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在学生的参与中全面提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是一条给语文课堂引来源头的清渠,是一条言之成理、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最佳途径,是一条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越走越宽广的康庄大道。
  “主体参与”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反映了实践论的观点,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渗透了崭新的学生观、质量观。它的观念与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标
  
  (一)用新的教育思想替换教师头脑中原有的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的质量观、学生观,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及综合素质。
  (二)通过探索与研究,努力构建更适合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三)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减少无效劳动,确立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语文学习内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大幅度提高学生说话的表达能力,阅读的领悟分析能力,写作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能力及对事物的认识分辨能力。
  (五)改进评价内容。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从学生语文能力的具备和提高上着眼,分数不再是衡量成效与成绩的唯一标准。
  
  二、办法
  
  在“主体参与”教改中,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树立、不断巩固学生主体观、主体参与观,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摸索探讨将一般语文课堂变成“主体参与”课堂的模式与方法,使“主体参与”的语文课成为大擂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表现发展的大舞台,成为学生陶冶性情、提高思想的大熔炉。
  (一)“参与”的三个步骤
  1.课前参与。成立学生备课小组,成员不固定,定期轮换。组员由好、中、差各类学生组成。备课小组课前参与备课,对教师的教学设想发表意见,提出看法,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切合实际。非备课小组同学的课前参与主要是预习、质疑。
  2.课中参与。指参与课堂教学。这是“主体参与”的主战场。为从根本上确立学科的主体地位,激发并保持学生深厚持久的参与兴趣,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提出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活动一般不少于30分钟,教师讲析一般不多于15分钟的要求。上课的程序大体如下。
  (1)朗读专项训练,学生互相评议。3分钟。每节课一人,按顺序轮流。
  (2)导入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确定的。
  (3)初步感知学习内容,教师布置思考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10分钟。
  (4)教师点拨引导,提出新问题,学生深入领会学习内容。10分钟。
  (5)迁移练习,学生解决新问题。10分钟。
  (6)师生共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3分钟。
  (7)反馈检测或巩固练习。5分钟。
  (8)回应教学目标,查漏补缺,继续提问答题。2分钟。
  在实验中教师们创造并积累了许多学生课中参与的好形式。除语文教学中常有的自学基础知识、朗读课文、回答问题、练习写作、朗读训练、质疑问题、口头或书面完成练习题、作业等形式外,还有学生分析课文、阐述观点、参加讨论、进行交流、设计并书写板书、评价学习内容或别人发言、总结学习收获、表演课本剧,等等。
  3.课后参与。也叫课外参与。形式有与课内联系紧密的,如互批互改作业、作文,设计检测题或阶段复习题以备交流;与课内联系不太直接的,如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到工厂参观,搞调查研究,体验大学生活,等等。当然,课后参与是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的,以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原则。
  (二)教师“导”的方面
  在“主体参与”课堂上,学生参与占据了课上45分钟的三分之二时间,教师怎么办?肯定的回答是:教师仍是“主导”。放手让学生“参与”,不是撒手让学生放任自流:“主导”,不能不导,教师“导”的工作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1.制定策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意还要由教师拿。如课时的大致分配、每节课的程序设定、教学流程的调空、问题的设计、讨论后的集中等还要教师掌握。这是“导”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体现。没有这方面的工作,教学将处于失控状态,学生将成为一盘散沙。
  2.激趣设疑,引导求知。能否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能否实现主体参与的关键。因此,教师不仅仅要认真设计导语、结束语、讨论题、过度语、板书等,还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喜爱每一篇教材,使他们留恋每一节语文课;要精于设计课堂提问,因为一个好问题就是一把让学生动脑的金钥匙。
  3.设置情景,营造气氛。教师不仅仅要利用自己作为课堂组织者的特殊身份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气氛,还要挖掘课文中的内涵丰富的部分,为学生创设发挥想象的情境。
  4.激励评价,巩固积极性。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表态的做法是不提倡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生硬的批评更要坚决反对。在“主体参与”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以特有的真诚友善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而且要经常用以肯定为主的热情评价激励学生。
  5.点拨矫正。解决疑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缩小师生差异的职业。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解不开的疑难时,就需要教师大显身手了。“解惑”乃教师之天职,但主体参与中的“解惑”与一般教学不同,重在启发思维,引导思路,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教师作为一堂课的组织者,要起到“搭桥引路”、“穿针引线”的作用。
  6.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主动参与”教学要为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提供指导和帮助。课堂上既要有气氛的活跃,又要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主动参与”的课堂上,虽然要求老师尽可能地不讲或少讲,但有的内容是必须讲的,那就是关于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师的“导”在教给学生学法上占很大比重。比如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规范书写,怎样阅读才能多而快地捕捉信息,怎样快速提高写作能力,怎样训练才能养成正确、得体的交际习惯,等等。
  上述六点是“主体参与”课堂上教师应该做的工作。
  
  三、结语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主体参与到教学的各环节,参与到训练的各个方面,是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当教师真正调动起全体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时候,学生的语文素质就会得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学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就会呈现出鲜活生动、扎实高效的喜人画面。这将是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在此期间,他先后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这对西方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而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思想被称为“哲学史上的转折点”。本文主要简释其后期哲学思想:词的意义及用法,是词在语言实践中的使用,词和语句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获得意义,并探讨这一哲学观和语境的关联。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哲学观 语境    一、引
在平时教学中,课后练习常常是可有可无的尾声,布置学生回家写写,或是当堂喊几个人回答一下,也就完事了,这无疑是对课后练习价值的漠视和浪费。实际上,这些练习都是教材编者认为学习本文(单元)应把握的重点难点,或是通过学习应达到的一个目标。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课后练习可分为技能型的,如写字、抄写词语等;理解型的,如就文中某一段、某一点设疑,谈体会等;拓展型的,续写或让学生找相关、相连的文章读一读等。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样做能更好地突破农村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给农村语文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为了更好地在农村教育中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本文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几个策略:目标明确,切勿盲目随意;夯实环节,力戒流于形式;开放适度,避免教条主义;
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由于学生每天由家到校,由校到家,生活圈子狭窄,写作缺乏材料,加之现在学生极少阅读,只在课堂上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久而久之,势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应有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1.“读、写是语文的两翼。”这句
摘 要: 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也有益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牵移能力的提高。文章从填空补白、练笔明理、合理想象、有向开放四个方面阐释了语文教学要读写结合,让阅读焕发出光彩和活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 写 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读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养。据此理念,我回顾自己从教的阅读课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