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一、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受性格影响。经研究表明,活泼开朗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而内向羞涩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稍微逊色一点;受环境影响。有些学生刚进校园,与人交流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造成了语言接触的恐惧心理,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在校园里却一言不发,不愿与他人接触,缺少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简单沟通,更不用说在课堂上大胆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了;受自身知识量的影响。每个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出生那刻起便已经在接受教育。如果家庭环境比较注重早期教育,那这类学生明显拥有的知识量丰富,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强。
二、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心。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和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激发起小学生说的愿望,把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出来。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如看图说话、师生交谈、讨论交流 、诵读课文、续编故事、课文补白、复述故事等。看图说话。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具体的事物较感兴趣。小学教材绝大部分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设计口语训练。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等,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说的欲望。师生交谈。我们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谈话内容具有随意性,利用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和喜欢的事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敢说。一方面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说的活动中来,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对语言组织能力较差的学生,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使他们有信心回答,如,你最喜欢什么动物?星期天你去哪里玩了?对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提一些较深的问题。另一方面,评价上以赏识为主,批评为辅,增强学生说的信心。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边互动过程。老师应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不能随意批评责备,让每一堂课成为学生口语表达的用武之地。
对学生不要进行横向比较,而应进行纵向比较,只要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则可能给学生沉重的打击,使其失去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哪怕只是用对了一个词,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都应该表扬与鼓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说的乐趣。
第三,讲究训练方法,让学生会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讓学生学会表达,掌握说的技巧。小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我们应该精心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鱼多,在表达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讲解课文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的句子,然后再让他们模仿“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结构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事。
第四,注重训练过程,让学生常说。农村孩子,往往普通话说得不够流利,制约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进行阅读,让每个学生轮番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诗句。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还为说话的准确、生动、流畅打下基础,逐渐解决吐字不清或咬不准字音的问题。同时,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记忆,体会词句的含义,用词的精妙,蕴含的情感,从而将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增强说的信心和勇气。
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有机地进行指导,培养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您的课堂也会因此而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沈伦中心校(225715)
一、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受性格影响。经研究表明,活泼开朗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而内向羞涩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稍微逊色一点;受环境影响。有些学生刚进校园,与人交流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造成了语言接触的恐惧心理,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在校园里却一言不发,不愿与他人接触,缺少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简单沟通,更不用说在课堂上大胆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了;受自身知识量的影响。每个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出生那刻起便已经在接受教育。如果家庭环境比较注重早期教育,那这类学生明显拥有的知识量丰富,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强。
二、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心。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和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激发起小学生说的愿望,把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出来。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如看图说话、师生交谈、讨论交流 、诵读课文、续编故事、课文补白、复述故事等。看图说话。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具体的事物较感兴趣。小学教材绝大部分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设计口语训练。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等,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说的欲望。师生交谈。我们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谈话内容具有随意性,利用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和喜欢的事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敢说。一方面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说的活动中来,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对语言组织能力较差的学生,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使他们有信心回答,如,你最喜欢什么动物?星期天你去哪里玩了?对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提一些较深的问题。另一方面,评价上以赏识为主,批评为辅,增强学生说的信心。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边互动过程。老师应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不能随意批评责备,让每一堂课成为学生口语表达的用武之地。
对学生不要进行横向比较,而应进行纵向比较,只要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则可能给学生沉重的打击,使其失去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哪怕只是用对了一个词,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都应该表扬与鼓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说的乐趣。
第三,讲究训练方法,让学生会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讓学生学会表达,掌握说的技巧。小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我们应该精心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鱼多,在表达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讲解课文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的句子,然后再让他们模仿“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结构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事。
第四,注重训练过程,让学生常说。农村孩子,往往普通话说得不够流利,制约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进行阅读,让每个学生轮番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诗句。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还为说话的准确、生动、流畅打下基础,逐渐解决吐字不清或咬不准字音的问题。同时,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记忆,体会词句的含义,用词的精妙,蕴含的情感,从而将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增强说的信心和勇气。
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有机地进行指导,培养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您的课堂也会因此而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沈伦中心校(2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