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对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介绍,分析了服务模式的特点与成效,并在阐述了现行模式存在缺失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作了探索,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未来发展
所谓的公共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且公共图书馆为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现行模式逐渐开始运行不畅,更甚者影响到了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图书馆的现行模式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就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
一、当前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
1. 托管模式
托管模式是指基层图书馆(室),包括街道、社区等将人才物托管给当地的中心图书馆,实行统一的管理而形成的总分馆制模式。如厦门图书馆创建了新型的托管模式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了总馆和分馆人财物的集中管理,是现行体制下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一种有效模式。
2.联盟模式
联盟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技术手段搭建各类型图书馆间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平台,实现跨行业的资源共享。联盟模式是在不受体制约束前提下,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共同协商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实行的一种技术合作、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
3.协作模式
协作模式是指以区域中心馆为核心,将区域内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以业务领导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区域间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区域间公共图书馆的协调发展和共享服务。通过探索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构建以图书馆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地区图书馆文献、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提高地区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真正使更多的民众普遍均等地享有阅读的权利。
4.主导模式
主导模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政府投资的方式在区域内创建图书馆分馆和基层网点。如某市政府为了推动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由政府规划投资在某市的各个区域建立图书馆分馆,形成了以某市图书馆为中心馆的图书馆网;另一市政府为了积极推进社区图书馆建设,为实现在每一个社区建一个分馆的目标,市政府规定,凡新建的社区都要有图书馆(室),开发商出场所,市政府投资,规定每一个社区分馆投入8万元资金,整个创建工作由中心馆负责,并规定每建一个社区分馆由中心馆派2名工作人员管理。
二、服务模式的特点与成效
1.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体系内的资源共享
现代化技术为图书馆联合发展提供了可能,主要体现为:各个区域中心图书馆都搭建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区域间文献的“通借通还”,构建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如采用RFID技术,全面实现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开通掌上图书馆,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手持设备提供数字资源的免费阅读服务;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等公益性数字文化工程,通过图书馆网站、官方微博、移动图书馆、电子触摸屏、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方式,拓展数字图书馆服务。现代化技术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
2.集各馆智慧创建服务品牌
近几年来,各地图书馆为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推出了多样化的以阅读为载体的读者活动。读者活动呈现出系列化、多样化、整体化的特点。所谓的系列化,即将图书馆所有活动按内容或形式分成若干系列,形成常规化、制度化。系列化、体系化的读者活动在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都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在扩大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彰显了图书馆人的智慧和才能。
3. 推动了图书馆业务建设标准化进程
各地区在设计总分馆制服务体系中,首先考虑的是地区业务建设标准化问题,这是实现区域内总分馆制体系建设和服务的前提和保障。
三、现行模式存在的缺失
各地区创建的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在推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增强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为基层图书馆注入生存活力,提高文献资源共享率,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阅读权益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所创建的各种模式的总分馆制体系,似乎没有一种模式真正地解决了体制和机制问题,也没有一种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财物的高度统一管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体制制约和公众参与机制,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很难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1.条块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是条块管理,各级图书馆都隶属于各地所在文化主管部门领导。这种体制下的各级公共图书馆仍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陈旧,人治现象突出,具体体现在:机构设置大而全、小而全,功能定位模糊;人员编制设定不合理,人员短缺,人才匮乏。近几年来国家实施的文化共享工程、古籍保护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的具体实施都落在各地区的省级图书馆,高强度的工作量、硬性的工作指标给省级馆带了极大压力。
2.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是分级管理,分灶吃饭,各级图书馆的投入都由所属地区的财政负责。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各区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经费投入差异较大,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馆舍面积越建越大,资源购置经费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经费严重短缺,尤其是县(市)区图书馆更为突出。
3. 单体图书馆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各级公共图书馆都是一个个单体的管理机构,这种管理体制由于缺乏法制约束、制度管理和社会参与机制,人为因素对图书馆的办馆和运营有着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图书馆有着自身的规律,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许多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同时,图书馆的功能不断的增加,所以对图书馆的管理人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有,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其投入产出效益,应该有专业性的评价。以上问题,究其根本是现行的文化体制和机制所致。因此,创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模式必须从改革体制和创新机制着手。 四、未来发展思考与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和未来发展,已经到了“攻坚克难”阶段。涉及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问题,涉及到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让“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还涉及到各种资源的统筹与配置,等等。诸如这些问题都不是公共图书馆业界自身就能解决的。当然,面对如此重大的改革,公共图书馆业界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顶层设计和专业规划
