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是初中数学题型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因为应用题在试卷当中的分值比例大,还因为应用题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有很大程度的考验。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要重视对应用题的教学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应用题解体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应用题 解题能力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156-01
在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是一个重要的考查题型,一般出现在试卷后面的大题,也是整个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应用题的解决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应用题的解答效果并不好,学生对应用题题目理解不清,数学公式运用不当,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应用题解决方面存在着困难,因此,提升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对数学整体能力都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在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1.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对应用题的题干信息理解不够,使得解题出现错误。2.畏难心理,在解题前就对自我进行否定,认为自己不能解答这个题目。3.对课堂内容理解不透彻,课堂中教师教授的公式、方法等不够熟练,导致在应用题解答中出现问题。4.举一反三能力不足,缺乏扩展性、联想性思维。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學,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全面提升[1]。
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策略
(一)提升审题能力
数学应用题这一题型,相较于其他题型来说有着较为多的文字描述,信息量大。应用题中,关键信息以及问题都融入在这一段文字中,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阅读理解的能力。学生审题不清是应用题解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教导学生培养审题的能力。1.引导学生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应用题的审题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与解题相关,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在整段文字中将与解题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同是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数字,包括应用题中的单位,“不超过”“不少于”等。2.培养学生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在完成信息的提取后,学生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将信息中的隐藏条件,知识点进行分析思考,处理成解题中必要的素材,运用到解题当中。
例如进行以下应用题的解答:某工厂生产材料140吨,准备进行加工后进行销售,该公司能够每天粗加工16吨或精加工6吨,需要用15天完成,那么工厂要怎么安排工作?如果每吨材料粗加工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为2000元,那么工厂销售完这些材料能够盈利多少钱?
对于这个题目,有效信息有“140吨”的材料总量,“16吨”每天粗加工数量,“6吨”每天精加工数量,“15天”工作时长,“1000元”粗加工每吨盈利,“2000元”精加工每吨的盈利。这些都是用来解题的条件,能够在解题中使用。接下来从文字中提取问题。1.15天中,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天数。2.销售完之后的总利润。这就是对一道应用题目进行信息的提取。接下来需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通过提取出的数字信息,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答问题的目的。
(二)培养分析能力
对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数学的审题基础上的,通过审题能够提取到有效的数字信息,对数字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够找到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应用题背景都是一个生活情境,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分析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分析中了解到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解题条件,在应用题解题中遇到的困难就会越少。在审题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图、列表等方式了解题目中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维的解题,确定出列式的步骤与算法,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是解答一道应用题的中心环节,通过分析,才能够将提取的信息综合利用,最终解决问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更加认真的钻研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学习兴趣。再者说应用题一般都是一个生活情境,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十分便利,结合应用题的教学能够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中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先对原有的长方体包装纸盒进行拆解,对长方体的拆解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课后问题引导下,解决问题,在合作中找寻解题的乐趣,培养解决应用题的兴趣,学生才能够更加耐心、细致的解决问题。因此无论是在解决数学应用题还是在整个教学当中,都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应用题涉及到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完成了信息的收集分析后,利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构建数学模型。在数学中方程、几何、函数等都是“建模”,这是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根据平时掌握的规律,用书中的课后题作为例题,示范教学如何进行数学建模,建模的步骤与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进行思路的扩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不断练习中,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打下建模基础,为解决应用题提供方法理论支持[2]。
结束语
数学应用题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扩展学生解题思路,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够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优化教学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能够更好的解答数学应用题。
参考文献:
[1]柳岑.关于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5):41.
[2]韦信铸,张渝金.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外交流,2019(07):194-195.
【关键词】初中数学 应用题 解题能力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156-01
在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是一个重要的考查题型,一般出现在试卷后面的大题,也是整个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应用题的解决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应用题的解答效果并不好,学生对应用题题目理解不清,数学公式运用不当,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应用题解决方面存在着困难,因此,提升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对数学整体能力都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在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1.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对应用题的题干信息理解不够,使得解题出现错误。2.畏难心理,在解题前就对自我进行否定,认为自己不能解答这个题目。3.对课堂内容理解不透彻,课堂中教师教授的公式、方法等不够熟练,导致在应用题解答中出现问题。4.举一反三能力不足,缺乏扩展性、联想性思维。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學,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全面提升[1]。
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策略
(一)提升审题能力
数学应用题这一题型,相较于其他题型来说有着较为多的文字描述,信息量大。应用题中,关键信息以及问题都融入在这一段文字中,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阅读理解的能力。学生审题不清是应用题解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教导学生培养审题的能力。1.引导学生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应用题的审题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与解题相关,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在整段文字中将与解题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同是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数字,包括应用题中的单位,“不超过”“不少于”等。2.培养学生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在完成信息的提取后,学生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将信息中的隐藏条件,知识点进行分析思考,处理成解题中必要的素材,运用到解题当中。
例如进行以下应用题的解答:某工厂生产材料140吨,准备进行加工后进行销售,该公司能够每天粗加工16吨或精加工6吨,需要用15天完成,那么工厂要怎么安排工作?如果每吨材料粗加工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为2000元,那么工厂销售完这些材料能够盈利多少钱?
对于这个题目,有效信息有“140吨”的材料总量,“16吨”每天粗加工数量,“6吨”每天精加工数量,“15天”工作时长,“1000元”粗加工每吨盈利,“2000元”精加工每吨的盈利。这些都是用来解题的条件,能够在解题中使用。接下来从文字中提取问题。1.15天中,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天数。2.销售完之后的总利润。这就是对一道应用题目进行信息的提取。接下来需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通过提取出的数字信息,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答问题的目的。
(二)培养分析能力
对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数学的审题基础上的,通过审题能够提取到有效的数字信息,对数字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够找到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应用题背景都是一个生活情境,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分析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分析中了解到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解题条件,在应用题解题中遇到的困难就会越少。在审题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图、列表等方式了解题目中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维的解题,确定出列式的步骤与算法,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是解答一道应用题的中心环节,通过分析,才能够将提取的信息综合利用,最终解决问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更加认真的钻研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学习兴趣。再者说应用题一般都是一个生活情境,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十分便利,结合应用题的教学能够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中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先对原有的长方体包装纸盒进行拆解,对长方体的拆解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课后问题引导下,解决问题,在合作中找寻解题的乐趣,培养解决应用题的兴趣,学生才能够更加耐心、细致的解决问题。因此无论是在解决数学应用题还是在整个教学当中,都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应用题涉及到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完成了信息的收集分析后,利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构建数学模型。在数学中方程、几何、函数等都是“建模”,这是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根据平时掌握的规律,用书中的课后题作为例题,示范教学如何进行数学建模,建模的步骤与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进行思路的扩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不断练习中,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打下建模基础,为解决应用题提供方法理论支持[2]。
结束语
数学应用题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验,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扩展学生解题思路,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够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优化教学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能够更好的解答数学应用题。
参考文献:
[1]柳岑.关于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5):41.
[2]韦信铸,张渝金.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外交流,2019(0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