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肾病属于严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经长期研究发现,单纯西医疗法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十分有限,而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延缓病情进展,故而本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理论成果展开简要概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2107-2306(2019)05-150-02
糖尿病肾病(DN)病变部位是肾小球微血管,病理表现特征即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变多,后期进展成肾小球硬化,为I型糖尿病(BM)病患的主要致死原因[1],还属于II型糖尿病病患出现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关键原因,积极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近两年中西医结合法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不错效果,而本文对学者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现将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
1.1病因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西医临床认为高血糖于肾小球系膜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产生作用,使得细胞内活性氧形成,也就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该病。糖代谢紊乱引起肾中代谢异常,肾中代谢产物短时间内在肾积存,如葡萄糖醛酸苷、血肌酐等均和DN病进展相关。
站在中医学视角来看,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因气阴两虚、阴虚火热、津液输布失常所致。《内经》把消渴病细分作三期:一期脾痒(类似糖尿病前期)、二期消渴(类似发病期)、三期消瘅(类似糖尿病并发症期),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病进展至消瘅期出现的症状反应,“上消”病的典型症状即肺燥、口渴;而“中消”病的典型症状即胃热、多食但易饥;而“下消”病典型症状即小便频繁、肾虚。糖尿病肾病病因相当多,归纳起来包括内因与外因两种,其中内因即情志不遂、精神堪忧、气逆不舒。在《灵枢·五变》里记载:刚则多怒,怒则……,故为消瘅。气机升降……,进而导致寻循环障碍,引起糖尿病肾病。外因即劳逸失调,……肾气虚竭。后又过逸,……饮食不节,体重增多,使气耗更甚或形体肥胖使病情加重而发病。在《景岳全书》里就记载到:消渴病皆膏梁肥甘之变,……故水液代谢异常”,这实质即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病因进行了阐述。
1.2病机
糖尿病肾病出现的关键病机即气阴两虚、血瘀痹阻脉络,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久病入络”,肾是络脉聚集之地,糖尿病肾病主因消渴病久病未治,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脉络受阻。有学者研究表明病机主要是阴损及阳、肾阴亏虚,脾肾衰败,水湿潴留于肌肤,故出现水肿,并发尿浊、水湿等症状,久病于络,集聚至肾之络脉,出现糖尿病肾病[2]。余时杰[3]通过研究发现本病病机主要为气阴两虚且伴瘀滞,病发于肾,且牵涉肝脾肺脏器;晚期则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留,影响心脏,病性以虚实夹杂为主,且肾元衰败,五藏俱损。
2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概述
2.1中药辩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
中医将糖尿病肾病分为四型,包括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阳虚水泛型。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病因,分清虚实才是辩证本病的关键。梁凤天[4]在研究中对对照组30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与中医辨证确定为脾肾阳虚兼血瘀证型患者在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之际再给药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又对试验组30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与中医辨证确定为脾肾阳虚兼血瘀证型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糖肾安口服治疗,2次/日,125ml/次,用药后前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后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故而认为中药复方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2.2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宋雪娟[5]对对照组30例早期II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又对观察组30例早期II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另辅以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24h尿蛋白定量、2hPBG水平、FPG等改善效果更优,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仅70%;丁毅[6]在研究里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又为治疗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并辅以复方牛车肾气丸治疗,最终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2.53%,而研究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为75.7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持续性高血糖所致代谢异常为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原因,故而糖尿病肾病治疗时需强化血糖控制,减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其中夏海兄[7]在研究中对对照组中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西医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胰岛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泼尼松(口服)等药;又对观察组中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扶止祛浊方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86%,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7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聂保川[8]在研究中对对照组4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口服,或注射胰岛素,以及使用10μg前列地尔与1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注治疗,1次/日,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给药80mg缬沙坦,1次/日,持续治疗14天;又对观察组4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方法相同)辅以葛根芩连汤治疗,最终观察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为93.9%,而对照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为71.4%,这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董扬洲,杨巧玉,尹程琳,等[9]在研究中对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单纯西医(常规降糖药物与坎地沙坦)治疗,又对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自拟肾安汤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高达83.3%,血糖与血脂水平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而单一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仅56.7%,这也凸显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优势。
3结论
糖尿病肾病属糖尿病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0]。西医治疗的优点在于见效快、效果显著,但长期用药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或者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中医治疗更注重整体观念,认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属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不错选择,相信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该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刘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26.
[2]何丽杰.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8,31(10):149-150.
[3]余时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03):333-334.
[4]梁凤天.糖肾安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5]宋雪娟.丹参川芎嗪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4):168-169.
[6]丁毅.复方牛车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81-83.
[7]夏海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6):681-683.
[8]聂保川..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192-1193.
