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话拓展,追求本源做延伸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要坚持文本性原则、目标性原则、适度性原则、语文味原则,提升拓展延伸的目的性;语文教师要善于探寻拓展延伸的路径,聚焦“主题”来比较,聚焦“写法”巧借鉴,聚焦“人物”做延伸,聚焦“标点”去挖掘。只有抓住拓展延伸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反哺文本教学。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拓展 延伸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适度地基于教材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与建设。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提升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板块。教师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拓展,追求教材本源,立足于教材,进行“有的放矢“的拓展延伸。这不仅有助于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发挥语文教材载体作用,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思维。
  一、坚持原则,把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延伸的目的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要达到预期,必须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文本性原则
  文本性原则是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必须要立足于文本,基于文本进行拓展延伸设计。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而阅读文本则是语文教材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载体。因此,任何一种拓展延伸必须要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本资源,不能舍本求末,喧宾夺主,否则就偏离了拓展延伸的本旨。坚持文本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惟文本”,这是要求拓展延伸要以文本为立足点,基于文本,使文本拓展延伸最终又反哺于文本。“真正的拓展,应该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深化发现的成果,不能脱离文本随意拓展,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1]
  2.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是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设计,使之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语文教学要努力实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必须要有助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知识运用技能,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与阅读的基本方法,并且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方法、思维等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
  3.适度性原则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不是为了追求语文课堂的表面热闹,沦落为“为拓展延伸而拓展延伸”。因此,拓展延伸要坚持适度性原则,这个度是什么?具体来说,主要是根据文本特点、学情特点进行拓展延伸。文本是拓展的立足点,因此文本的特点确定了拓展延伸的角度;学情是拓展延伸的根本,一切语文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终点都在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只有基于文本、学情进行适度拓展延伸,才能发挥拓展延伸的辅助作用,更好地反哺于文本教学。
  4.语文味原则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异彩纷呈,形形色色,透过拓展延伸热闹的背后,我们发现不少拓展延伸脱离了语文课程,失去了语文味,失去了拓展延伸的本源,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甚至是艺术课,有的语文课堂成为大杂烩。这种拓展延伸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使语文课堂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拓展延伸必须要坚持语文味,从语文课程的自身出发,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基于语文课程进行拓展延伸,不能使语文课堂失去语文味。
  二、聚焦拓展延伸点,彰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延伸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的关键是做到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拓展延伸点,有的放矢,追求本源的关键在于形成聚焦意识,做到聚焦主题、写法等。
  1.聚焦“主题”来比较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设计基本上以“主题“为主线,每一个单元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设计。这个主题可以是同一个话题,也可以是同一类体裁。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就是以小说为“主题”。因此在拓展延伸中,教师可以根据“主题”进行适度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
  例如本单元的拓展可以抓住中外小说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寻找不同国别文学创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范进中举》与《变色龙》两篇课文,一中一外,但是这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教师在教学两篇小说时,可以围绕小说中“对比”写法进行拓展延伸:《范进中举》这篇小说着重抓住范进的老丈人胡屠夫,这一人物在范进中举前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前倨后恭,在对比中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变色龙》这篇小说,则是抓住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重点揭示主人公随着狗主人的改变态度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变中又展示了主人公“不变”的本质: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两篇小说都运用对比,很好地体现了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这样的拓展延伸,使学生突破小说单篇阅读的惯性思维,构建起同一话题文本阅读的桥梁,帮助学生形成比较阅读的思维。
  2.聚焦“写法”巧借鉴
  初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相得益彰的两种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围绕文本,聚焦“写法”,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阅读的方法,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写法提升作文写作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枣核》这篇散文,这篇散文以枣核为线索,有机地以枣核架构起全文。并借助小小的枣核,表现了思乡恋土的感情,引发爱家报国的情思。以线索结构全文、以小见大这些往往都是写作中常用的写法,了解并掌握这些写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聚焦“写法”,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以强化学生对这一写法的认识。为此,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写法探究。
  教师: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学生讨论学习)
  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教师:这篇课文在写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结构巧妙,巧妙在用 “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赏析小诗《月之故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教师:综合《枣核》的写法特点,思考,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聚焦写法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该种写法的认识,使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借鉴。
