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当我们走进小学英语公开课的课堂的时候,看到的是上了彩,涂了色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学习形式五彩缤纷,课件绚烂多姿,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看似一道华丽的景色。但是,就在这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背后,每个学生参与学习与交流、情境的创设的真实有效很值得怀疑。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跟得上教学的步伐、课件的动画大展示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走进学生的课堂?
通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几乎都是由几个优等生完成,其他同学则成为“摆设”;而所创设的情境实质上成为师生 “表演秀”。通过了解,课件在更多情况下只用于公开课,平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大多数教师是无法采用的。对此,我有必要思考一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英语课堂?
二、教学误区
1.“小组合作”的误区。
(1)“小组合作”采用过滥过频。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新课程理念,无论问题难易,都采用合作的形式,有时设置的问题都没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一节课下来,合作了好多次,忽的就围坐在一起,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2)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没有参与学生的学习。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也没有深入倾听学生学习的情况,甚至有个别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学习读单词或者课文,自己却站在讲台上看教案,等时间一到,就喊停,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根本就不知道,这样流于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2.“活动化”和“游戏化” 的误区。英语课堂“活动化”和“游戏化”,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可是有的教师将“手段”和“目的”本末倒置,整个课堂充斥着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和“游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语言实践最终目的却不能达到。
3.“课件” 的误区。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扩充课堂的容量,可以为教学创设更生动、逼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课件这个辅助手段认识不到位,对课件的采用是宁滥毋缺,认为只要沾上多媒体的边就是“现代化”,过频过滥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没有考虑它是否有必要运用,或者是否运用得当,因此步入“课件”的误区,从而贬低了“课件”的价值。
三、走出误区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回归其本质,创设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对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用自是不可忽视。课件运用恰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并非选择这些学习方式、教学途径、教学手段就等同于选择了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适当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受到限制时,可以选择“课件”辅助。而当学生的精神出现倦怠状态时,可以自觉选择“活动”。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少一份盲从,多一份思考;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实在,潜心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体现学习本色很重要。所以我可以努力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
2.赋予“活动”、“游戏”实质内容。采用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英语而活动,不是盲目地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要让课堂成为充斥着“活动”、“游戏”的舞台。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抓住恰当的时机,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
3.要有有效使用课件。对于课件,我们要思考其是否有针对性,能否解决教与学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如何。要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教学的功能和优势,把计算机巧妙应用到教学中去。对于动画,只要适用、够用即可。例如,在三年级教学中比较sister,brother,mom,dad,grandma,grandpa时,其实只要用几张图片就可以说明问题,并无一定要动画效果。
改革的道路总是曲折而向前发展的,有实践就会有困难,有困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有探索,有探索就会有发展。我们要走出小学英语教学的误区,让学生拥有真实、扎实、质朴的英语课堂。
当我们走进小学英语公开课的课堂的时候,看到的是上了彩,涂了色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学习形式五彩缤纷,课件绚烂多姿,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看似一道华丽的景色。但是,就在这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背后,每个学生参与学习与交流、情境的创设的真实有效很值得怀疑。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跟得上教学的步伐、课件的动画大展示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走进学生的课堂?
通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几乎都是由几个优等生完成,其他同学则成为“摆设”;而所创设的情境实质上成为师生 “表演秀”。通过了解,课件在更多情况下只用于公开课,平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大多数教师是无法采用的。对此,我有必要思考一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英语课堂?
二、教学误区
1.“小组合作”的误区。
(1)“小组合作”采用过滥过频。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新课程理念,无论问题难易,都采用合作的形式,有时设置的问题都没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一节课下来,合作了好多次,忽的就围坐在一起,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2)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没有参与学生的学习。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也没有深入倾听学生学习的情况,甚至有个别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学习读单词或者课文,自己却站在讲台上看教案,等时间一到,就喊停,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根本就不知道,这样流于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2.“活动化”和“游戏化” 的误区。英语课堂“活动化”和“游戏化”,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可是有的教师将“手段”和“目的”本末倒置,整个课堂充斥着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和“游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语言实践最终目的却不能达到。
3.“课件” 的误区。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扩充课堂的容量,可以为教学创设更生动、逼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课件这个辅助手段认识不到位,对课件的采用是宁滥毋缺,认为只要沾上多媒体的边就是“现代化”,过频过滥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没有考虑它是否有必要运用,或者是否运用得当,因此步入“课件”的误区,从而贬低了“课件”的价值。
三、走出误区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回归其本质,创设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对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用自是不可忽视。课件运用恰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并非选择这些学习方式、教学途径、教学手段就等同于选择了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适当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受到限制时,可以选择“课件”辅助。而当学生的精神出现倦怠状态时,可以自觉选择“活动”。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少一份盲从,多一份思考;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实在,潜心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体现学习本色很重要。所以我可以努力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
2.赋予“活动”、“游戏”实质内容。采用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英语而活动,不是盲目地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要让课堂成为充斥着“活动”、“游戏”的舞台。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抓住恰当的时机,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
3.要有有效使用课件。对于课件,我们要思考其是否有针对性,能否解决教与学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如何。要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教学的功能和优势,把计算机巧妙应用到教学中去。对于动画,只要适用、够用即可。例如,在三年级教学中比较sister,brother,mom,dad,grandma,grandpa时,其实只要用几张图片就可以说明问题,并无一定要动画效果。
改革的道路总是曲折而向前发展的,有实践就会有困难,有困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有探索,有探索就会有发展。我们要走出小学英语教学的误区,让学生拥有真实、扎实、质朴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