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2006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原所长梁战平研究员应邀出席了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在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科协第126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作为一名老科技情报工作者,聆听了青年科学家们围绕“面向自主创新的情报学学科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的学术交流后,备感喜悦和欣慰。特撰写此文,就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情报学教育等关于情报学学科创新和发展的话题发表看法。
——编者
我国情报学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重大的进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自主创新唱响主旋律的今天,情报学学科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学科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面向自主创新建设情报学学科,已成为当今重要研究课题。下面就情报学的学科创新与发展谈一些想法。
1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创新
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征:在科学特征上表现为可定量、可预测;在技术特征上表现为实用的、架构的和可视的:在人文艺术特征上表现为神秘的、发现的和创造的。因此,情报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其理论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是信息、情报和知识。目前,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定律、原理和理论,例如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文献老化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洛特卡定律,但是其核心部分依然脆弱。我们可以利用元理论来发展情报学。情报学元理论是情报学学科理论的前提假设,可以演绎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和新方法。其实,情报学基本原理和新方法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我相信,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情报学理论方法研究的人员共同努力下,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定律、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我们已经总结出了10大情报学基本原理,即离散分布原理、有序化原理、交流原理、对数透视原理、小世界原理、相关性原理、转化原理、重组原理、隐藏原理、可视化原理。正是这些基本原理构建起了情报学学科。
我们在探索情报学理论方法时,必须遵循“问题→观察→假设→设计→试验→结论→验证→重新试验→达到→致认知→诞生新理论”的路径。情报学只有突破图书馆学单一思维模式,结合智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才能在理论方法上有重大进展。
目前,情报学研究的新方法正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网络分析、模型/模拟、先进的文献计量分析、专利地图分析、Web文本挖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前瞻等。
2 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
什么是前沿领域?从哲学高度来讲,接近真实的研究领域是前沿领域。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就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往往对学科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领域,是培育学科创新能力的主要基础。情报学前沿领域的判别原则是:能为情报学学科整体的创新和学科内部结构的重塑起到关键作用;能与国际接轨并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通过引文分析准确地识别哪些领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并预测其未来的前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曾作过情报学前沿领域的深入研究。几年前,我根据国际上的情报学研究热点,介绍了3G、网格、知识管理、KDD、语义网、信息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和小世界现象等前沿领域。现在,通过最近的国内外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以信息、知识和情报等3个关键词为基线,以核心科学指标(ESI)为分析工具,又提出了若干情报学前沿领域,主要包括知识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组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知识架构、知识产权保护、后数字图书馆、智能信息检索、智能信息分析、Web3.0、信息可视化、信息转化、网络信息计量学、用户行为研究、小世界现象、商业智能、竞争情报、社会网络、人际技术等。
3 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立性,具有创造力,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开创新局面的人,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的培育者。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个复杂的问题,首先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他们都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思维、欲望、兴趣、动力、激情)、创新精神(责任、毅力、合作、道德)以及创新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同样面临学业、产业和就业。因此,我认为,在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方面,应考虑的问题:一是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从事知识生产、知识加工、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的知识工作者,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的要求;二是要革新情报学教育,包括知识结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创新,突破单纯的人文学科范畴,以交叉学科的模式,重新打造课程体系,营造国际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发展国际合作;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在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独具特征,具有4方面知识(情报搜寻、提取和分析的知识,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管理知识,组织行为知识)、4方面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及8方面素质(信息素质、数位素质、传统素质、网络素质、计算机素质、媒体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有了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了较为敏锐的战略眼光,具有了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具有了较强的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也可以说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本领。
