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及思维障碍的影响。方法: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老年性痴呆患者60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并连续进行10个月的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画钟试验(CDT)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变化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护理前后两组CDT和MMSE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CDT及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护理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可以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改善了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及思维障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认知护理干预;认知;思维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16-02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还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蔽,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多表现为行为异常,若患者感觉自我记忆力减退,会导致抑郁、焦躁不安,紧张等,导致患者情绪波动[1]。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情感趋于淡漠,还会出现各种无目地性或重复的行为。目前针对老年性痴呆症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病情恶化有重要意义。为改变老年痴呆患者的思维障碍与认知,本研究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的早、中期老年痴呆患者6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67.42±5.44)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中学12例,大学及以上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8—84岁,平均(70±7.23)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中学13例,大学及以上11例。两组在文化程度、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差别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
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多种维生素片、维脑路通、银杏叶片、钙尔奇等药品,同时给予包括心里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护理小组:
每个小组由7-8护理人员和一名护理组长组成。每个组长负责3-4个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对患者日常的护理与常规治疗进行指导和监督小组护理人员。
1.2.2 记忆干预:
加强记忆力锻炼,增加外界信息刺激量,鼓励患者回忆往事,尽量详述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及一些感兴趣的事[2]。患者阐述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同时对患者的阐述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间可用患者熟悉的音乐、图片、书籍、物品等协助患者回忆。定期帮助患者认知自己生活环境状况,如患者自己的物品存储位置、居住地址、家人及亲人联系方式。患者房间各物品位置尽量不要移动,不摆放病人未见过的物品,降低患者对环境的辨别难度。
1.2.3 逻辑思维干预:
(1)针对思维较为活跃或极为紊乱的患者,尽量避开患者所谈话题,分散其注意力,转移话题,以保证患者情绪稳定,进而使其思维状态恢复到正常。(2)针对有妄想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态度亲切和蔼,言辞恰当。与患者交流时应针对性获取患者病情信息,同时注意谈话方式,不可轻易触及患者妄想的内容。改善患者认知事物的方式,通过视、触、听等多种感官综合认知事物,逐渐使患者思维功能得以康复。(3)针对思维能力欠佳的患者应多给予语言及信息刺激,做到切实关心,尽量多与患者沟通。探寻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注意引用患者亲身经历的事例,引导患者阐述事情的详情,进而增加患者大脑的兴奋度。
1.2.4 智力干预:
通常老年性痴呆患者智力受到影响后恢复进度较慢,护理人员不但要让患者被动的勤用脑,多用脑,还应鼓励患者主动用脑,进而引起大脑的思维运转。(1)设定可执行的智力训练计划,做好言语理解、表达及计算能力的训练,做到循环往复,逐渐强化,持之以恒。(2)利用麻将、象棋、魔方等工具,难度由易到难,做日常益智训练,如用单个模块搭建出已知模型[3]。(3)建议患者多进食益智食物,如鸡蛋、南瓜、芝麻、牛奶等。(4)定期性安排患者参加适合自身状况且无竞争性的集体活动,针对患者每次的自我超越给予积极鼓励,帮助患者逐步建立自信心,从而让患者智力尽快恢复。
1.2.5 日常生活干预:
根据患者的生活情况,选择与患者日常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且熟悉的生活内容,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尽量让患者可以自我料理日常生活,并将日常生活的内容书写在纸上,将纸片随身携带,每完成一项就相应的做一个标记。如:选择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让患者自己进行各项活动,并加以诱导。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2所示,护理前后两组CDT和MMSE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CDT及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研究组两组护理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活动障碍。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老年痴呆患者数量普遍增加,目前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依然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患者通常表现为精神功能障碍,如情绪易暴躁、愤怒,时常出现幻觉及记忆力障碍等,主要表现为丢三落四,相同的问题多次提问;行动障碍,基本生活不可自理;语言障碍,吐字不清晰,时常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认知障碍,对熟悉的人或事突然感觉陌生。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4]。
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内容机械性较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甚少,工作缺乏主动性,造成护理效果欠佳[5]。在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采用记忆干预、逻辑思维干预、智力干预、日常生活干预等干预措施,分项干预目的性较强,可使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沟通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在长期护理中逐渐得以改善。护理过程中不仅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还鼓励与引导患者积极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同时适当举办活动,促进患者间的交流。并且让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治疗,多陪伴、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坚持漫长的治疗。
本研究对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患者CDT和MMSE明显改善,与只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说明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的延缓、良好的记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保持有极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莉.68例老年痴呆症照顾者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118-119.
[2] 陈长香,李建民,赵雅宁.记忆训练在老年人记忆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0)1001—1002.
[3] 张路得,长彩华.记忆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6):48-51.
[4] 单团结,毛晓红,魏秀红.认知行为训练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4C):1145-1146.
