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广西河池4所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为例,分析其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改善策略,为广西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壮族农村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文化建设 广西河池 壮族 农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04-05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是为个人终身幸福奠基的关键阶段,而我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国,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幼儿园文化建设渐渐引起部分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关于广西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目前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故笔者以广西河池4所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为例,研究其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改善策略,为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壮族农村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即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并通过直接访谈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最后有目的、有計划地对评价行为进行系统和连续的考察、记录和分析,并对观测结果做出评定。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河池九圩仔仔乐双语幼儿园、水源镇中心幼儿园、洛阳镇中心幼儿园和龙岩中心幼儿园,共4所以壮族幼儿为主的民办或公办民营的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收集问卷数据。具体方法为:首先在“问卷星”生成问卷,然后把问卷链接转发给被调查对象,让他们以匿名的方式独立完成。应填写问卷的幼儿教师为108名,实际回收105份且均有效,回收率97%,回收问卷有效率100%。
  (二)研究工具
  在调查研究之前,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并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设计出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将“问卷星”自动生成的数据分析报告加以整理分析而得。
  二、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考察和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具体表现在幼儿教师、壮族课程资源和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一)幼儿教师的现状
  表1 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基本状况
  如表1所示:女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7.14%,这对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壮族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14%,并且都会壮汉双语,很好地体现了壮族幼儿园独特的文化传统;职工基本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学历普及到高等学历;但其中教龄0—5年的教师占50.48%,新教师占半数,新教师与老教师的比例不协调,不利于新教师融入群体,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许多新教师对办园的目标、宗旨、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为此,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还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宣传,以获得全园教职工的理解与认同,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
  (二)在教育活动中壮族课程资源的占有情况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在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对壮族游戏及玩具的兴趣不大,有待幼儿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激发幼儿对壮族游戏及玩具的兴趣;壮族玩教具数量有限,需要加强开发、投入与使用。由于壮族课程资源占有量较少,难以体现出壮族文化建设的独特性、民族性和本土化(如表2)。
  表2 壮族课程资源的占有情况
  (三)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表现为: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热爱幼儿园,幼儿教师的沟通与交往能力较好,但有很多方面还需要加强,如对壮族幼儿园民族文化的认识、壮族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墙饰及大型建筑物的壮族文化元素的挖掘等;还有一些方面较薄弱,如壮族玩教具等,较差的是没有专门的壮族文化活动室(如表3)。
  表3 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现状
  三、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不足
  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结合表3可知,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精神文化建设的不足
  幼儿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幼儿园的传统和幼儿园内部多数人员所认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幼儿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幼儿园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构建和谐的团队关系则是创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的重要一环。但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在精神文化认同度和个性化建设方面有所欠缺,以及幼儿教职员工的壮族精神信仰不高、与壮族文化相关的园环境创设不足,甚至于无,导致难以体现出壮族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特色等。
  2.物质文化建设的不足
  幼儿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以及环境设施等。幼儿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它可以被人们的感官所触动;由于具有视觉形象的特征,让人能够直接感觉到壮族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不同的方式。从整体来看,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园内环境基本上和普通幼儿园差别不大,在环境创设方面有着体现壮族特色的作品(如图1、图2),但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整体匮乏,幼儿园设施设备不够充足,这也是大多数壮族农村民办园的实际情况。
  3.制度文化建设的不足
  幼儿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的各项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幼儿园文化建设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能够保证园区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是实现园内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对广西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观察和了解,发现每个园区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如《健康安全检查制度》《幼儿园家长接送制度》《园长工作责任制度》等,这些制度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便于实施和执行,但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表4)。   表4 壮族幼儿园制度建设情况
