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春,我初中毕业回到村里。那时候,我家的一辆架子车(人力车),车轱辘用了15年,外胎已疙疙瘩瘩,轱辘中间的条也断了不少,每逢需要它时,它都会罢工。我和父亲商量,买一个新轱辘。父亲面有难色地说:“让我去再借点钱。”我告诉父亲说:“不用借,我平日里积攒了五十块钱。”父亲接过我平时在街上装车、下车积攒的块块毛毛时,高兴地在原地蹦了几下说:“好,好,好,现在就去买,家里的车轱辘也该退休了。”说着,父亲从屋里取出一个塑料纸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里面也有五十多块,我给父亲的钱虽说还不够,但父亲不用去求外人了。新车轱辘买回后,父亲高兴地围着车轱辘,左三圈,右三圈看个够,又从屋里拿一块旧布块,在车轱辘上擦了一遍又一遍。那时,我家里有一辆架子车,那也是很美气的事。我村的地大都在三里外的山坡上,道路崎岖,农忙时,我们不慌不忙一天能拉回十几挑麦子,没有架子车的人家,一天只能挑回四挑麦子。再能干的劳力,岂能与架子车相比啊!农闲时,我们还可以给建筑工地上拉沙、盘砖,尽管挣不了大钱,但对于贴补家用,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让那些没有架子车的人家好羡慕!
   1985年2月,我和爱人订婚了。两家相距近十五公里。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总是去借别人的自行车。有一次,我又找到小红叔说:“你的自行车,让我用半天。”小红叔毫不犹豫地说:“推走吧!”到半途中,自行车出毛病了。我和爱人又找人修了半天才回来。当我把修车之事告诉小红叔时,他笑了笑说道:“我不敢说车有毛病,如果说车坏了,你还会误会我不让你骑呢!”小红叔说的是实话,一家人咋能不让骑。那个时候,我每天只能挣五块钱,自行车每辆得二百多块,心里再想买,也没有那本钱。弟弟和妹妹还在上学,父亲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我快結婚了,房子、家具,需要大开支,还有一大家子的油盐酱醋,生活必需品,买自行车的事只能往后放一放了。父亲是个坚强的人,八岁我奶奶病故,爷爷领着我六岁的姑姑和我四岁的叔叔过着艰难的日子,父亲到他大伯家放牛,混碗饭吃。父亲15岁时,我爷爷去世了。父亲回到家里,在村子里当起了劳力,跟着人家学打铁、学蒸馍、学整砖瓦、学烧窖、学下粉,多年的磨炼,辛酸苦辣,自不必说,但父亲真的很坚强。1988年秋,我妹妹考上卫校,仅学费就得八千元。邻居说:“老魏,两个儿子不上学,女儿是别人家的,不用花那冤枉钱。”父亲听后很不高兴,嘴里什么也没有说,但心里想一定让女儿上学。父亲从农村信用社贷来八千元,让我妹妹到洛阳卫校上学了,他每天夜里两三点起床打铁钉,天明了下地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有一天,父亲说:“铁桩,买一辆自行车吧。”我说:“爸,咱先不买吧。”父亲语气坚定地说:“咱家需要一辆自行车!”1989年秋,我拥有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也真派上了用场。第二年三月,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用自行车将我的爱人接到我家,成了婚典大礼。
   我买的第三辆车是一辆二轮摩托车。
   这是1996年的事情了。那时,我在我们村的南边开了个建材门市,经营钢筋、水泥。做生意都希望生意做灵活,有个人气。如果遇上顾客钱不够了,也得让人家先把房子建起来,随后再把欠款送过来。生意是做得风生水起,欠账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一辆两轮摩托车下乡讨账了。我和爱人一合计,花了7800元买了一辆豪爵摩托车。讨账方便了,又出现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情,不远的顾客今天要10袋水泥,明天要8袋水泥,不打电话不说,一打电话都要快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不做二不休,又买来了我的第四辆车——三轮摩托车。