为鼓励和支持青年科学家从事情报学创新活动,建议中国科技情报学会设立“情报学青年创新奖”。
4 情报学教育创新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知识经济已经到来,信息、知识、情报的需求和竞争与日俱增,情报学教育要适应这种形势,培养出更多的情报人才。目前,情报学教育出现了向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方向发展的倾向。然而不管哪种发展倾向,情报学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知道,今后10~15年,随着e—book和数字图书馆的 发展,全国将有3000多个公共图书馆消失。此外,图书馆学的教育比较传统,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很突出。情报学教育如果向图书馆学方向发展,其前景不容乐观。计算机科学发展很快,日新月异,作为目前属于文科类情报学专业的学生,很难与其匹敌;智能科学将在本世纪有重大突破,而实用性很强的情报学能从中获得利益尚需时日。
因此,我认为,情报学应发挥跨学科的优势,走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全国65个情报学硕士点、7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摒弃统一课程设计和统一教材,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走出自己的路来。要改变传授系统性、结论性的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改变陈旧的情报学教材,提倡采用前沿知识、新方法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教材;要改变过去统一专业设置,提倡与市场接轨的特色专业。实际上,每个大学的情报学教育已经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专长于竞争情报,有些专长于情报分析,有些专长于信息系统,有些专长于信息资源管理,有些专长于情报检索与跟踪,有些专长于知识产权等。现在,我们应该更主动地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与市场接轨,设置新专业和新课程,根据自己的优势,积极培育信息管理学院的创新文化,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先进教育工具,进行有目标、有方针政策、有措施、有步骤的教学改革。
情报学教育还应加强实践,重视创新。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特别是与企业合作,融合教学与IT技术,结合实际项目和科研课题开展情报活动,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国外,已建有形式各异的创新实验室,有信息检索实验室、信息集成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可视化信息处理实验室、数据挖掘与多媒体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室等。我们也应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只有这样,工程项目和科研活动才能给予教学强有力的支撑,不断推进知识、理论、技术手段的创新。目前,倘若学院内部暂时没有创新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创新。
总之,在情报学教育创新中,我们必须向传统思维挑战,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要与实际相结合,高瞻远瞩,自主创新。唯有创新才是情报学生存、发展、繁荣之道。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2006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原所长梁战平研究员应邀出席了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在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科协第126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作为一名老科技情报工作者,聆听了青年科学家们围绕“面向自主创新的情报学学科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的学术交流后,备感喜悦和欣慰。特撰写此文,就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情报学教育等关于情报学学科创新和发展的话题发表看法。
——编者
我国情报学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重大的进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自主创新唱响主旋律的今天,情报学学科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学科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面向自主创新建设情报学学科,已成为当今重要研究课题。下面就情报学的学科创新与发展谈一些想法。
1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创新
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征:在科学特征上表现为可定量、可预测;在技术特征上表现为实用的、架构的和可视的:在人文艺术特征上表现为神秘的、发现的和创造的。因此,情报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其理论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是信息、情报和知识。目前,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定律、原理和理论,例如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文献老化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洛特卡定律,但是其核心部分依然脆弱。我们可以利用元理论来发展情报学。情报学元理论是情报学学科理论的前提假设,可以演绎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和新方法。其实,情报学基本原理和新方法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我相信,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情报学理论方法研究的人员共同努力下,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定律、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我们已经总结出了10大情报学基本原理,即离散分布原理、有序化原理、交流原理、对数透视原理、小世界原理、相关性原理、转化原理、重组原理、隐藏原理、可视化原理。正是这些基本原理构建起了情报学学科。
我们在探索情报学理论方法时,必须遵循“问题→观察→假设→设计→试验→结论→验证→重新试验→达到→致认知→诞生新理论”的路径。情报学只有突破图书馆学单一思维模式,结合智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才能在理论方法上有重大进展。
目前,情报学研究的新方法正呈现出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网络分析、模型/模拟、先进的文献计量分析、专利地图分析、Web文本挖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前瞻等。
2 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
