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的领域教学当中,数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3-6岁)的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发展对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都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游戏是幼儿在园内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本课题旨在研究集体教学背景下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课题聚焦定位于中班,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听课研讨、反思教学等方法,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数学;集体教学;中班;游戏化
一、中班集体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教师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作为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孩子来说较为枯燥和困难,所以我们更应该紧密的和游戏结合起来。游戏能把幼儿之间的一些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活动变得具体和形象,能主动的萌发幼儿探索数学活动的兴趣,游戏的过程还是幼儿学习交往、学习合作、锻炼意志的过程,是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将游戏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和幼儿数学学习当中,建构起与数学的桥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感知和操作的需求,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一)教师对游戏化的定义模糊不清
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在目前研究的一年来,发现50%的教师对于游戏的精准的定义不明确,本来的一节操作活动较强的数学游戏演变成了“体能游戏”,教师的“游戏定义”只关注到幼儿是否玩起来,并未考虑到他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二)对现有中班数学活动内容理解不透彻、深入
《指南》中对于中班孩子的数学层级目标定位也很明确,对数概念、形状认知、空间关系都有相对应的二级、三级目标,目前存在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对于中班现阶段应该达到的经验和已有的经验是什么并不明确,所以“游戏”所依附的活动内容本身和孩子现有水平不相符,并不是游戏不适合,而是教师本身对于内容的把握不明确。
(三)游戏未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中班幼儿现阶段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的,他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从幼儿的发展来看,他关注的兴趣点就会有很多,教师在游戏组织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开展集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孩子的兴趣同活动本身进行整合,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与操作性,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兴趣的所有事物,都会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契机。幼儿对某活动中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教师不要错过,也不要置之不理,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展开较为丰富的教育活动。
(四)教师对于游戏化活动设计过程不完善
一节集体教学活动,应该在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环节的预设、游戏化效果的假想、孩子游戏的参与度、后期的反馈、追踪评价都应该涵盖其中,但通常在活动设计之前,教师会单独设计,先去构思活动设计,再去想一个游戏,没有充分做好课程“最优化”的假想。导致游戏化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忽略了游戏本身的初衷与要求
通常我们会将游戏作为一种形式去教学,只关注到了课程表达的概念幼儿是否掌握,如:在一节相邻数活动中,只关注到了谁的相邻数是几和几,并且重复的提问以及更换数字,幼儿跟随集体只是进行了机械的重复与记忆,但是游戏本身要表达的“快乐精神”孩子并未体验和感受到,原本是想通过游戏这个载体让孩子对内容感兴趣,同时身心得到愉悦,而教师的反馈中只关注了“知识”的获得吸收程度,少了去和孩子沟通游戏带来的深度体验。
三、如何有效促进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
(一)为幼儿创设较为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
游戏从本质上讲,它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而游戏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创设宽松的游戏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教师主动去有意识的用一些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故事情也可以让幼儿融入其中,中班的孩子对于故事的兴趣点还是很高,把故事和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二)教师要学会“观察”游戏
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要想让游戏出效果、有亮点,教師要时时刻刻观察孩子参与的情况,能否将游戏很好的理解、是否有兴趣,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范畴,并且及时进行生成游戏,当孩子乐于游戏而忘记活动本身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教师出面进行干预,从而总结生成更多、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进一步辅助集体教学中的教学活动再到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三)及时干预、积极助推游戏的发展
游戏的主体是幼儿,在幼儿园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充当着主要的角色,但是教师要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出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恰当的时间内参与到游戏中去,组织 协调游戏发展的各个进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比如
1.当幼儿对某一个游戏失去了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身来尝试,帮助幼儿找寻游戏的兴趣。
2.当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犯规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旁进行指导。有的游戏教师也可以陪着幼儿一起参与其中。
3.当幼儿经验较为成熟,能熟练游戏时,教师要有效提醒他引领周围同伴进行游戏,一起加深游戏的深度与广度。也能引导着游戏教学朝着教学目标不断发展。
(四)教师合理评价游戏的过程
教师需要对每次的游戏效果以及课程内容进总结分析,教师可以和孩子主动进行沟通,了解幼儿自身对游戏的真实感受,然后教师再根据游戏开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促进教学的游戏、幼儿感兴趣的层面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整改。
(五)多去阅读专业的书籍,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游戏活动、集体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但需要教师的专业支撑,如果幼儿自发进行游戏的话,他的经验获得就较为分散,只有当教师用足够的理论去支撑的话,在游戏花教学开展过程中就能较为专业,也能站位在专业儿童发展的角度上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学习生活中及其重要的组织部分,游戏化的教学对幼儿的促进和指导也是具有较大的推动意义,我们要让幼儿园数学领域活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需要不断的提高鞭策自己。
参考文献:
[1]拉永.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16(10):95.
