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去读林语堂的广博,去品谢冰心的清新,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偶尔翻开书架上的《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到其中的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在那篇文章中,郁达夫回忆了北平那温馨的冬日,如潮的新绿,清凉的夏日,唯独对于北平的秋日只是略略带过。于是,又再次找出了《故都的秋》,细细品读,又想到了平时的散文教学,不禁心生一些感慨。
散文相较于小说,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为了好看的缘故,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一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接下来,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相较小说而言,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欣赏他的,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
旧……”[4]。其实赞美也好,批判也罢,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散文的文字美,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他想念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还有聽觉。在《故都的秋》中,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我们会发现,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在绝大多数时候,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黄叶地”,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直至毛泽东,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秋之为气”,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金风肃杀”的美,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不仅仅是郁达夫,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在散文中,我们结识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去读林语堂的广博,去品谢冰心的清新,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注 释
[1]鲁迅.藤野先生[M](选自《朝花夕拾》).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5]川端康成.不灭的美.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偶尔翻开书架上的《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到其中的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在那篇文章中,郁达夫回忆了北平那温馨的冬日,如潮的新绿,清凉的夏日,唯独对于北平的秋日只是略略带过。于是,又再次找出了《故都的秋》,细细品读,又想到了平时的散文教学,不禁心生一些感慨。
散文相较于小说,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为了好看的缘故,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一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接下来,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相较小说而言,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欣赏他的,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
旧……”[4]。其实赞美也好,批判也罢,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散文的文字美,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他想念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还有聽觉。在《故都的秋》中,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我们会发现,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在绝大多数时候,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黄叶地”,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直至毛泽东,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秋之为气”,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金风肃杀”的美,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不仅仅是郁达夫,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在散文中,我们结识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去读林语堂的广博,去品谢冰心的清新,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注 释
[1]鲁迅.藤野先生[M](选自《朝花夕拾》).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5]川端康成.不灭的美.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