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怀杰 分享『咔嚓』声的徕卡情结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托一个品牌的兴衰有时候在于我们的需求,而保护一个品牌的尊严有时候在于我们偏执的热爱。收藏的最大魅力就是时间所赋予的凝重感与升值空间广阔性的汇聚。『徕卡』之于『摄影』的仪式感与庄重感使其成为收藏经典!
  
  “摄影”只有170多年的历史,并不算久远。相机是时空的见证者、是实事求是的描述者,它有作证权也有沉默权。最有还原真相能力的徕卡凭借品质的可靠性与制作工艺的精湛性,能高贵地不需要为了“市场”而大众化。
  
  在收藏家惠怀杰的眼里,即使是按下快门发出的“咔嚓”声也是徕卡令人迷恋的细节。
  徕卡于他而言,不仅仅是收藏品更是用来拍摄、用来和同好者沟通甚至拆开研究的分享者。“必须使用,徕卡才有意义。”
  
  这份徕卡情结,惠怀杰自少年时就开始。上个世纪70年代,惠怀杰在大西北延安的一家工厂里上班,业余时间会去县里的文化馆借一台相机拍拍照,在家里用两个脸盆冲洗照片。那是一段常常被怀念的无忧岁月,徕卡相机不过是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因为当时徕卡在中国并不常见,省里面的大报也许有那么一两台。
  
  如今,惠怀杰家中收藏的徕卡相机已经超过一百台。在他北京工作室的二层,用一整面墙的柜子陈列着他近三十年的收藏,如同一个徕卡相机的小型博物馆,各种年代不同型号和材质,年代最久远的产自1935年。这位直爽好客的西北人家里从不缺少客人,他的工作室里也有各种让人流连的有趣收藏,电影放映机、茶壶、剪纸、农民画,甚至还有舒适的沙发和最专业的咖啡机,但让所有到访者最惊叹艳羡的,还是这一柜子的徕卡相机。
  
  第一代徕卡收藏家
  借着1981年一次去香港的机会,惠怀杰购入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徕卡—即使是二手货,也令当时的他兴奋不已。那部M3型二手徕卡相机成了惠怀杰的“爱之初体验”,感觉就像在长久的等待后终于和心仪的姑娘牵手,从此勇往直前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徕卡相机的收藏之路。而那时,惠怀杰身边的人都一窝蜂地购买日本出品的尼康或者佳能的单反相机。那也是日本工业制造风光无限的年代,日本出产的电子产品、汽车风靡全球。把老牌的德国工业冲击得七零八落,徕卡相机也未能幸免,当时的财务问题频频逼近破产的悬崖边沿。
  
  照相机有一个朴素的哲理:精纯本质为个体创造力的基础。德国人追求的 “德国品质”使质量文化发挥到极致。这也是徕卡相机经得起相机市场一次又一次更新换代的洗礼却依旧屹立不倒、尽情发挥摄影魅力,使一代又一代的“徕卡”爱好者们忠心耿耿地信奉、追捧,也使其收藏价值屡屡攀升的原因。
  
  1913年徕卡生产了全世界第一台35mm胶片相机,它是二战时战地记者们最可信赖的利器,经典历史瞬间《诺曼底登陆》和《胜利之吻》都是出自徕卡,还有那张最著名的格瓦拉头像。徕卡M6型相机被视为光学相机的顶峰之作,在零下25度到零上60度都能自如工作。每一台徕卡相机都独一无二—每一台徕卡相机自从出厂之日起就拥有独立编号,如果是编号后面带有k字母的军用相机,那更会令全世界收藏者趋之若鹜。在惠怀杰工作室里,有一本关于徕卡相机的英文资料,上面详细记载了徕卡相机在每个年份的生产数量。以M4-2为例,这款相机在1978年仅生产了2100台,而总共的生产量也不过16100台。而很多年份,某些型号的徕卡相机生产不过几百台。所以对于收藏者来说,与心仪的徕卡相机相遇已属难得,一时的犹豫也许就是永远地错过。
  
  当后来徕卡热刮到中国时,惠怀杰比大多数的中国徕卡收藏者早出发近二十年,他也因此捡到了很多“便宜”,有的相机甚至花个几百块人民币就到手了。虽然惠怀杰没有想过要用徕卡相机的升值来获得财富,一部接一部地买也都是出于热爱,但它们中间的确有很多已经价值不菲,而且每一年都在升值。当年出厂价不过几百美元的徕卡相机如今动辄破万。不久前,与惠怀杰收藏相机编号很接近的一台古董型徕卡相机,在欧洲拍卖会上卖出了天价。而徕卡相机最新的拍卖记录是,一台1923年生产的徕卡相机在去年成交时价格达190万美元。
  
