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合作学习的概念入手,概述了合作学习的理论背景;阐述了小组合作在高职软件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进一步指出了小组合作多方式的教育功能;最后探讨了小组合作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并小结了该方法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小组合作
一、前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utsch,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作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这三种类型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可供我们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时参考。
目前,各种教育教学模式、方式和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入课堂。进行了30多年的合作学习模式依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和课堂中继续使用着。但是,通过万方和知网数据库搜索发现,目前使用合作学习的主要群体是中小学的教师,以及部分高校的有关专业(如心理学、英语、体育)的教师,对于软件专业的教师未查到相关数据。现就我在高职类软件专业相关课程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情况介绍如下。
二、高职软件专业使用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学生基础差,使小组合作具有必要性。虽然我院是四川省级市范院校,近年来录取分数一直在上升,但是相对本科类院校或相对于我校师范类专业来说,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软件操作技能都是比较差的。通过合作学习,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软件教学难度大,使小组合作具有必要性[2]。有些复杂的项目,特别是学期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毕业设计项目、各种竞赛项目,以学生个人的能力在有效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通过数个人组成的小组合作方式,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项目,发挥各人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攻克技术难关。特别是有些省级和国家级的软件技能大赛项目,赛项就要求几个人的团队参加竞赛。
就业岗位需要团队合作,使小组合作具有必要性。企业软件开发岗位,往往承担的任务重、工期短、难度大,以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或者说个人能力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企业往往会组建数人、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项目团队来进行进行项目开发。再优秀的个人也比不过团队,企业单打独斗已经成为过去式。
三、小组合作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今的社会是合作型社会,国家与国家需要合作,企业与企业需要合作,团队与团队需要合作。面对90后,00后,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缺乏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集体或团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际交往能力越重要。人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普适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与人进行情感的沟通,知识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只有善于交往的人才能在社会中与人融洽相处,游刃有余。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大家有一个自由的时空,小组成员针对共同的目标,各抒己见,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尝试出创新性的成果。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社会没有竞争意识就会落后,个人没有竞争意识就会被淘汰。小组成员间有竞争、小组与小组间有竞争、院系与院系间也有竞争,但竞争是合作中的竞争,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竞争绝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合作是基础,竞争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竞争精神,今后才能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培养学生平等意识。在合作小组内部、在小组之间,不应该有任何类型的歧视和不公平,包括性别的、身体缺陷的、学生水平的、经济状况的、民族的等。所有个体之间都应该一视同仁地受到公平对待。
培养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针对于软件开发的岗位,工作中加班是常态,学生要有在高强度压力下,完成规定的工作和任务,必须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IT技术日新月异,小组合作过种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具有主动学习、快速学习、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的具体方式
分组的原则:男女结合、优差结合、自愿为主、适当调配。具体说,就是每个组都应该有男生和女生,优秀的学生和后進的学生。教师指定分组原则后,学生自主选择合伙人,如果教师发现不合理,进行适当调配,如某个组全是男生或女生,如某组全是优生而另一个组全是差生,如某组人数过多而另一组人数过少。
分组的方式:物理分组与虚拟分组结合,固定分组与临时分组结合。所谓“物理分组”,就是同一小组的成员在空间位置上需要集中,在同一间教室的相临位置或在不同的教室(同组在一个教室)。所谓“虚拟分组”就是同组人员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所谓“固定分组”,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如一个学期或一个项目周期,组员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所谓“临时分组”,就是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存在的分组,如一节课中临时合作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分组的技术手段:常规办法,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辅助、蓝墨云教学平台等。常规分组办法适合于固定较长时间合作的“物理分组”方式;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蓝墨云教学平台适合于课堂临时解决具体问题的“虚拟分组”方式。
五、小组合作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每个小组需要有一个既定的、明确的目标。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或通过文档提出明确的要求。
其次,要有针对每个小组和成员的量化考核标准。有小组考核标准,让小组之间有竞赛意识,有个人考核标准,让小组成员有动力,克服小组成员过人依赖别人的现象。[3]
再次,选择内容要难易适中。每个小组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如在实训项目中、毕业设计中,可以由教师针对每组的能力和水平指定不同的项目或题目。如果使用不同的项目或题目,考核标准制定要有可比性,否则项目之间无法比较,也不便于公平、客观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比如,可以使用功能完成度来进行量化考核,每个项目或题目自身对自己进行完成度的比较,而不需要项目与项目之间进行比较。
最后,加强指导和辅导,及时评价。对于时间长的项目,制定一个合理的间隔时间,让学生提交成果,针对学生提交的成果或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订正和讲评;对于没有按时提交成果的小组或提交不认真的小组,教师需要主动出击,现场巡查、检查和督促。对做的优秀的小组需要及时进行表扬,加强激励作用。
小结
我在高职软件专业进行了多年平行班的小组合作教学实战和研究,证明小组合作在软件教学中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许多好的教育功能。通过比较研究,在软件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能够收到较大的成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心理学[M]. 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 杨佩兰,赵慧一.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0).