   我买的第五辆车,是一辆五菱之光面包车。2009年春,当时农村正在实行“送车下乡,买车有补贴”。五菱之光面包车车价是四万九千元,补贴五千元。十年前,五菱面包车也是不错的,别看现在不好看了,可在当时,我去县城、走亲戚、串朋友,为我也赚足了门面。十年来,我的五菱面包车,为我家庭生活和生意上的往来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三年来,亲朋好友让我换车,我爱人风趣地说:“不换,不换,面包车载人载物实惠,像原配,轿车像小三,好看,不中用!”近几年的生意也不好做了,业务量小得多了。零零星星的生意,也用不上了大车送水泥,很需要一辆有低速带增压的小汽车,下乡上山车有劲,要多要少很灵活。当我和爱人说再买一辆小货车时,爱人极力反对,她说:“你也五十多了,身体也不好,再买一辆车,我和儿女们都不忍心啊!”我就和爱人讲道理,分析买小货车的好处。自己如果有了小货车,就不怕今天有人要七吨水泥,明天有人要八吨水泥,也不怕像原来的来一车二三十吨,每天卖十吨,剩余的下到水泥库里,谁要还得找车送,还得找人装。生意要发展,设备得跟上。2017年7月,我花了八万元买回我家的第六辆车,一辆时风牌小汽车。
   建材生意做了25年,由起初的两间门面房(还是租别人的)到现在属于自己的五间两层门面房,商品种类由原来的钢筋、水泥到现在的107胶、白水泥、涂料、腻子、滑石粉、下水管子补漏剂,虽不能说应有尽有,但也比较全。因为我起步早,在党的“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引下,我走上了致富之路。家中土瓦房也变成了窗明几净的两层小楼。儿子大学毕业了,在洛阳也买了新房,女儿也在濮阳上大专。花开花落,时光荏苒。我从毛头小伙也变成了“奔六族”。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刚从初中毕业那会儿,还是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能过到现在“吃穿不愁,住着小楼,叼着香烟,喝喝小酒,忙着挣钱,偷闲旅游”,由衷地说一句话,真是党的政策好,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目前,我正在筹措资金,准备花十八九万买一辆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为自己的生活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为自己“努力挣钱,抽空阅读,偷闲旅游”的生活目标而快乐地拼搏着。
其他文献
“鼻意 儿啊”,你从高树上掉了下去。  硬邦邦地,砸在地上一块硬邦邦的耢石上,圆乎乎的立马摔成了扁扁的,柿饼儿似的,死了过去,世界全都黑了。  死亡的气息潜行着。万物静寂,光线被树叶和树叶遮住,躲藏在苍绿的最暗处,发黑,汗液源源不断地从毛孔里跑出来,迅速沁成一滴又一滴的形状,被室外的高温阴干,烤干,浓缩成汗珠子们挣扎过的各种姿态,黏密密的空气里有了斤两,秤砣似的砸下去,荡起来一丝一丝草腥气。乌云比
期刊
少年时贪睡,很少听到鸡叫头遍,但那天我真切地听到家里那只“骚鸡头”的叫声了。灶台上灯昏如豆,灶膛里也有暗红的火苗,不旺。   我起了床,胡乱擦了把脸,睡意蒙眬地坐在灶膛前,母亲端来一碗米饭给我,这是猪油炒饭,可能还滴了几滴酱油,昨晚的剩饭拌着客家人的当家品种“浸菜”一起炒,咸香焦混合的气味一下子赶跑了睡意。这是特殊待遇,家里穷,平时连炒菜都舍不得放油,这一下子上升到猪油炒饭,我顿时感觉到肩上的担
期刊
我的父母过世多年了,只剩下耄耋之年的岳母还健在。岳母名叫张一秀,从小没进过一天学堂,但有着豁达的个性。自从我2013年退休之后,每年都要和爱人从山西临汾回到河北临西的农村,与岳母相守几个月。  我爱人性格内向,且老实巴交,婚后,胡搅蛮缠的二弟媳妇经常找她的麻烦,让爱人受了不少委屈。我当兵在外,女儿又年幼,爱人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只好到岳母那里哭诉。岳母总是劝说女儿,不要跟二弟媳妇计较,更不能跟老