  是异类更是珍品
  在这个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极快的时代,当唯恐被市场甩下的同行们都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时候,徕卡相机的确像是一个异类,它几乎是在固守传统中逆势生存。惠怀杰收藏的徕卡相机来自不同年代,有的甚至相差半个世纪,但它们的外形改变极小。徕卡相机的设计的确具有前瞻性,近乎于1:0.618黄金比例的机身,没有冗件的极简设计。德系产品以品质见长,徕卡相机算是最能代表德国的品牌之一。即使是在财务极其艰难的年代,徕卡相机仍在专注于打造精品,也许正因如此,在专业摄影师那里,徕卡相机总是被推崇备至。徕卡即使推出新款也很少屈就于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而调整产品,完全与现在的“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品牌发展的硬道理背道而驰。放眼全球,凡是尊贵的品牌,都遵循着自己的传统—品牌的自信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实证明新型号好用了但就是不如老的值钱。
  
  放眼全球,徕卡相机成为昂贵的收藏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惠怀杰曾到欧洲参加过六七次徕卡拍卖会,但从未出手,因为成交价常常高出底价数倍变得高不可攀。而进入数码时代的徕卡相机则售价翻番,开始走奢侈品路线。而中国正是其第一大目标国,在北京、上海都有了徕卡的专卖店,徕卡相机还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推出了特别纪念版。
  
  而徕卡相机之于德国人,也许是不计成本收购徕卡相机的中国人所不能完全理解的。就像香奈尔和爱马仕之于法国人一样,当法国女孩系着爱马仕丝巾走在巴黎街头时,她的丝巾也许是她的祖母曾经戴过的,而她挎着的香奈儿2.55香包,也许是她的母亲留给她的。与很多在巴黎老佛爷排长队一次买十条爱马仕丝巾的中国人不同,它们被购买不应仅仅只是因为昂贵。而一台二手的老式徕卡相机,很可能已经在某个欧洲人家的柜子里尘封已久,在祖父过世之后,孙辈们在翻箱倒柜时发现了这台古董,它已经落满尘土,价格却翻了几百上千倍。这也许就是品牌所背负的文化和历史吧。
  
  选择或者不选择徕卡,这是个问题。对于习惯了使用傻瓜相机和大变焦镜头的多数人来说,初次使用徕卡相机会觉得很不方便,甚至会拍出很糟糕的照片,特别是旁轴取景的M系列。惠怀杰使用过所有他所收藏的徕卡相机,徕卡相机的确并非万能,但对于人文题材的拍摄和它所擅长的领域,只要熟练使用,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相机。
  
  德国的徕卡小镇是惠怀杰有机会就会去的地方,这个叫威茨勒(Wetzlar)的小镇人口不过5万,却大名鼎鼎,是全世界摄影爱好者的朝圣之地。因为自徕卡相机诞生之日起,这里一直都是徕卡总部所在地。在二战中,当美军在德国境内狂轰滥炸时,威茨勒却幸免于难,被美军指定为唯一不被轰炸的德国城市,只因为这里有一家著名的相机制造厂徕卡。当时不仅美国战地记者用的是徕卡相机,据说巴顿将军也是徕卡相机的粉丝。在被问到对徕卡相机有什么看法时,一生与徕卡相伴的摄影大师布勒松曾这样形容:“犹如一个温暖的吻,犹如枪手的一次射击,犹如心理师的那张躺椅。”
  
  【惠怀杰自述】
  收藏徕卡的那些事
  最早 我最早的徕卡相机应该是1930年代的,M6我现在起码有20台,现在出的新相机也会买一台放着。我有想过,什么时候可以把徕卡收全,因为在历史长河中,徕卡发明到现在也就这么短的时间,当然它的型号很多。但我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有些很贵,一台相机相当于在北京买一套楼。有些相机当年只生产那么十几台,现在全世界可能就这么一两台了,你能看见都算是有幸了,不要说去收藏它,而且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上千万,根本不是我能玩的。
  