作者简介:何顶军,1975-,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硕士,讲师,软件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小组合作
一、前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utsch,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作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这三种类型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可供我们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时参考。
目前,各种教育教学模式、方式和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入课堂。进行了30多年的合作学习模式依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和课堂中继续使用着。但是,通过万方和知网数据库搜索发现,目前使用合作学习的主要群体是中小学的教师,以及部分高校的有关专业(如心理学、英语、体育)的教师,对于软件专业的教师未查到相关数据。现就我在高职类软件专业相关课程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情况介绍如下。
二、高职软件专业使用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学生基础差,使小组合作具有必要性。虽然我院是四川省级市范院校,近年来录取分数一直在上升,但是相对本科类院校或相对于我校师范类专业来说,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软件操作技能都是比较差的。通过合作学习,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软件教学难度大,使小组合作具有必要性[2]。有些复杂的项目,特别是学期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毕业设计项目、各种竞赛项目,以学生个人的能力在有效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通过数个人组成的小组合作方式,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项目,发挥各人的特长和优势,共同攻克技术难关。特别是有些省级和国家级的软件技能大赛项目,赛项就要求几个人的团队参加竞赛。
就业岗位需要团队合作,使小组合作具有必要性。企业软件开发岗位,往往承担的任务重、工期短、难度大,以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或者说个人能力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企业往往会组建数人、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项目团队来进行进行项目开发。再优秀的个人也比不过团队,企业单打独斗已经成为过去式。
三、小组合作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今的社会是合作型社会,国家与国家需要合作,企业与企业需要合作,团队与团队需要合作。面对90后,00后,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缺乏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集体或团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际交往能力越重要。人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普适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与人进行情感的沟通,知识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只有善于交往的人才能在社会中与人融洽相处,游刃有余。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大家有一个自由的时空,小组成员针对共同的目标,各抒己见,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尝试出创新性的成果。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社会没有竞争意识就会落后,个人没有竞争意识就会被淘汰。小组成员间有竞争、小组与小组间有竞争、院系与院系间也有竞争,但竞争是合作中的竞争,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竞争绝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合作是基础,竞争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竞争精神,今后才能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培养学生平等意识。在合作小组内部、在小组之间,不应该有任何类型的歧视和不公平,包括性别的、身体缺陷的、学生水平的、经济状况的、民族的等。所有个体之间都应该一视同仁地受到公平对待。
培养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针对于软件开发的岗位,工作中加班是常态,学生要有在高强度压力下,完成规定的工作和任务,必须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IT技术日新月异,小组合作过种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具有主动学习、快速学习、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的具体方式
分组的原则:男女结合、优差结合、自愿为主、适当调配。具体说,就是每个组都应该有男生和女生,优秀的学生和后進的学生。教师指定分组原则后,学生自主选择合伙人,如果教师发现不合理,进行适当调配,如某个组全是男生或女生,如某组全是优生而另一个组全是差生,如某组人数过多而另一组人数过少。
分组的方式:物理分组与虚拟分组结合,固定分组与临时分组结合。所谓“物理分组”,就是同一小组的成员在空间位置上需要集中,在同一间教室的相临位置或在不同的教室(同组在一个教室)。所谓“虚拟分组”就是同组人员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所谓“固定分组”,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如一个学期或一个项目周期,组员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所谓“临时分组”,就是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存在的分组,如一节课中临时合作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分组的技术手段:常规办法,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辅助、蓝墨云教学平台等。常规分组办法适合于固定较长时间合作的“物理分组”方式;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蓝墨云教学平台适合于课堂临时解决具体问题的“虚拟分组”方式。
五、小组合作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每个小组需要有一个既定的、明确的目标。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或通过文档提出明确的要求。
其次,要有针对每个小组和成员的量化考核标准。有小组考核标准,让小组之间有竞赛意识,有个人考核标准,让小组成员有动力,克服小组成员过人依赖别人的现象。[3]
再次,选择内容要难易适中。每个小组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如在实训项目中、毕业设计中,可以由教师针对每组的能力和水平指定不同的项目或题目。如果使用不同的项目或题目,考核标准制定要有可比性,否则项目之间无法比较,也不便于公平、客观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比如,可以使用功能完成度来进行量化考核,每个项目或题目自身对自己进行完成度的比较,而不需要项目与项目之间进行比较。
最后,加强指导和辅导,及时评价。对于时间长的项目,制定一个合理的间隔时间,让学生提交成果,针对学生提交的成果或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订正和讲评;对于没有按时提交成果的小组或提交不认真的小组,教师需要主动出击,现场巡查、检查和督促。对做的优秀的小组需要及时进行表扬,加强激励作用。
小结
我在高职软件专业进行了多年平行班的小组合作教学实战和研究,证明小组合作在软件教学中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许多好的教育功能。通过比较研究,在软件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能够收到较大的成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心理学[M]. 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 杨佩兰,赵慧一.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0).
作者简介:何顶军,1975-,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硕士,讲师,软件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