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3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一个良好的导入就相当于课堂成功了一半。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唯有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有兴趣,或者通过导入将知识难度降低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自然需要重视课前导入。文章研究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教学;课堂导入
  一、前言
  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思维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隐藏自己的心情。因此,仅通过观察,教师很难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并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敷衍糊弄的心态。历史知识琐碎,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内容较多,若是不能够有效把握课堂时间,课后负担就会加重,只会让教学质量下降。良好的导入可以有效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减轻课后复习的负担。
  二、将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堂的首要环节。部分历史教师受到错误认识观念的影响,认为高中生年龄足够大,已经不需要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往往采用言语直接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种导入方式下,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就会产生一种无趣感,这种无趣感将直接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心情和学习状态,学生对于历史教学内容没有期待感,部分学生甚至会直接无视教师的话,像呆板的学习机器,不思考,不说话,就只是听课,有时听课都溜号走神,不知道教师让重点关注的内容,这种行为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1]。因此,单一无趣的言语导入并不是有效的导入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有起因、经过、结果,具备一定的故事性。而且历史分为正史和野史,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偏向正史一些,比较严肃且严谨,而野史相对灵活一些。高中历史教师在导入时若能够充分考虑到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将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导入,那么学生在學习时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在将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导入时,教师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明确历史故事,并且需要确定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其次要控制讲述历史故事的时间,课堂导入一般不宜过长。再次要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历史故事,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后面内容的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秦始皇少年苦难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有一个君主与其他君主不同,其自小就不被重视,在小时候发现他的父亲是质子,而这样的身份地位直接导致他一直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后来他的父亲逃回国,丝毫不顾他和他的母亲,他直到十岁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在十三岁成为少主,但是没有几个人尊敬他,反而都看不起他,他无权无势只是个空架子,他的祖母还总是要杀他。这个少年时期充满苦难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人物——秦始皇。接下来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遍教材,看一看拥有这样悲惨童年的秦始皇在成为君主后是如何统一六国的?在他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人格魅力?”利用简单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驱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真学习接下来的历史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三、将历史情境作为课堂导入提升质量
  情境教学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历史本身就是发生在过去的真实故事,历史教学内容都具有存留价值,可以供后人深思与学习。但正是因为发生在过去,跟现在的生活环境与状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一些历史事件中人物的行为。而且,虽然高中生的思考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有所提升,但是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导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2]。
  例如在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作为导入,首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以故事主人公的口吻将故事讲一遍。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将自己带入到改革开放的背景中,结合生活情境产生真实感。教师也可以寻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的突出成就,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巨大成就并非说说而已,引起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思考问题,提升理解能力,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导入激发想象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当前高中阶段主要应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可以有效地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也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3]。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将与历史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冲击,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历史知识有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可以缩短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为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的备课。虽然教材中有一些图片可以显示日军侵略的暴行和中华儿女反抗的事迹,但是数量不多,并不能够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触。因此教师可以上网寻找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图片、视频,也可以是一些比较真实的影视作品节选片段,在课堂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可以使学生迅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当时事件的想象,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对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设计悬念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好奇心
  疑问是思考的源头,而思考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高中生思考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悬念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思考历史知识[4]。   教师设计的悬念首先需要具备启发性,需要学生思考才能够解答出来或者需要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后才可以解答出来,不能过于简单,否则不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其次,教师设计悬念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学生直接带着问题去学习接下来的内容,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知识后就可以得到答案;另一种是设计一个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问题,在导入时告诉学生,让学生一直带着疑问进行学习,最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得出答案。后者比前者悬念的难度增大,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难度合理选择悬念的设置方法。
  例如在进行“辛亥革命”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制造悬念:“根据调查,全国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而孙中山在历史上被称为‘国父’,为什么他会得到如此称谓?他做了什么事情?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回答这些问题。”采用这种方式设置悬念,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更加有利于后续的教学。
  六、采取回顾式导入帮助搭建历史框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极多,并且历史知识点比较琐碎,想要保证历史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选择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而且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极强,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前一阶段的事件会对后面的事件有所影响。学生想要学好历史知识,需要在头脑中搭建清晰的历史框架。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往往比较混乱,教师可以采用回顾式导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搭建历史学习框架,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框架基础。
  例如在进行“近代以来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时引入前一个单元“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的内容,并且利用多媒体制作详细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之前的内容,然后让学生预测一下近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与古代有哪些区别,要求学生按照历史框架中的逻辑去思考。
  七、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设计多样化导入,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此,教師首先可以将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历史背景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程度;再次,可以利用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设计悬念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者配合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最后,可以采取回顾式导入方式帮助学生搭建历史知识框架,理解新知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昕宇.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20(03):207-208.
  张海军.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9(36):27.
  王永胜.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28):41.
  张婵.离开多媒体的有效课堂导入——浅谈从分析课题中导入高中历史教学[J].商,2012(15):236.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业设计,既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得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做到内容分层,有“的”放矢;形式分层,有“章”可循;指导分层,有“法”可依;评价分层,有“效”提升.唯有如此,才能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体现作业设计的艺术性,才能实现作业设计的真正“愿望”.
【摘要】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教学,在数学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分类并不是孤立的,每种思维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特点的思维在数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数学思维;基本类型  思维作为一种人类大脑的基本活动方式,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反映.由于各种数学活动的目的不同,因此有关数学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本文将从思维的方式、广度、灵活性、复杂性、结果等五个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进而使得其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能够在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引导其自觉地应用数学方法、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关键词】建模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养培养  数学建模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一些实际的、与数学相关的问
【摘要】应试教育作为现今社会最常见的教育模式之一,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应试教育存在很多的弊端,如过度地向考试看齐,向成绩看齐,题海战术盛行,并未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没有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针对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展实践工作,从而改良应试教育,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在新课标与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推进作用下,现代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继而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更是促进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力措施.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发展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为目标
【摘要】著名美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美。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这需要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应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后,其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将会随之提升。本文分析了通过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
在“认识周长”磨课经历中,引发笔者思考,深入研究周长概念的本质及学生对周长学习的已有经验,找寻两者之间的冲突点,在此基础上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及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更深入地理解周长概念。同时,思考在空间与图形概念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理解概念本质。
【摘要】政治素质优良、道德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重任,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期,加快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教师自身、高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中教育;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内涵;策略  成功的高中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高核心素养的教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Scratch程序的逻辑性比较强,通过简单的编程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效果。学生在初次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惰性,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坚持寓教于乐的实施思路,通过编程程序与作品效果展示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用编程软件创新创造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寓教于乐  一、前言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小学教育体系对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平民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为基础,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影响,希望为今后的幼儿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创新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  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艺术,能够直通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