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99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德育实效,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作出了如下思考。
一、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老师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难的具体表现是:学习成绩差,课堂上睡觉,顶撞老师等等。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她们的孩子大部分留在农村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长期失去父母之爱,以至出现以下问题:上进心不强、性格内向、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她、斤斤计较、不合群。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一心赚钱而抛弃了自己。隔代抚养,作业无人辅导,这是导致学习差的直接原因。二是近些年来农村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性格变得自卑、沉默不愿与人交流。对社会充满憎恨感,常用打架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三是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这类孩子大多出生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其家长无能力供孩子读书,于是经常在孩子面前讲读了大学也难找到工作。故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严重。
二、用爱温暖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学生思想复杂难以管教,其主要原因如上所叙。由此看来教师的教育方法就不能简单粗暴,否则会适得其反。冰心老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教育学生我常采取的方法是问、闻、谈、给。“问”就是问学生遇到的难处。“闻”就是倾心地听起学生的苦衷。“谈”就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的事例讲道理给学生听。“给”就是给予学生所需要的东西。如把学生带回家吃顿便饭,把衣服送给学生穿等等。这样感化了学生,她就听得进你所讲的道理。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面对突如其来的分离,她们一时难以接受。她们最恨的就是父母抛弃了她。教师要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劝告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也能成人成才,并不比完整家庭的孩子差。对认为读书无用的學生则要明确告诉他,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对家庭更有用的人。一棵小树长一年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火为。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当然是学校。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应只是学校领导或班主任的事,全体科任教师也应责无旁贷。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要抓好几个关键点。一是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国旗下的讲话。二是班会课。三是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四是思政课课堂。抓住了这些关键点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是第二阵地。要想利用好这个阵地,学校必须建立家校联系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思想状态。当今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关心的,对学校工作也是十分支持的。两年前的某一天,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手里拿着一摞印好的《教儿经》。她说要发给我们的学生诵读,这是她多年一直想做的一项公益活动。其目的是想让孩子明是非、讲道理、孝敬父母。学校允许后这件事做成了,并且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学生的言行也文明多了。小学阶段的孩童,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记忆力强。让她们通过对经典文化的学习,达到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确实是一件好事。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正如有的老师所说,在学校教师念一筐黄经,抵不住来自社会的一瓢大粪。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这个大课堂相结合,如今已有很好的基础。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二是每个社区每个村组都建立了文化长廊。我们党员教师利用下沉基层的机会帮助社区村组多办些精神文明建设之类的专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德育实效,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作出了如下思考。
一、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老师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难的具体表现是:学习成绩差,课堂上睡觉,顶撞老师等等。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她们的孩子大部分留在农村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长期失去父母之爱,以至出现以下问题:上进心不强、性格内向、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她、斤斤计较、不合群。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一心赚钱而抛弃了自己。隔代抚养,作业无人辅导,这是导致学习差的直接原因。二是近些年来农村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性格变得自卑、沉默不愿与人交流。对社会充满憎恨感,常用打架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三是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这类孩子大多出生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其家长无能力供孩子读书,于是经常在孩子面前讲读了大学也难找到工作。故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严重。
二、用爱温暖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学生思想复杂难以管教,其主要原因如上所叙。由此看来教师的教育方法就不能简单粗暴,否则会适得其反。冰心老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教育学生我常采取的方法是问、闻、谈、给。“问”就是问学生遇到的难处。“闻”就是倾心地听起学生的苦衷。“谈”就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的事例讲道理给学生听。“给”就是给予学生所需要的东西。如把学生带回家吃顿便饭,把衣服送给学生穿等等。这样感化了学生,她就听得进你所讲的道理。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面对突如其来的分离,她们一时难以接受。她们最恨的就是父母抛弃了她。教师要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劝告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也能成人成才,并不比完整家庭的孩子差。对认为读书无用的學生则要明确告诉他,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对家庭更有用的人。一棵小树长一年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火为。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当然是学校。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应只是学校领导或班主任的事,全体科任教师也应责无旁贷。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要抓好几个关键点。一是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国旗下的讲话。二是班会课。三是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四是思政课课堂。抓住了这些关键点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是第二阵地。要想利用好这个阵地,学校必须建立家校联系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思想状态。当今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关心的,对学校工作也是十分支持的。两年前的某一天,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手里拿着一摞印好的《教儿经》。她说要发给我们的学生诵读,这是她多年一直想做的一项公益活动。其目的是想让孩子明是非、讲道理、孝敬父母。学校允许后这件事做成了,并且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学生的言行也文明多了。小学阶段的孩童,物欲未染,知识未开,记忆力强。让她们通过对经典文化的学习,达到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确实是一件好事。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正如有的老师所说,在学校教师念一筐黄经,抵不住来自社会的一瓢大粪。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这个大课堂相结合,如今已有很好的基础。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二是每个社区每个村组都建立了文化长廊。我们党员教师利用下沉基层的机会帮助社区村组多办些精神文明建设之类的专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