什么是前沿领域?从哲学高度来讲,接近真实的研究领域是前沿领域。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就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往往对学科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领域,是培育学科创新能力的主要基础。情报学前沿领域的判别原则是:能为情报学学科整体的创新和学科内部结构的重塑起到关键作用;能与国际接轨并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通过引文分析准确地识别哪些领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并预测其未来的前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曾作过情报学前沿领域的深入研究。几年前,我根据国际上的情报学研究热点,介绍了3G、网格、知识管理、KDD、语义网、信息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和小世界现象等前沿领域。现在,通过最近的国内外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以信息、知识和情报等3个关键词为基线,以核心科学指标(ESI)为分析工具,又提出了若干情报学前沿领域,主要包括知识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组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知识架构、知识产权保护、后数字图书馆、智能信息检索、智能信息分析、Web3.0、信息可视化、信息转化、网络信息计量学、用户行为研究、小世界现象、商业智能、竞争情报、社会网络、人际技术等。
3 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立性,具有创造力,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开创新局面的人,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的培育者。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个复杂的问题,首先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他们都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思维、欲望、兴趣、动力、激情)、创新精神(责任、毅力、合作、道德)以及创新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同样面临学业、产业和就业。因此,我认为,在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培养方面,应考虑的问题:一是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从事知识生产、知识加工、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的知识工作者,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的要求;二是要革新情报学教育,包括知识结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创新,突破单纯的人文学科范畴,以交叉学科的模式,重新打造课程体系,营造国际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发展国际合作;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在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创新型情报学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独具特征,具有4方面知识(情报搜寻、提取和分析的知识,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管理知识,组织行为知识)、4方面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及8方面素质(信息素质、数位素质、传统素质、网络素质、计算机素质、媒体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有了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了较为敏锐的战略眼光,具有了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具有了较强的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也可以说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本领。
为鼓励和支持青年科学家从事情报学创新活动,建议中国科技情报学会设立“情报学青年创新奖”。
4 情报学教育创新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知识经济已经到来,信息、知识、情报的需求和竞争与日俱增,情报学教育要适应这种形势,培养出更多的情报人才。目前,情报学教育出现了向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方向发展的倾向。然而不管哪种发展倾向,情报学都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知道,今后10~15年,随着e—book和数字图书馆的 发展,全国将有3000多个公共图书馆消失。此外,图书馆学的教育比较传统,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很突出。情报学教育如果向图书馆学方向发展,其前景不容乐观。计算机科学发展很快,日新月异,作为目前属于文科类情报学专业的学生,很难与其匹敌;智能科学将在本世纪有重大突破,而实用性很强的情报学能从中获得利益尚需时日。
因此,我认为,情报学应发挥跨学科的优势,走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全国65个情报学硕士点、7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摒弃统一课程设计和统一教材,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走出自己的路来。要改变传授系统性、结论性的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改变陈旧的情报学教材,提倡采用前沿知识、新方法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教材;要改变过去统一专业设置,提倡与市场接轨的特色专业。实际上,每个大学的情报学教育已经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专长于竞争情报,有些专长于情报分析,有些专长于信息系统,有些专长于信息资源管理,有些专长于情报检索与跟踪,有些专长于知识产权等。现在,我们应该更主动地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与市场接轨,设置新专业和新课程,根据自己的优势,积极培育信息管理学院的创新文化,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先进教育工具,进行有目标、有方针政策、有措施、有步骤的教学改革。
情报学教育还应加强实践,重视创新。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特别是与企业合作,融合教学与IT技术,结合实际项目和科研课题开展情报活动,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国外,已建有形式各异的创新实验室,有信息检索实验室、信息集成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可视化信息处理实验室、数据挖掘与多媒体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室等。我们也应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只有这样,工程项目和科研活动才能给予教学强有力的支撑,不断推进知识、理论、技术手段的创新。目前,倘若学院内部暂时没有创新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创新。
总之,在情报学教育创新中,我们必须向传统思维挑战,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要与实际相结合,高瞻远瞩,自主创新。唯有创新才是情报学生存、发展、繁荣之道。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