顶层指的是政府,专业指的是公共图书馆业内。顶层设计就是政府本着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的职责,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2.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依据党的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结合2020年实现城镇化目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已经到了整体推进的时刻。整体推进指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是“城市建设考评指标”的要求,这不是想不想干,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想,必须要做的涉及到文化惠及全体人民的大事。各区域应该立刻着手谋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特别是没有进行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实践的区域,就更应该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一旦国家出台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就可着手进行。
3.统一模式与有所区别
通常来讲,在同样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条件下,就应该建立健全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也一定会建立起统一的服务体系和模式。统一模式的建立是受文化管理体制制约,服务模式的统一是相同文化管理体系的必然结果。统一模式是统一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统一模式也是公共图书馆有效运行的需要,在统一模式环境下,有利于使公共图书馆各种资源惠民效应最大化。当然,在不同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条件下,也一定会建立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模式。
模式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没有区别,由于各个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人文背景以及生产活动有所不同,也一定会影响到服务模式的建立。因此,在强调统一模式下,应允许有所区别。
4.设计实施和阶段总结
在设计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实施推进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阶段性总结。体系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涉及到思想观念、政治、经济、法律、人文、自然等诸多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对设计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实施推进工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要安排阶段性的总结。阶段性总结可以有效地掌握工作过程,控制工作节奏。阶段性总结还可以起到助力催化和改错纠偏作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公共图书馆也必须要得到相应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在认真分析公共图书馆现行模式所存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和保障,以不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使其能有更高更好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英雄.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未来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1(01).
[2]刘建.公共图书馆展览服务未来发展策略[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未来发展
所谓的公共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且公共图书馆为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现行模式逐渐开始运行不畅,更甚者影响到了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图书馆的现行模式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就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
一、当前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
1. 托管模式
托管模式是指基层图书馆(室),包括街道、社区等将人才物托管给当地的中心图书馆,实行统一的管理而形成的总分馆制模式。如厦门图书馆创建了新型的托管模式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了总馆和分馆人财物的集中管理,是现行体制下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一种有效模式。
2.联盟模式
联盟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技术手段搭建各类型图书馆间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平台,实现跨行业的资源共享。联盟模式是在不受体制约束前提下,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共同协商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实行的一种技术合作、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
3.协作模式
协作模式是指以区域中心馆为核心,将区域内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以业务领导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区域间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区域间公共图书馆的协调发展和共享服务。通过探索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构建以图书馆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地区图书馆文献、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提高地区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真正使更多的民众普遍均等地享有阅读的权利。
4.主导模式
主导模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政府投资的方式在区域内创建图书馆分馆和基层网点。如某市政府为了推动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由政府规划投资在某市的各个区域建立图书馆分馆,形成了以某市图书馆为中心馆的图书馆网;另一市政府为了积极推进社区图书馆建设,为实现在每一个社区建一个分馆的目标,市政府规定,凡新建的社区都要有图书馆(室),开发商出场所,市政府投资,规定每一个社区分馆投入8万元资金,整个创建工作由中心馆负责,并规定每建一个社区分馆由中心馆派2名工作人员管理。
二、服务模式的特点与成效
1.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体系内的资源共享
现代化技术为图书馆联合发展提供了可能,主要体现为:各个区域中心图书馆都搭建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区域间文献的“通借通还”,构建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如采用RFID技术,全面实现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开通掌上图书馆,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手持设备提供数字资源的免费阅读服务;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等公益性数字文化工程,通过图书馆网站、官方微博、移动图书馆、电子触摸屏、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方式,拓展数字图书馆服务。现代化技术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
2.集各馆智慧创建服务品牌