  分析表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执行制度比较严格务实,能做到“以人为本”,基本得到教职工的支持和理解,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感,虽然每周园领导都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但是缺乏专门的壮族文化建设部门指导,以帮助改善园内的各类文化建设。笔者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六成的教职工认为《教职工绩效奖励制度》需要进行改革,说明该制度没有很好地体现奖优罚劣、奖罚分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度文化建设较落后。
  4.行为文化建设的不足
  幼儿园行为文化主要包括幼儿园办学行为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它以具体细微的方式完整呈现了幼儿园自身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壮族幼儿园的行为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园内各项壮族特色活动中教师们的积极程度,对壮族幼儿园各项管理的认识,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家长幼儿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壮族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由、纯朴、热情和真诚,有助于展现出热爱文艺的文化氛围,他们对文艺的热爱使幼儿园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自由、具有壮族特色的文艺氛围,对幼儿园的行为文化建设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职员工对园里各项活动的积极程度和对壮族幼儿园管理的认识还需要加强。
  (二)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原因
  1.精神文化建设不足的原因
  我们从问卷中可以发现,幼儿园教职员工的壮族文化信仰并不高,能够主动在课外组织开展壮族游戏或专门引导幼儿玩壮族玩具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甚至没有。另外,大多数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中,具有壮族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载体是环境创设作品,这些作品是以主题墙为主,环境创设的材料简陋单一,说明园领导对环境建设方面没有过多的重视,导致壮族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特色不明显。由于现代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同化影响,加上有的幼儿园办园时间也不太长,年轻幼儿教师占大部分,因此难以让全园的教职员工深入理解办园的理念、目标、宗旨,并产生认同感,从而容易在贯彻落实中出现一些偏差,难以形成具有壮族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制度。
  2.物质文化建设不足的原因
  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室内环境创设方面,但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归纳如下:不配备具有壮族特色的大型户外玩具;虽然有传统的壮族民间玩具,但具有壮族特色的玩具“只占玩具总数的五分之一或以下”,壮族幼儿园的教具不仅要保证数量,还要体现其民族性。然而,一些具有壮族特色的玩教具基本成了摆设,幼儿和教师很少积极利用,壮族的特色教育资源需要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们对壮族文化缺乏了解,对传承壮族物质文化的重要性缺乏了解。
  3.制度文化建设不足的原因
  教师们对本园的文化建设并不了解,大多数教师表示园内没有专门的壮族园文化建设部门,而一些有专门部门或兼职部门的幼儿园基本处于局外人的状态,这也反映了管理组织方面还有待改进。由于壮族农村经济教育不发达,导致没有专门的制度文化建设部门,或是有部门也还不完善。还有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需要改革完善,不够民主化,这些可能与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成立时间较迟和壮族教职工的素质、观念等因素有关。因此,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制度文化建设相对较落后。
  4.行为文化建設不足的原因
  在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幼儿园由管理者带领,所有员工只需听从指挥并遵守规章制度,他们很少参与决策和建设,只是在管理者的带领下按照规定完成任务,缺乏主体性,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缺乏壮族特色园文化建设的理念。笔者在访谈中发现,除了园长和中上层管理者能从微观层面讲出本园的壮族特色园文化建设理念和具体的壮族特色活动外,其他幼儿教师对此基本上处于模糊的状态,说明了整个教师群体并没有对壮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对建园方向的内涵也不理解,导致壮族幼儿园教职员工在壮族幼儿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主体性,难以在行为上表现出壮族特色。
  四、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改善策略
  (一)精神文化建设的改善策略
  首先,要将壮族“三月三”、骆越文化、盘古文化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园所实际情况,在幼儿园广泛开展“三月三,我们的节日”一系列主题活动,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树立符合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观,构建以壮族特色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其次,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培养,提高教职员工对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产生自觉和认同;可以通过每周例会和教研活动的形式,使教职员工体会并树立科学的具有壮族特色的园文化观,要求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渗透壮族文化教育,开发具有壮族特色的课程资源,发扬和传承壮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最后,通过各种活动宣传具有壮族特色的园文化,以获得教师及幼儿的认同。如在壮族“三月三”活动前一周,可以开展与壮族“三月三”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三月三”主题墙创设比赛、壮族特色小吃和唱山歌等;“六一”儿童节活动要体现壮族幼儿园别具特色的文化,如壮族歌舞、壮族服饰,壮族特有的民俗,如抛绣球等。
  (二)物质文化建设的改善策略
  创设具有壮族特色的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过程以环境创设、活动室、教玩具和课程资源等入手。首先,要遵循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创造和适应园区发展的原则,同时注意渗透壮族优秀的物质文化(如壮族“三月三”民族节日、壮族服饰等),根据园所实际提出文化建设方案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实施。其次,创设专门的壮族文化活动室。再次,加大对壮族民间玩教具的投放和开发。最后,加强壮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在多种形式的园物质文化里注重渗透壮族特色,从而慢慢建构出具有壮族特色的学习共同体,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壮族特色的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文化。
  (三)制度文化建设的改善策略