[5] 吕迎春.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及体会[J].心里医生杂志,2012,220(7):336.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认知护理干预;认知;思维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16-02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还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蔽,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多表现为行为异常,若患者感觉自我记忆力减退,会导致抑郁、焦躁不安,紧张等,导致患者情绪波动[1]。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情感趋于淡漠,还会出现各种无目地性或重复的行为。目前针对老年性痴呆症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病情恶化有重要意义。为改变老年痴呆患者的思维障碍与认知,本研究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的早、中期老年痴呆患者6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67.42±5.44)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中学12例,大学及以上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8—84岁,平均(70±7.23)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中学13例,大学及以上11例。两组在文化程度、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差别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
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多种维生素片、维脑路通、银杏叶片、钙尔奇等药品,同时给予包括心里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护理小组:
每个小组由7-8护理人员和一名护理组长组成。每个组长负责3-4个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对患者日常的护理与常规治疗进行指导和监督小组护理人员。
1.2.2 记忆干预:
加强记忆力锻炼,增加外界信息刺激量,鼓励患者回忆往事,尽量详述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及一些感兴趣的事[2]。患者阐述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同时对患者的阐述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间可用患者熟悉的音乐、图片、书籍、物品等协助患者回忆。定期帮助患者认知自己生活环境状况,如患者自己的物品存储位置、居住地址、家人及亲人联系方式。患者房间各物品位置尽量不要移动,不摆放病人未见过的物品,降低患者对环境的辨别难度。
1.2.3 逻辑思维干预:
(1)针对思维较为活跃或极为紊乱的患者,尽量避开患者所谈话题,分散其注意力,转移话题,以保证患者情绪稳定,进而使其思维状态恢复到正常。(2)针对有妄想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态度亲切和蔼,言辞恰当。与患者交流时应针对性获取患者病情信息,同时注意谈话方式,不可轻易触及患者妄想的内容。改善患者认知事物的方式,通过视、触、听等多种感官综合认知事物,逐渐使患者思维功能得以康复。(3)针对思维能力欠佳的患者应多给予语言及信息刺激,做到切实关心,尽量多与患者沟通。探寻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注意引用患者亲身经历的事例,引导患者阐述事情的详情,进而增加患者大脑的兴奋度。
1.2.4 智力干预:
通常老年性痴呆患者智力受到影响后恢复进度较慢,护理人员不但要让患者被动的勤用脑,多用脑,还应鼓励患者主动用脑,进而引起大脑的思维运转。(1)设定可执行的智力训练计划,做好言语理解、表达及计算能力的训练,做到循环往复,逐渐强化,持之以恒。(2)利用麻将、象棋、魔方等工具,难度由易到难,做日常益智训练,如用单个模块搭建出已知模型[3]。(3)建议患者多进食益智食物,如鸡蛋、南瓜、芝麻、牛奶等。(4)定期性安排患者参加适合自身状况且无竞争性的集体活动,针对患者每次的自我超越给予积极鼓励,帮助患者逐步建立自信心,从而让患者智力尽快恢复。
1.2.5 日常生活干预:
根据患者的生活情况,选择与患者日常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且熟悉的生活内容,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尽量让患者可以自我料理日常生活,并将日常生活的内容书写在纸上,将纸片随身携带,每完成一项就相应的做一个标记。如:选择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让患者自己进行各项活动,并加以诱导。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2所示,护理前后两组CDT和MMSE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CDT及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研究组两组护理后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活动障碍。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老年痴呆患者数量普遍增加,目前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依然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患者通常表现为精神功能障碍,如情绪易暴躁、愤怒,时常出现幻觉及记忆力障碍等,主要表现为丢三落四,相同的问题多次提问;行动障碍,基本生活不可自理;语言障碍,吐字不清晰,时常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认知障碍,对熟悉的人或事突然感觉陌生。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4]。
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内容机械性较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甚少,工作缺乏主动性,造成护理效果欠佳[5]。在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采用记忆干预、逻辑思维干预、智力干预、日常生活干预等干预措施,分项干预目的性较强,可使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沟通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在长期护理中逐渐得以改善。护理过程中不仅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还鼓励与引导患者积极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同时适当举办活动,促进患者间的交流。并且让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治疗,多陪伴、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坚持漫长的治疗。
本研究对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患者CDT和MMSE明显改善,与只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说明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的延缓、良好的记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保持有极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莉.68例老年痴呆症照顾者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118-119.
[2] 陈长香,李建民,赵雅宁.记忆训练在老年人记忆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0)1001—1002.
[3] 张路得,长彩华.记忆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6):48-51.
[4] 单团结,毛晓红,魏秀红.认知行为训练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4C):1145-1146.
[5] 吕迎春.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及体会[J].心里医生杂志,2012,220(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