  最远 我收藏的相机年代最久远的产于1935年,能碰到这台相机算是缘分。我在维也纳一个很不起眼的照相器材商店,一个老头带着一个老太太,两个人背着个包来到柜台上,拿出这套相机就跟人谈。我儿子懂德语,说老头要卖1500欧元,那个人给800欧元,两人僵持着。结果老头很失望,就把相机裹起来就离开了。我一眼看上这台相机,立马追出去,在大街上把他们拦下。我让我儿子翻译,问他想卖吗,老头说他想卖。我就给了他1500欧元,我说你这个相机绝对是卖得便宜了。果不其然,这台相机我拿到手第二天就有人给我加了一个零,人家要收这台相机,当时就加到15000欧元,它的升值空间就这么大,但你碰上了就碰上了。
  
  最贵 那是一台M3,2003年买的,当时花了6000欧元。我在一个德国朋友家里看到这台相机,他见我那么喜欢,就以很合适的价格转让给我了。我认为M3是徕卡相机里最经典的一款,因为它没有生产多少台,你碰上了就不要松手,想再去找就很难。我收藏的徕卡相机有铝的、铜的、烤漆的、喷漆的。收藏界普遍认为拥有一台徕卡M3的经典型铜的油漆版,就是最好的。
  
  收藏方式 我的相机大部分是在欧洲以这种方式收藏来的。也有试过看到品相特别好的,但是人家就是不卖。欧洲一年有几次二手相机的交易活动,在奥地利、德国、法国都举办过。这种交易场合中国人很少去,一是他找不着,二是90%的中国人不愿意买别人玩过的东西,认为是旧货,他就是要买新的,十万二十万无所谓。但你要买一台30年代、40年代生产的新徕卡,那不可能,别说十万二十万,一百万二百万都买不到,拍卖行价格就更高了。
  
  我还有一些固定的收购渠道,比如说慕尼黑有几个专门做徕卡二手相机的商店,我把一些牌子和型号写给他,价钱合适的话,他打电话通知我,说是有人在这里竞卖,你要不要?欧洲这两年因为经济滑坡,很多老人把这个东西都拿出来变现了,所以现在到欧洲去收购徕卡相机是最好的时候,欧元汇率也低。
  
  收藏徕卡相机最讲究品相,同样一台相机,如果95成新要卖到三万,那如果磨得比较旧,它可能就三千,差价很大。年代比较久远的,当年生产台数越少的越值得收藏,我不去买那种所谓的纪念机。徕卡我最看重的就是它的品质,几十年如一日,什么时候拿起来都能用。30年代产的相机,现在拿起来照样能用,可以拍出来很漂亮的照片,你听它的快门声音,多棒!我收藏的相机我都用过,因为收藏必须是能用,不能用就没有意义了。我还拆过徕卡相机,就是想研究它到底怎么回事。
  
  徕卡俱乐部 在德国有一个徕卡俱乐部,专门研究徕卡相机的,它在亚洲只吸收了两个会员,一个是日本人,还有一个就是我。这个俱乐部门槛很高,要求你的东西不能流通到圈子以外去。像一台市价15000元人民币的放大机,在这里只要100欧元,就1000块钱人民币。我们这个俱乐部最讲究什么?100块钱的东西今天在我手上,明天可能就变成你的,可能就是110块钱,你不能再往高,只能在圈内流通,或者你就永久保存了。你不能从这拿到最便宜的,明天拿到市场上去卖1000块钱。
  