[9]董扬洲,杨巧玉,尹程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9):59-61.
[10]黄新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2):1207-1208.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2107-2306(2019)05-150-02
糖尿病肾病(DN)病变部位是肾小球微血管,病理表现特征即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变多,后期进展成肾小球硬化,为I型糖尿病(BM)病患的主要致死原因[1],还属于II型糖尿病病患出现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关键原因,积极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近两年中西医结合法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不错效果,而本文对学者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现将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
1.1病因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西医临床认为高血糖于肾小球系膜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产生作用,使得细胞内活性氧形成,也就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该病。糖代谢紊乱引起肾中代谢异常,肾中代谢产物短时间内在肾积存,如葡萄糖醛酸苷、血肌酐等均和DN病进展相关。
站在中医学视角来看,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因气阴两虚、阴虚火热、津液输布失常所致。《内经》把消渴病细分作三期:一期脾痒(类似糖尿病前期)、二期消渴(类似发病期)、三期消瘅(类似糖尿病并发症期),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病进展至消瘅期出现的症状反应,“上消”病的典型症状即肺燥、口渴;而“中消”病的典型症状即胃热、多食但易饥;而“下消”病典型症状即小便频繁、肾虚。糖尿病肾病病因相当多,归纳起来包括内因与外因两种,其中内因即情志不遂、精神堪忧、气逆不舒。在《灵枢·五变》里记载:刚则多怒,怒则……,故为消瘅。气机升降……,进而导致寻循环障碍,引起糖尿病肾病。外因即劳逸失调,……肾气虚竭。后又过逸,……饮食不节,体重增多,使气耗更甚或形体肥胖使病情加重而发病。在《景岳全书》里就记载到:消渴病皆膏梁肥甘之变,……故水液代谢异常”,这实质即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病因进行了阐述。
1.2病机
糖尿病肾病出现的关键病机即气阴两虚、血瘀痹阻脉络,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久病入络”,肾是络脉聚集之地,糖尿病肾病主因消渴病久病未治,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脉络受阻。有学者研究表明病机主要是阴损及阳、肾阴亏虚,脾肾衰败,水湿潴留于肌肤,故出现水肿,并发尿浊、水湿等症状,久病于络,集聚至肾之络脉,出现糖尿病肾病[2]。余时杰[3]通过研究发现本病病机主要为气阴两虚且伴瘀滞,病发于肾,且牵涉肝脾肺脏器;晚期则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留,影响心脏,病性以虚实夹杂为主,且肾元衰败,五藏俱损。
2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概述
2.1中药辩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
中医将糖尿病肾病分为四型,包括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阳虚水泛型。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病因,分清虚实才是辩证本病的关键。梁凤天[4]在研究中对对照组30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与中医辨证确定为脾肾阳虚兼血瘀证型患者在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之际再给药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又对试验组30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与中医辨证确定为脾肾阳虚兼血瘀证型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糖肾安口服治疗,2次/日,125ml/次,用药后前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后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故而认为中药复方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2.2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宋雪娟[5]对对照组30例早期II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又对观察组30例早期II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另辅以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24h尿蛋白定量、2hPBG水平、FPG等改善效果更优,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仅70%;丁毅[6]在研究里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又为治疗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并辅以复方牛车肾气丸治疗,最终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2.53%,而研究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为75.7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持续性高血糖所致代谢异常为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原因,故而糖尿病肾病治疗时需强化血糖控制,减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其中夏海兄[7]在研究中对对照组中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西医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胰岛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泼尼松(口服)等药;又对观察组中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扶止祛浊方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86%,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7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聂保川[8]在研究中对对照组4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口服,或注射胰岛素,以及使用10μg前列地尔与1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注治疗,1次/日,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给药80mg缬沙坦,1次/日,持续治疗14天;又对观察组4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方法相同)辅以葛根芩连汤治疗,最终观察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为93.9%,而对照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为71.4%,这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董扬洲,杨巧玉,尹程琳,等[9]在研究中对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单纯西医(常规降糖药物与坎地沙坦)治疗,又对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自拟肾安汤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高达83.3%,血糖与血脂水平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而单一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仅56.7%,这也凸显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优势。
3结论
糖尿病肾病属糖尿病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0]。西医治疗的优点在于见效快、效果显著,但长期用药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或者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中医治疗更注重整体观念,认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属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不错选择,相信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该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刘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26.
[2]何丽杰.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8,31(10):149-150.
[3]余时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03):333-334.
[4]梁凤天.糖肾安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5]宋雪娟.丹参川芎嗪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4):168-169.
[6]丁毅.复方牛车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81-83.
[7]夏海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6):681-683.
[8]聂保川..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192-1193.
[9]董扬洲,杨巧玉,尹程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9):59-61.
[10]黄新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2):120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