  3.聚焦“人物”做延伸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的文本涉及到具体的人物,主要是古代作品中的历史人物或者是作者的相关性阅读。因此,教师可以聚焦“人物”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在横向比较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例如《晏子使楚》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春秋时政治家晏婴的故事,文章重点介绍了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为了进一步了解晏子,基于晏子这个人物,教师可以进行巧妙的拓展延伸,将本文与《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烛邹亡鸟》等文章,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晏子的形象了解更充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4.聚焦“标点”去挖掘
  初中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可以从细微处入手,例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文字共同构成了文本,在表情达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聚焦“标点”,进行拓展延伸,深入挖掘文本教材资源,使学生通过标点,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艺术等。
  在莫怀戚的散文《散步》这篇散文中,在文章第四段的段首第一句就直接运用了一个感叹号“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个感叹号意味深长。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感叹号进行拓展延伸,分析这个感叹号中蕴含的复杂情感。这一句话的理解应该基于第二段母亲熬过冬天这一事实,既有对初春田野美景的赞叹,也包含着惊喜,更多的是对生命的赞美,深入作者的内心深处,也体现了“我”希望母亲也能够如这田野一样充满活力,健康长寿的期冀,“我”的孝子之心通过一个感叹号得到了充分表达。
  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认识到拓展延伸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拓展延伸的针对性,积极探索拓展延伸点,做到有的放矢,追求本源,使拓展延伸反哺于教材,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开拓学生视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红.拓展延伸:让语文教学适度且有效[J].江苏教育,2015,(25):67
  [2]车秀红.浅谈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2):34
其他文献
“接地气”就是要贴近真实生活的实际,反映真实生活的情感。近年来,王丽萍编剧的电视剧因对当下生活方式转型和中等收入群体现实状态的深入表现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可见,从日常生活出发,深入探析当下都市人的情感和际遇,即“接地气”而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因而我认为作文教学也要“接地气”,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避免出现“假大空”的普遍现象。  叶圣
期刊
[摘 要]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体育学科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和场地,以及充分地进行观察、思维、操作和表现的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
期刊
[摘 要] 自信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义重大。本文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自信地演唱作了阐述。  [关键词] 音乐 自信心 情感 演唱  新课程理念指出:“ 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那么如何能让更多的学生们热爱音乐
期刊
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顿精神食粮,只能从读完的第一章中咂出一些滋味,而这浅浅地一品已然让我如沐春风。  佐藤学先生说:“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倾者,用尽全力也。倾听,意为用尽全力去听。只有认真倾听了,你才能懂得对方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甚至是对方无声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你才能与之回应、交流。  首先,老师应先学会倾听。佐藤学先生说:“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孩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是“语”和“文”的合指,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语文阅读教学正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重要场地,可是我们看到现实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轻说、写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应努力留住语文的根:提高认识,专注语文本体;与编者对话,把握阶梯目标;课堂落实,搭建说写平台。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现教材的例子性质,才能给学生实实在在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
期刊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除了教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如果我们课堂只关注语言知识本身,学生得到的就只是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
期刊
[摘 要]改变写字课堂枯燥低效的现状,要掀起一场革命。以直观手段为抓手,以瓜子、雨伞、镜子等常见的实物为利器,帮助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部首以及间架结构等,激发写字兴趣,提升写字质量。  [关键词] 写字 革命 常见实物 直观手段  当下,小学生书写危机令人担忧。学生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照本宣科,指导机械;学生笔画不规范,偏旁部首失调,间架结构不合理。  面对沉闷乏味的写字课堂,我们应该掀起一
期刊
我校异地新建以来,学校以“养诗书大气,育济世英才”为核心理念,以“内涵发展,多元整合”为办学策略,正朝着“办现代学术高中,树优质特色品牌”的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我校的教育科研,一重队伍建设,助推教师成长;二重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解决重点问题;三重科研活动,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一、队伍建设,重引领,助推教师成长  1.促进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相融合  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融合的时空是在教学流程中与教
期刊
《白鹅》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由著名作家丰子恺写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紧紧围绕白鹅“高傲”的特点,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三方面细致刻画白鹅的特点,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活泼、诙谐、准确运用了对比、拟人、反语等多种修辞表现手法,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独立识字和预习课文的能力,但是对于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和文本内容的深层理解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根据文本特点,结合语文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课堂改革背景之下,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合理有效的安排合作学习内容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内容 问题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近几年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并没有发挥出其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