  这就是诚信,圈内人都是上了50岁的爱好者,也有不少70岁的。他们其中不少人还保存了当年三四十年代设计师的原始设计图纸。俱乐部的人都在研究这张纸,揣摩当时设计师的构思和理念。这张纸昨天在你手上,今天可能在我手上,这样珍贵的历史资料只要1欧元就可以分享到,所以说我们都不愿意离开这个组织。
其他文献
家宴 私饭局所谓家宴,按时髦的说法,就是”轰趴”。Home Party在国外颇为流行,一来因为外国人士开放的性格,二来因为他们崇尚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的简称)的生活方式。对于腼腆的中国人来说,家宴是少数人的专利。一来,你必须有个可供展示的”家”的样本;二来,还得有拿得出手的”宴”的菜式。其实,对于不少人来说,家宴就是在家里整一个饭局。豪门或者墨客,每个家的饭局,都各有特色
期刊
自从世纪初被威尼斯共和国选中为其制造枪械以来,  由于伯莱塔的产品质量上乘,它在轻武器市场的地位迄今还未被撼动过。    尽管诞生在上个世纪15年代,至今伯莱塔依然活跃在人们的手中。仅2011年一年,五部大荧幕中的主角都使用该牌子最经典的92F款手枪。而今年年初,伯莱塔的A400 Xcel运动猎枪被《美国猎人》杂志(American Hunter Magazine)评为2012 NRA Golde
期刊
苏珊·桑塔格曾经说过,“所有的图片都渴望被人纪念—甚至永不遗忘”。在没有成像技术的年代,能够让肖像在历史中流传的是画功最好的肖像画师。而在今天,他们是技艺非凡的人像摄影师。正是他们,留下了让我们至今回味无穷的肖像,如同诗人波德·莱尔的感叹:“肖像啊!还有什么能比它更为简单,又更为复杂;更为浅显,又更为深刻?”    我们本期走访了远在法国的一家摄影工作室—Studio Harcourt(雅顾)。在
期刊
作为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里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每一年的颁发都可谓举世瞩目。今年,49岁的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建筑师王澍站到了这个至高点上。    这是普里兹克奖自创办33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建筑师。对于王澍获奖的理由,评委在致辞中提到:“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
期刊
如果说《宝岛一村》是台湾人的乡愁,《四世同堂》则是两岸分离前同仇敌忾的共同记忆。正如连战所说, 『看这出戏,是给下一代最好的教育』。    女诗人尹丽川说: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女导演田沁鑫则用一个寒意袭人的北平,为微温迷乱的话剧市场打入了一剂春药。    自2010年10月30日亮相台北国父纪念馆、开“大陆话剧台湾首演”先河至今,整个话剧界最大的动静,就数这部集结了雷恪生、黄磊、朱媛媛、孙红雷
期刊
当慈善的力量在中国社会中开始显现,不管是官办慈善、民间慈善,免费午餐还是它的发起人邓飞,都才只是开始。时代选择了邓飞,而邓飞正在改变当代中国的慈善模式。  2012年6月16日,在“免费午餐基金”和安利公益基金会“春苗厨房公益基金”联合发起的慈善晚宴—“盛满爱,建好厨房吃好饭”上,邓飞穿行其间。  “我们要挑战国内慈善晚宴募捐纪录。”邓飞略带一丝顽皮的攀比心理。这也许,是他在过去的一年多,一直以来
期刊
伊丽莎白 · 泰勒与宝格丽125周年大展    当宝格丽兴冲冲地接力LV,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大展时,谁都料不到,引发国内舆论浪潮的除了“奢侈品牌逐鹿最关键的中国市场”这种陈辞滥调,新鲜的居然是“国家博物馆姓社还是姓资”。有评论说,国博连自己国家东西都布置不好,却为了赚更多快钱去迎合资本主义商业市场。好端端一个代表人家意大利整个国家百年设计素养的文化大展,就此戴上了意识形态博弈的枷锁。    宝格丽
期刊
陆川以前当过兵,上军校那会儿,每次检查军容军纪要剃光头,他特别不情愿。现在每次拍戏却一定要把头剃光,横生一股杀上战场的感觉。那一刻,他真的什么东西都不想了,除了电影。不得不说,作为导演,陆川是最聪明的愤青。    陆川的记忆力特别好,看一遍的事物就能记住很多细节。    “小时候看电影舍不得再花钱看第二遍,看完之后脸都不舍得洗,就在看第一遍的时候记住所有台词、场景、服饰、镜头,看过之后面对白墙回顾
期刊
1947年3月,居住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科里尔兄弟,在他们的豪宅中先后孤单地死去。他们死前就因囤积垃圾成为当地名人,死后人们从豪宅中清理出170多吨垃圾。他们的生活成了一个谜。而他们的形象经过媒体的重重渲染,迅速地成为美国的世纪名人和小说、戏剧的原型。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裔作家E·L·多克托罗便是其一。E·L·多克托罗精心改编了这对宅男兄弟的生活细节,写成这部简捷明快的小说。    我们先来说说E·L·
期刊
1 读了村上春树在《爵士群像》中对Bill Evans(1929-1980,爵士乐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描述,更加确信:一首曲子在一万双耳朵里就会变成一万首曲子;可以让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旋律却会让另一个人癫狂起来。譬如在None Such出品的“Explorder Series”中有张唱片收录了尼日尔土著的音乐,内页的评介告诉我这些音乐是当地人祭祀时演奏的,但那条和神灵接连的线却被我的听觉掐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