[2]王玉兰.关于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交流,2016(13):271.
[3]白娥.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神州(中旬刊),2016(6):44.
关键词:数学;集体教学;中班;游戏化
一、中班集体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教师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作为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孩子来说较为枯燥和困难,所以我们更应该紧密的和游戏结合起来。游戏能把幼儿之间的一些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活动变得具体和形象,能主动的萌发幼儿探索数学活动的兴趣,游戏的过程还是幼儿学习交往、学习合作、锻炼意志的过程,是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将游戏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和幼儿数学学习当中,建构起与数学的桥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感知和操作的需求,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一)教师对游戏化的定义模糊不清
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在目前研究的一年来,发现50%的教师对于游戏的精准的定义不明确,本来的一节操作活动较强的数学游戏演变成了“体能游戏”,教师的“游戏定义”只关注到幼儿是否玩起来,并未考虑到他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二)对现有中班数学活动内容理解不透彻、深入
《指南》中对于中班孩子的数学层级目标定位也很明确,对数概念、形状认知、空间关系都有相对应的二级、三级目标,目前存在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对于中班现阶段应该达到的经验和已有的经验是什么并不明确,所以“游戏”所依附的活动内容本身和孩子现有水平不相符,并不是游戏不适合,而是教师本身对于内容的把握不明确。
(三)游戏未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中班幼儿现阶段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的,他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从幼儿的发展来看,他关注的兴趣点就会有很多,教师在游戏组织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开展集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孩子的兴趣同活动本身进行整合,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与操作性,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兴趣的所有事物,都会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契机。幼儿对某活动中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教师不要错过,也不要置之不理,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展开较为丰富的教育活动。
(四)教师对于游戏化活动设计过程不完善
一节集体教学活动,应该在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环节的预设、游戏化效果的假想、孩子游戏的参与度、后期的反馈、追踪评价都应该涵盖其中,但通常在活动设计之前,教师会单独设计,先去构思活动设计,再去想一个游戏,没有充分做好课程“最优化”的假想。导致游戏化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忽略了游戏本身的初衷与要求
通常我们会将游戏作为一种形式去教学,只关注到了课程表达的概念幼儿是否掌握,如:在一节相邻数活动中,只关注到了谁的相邻数是几和几,并且重复的提问以及更换数字,幼儿跟随集体只是进行了机械的重复与记忆,但是游戏本身要表达的“快乐精神”孩子并未体验和感受到,原本是想通过游戏这个载体让孩子对内容感兴趣,同时身心得到愉悦,而教师的反馈中只关注了“知识”的获得吸收程度,少了去和孩子沟通游戏带来的深度体验。
三、如何有效促进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游戏化
(一)为幼儿创设较为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
游戏从本质上讲,它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而游戏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创设宽松的游戏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教师主动去有意识的用一些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故事情也可以让幼儿融入其中,中班的孩子对于故事的兴趣点还是很高,把故事和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二)教师要学会“观察”游戏
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要想让游戏出效果、有亮点,教師要时时刻刻观察孩子参与的情况,能否将游戏很好的理解、是否有兴趣,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范畴,并且及时进行生成游戏,当孩子乐于游戏而忘记活动本身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教师出面进行干预,从而总结生成更多、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进一步辅助集体教学中的教学活动再到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三)及时干预、积极助推游戏的发展
游戏的主体是幼儿,在幼儿园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充当着主要的角色,但是教师要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出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恰当的时间内参与到游戏中去,组织 协调游戏发展的各个进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比如
1.当幼儿对某一个游戏失去了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身来尝试,帮助幼儿找寻游戏的兴趣。
2.当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犯规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旁进行指导。有的游戏教师也可以陪着幼儿一起参与其中。
3.当幼儿经验较为成熟,能熟练游戏时,教师要有效提醒他引领周围同伴进行游戏,一起加深游戏的深度与广度。也能引导着游戏教学朝着教学目标不断发展。
(四)教师合理评价游戏的过程
教师需要对每次的游戏效果以及课程内容进总结分析,教师可以和孩子主动进行沟通,了解幼儿自身对游戏的真实感受,然后教师再根据游戏开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促进教学的游戏、幼儿感兴趣的层面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整改。
(五)多去阅读专业的书籍,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游戏活动、集体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但需要教师的专业支撑,如果幼儿自发进行游戏的话,他的经验获得就较为分散,只有当教师用足够的理论去支撑的话,在游戏花教学开展过程中就能较为专业,也能站位在专业儿童发展的角度上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学习生活中及其重要的组织部分,游戏化的教学对幼儿的促进和指导也是具有较大的推动意义,我们要让幼儿园数学领域活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需要不断的提高鞭策自己。
参考文献:
[1]拉永.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16(10):95.
[2]王玉兰.关于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交流,2016(13):271.
[3]白娥.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神州(中旬刊),2016(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