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腹腔镜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在麻醉过程中选择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麻醉、瑞芬太尼、芬太尼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手术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被更多的患者和医生所接受。由于人工气腹以及患者体位的变化会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一系列变化,因此在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选择怎样一种麻醉措施就显得极为关键[1]。目前各种麻醉药物层出不穷,而瑞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则是较为常用的两种麻醉性镇痛药物,在腹腔镜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将分析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的应用,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腹腔镜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65.3±3.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68.3±4.1)岁。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开放外周静脉,给予10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0.3mg东莨菪,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心率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指征进行严密监视和观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μg/kg瑞芬太尼联合2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进行静脉注射诱导麻醉,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05mg/kg咪唑安定,芬太尼3μg/kg、2mg/kg异丙酚以及维库溴铵静0.1mg/kg静脉麻醉,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在麻醉维持阶段,观察组患者继续给予0.2μg/kg瑞芬太尼以及2mg/kg异丙酚静脉输注麻醉,使维库溴铵持续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0.03μg/kg以及异丙酚2mg/kg静脉持续注射,同时给予1%异氟醚吸入,持续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在腹腔镜手术结束后停止用药,对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进行观察。患者SPO2超过95%后方可拔管。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麻醉前(Ta)、诱导后(Tb)、插管前后1min(Tc)、二氧化碳气腹后(Td)以及手术后(Te)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要使二氧化碳气腹保持一定压力,这将对患者的循环以及呼吸系统造成一定影响,缩短手术时间,因此选择一种作用时间短、起效迅速以及可控性强的麻醉药物显得至关重要[2]。
  研究中采用的瑞芬太尼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可以被非特异性酯酶快速进行溶解,用药剂量以及清除率之间并未直接相关性,同时不会由于患者的体重、性别以及年龄等因素而改变药效,同时不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产生影响[3]。同时瑞芬太尼能够调整泵注速度,避免了患者发生呼吸抑制或苏醒延迟的情况[4]。
  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了针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而言,在麻醉过程中选择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龙春明. 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比较[J]. 当代医学,2012,16(34):133-134.
  [2]王佩芳. 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应用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6):148-150.
  [3]孟宪雷. 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6(3):99-100.
  [4]向波,颜娅.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19):5471-547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科进行维持性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治疗3月,比较两组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经上述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肺癌是常见的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位,其早期手术治愈率高,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因此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对于晚期无法手术或手术不彻底的患者同步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三维适形放疗是通过准确定位 ,复位,精心计划,采用多角度非共同面照射对病灶采取不同的照射剂量,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查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到2014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两组均进行常规肝功能检查,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LT、A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观察与探讨腹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8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中医心理疗法、暗示疗法、穴位按摩、艾灸等方法,以患者肠鸣音平均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观察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在肠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序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DAI患者的SWI序列影像表现,并与常规MRI序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DAI 在SWI 上表现为双侧大脑皮层下白质区、脑室旁白质区、基底节区、胼胝体及小脑区域可见多发斑点状、斑片状、环状、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和正确的转运方式,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回顾分析,[结果]要树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紧急救治的意识,把握转运时机与方式,并做好病情评估,及早处理。[结论]规范性的院前急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会阴裂伤主要是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会阴Ⅲ度裂伤是指阴道后壁黏膜、会阴体肌层以及肛门括约肌部分或者完全裂伤,甚至一些患者直肠前壁也出现裂伤。我院选择诊治的 6 例会阴Ⅲ度裂伤的产妇,对其出现裂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 2012 年 6 月~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约占同期住院患者的20%以上,我院自2009年1月 ~ 2014年10月,将11例妇产科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现就误诊原因及教训进行分析。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误诊;阑尾炎;分析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例,已婚9例,未婚2例,年龄17 ~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与致病菌耐药性,为RICU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和2014年两个时间段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集痰标本进行培养,比较不同时间标本的病原学构成、分布及致病菌耐药性特征。结果:①两时间段主要都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分别为67.99%、65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综合干预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的变化。方法 选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另取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实验组干预前、6、12个月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与干预前比较,6、12个月差异显。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比健康人群相对偏高,综合干预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