近几年来,各地图书馆为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推出了多样化的以阅读为载体的读者活动。读者活动呈现出系列化、多样化、整体化的特点。所谓的系列化,即将图书馆所有活动按内容或形式分成若干系列,形成常规化、制度化。系列化、体系化的读者活动在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都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在扩大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彰显了图书馆人的智慧和才能。
3. 推动了图书馆业务建设标准化进程
各地区在设计总分馆制服务体系中,首先考虑的是地区业务建设标准化问题,这是实现区域内总分馆制体系建设和服务的前提和保障。
三、现行模式存在的缺失
各地区创建的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在推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增强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为基层图书馆注入生存活力,提高文献资源共享率,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阅读权益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所创建的各种模式的总分馆制体系,似乎没有一种模式真正地解决了体制和机制问题,也没有一种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财物的高度统一管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体制制约和公众参与机制,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很难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1.条块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是条块管理,各级图书馆都隶属于各地所在文化主管部门领导。这种体制下的各级公共图书馆仍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陈旧,人治现象突出,具体体现在:机构设置大而全、小而全,功能定位模糊;人员编制设定不合理,人员短缺,人才匮乏。近几年来国家实施的文化共享工程、古籍保护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的具体实施都落在各地区的省级图书馆,高强度的工作量、硬性的工作指标给省级馆带了极大压力。
2.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是分级管理,分灶吃饭,各级图书馆的投入都由所属地区的财政负责。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各区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经费投入差异较大,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馆舍面积越建越大,资源购置经费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经费严重短缺,尤其是县(市)区图书馆更为突出。
3. 单体图书馆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各级公共图书馆都是一个个单体的管理机构,这种管理体制由于缺乏法制约束、制度管理和社会参与机制,人为因素对图书馆的办馆和运营有着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图书馆有着自身的规律,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许多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同时,图书馆的功能不断的增加,所以对图书馆的管理人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有,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其投入产出效益,应该有专业性的评价。以上问题,究其根本是现行的文化体制和机制所致。因此,创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模式必须从改革体制和创新机制着手。 四、未来发展思考与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和未来发展,已经到了“攻坚克难”阶段。涉及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问题,涉及到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让“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还涉及到各种资源的统筹与配置,等等。诸如这些问题都不是公共图书馆业界自身就能解决的。当然,面对如此重大的改革,公共图书馆业界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顶层设计和专业规划
顶层指的是政府,专业指的是公共图书馆业内。顶层设计就是政府本着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的职责,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2.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依据党的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结合2020年实现城镇化目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已经到了整体推进的时刻。整体推进指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是“城市建设考评指标”的要求,这不是想不想干,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想,必须要做的涉及到文化惠及全体人民的大事。各区域应该立刻着手谋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特别是没有进行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实践的区域,就更应该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一旦国家出台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就可着手进行。
3.统一模式与有所区别
通常来讲,在同样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条件下,就应该建立健全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也一定会建立起统一的服务体系和模式。统一模式的建立是受文化管理体制制约,服务模式的统一是相同文化管理体系的必然结果。统一模式是统一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统一模式也是公共图书馆有效运行的需要,在统一模式环境下,有利于使公共图书馆各种资源惠民效应最大化。当然,在不同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条件下,也一定会建立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模式。
模式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没有区别,由于各个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人文背景以及生产活动有所不同,也一定会影响到服务模式的建立。因此,在强调统一模式下,应允许有所区别。
4.设计实施和阶段总结
在设计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实施推进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阶段性总结。体系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涉及到思想观念、政治、经济、法律、人文、自然等诸多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对设计规划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实施推进工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要安排阶段性的总结。阶段性总结可以有效地掌握工作过程,控制工作节奏。阶段性总结还可以起到助力催化和改错纠偏作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公共图书馆也必须要得到相应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在认真分析公共图书馆现行模式所存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和保障,以不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使其能有更高更好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英雄.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未来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1(01).
[2]刘建.公共图书馆展览服务未来发展策略[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