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提高了学习自信心,也利于全面培养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良好素质,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全面的加强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全面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树立了良好品质,在开展教育实践研究过程,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科学地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不断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1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现状
1.1学习上懒惰、被动、畏难情绪严重
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约三成的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并未在上学之前接受教育,因此存在着学习懒惰、被动和畏难情绪严重的现象。这是因为在搬迁之前,这些学生不能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接受合适的教育,从而导致其不能打牢基础知识,因此无法迅速接受知识并付诸实践。这一現象进一步导致了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课堂参与度的降低和作业完成质量的低迷,以及自主探索精神和钻研能力的缺乏。
1.2性格孤僻、自卑、不善交际
在搬迁以前,这些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经济因素或其他不良刺激的影响,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的状态,从而形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在学校中也不愿与同龄人进行交往。
1.3抗挫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
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抗挫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均有待提升。这是因为此类学生缺乏来自父母师长的关心与呵护,因此不能获得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导致其无法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甚至一味推卸责任、逃避惩罚。此外,一些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在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之后往往难以及时适应,导致其出现厌学心理,进而产生逃课逃学等不良行为。
2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2.1真诚关爱,消除自卑
鉴于上述因素,为有效改善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情况,数学教师应当从如下角度入手。首先,为消除这些学生的自卑心理,应当从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入手,积极主动同学生进行交流。数学教师应当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子女重拾学习的信心,逐渐走出自卑的阴影,并且能够与其他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以更加能够体现关爱的方式对待此类学生,并给予其特殊的帮助,使其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进而重拾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自觉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最终实现学习成绩和生活能力的双重提升。
2.2注重赞赏,重扬自信
及时、合理的赞赏能够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找回自信,树立远大的个人成长与发展目标。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而言,鉴于其家庭背景的劣势,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此类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对于此类特殊学生而言尤为关键,因为这一善举能够满足其心理诉求,进而能够帮助其重拾自信。在为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及时进行表扬,使此类学生的心理诉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鼓励易地扶贫搬迁子女主动举手回答;如果回答正确,教师就应当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使此类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此外,如果数学教师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在生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表扬。
2.3给予体谅,打开心扉
在对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此类学生群体存在着严重且普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导致其形成了自卑内向的性格。为转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应当给予易地扶贫搬迁子女适度的体谅,鼓励其主动同教师进行接触和交流,主动倾诉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使其能够逐渐打开心扉,变得更加阳光、积极、自信。为此,数学教师不能够仅仅着眼于课堂教学,而应当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入手,深入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子女面临的困境,并探索其真实的内心世界。鉴于大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子女都存在着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等问题,教师在了解其内心想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应当逐渐拉近同此类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此类学生没能准确表达内心诉求,或者在学习上犯下错误,数学教师也不能严厉苛责,而应当帮其探索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鼓励其不断完善自我。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3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心理教育信息
作为理工类学科中的基础部分,数学的教学十分重要。为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师应当从教材中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呈现。只有如此,易地扶贫搬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才能够齐头并进。例如,在讲授代数方面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鼓励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养成严谨、仔细的计算习惯的方式,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在自主探究环节,数学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易地扶贫搬迁子女以肯定和鼓励。在讲授几何学知识时,教师应当鼓励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观察周边的物体,并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总之,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冲突,相反,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映衬、互为补充的关系。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研究了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作为新时期教师,要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全面的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凌银.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58.
[2]李雪.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37.
[3]苏丽红.如何做好小学阶段贫困生的教育问题[J].中华辞赋,2019(09):227.
[4]张赛宜.农村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8(1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