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对监测的经济项目和领域进行分析,从统计调查的视角,提出对当前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一、山西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调查预测,全省上半年GDP增速可达两位以上,增长11—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经济增长是与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同时实现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低通胀是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重要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两大指标是此消彼长相互矛盾的,能够使这两个指标并行不悖,这是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这是当前经济最显著的特色。
(二)农业生产、工业经济、服务业全面增长
从农业看,中央和山西省的富民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据调查,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53万亩,比上年增加近60万亩,一改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省夏粮总产可达25.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4.2%。从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在高位区间运行;规模以下工业,尽管受到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工业产值上半年达到了235亿元,也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7%;从服务业看,上半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3.6%。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两年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促使全省投资增速回落。但是上半年,由于经济景气的拉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又一次走高,今年1—5月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8亿元,增长32%。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上半年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1—6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15.92元,增长12.76%;农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4.75元,增长16.7%。城乡居民收入步入了我省收入增长较好的时期。
(五)工业品和消费价格涨势迅速回落
与经济强劲增长同时向好,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急速回落。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2%,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2.2%,比去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经济现象
从总的指标看,我们只能用一个“好”字来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直观地看,当前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都在低位区间,表明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有利于投资、消费的增长和扩大社会总需求。但是我们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就会注意到价格指数的变化中,有着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现象:(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了陡降,其中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产品价格指数降势尤为显著。(2)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同向、同期出现了探底的下降。单项价格指数变动说明的是结构问题,而两项价格指数同向变动,说明经济运行总体上存在问题。(3)工业品价格指数走低与投资再次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出现,这在经济发展记录中是很少见的现象;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也是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出现价格指数增幅下降。
深入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认真分析深层的经济问题和原因,我们应密切关注着经济发展的走势,防患于未然,避免经济运行中大的起落。
三、深入分析研究,正确判断经济形势
我们在把握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关注到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仍可以说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着继续保持这样发展势头的可能性。这里讲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是因为下一阶段能否保持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由目前的发展看出的经济趋势,而且取决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问题的全面把握和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凸显出了正确判断经济形势,了解和把握深层次问题,及正确的应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我们要深入研究经济现象的问题的时候,之前我们所提到的有关价格指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宏观经济学核心的问题就是供给与需求,而敏锐地反映着供给与需求消长与走势的指标就是价格指数,从价格指数出发分析研究经济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研究山西省的价格指数,首先需要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当前形势下会出现工业品价格指数急剧下降?为什么经济高增长会出现物价指数下降?为什么投资超速增长和消费高增长没有引起价格指数的上扬,而出现了价格指数双下降?
按照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就意味着扩大即期需求,扩大即期的需求就会带动价格上扬,特别是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更是与价格指数上升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与价格指数是相互制衡的指标。当上半年这两类指标出现了同时向好的时候,按一般情况这是一个不符合经济运行常规的现象。
如何解释这种经济现象呢?当然从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有合理性的解释。到目前为此,价格指数尽管涨势中止,但价格总水平仍在高位运行,价格自发调整是有着合理性的。
从另一方面看,一般地讲,价格指数近于零增长,表明供给与需求实现了静态平衡,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已经很少有扩大的空间;从动态平衡来讲,这一需求与供给平衡的实现,是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投资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实现的。投资又一次走高,这是一个均衡的前提条件,一旦投资增长走低,则总需求就会明显下降。
据行业资料反映,当前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均已出现产能过剩或产能过剩的征兆。钢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近2000万吨,目前在建和待批的仍有近千万吨,钢铁已有了较长时间的滞销,基本上没有了盈利空间;焦炭滞销带来了全行业的亏损;煤炭则已开始出现了价格下跌的风险信号;电力现在已基本上供需均衡,但全省仍有1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正在建设或已批准建设。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因此当前经济形势虽好,但是存在着需要引起注意的风险,特别是存在着由于对宏观调控的方向判断不当,贸然采取减少投资、收紧银根等紧缩的宏观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
从第三个方面看,当前也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加过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性形成压力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一与我们前述反向的问题,从经济的协调性的要求出发,过犹不及,宏观经济的体系中的难以容纳任何项目单一过快的增长,防止造成大起大落,把握好增长的幅度历来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当前投资增长对于吸纳过剩的产能,迟滞经济紧缩的到来,维系一个脆弱的供需平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四、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如何搞好省一级的宏观调控,除了调控方向的把握之外,确实存在着缺少的手段问题。对省一级而言的调控手段十分有限,但是只要有着明确的调控方向,明确的调控经济的意识,有限的调控手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省级调控措施有:扩大财政开支或缩减开支(包括迟滞支出)、调整支出结构、投资、转移支付、“道义劝告”(主要对当地银行)、及行政调控行为等。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问题。由于在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引导和对景气预期来实现的,供与需的平衡是在无计划状态,以牺牲多余的生产力强制性的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具有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需求不足和周期性波动是一种主体性的经济现象,而供不应求、经济过热则是一个短暂的、甚至隅然的现象(特别是对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宏观调控应该把需求不足当作调控的永恒的战略性主题,而把供不应求的过热当作一种暂时的、有限的,受控的战术性调控。一旦经调控供不应求问题得到缓解,立即把调控的注意力转向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就当前山西省经济运行的形势而言,尽管存在着整体上潜在的需求不足和局部的过热相矛盾的双重问题,但从主体上讲,应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兼顾投资增长幅度过高的问题。
