤保障体系悄然形成。在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政策引导下,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体系日臻完善,管理水平与日俱增,服务质量日新月异,尤其是强力推动着高校办学模式转型,顺利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的瓶颈。目前为止,诸多高校已基本完成了后勤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后勤物业管理任务转交给社会力量,并逐步形成了独立运营的市场化管理体系。同时,得益于社会力量强大的资金实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开始打破以往单一的安全保障、卫生服务、设备维护等基础功能,逐步延伸到更为人性化的校园美化、人文教育、信息化管理等方面。
  2.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
  2.1改革力度小。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识薄弱,从源头制约着改革力度。从表面上看,这些高校已顺应改革要求,后勤物业管理中融入了社会资源,但改革力度不尽人意,合作中高校与企业之间职能分配不明确,物业管理剥离不彻底,后勤实体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服务效率低下。去行政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获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需尝试放弃传统行政干预手段,将后勤物业管理交付社会企业独立运营,逐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2.2人员素质不一。企业提供的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层次不齐,人力资源薄弱已成为制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利润为企业生存之根本,服务为企业发展之基石,部分企业难以在利润与服务质量之间做出平衡,导致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出现消极应付、甚至是居高临下的强制管理状况;另一方面,后勤物业管理团队成员素质良莠不齐,高学历人员分配不均衡,而高校作为馥郁书香飘满园的学术圣地,需要的是一支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高素质管理团队。
  2.3经营理念与目标差异。由于高校与企业大相径庭的经营理念与目标,在合作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矛盾,如高校后勤物业管理规范化需求与收费标准之间的矛盾、后勤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不同意见的矛盾。高校与企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组织,其经营理念与目标千差万别,双方利益平衡点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重点。
  2.4监管难度大。市场化转型使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任务转移到企业身上,而相比于高校内部管理,社会管理开放性更强,随之而来是巨大的监管压力。三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先后经历了后勤管理到后勤监管的角色转变,虽然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了高校转型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源等难题,但面对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一些高校后勤管理监管表现出力不从心、窮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二、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面同时发力,市场化转型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作用,而且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构建出职责分明、协调统一、共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
  1.政府引导。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推出各项鼓励性方针政策,吸引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到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中,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地方政府牵头、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合同等指导文件,实现高校后勤物业的规范化管理,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2.高校监管。作为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肩负着更高的高等教育发展使命,而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为“双一流”高校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同样要重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具体到高校本身,可从转变管理观念、强化监管力度两方面进行。
  2.1转变管理观念。高校管理层要意识到角色转变,高校与企业在物业管理中的关系,是需求方与提供方的关系,同时也是监督方与被监督方的关系。高校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管理观念,明确角色转变,逐步下放权限,才能构建出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发展机制,真正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
  2.2强化监管力度。作为后勤物业管理的监管主体,高校应积极探索出多元化监管机制,并成立物业管理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为应对不断扩张的办学规模,高校一方面建设成立一支专业化的监管队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高校监管提供了便利,尤其是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的大面积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APP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校物业监管可充分利用移动APP传播效率高、交互性强、覆盖面广、沟通便捷等优势,通过成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积极探索“互联网+物业监督服务”模式,让全体师生都能参与到高校物业监管中来。
  3.企业运营。企业作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提供方,其有责任和义务确保高校物业管理健康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对象为广大师生,因此管理中要坚持“立足学校、服务师生”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运营模式探索。
  3.1运营机制完善。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重在发挥激励功能。人才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留住人才,更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激励机制以员工需求为导向,需要管理者结合员工需求和心理特点,构建出物质与精神、短期与长期的激励机制,并配套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以实现员工行为规范化,合力推进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进步;二是运营机制创新,通过市场化改革,并结合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特殊的服务对象,找到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需求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平衡点,逐步探索出一条独立运营的产业化运营机制,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提供一体化高品质服务。
  3.2人才队伍培养。高校后勤管理特殊的服务对象,要求后勤集团结合校园与师生特点,有的放矢做出调整。企业与高校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企业文化如何能成功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是实现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有效沟通是推进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手段,而员工个人素养与知识水平是有效沟通的基本保障。作为后勤集团,应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后勤职员,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重点强化教育学、管理学知识,以提升沟通与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物业管理。
  3.3基础设施升级。通过资金投入,不断优化学习与生活环境。目前诸多高校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而设备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尚未得到改善。目前诸多高校开始尝试食堂升级,如引入智能结算系统打造智能食堂、采用各具特色的装修风格打造主题食堂等,在未来的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升级中,更多的会融入育人功能与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元春.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探索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6):221-222.
  [2]刘少荣,畅平,田新洁.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发展[J]. 办公室业务,2016(23):189.
  作者简介:张建斌(1983.02—)男。民族:汉。湖北武汉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
其他文献
摘 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防治火灾,它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常态化工作。分析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已经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具体的科学化管理及解决方案,从而保证高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提升消防安全重点管理部门的科学化管理标准,积极探索火灾隐患整治方法,科学系统化的分类可以让不同的人群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好消防安全科学化管理这项工作对高校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
期刊
摘 要:高校院系教学管理创新是高校教育环境发展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隐性管理知识是管理知识的主体,是教学管理知识创新的营养库,是管理创新的源泉。文章探讨实现隐性教学管理知识共享的具体措施,以期加速院系教学管理创新,提高院系教学管理能力。  关键词: 隐性管理知识 共享 院系教学管理 创新  一、院系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教学管理涉及日常教学调度、教学任务分
期刊
摘 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突出问题并面临一系列挑战,要注重制度保障、师资保障、信息反馈等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坚持主体驱动原则,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同时重视隐性教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机制 路径 
期刊
摘 要: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把握好继承、移植和创新的关系,既要继承好传统的的法律文明成果、吸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更要在法治建设领域勇于创新走在世界各国法治文明发展前列。  关键词:法律继承 法律移植 创新  我国是一个法治文明渊源流长的国家,有丰富的法律资源可供今人继承;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法治遥遥领先,成为中国进行法律移植的榜样;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前无古
期刊
摘 要: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能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能够体现实验室的价值。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既要从宏观上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也要从微观上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实验教学保驾护航,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高校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高校是以高质高量应用型人
期刊
摘 要:教师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本文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现状,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师资培训、组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教师成长路径  教师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指导者、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高校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阵地,桂林旅游学院作为刚升本不久的高等院校,近年来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结合“两学一做”党建常态化工作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一带一路 两学一做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旅游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师生以
期刊
摘 要:实战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综合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对象,而学生主要是通过校内外的实习实训,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起到至关重要意义。因为在我国发展历史上,应用型本科还不是很成熟,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实训实习建设中,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合理性发展策略不断改进。我院采取多元化投资与合作方式,对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进行积极创新,使企业进学院,学院入基地
期刊
摘 要: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两者在性质和内在运行规律方面有相通性,可以进行内部转化,协同发展。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通过分析校区志愿服务现状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必备条件,提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向公益创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志愿服务 公益创业 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志愿服務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个人或组织在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推进,继续教育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对广大社会成员、从业劳动者来说,继续教育所是建立在我国终身学习体系之上的,它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法治建立的迫切需求。当前形势下,我国继续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将提高继续教育的发展质量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为我国继续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助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