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提高肝静脉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行上腹部能谱CT增强扫描,获得门静脉期1.25 mm层厚的质量控制 (QC) 图像和肝静脉最佳对比噪声比 (CNR) 单能图像,并行肝静脉VR和MIP重组。测量2组图像中肝静脉和肝实质的CT值及其差值、噪声及CNR,并由2名分别具有15年和10年腹部放射诊断经验的医师在盲法下对2组重建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2组间比较采用配
【机 构】
:
225001 扬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25001 扬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25001 扬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25001 扬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提高肝静脉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
方法30例患者行上腹部能谱CT增强扫描,获得门静脉期1.25 mm层厚的质量控制 (QC) 图像和肝静脉最佳对比噪声比 (CNR) 单能图像,并行肝静脉VR和MIP重组。测量2组图像中肝静脉和肝实质的CT值及其差值、噪声及CNR,并由2名分别具有15年和10年腹部放射诊断经验的医师在盲法下对2组重建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名医师对重建图像质量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
结果门静脉期肝静脉最佳CNR单能图像能量水平集中在50 keV左右。在最佳CNR单能图像和QC图像上,肝静脉和肝实质的CT值及其差值、噪声及对比噪声比 (CNR) 分别为 (329±47) HU、 (178±33) HU、 (151±33) HU、17.33±4.18、9.13±2.65和 (149±18) HU、 (107±14) HU、 (43±11) HU、12.55±3.02、3.53±1.03;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 (4.2±0.6) 分和 (3.1±0.8) 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4.79、13.95、18.85、9.07、13.25、12.04,P值均<0.01) 。2名医师对最佳CNR单能重建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 (Kappa值为0.81) 高于QC重建图像 (Kappa值为0.69) 。
结论能谱CT单能量图像能显著提高肝静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磨玻璃结节 (GGN) 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117例,共127个GGN (分为肺浸润性腺癌组68个、浸润前病变组15个、良性组44个) 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和MPR图像上观察GGN的分布、实性成分的含量及其与支气管的关系。按照CT图像上病灶内实性成分所占比例将GGN分为3类,A类为纯GGN;B类为磨玻璃成分76%~ 99%的混合GGN;C类为磨玻璃成分
目的探讨MR DWI对大鼠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其分期的价值。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给药后第2周开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数字表抽样方法每周抽取模型组大鼠5~ 6只、对照组大鼠1~ 2只进行DWI检查,至第16周结束,共对72只肝纤维化成模组及30只对照组大鼠进行了DWI检查,测算不同b值 (分别为0、300、600、800和1000 s/mm2) 时DWI的信号强度、ADC值和
目的探讨艾滋病 (AIDS) 并发肺结核肺内播散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3例AIDS并发肺结核肺内播散的X线胸片及MSCT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首诊X线胸片检查30例,29例表现异常,包括病灶呈双侧播散性分布21例,单侧多发病变8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扫描,病变呈单侧和双侧肺内多发分布分别为7例和26例;病变形态包括结节 (25例) 、粟粒 (22例) 、
目的比较不同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3种不同颅内支架在辅助动脉瘤栓塞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行颅内支架辅助栓塞的118例患者 (共128个宽颈动脉瘤) 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90例;年龄25~ 86岁,平均 (57±18) 岁。对术中是否使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闭塞以及早期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不同支架治疗的安全
目的探讨3D快速自旋回波-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3D SPACE-STIR) 增强成像在臂丛节后神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可疑臂丛神经病变患者,同时接受了3D SPACE-STIR平扫及增强检查,对比臂丛节后神经的信噪比 (SNR) 、对比噪声比 (CNR) 以及根、干、股、束的显示效果。对比3D SPACE-STIR平扫和增强的SNR和CNR,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3D SPACE-STI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ASPS) 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SPS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并对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表现加以对照。所有患者均曾进行DR、CT平扫和MR平扫加增强检查,手术前曾行DSA肿瘤血管造影术。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HE、过碘酸-希夫 (PSA)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 37岁,中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