(一)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需求
既要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投资需求的强劲。当然根本和最终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降低或取消消费税,解决由于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等体制性的问题所造成的居民不敢扩大即期消费的问题。
尽管应该十分关注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当前解决我省潜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仅靠消费扩大需求短期内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扩大消费需求受着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省级调控产生的扩大需求的效果有限;二是山西产业相关度差,扩大了消费需求更多地是解决了三产滞后的问题,短期难以影响主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要长期考虑的问题,而当前扩大需求最主要的就是保持投资合理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认真调整投资结构
投资整体的力度不能减,但面对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们必须从有利于抑制产能过快增长的角度,有选择地调整投资项目构成,对于生产性项目(除了是市场紧缺的产品项目)、完工后要加大产能过剩的项目未审批的要严格限制审批,对在建的要延缓资金拨付,力争在一个阶段内减少工业项目的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道义劝告”银行放缓产业已过剩项目贷款的拔付进度,在一个时期内严格审批产业过剩项目的信贷。在工业项目减少投资或退出的同时,要加大非生产性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包括公路、高速公路、水库、机场、城乡基础设施、医疗、教育、贫困人员补贴、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在减缓未来时期产能无序增加的同时,确保总投资水平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三)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度
当前山西省确实存在着投资增速快需要调控的问题,要通过调控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幅度,抑制投资超速增长。但这一定是在扩大投资需求的主基调和关注着调控方向的基础上的一个局部的、受控的、适度和短时间的调控,目的是为了保证均衡地扩大投资需求。
(四)加大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力
省一级的宏观调控行政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行政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当前的经济的发展方向,持续地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投资需求。同时以智慧的,慎微的措施抑制当前投资的超过度的规定性的超速增长。实现内涵丰富的宏观调控的优化目标,是实现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近期的和长远的战略任务。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总队长)
一、山西省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调查预测,全省上半年GDP增速可达两位以上,增长11—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经济增长是与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同时实现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低通胀是宏观经济中的两大重要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两大指标是此消彼长相互矛盾的,能够使这两个指标并行不悖,这是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这是当前经济最显著的特色。
(二)农业生产、工业经济、服务业全面增长
从农业看,中央和山西省的富民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据调查,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53万亩,比上年增加近60万亩,一改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全省夏粮总产可达25.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4.2%。从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在高位区间运行;规模以下工业,尽管受到一些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工业产值上半年达到了235亿元,也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7%;从服务业看,上半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3%,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3.6%。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两年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促使全省投资增速回落。但是上半年,由于经济景气的拉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又一次走高,今年1—5月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8亿元,增长32%。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上半年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1—6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15.92元,增长12.76%;农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4.75元,增长16.7%。城乡居民收入步入了我省收入增长较好的时期。
(五)工业品和消费价格涨势迅速回落
与经济强劲增长同时向好,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急速回落。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2%,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2.2%,比去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经济现象
从总的指标看,我们只能用一个“好”字来概括当前的经济形势。直观地看,当前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都在低位区间,表明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有利于投资、消费的增长和扩大社会总需求。但是我们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就会注意到价格指数的变化中,有着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现象:(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了陡降,其中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产品价格指数降势尤为显著。(2)工业品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同向、同期出现了探底的下降。单项价格指数变动说明的是结构问题,而两项价格指数同向变动,说明经济运行总体上存在问题。(3)工业品价格指数走低与投资再次出现了高速增长同时出现,这在经济发展记录中是很少见的现象;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也是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出现价格指数增幅下降。
深入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认真分析深层的经济问题和原因,我们应密切关注着经济发展的走势,防患于未然,避免经济运行中大的起落。
三、深入分析研究,正确判断经济形势
我们在把握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关注到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仍可以说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着继续保持这样发展势头的可能性。这里讲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是因为下一阶段能否保持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由目前的发展看出的经济趋势,而且取决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问题的全面把握和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凸显出了正确判断经济形势,了解和把握深层次问题,及正确的应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我们要深入研究经济现象的问题的时候,之前我们所提到的有关价格指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宏观经济学核心的问题就是供给与需求,而敏锐地反映着供给与需求消长与走势的指标就是价格指数,从价格指数出发分析研究经济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研究山西省的价格指数,首先需要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质疑。为什么当前形势下会出现工业品价格指数急剧下降?为什么经济高增长会出现物价指数下降?为什么投资超速增长和消费高增长没有引起价格指数的上扬,而出现了价格指数双下降?