期刊
菊花我见过的有数十种,名贵的,养在别人的深闺的,只能远观,不能近亵,常常是知其美,而不知其名讳;铺满路边的,野蛮生长,任芳香天涯,芸芸众菊,繁花乱目,也无从知晓姓甚名谁,也没必要,好看就是了,美好就是了。因此,无论高贵的还是平凡的,浓香的还是微香的,白的黄的红的紫的,我对它们的名称数十年如初见,都一以贯之地称为菊花。   我知道菊花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同的,是有性格的。黄巢眼里的菊花是“冲天香阵透长
期刊
1  尚玉山是在1946年出生的。重要的是,尚玉山差一点就没有机会降落到黑龙江北安这个小屯子。  尚玉山出生的前六年,也就是1940年,他的父母都被关进监狱。为什么?犯了哪国的王法呢?犯了“满洲国”的王法,罪名是结交“匪类”,并为“匪类”提供金钱、棉衣等帮助。父亲被判刑八年,母亲被判刑十年,服刑的地点就在哈尔滨第一监狱。  被关进监狱的前十年,1930年,一个响晴的午后,23岁的张广英被人贩子领到
期刊
那一年,婆母患宫颈癌去世时,53岁;公公55岁。当时,爱人兄妹三人虽然都在城市工作,但都刚刚落脚,都租房住,经济十分拮据。两个姑子,大的已结婚,小的才谈男朋友。婆母满“五七”孝期后,我和爱人返城上班,两个姑子也回城上班,公公的孤单、冷清、凄楚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公公不仅要上班,还要种田、喂猪、侍弄菜园……家里的责任,我们也都分担不了。婆母“百日”孝期过后,公公向爱人提出了他的愿望,希望再找一个老
期刊
“三鲳四鳓”这个词,最初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在吃集体饭时听到的。   老家在三门海边,那时,人民公社时代的村称大队。老家所在的大队里分8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自行打造了几只木帆船捕鱼。家家户户都备了网具,由妇女们担负织网的任务。年后天气转暖时节,队里各大小帆船的船老大,就挨家挨户集中各户织好的网片,在晒场上合并成大网,与船员们一起,肩挑手拉地装进船舱,并带上备用几天的衣服被褥、饭菜淡水,拉起大
期刊
母亲家的餐厅里有一个大型号的冰箱,和众多的普通家庭一样,冰箱里装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果蔬,这也和众多的普通家庭一样。   去母亲家时,会经常帮助做些饭菜。有一次做菜时,需要几个鸡蛋,我如常打开冰箱,却闻到了浓浓的药的味道。好奇心促使我仔细地查看,原来,冰箱门里面的隔层和两个大抽屉里都装满了药盒。凑上去近闻,确定是这些药盒子发出了浓烈的味道。虽然也知道母亲每天都离不开药物,却不知母亲最近又添了什么新
期刊
2018年1月4日下午5点5分,天气预报发来短信息:明日小寒节气,天气继续保持阴冷,寒气更浓,注意防寒保暖。   这让我突然想起寒冬里,故乡大巴山深处乡村流行的俗语“小寒大寒,冻死懒汉。勤勤快快,热火过年”。当然,故乡也流传着俗语“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石头冻朽”,或者说“三九四九,冻死老狗”。故乡的人们用勤快的双手,在辛勤的劳动中产生热量,产生温暖,驱走严寒。那时的故乡一到寒冬腊月,确
期刊
秋萍午休刚醒,搁在床头柜上的手机骤响。秋萍斜睨了一眼,是个陌生号码,犹豫了几秒钟后,她还是极不情愿地接听:“喂,刘女士你好!我是邮政快递,你有个快递到了,请下楼来取件。”   秋萍下楼接过包裹,转身疾步上楼,迅即打开,欲看个究竟。   拆开银灰色塑料袋,精美别致的包装盒显露了出来,秋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盖,里面奶黄色的针织物用透明塑料袋装着。秋萍轻轻取出,正准备放开来,岂料从内中飘出来一张字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