  改善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但在具体实践中其形式上是“以人为本”,实质上还是以效率、直接效果为本进行管理,注重功利性,难以做到直接关注教职员工和幼儿的主体性。因此,建议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成立专门园文化建设部门来引导、管理和监督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为确保教职员工的付出与实际利益对等,建议修订有效的奖惩措施,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在制定和实施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时,要做到促进全园教职工和幼儿的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四)行为文化建设的改善策略
  改善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充分发挥园长在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建议园长在自身的价值追求、教育理念、行为举止等方面,做到为幼儿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全园的文化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其次,要加强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园本培训,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通过幼儿园园本培训,培养幼儿教师对壮族幼儿的热情;帮助幼儿教师把握壮族幼儿的独特心理特征,了解壮族幼儿的生活现状以及壮族习俗(壮族服饰和“三月三”节日文化等)。最后,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幼儿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创造条件加强壮族幼儿园之间、壮族幼儿园与其他民族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行为文化的发展。
  总之,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不足,相关政府教育部门、壮族农村民办幼儿园领导、教职员工、幼儿及家长,应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去建设具有壮族特色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苏凡英,王丽.幼儿园文化建设探微[J].学前教育研究,1998
  [2]孟奕彤,索长清.近三十年我国幼儿园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版),2017(11)
  [3]保利军.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7)
  [4]戚单.城镇小规模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改善[J].基础教育研究,2016(2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提出边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广西8个边境民族县(市、区)学前教育一期、二期行动计划发展状况的调研,从规模、结构、质量三个维度,分析边境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与遭遇的“瓶颈”。广西边境民族县(市、区)可通过构建可持续服务型学前教育制度体系、确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積极发展公立幼儿园、建立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教师在教学EIM STARTER Unit 13 “She said‘No’”时,通过给学生布置读前任务——了解课文相关背景知识,在课上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让学生在语篇理解和语言表达中构建结构化知识,在亲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养成文化品格。  【关键词】英语学科素养 探索阅读文本 提问策略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小学科学课10分钟实验说课比赛要将实验过程说清、说透,就要求说课重难点突出、详细得当。以《做个小开关》教学为例,说课稿要精练,凝聚教学的精华;教师要不断反思,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提升,突出说课的亮点。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说课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8)08A-0101-02  笔者曾有幸被市里推荐参加福建省
期刊
【摘要】本文对钦州市某初中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法治意识教育不足的问题,提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道德和法治教育应用于教学过程、法律常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道德先行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34-02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选择与道德意识等形成的关键阶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以中小学生校外传统植物文化实践课程教学设计为例,论述自然教育与传统文化艺术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自然教育 传统文化 融合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65-02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柏继明老师教学的“植树问题”一课为例,阐述一节好课不一定要有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艺术表演,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学具”,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简单教学也能播撒智慧的种子。  【关键词】植树问题 智慧教学 生活中的学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82-03  对学生来说,“植树
期刊
【摘要】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的走、跑、跳跃、投掷、纸系列等教学内容的实施,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认为小学生在体育课上实践“课课练”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  【关键词】练习密度 “课课练” 一年级 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41-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教学儿童诗应该根据儿童诗音乐性、情感和想象性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表达之美,实现儿童诗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儿童诗 文体特点 《明天要远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106-02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一诗是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的作品,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应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具体可通过巧妙渗透、体验式教学和养成教育等途径打造魔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渗透 体验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99-02  道德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适合小学生阅读与操作的《我与陶笛的十个约定》,引导小学生学习爱护陶笛、演奏陶笛,使小学生在陶笛入门课中了解陶笛的养护知识。  【关键词】六孔陶笛 入门课 小学音乐 乐器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102-02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乐器应使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乐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