按照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就意味着扩大即期需求,扩大即期的需求就会带动价格上扬,特别是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更是与价格指数上升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与价格指数是相互制衡的指标。当上半年这两类指标出现了同时向好的时候,按一般情况这是一个不符合经济运行常规的现象。
如何解释这种经济现象呢?当然从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有合理性的解释。到目前为此,价格指数尽管涨势中止,但价格总水平仍在高位运行,价格自发调整是有着合理性的。
从另一方面看,一般地讲,价格指数近于零增长,表明供给与需求实现了静态平衡,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已经很少有扩大的空间;从动态平衡来讲,这一需求与供给平衡的实现,是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投资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实现的。投资又一次走高,这是一个均衡的前提条件,一旦投资增长走低,则总需求就会明显下降。
据行业资料反映,当前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均已出现产能过剩或产能过剩的征兆。钢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近2000万吨,目前在建和待批的仍有近千万吨,钢铁已有了较长时间的滞销,基本上没有了盈利空间;焦炭滞销带来了全行业的亏损;煤炭则已开始出现了价格下跌的风险信号;电力现在已基本上供需均衡,但全省仍有1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正在建设或已批准建设。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因此当前经济形势虽好,但是存在着需要引起注意的风险,特别是存在着由于对宏观调控的方向判断不当,贸然采取减少投资、收紧银根等紧缩的宏观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
从第三个方面看,当前也存在着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加过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性形成压力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一与我们前述反向的问题,从经济的协调性的要求出发,过犹不及,宏观经济的体系中的难以容纳任何项目单一过快的增长,防止造成大起大落,把握好增长的幅度历来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当前投资增长对于吸纳过剩的产能,迟滞经济紧缩的到来,维系一个脆弱的供需平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四、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如何搞好省一级的宏观调控,除了调控方向的把握之外,确实存在着缺少的手段问题。对省一级而言的调控手段十分有限,但是只要有着明确的调控方向,明确的调控经济的意识,有限的调控手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省级调控措施有:扩大财政开支或缩减开支(包括迟滞支出)、调整支出结构、投资、转移支付、“道义劝告”(主要对当地银行)、及行政调控行为等。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问题。由于在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引导和对景气预期来实现的,供与需的平衡是在无计划状态,以牺牲多余的生产力强制性的实现的。因此市场经济具有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需求不足和周期性波动是一种主体性的经济现象,而供不应求、经济过热则是一个短暂的、甚至隅然的现象(特别是对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宏观调控应该把需求不足当作调控的永恒的战略性主题,而把供不应求的过热当作一种暂时的、有限的,受控的战术性调控。一旦经调控供不应求问题得到缓解,立即把调控的注意力转向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就当前山西省经济运行的形势而言,尽管存在着整体上潜在的需求不足和局部的过热相矛盾的双重问题,但从主体上讲,应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兼顾投资增长幅度过高的问题。
(一)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扩大需求
既要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投资需求的强劲。当然根本和最终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降低或取消消费税,解决由于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等体制性的问题所造成的居民不敢扩大即期消费的问题。
尽管应该十分关注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当前解决我省潜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仅靠消费扩大需求短期内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扩大消费需求受着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省级调控产生的扩大需求的效果有限;二是山西产业相关度差,扩大了消费需求更多地是解决了三产滞后的问题,短期难以影响主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要长期考虑的问题,而当前扩大需求最主要的就是保持投资合理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认真调整投资结构
投资整体的力度不能减,但面对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们必须从有利于抑制产能过快增长的角度,有选择地调整投资项目构成,对于生产性项目(除了是市场紧缺的产品项目)、完工后要加大产能过剩的项目未审批的要严格限制审批,对在建的要延缓资金拨付,力争在一个阶段内减少工业项目的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道义劝告”银行放缓产业已过剩项目贷款的拔付进度,在一个时期内严格审批产业过剩项目的信贷。在工业项目减少投资或退出的同时,要加大非生产性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包括公路、高速公路、水库、机场、城乡基础设施、医疗、教育、贫困人员补贴、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在减缓未来时期产能无序增加的同时,确保总投资水平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三)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度
当前山西省确实存在着投资增速快需要调控的问题,要通过调控把握好投资增长的幅度,抑制投资超速增长。但这一定是在扩大投资需求的主基调和关注着调控方向的基础上的一个局部的、受控的、适度和短时间的调控,目的是为了保证均衡地扩大投资需求。
(四)加大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力
省一级的宏观调控行政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行政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当前的经济的发展方向,持续地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投资需求。同时以智慧的,慎微的措施抑制当前投资的超过度的规定性的超速增长。实现内涵丰富的宏观调控的优化目标,是实现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近期的和长远的战略任务。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总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