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去读林语堂的广博,去品谢冰心的清新,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偶尔翻开书架上的《走,回民国住两天》,读到其中的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在那篇文章中,郁达夫回忆了北平那温馨的冬日,如潮的新绿,清凉的夏日,唯独对于北平的秋日只是略略带过。于是,又再次找出了《故都的秋》,细细品读,又想到了平时的散文教学,不禁心生一些感慨。
  散文相较于小说,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为了好看的缘故,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一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接下来,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相较小说而言,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欣赏他的,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
  旧……”[4]。其实赞美也好,批判也罢,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散文的文字美,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他想念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还有聽觉。在《故都的秋》中,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我们会发现,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在绝大多数时候,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黄叶地”,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直至毛泽东,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秋之为气”,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金风肃杀”的美,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不仅仅是郁达夫,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在散文中,我们结识不同的人,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去读林语堂的广博,去品谢冰心的清新,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注 释
  [1]鲁迅.藤野先生[M](选自《朝花夕拾》).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5]川端康成.不灭的美.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有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很多学校开始引进多媒体设备,让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阅读;环境;主体;思维
【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外阅读;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摘要】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面、阅读量以及阅读深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些问题,令人堪忧。如何根据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让小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知识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因素。中学生正处在情感萌发、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美,追求美,甚至希望创造美,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所以,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以美育人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重要的。  【关键词】美育;美读;意境;构思;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
【摘要】当前来说,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一线语文教师开启了教学改革之路,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改革中,我结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认为语文学科教学不可丢失的两样东西,就是文学性和工具性。所以本文基于这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从三个方面开展论述:渗透德育,构建“实效性”;注重阅读,追求“语文味”;重视写作,渗透“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高效与趣味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在学生情感品质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若是文章文质兼美、情理并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和文章产生共鸣,文学形象的栩栩如生也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  【关键词】情感体验;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应该丰富,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
【摘要】作文中如何避免选材的雷同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文章选材要力求真实,突出文章主题思想;选择材料要典型,防止材料面面俱到;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理清内外部逻辑联系;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使事例更加典型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作文;选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英国社会文化学者理查德先生说过:观察事物必须透过其表象来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会发现本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
【摘要】改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思路紊乱、语言乏味的现状,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应该根据实际,从基础的东西学起,多一点积累,多一些借鉴。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必经阶段,创新是积累、借鉴的归宿。积累借鉴最终的目的就是创新,写作必须突破“模式”再创新,这是“写得好”的关键。  【关键词】写作;积累;借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我看过不少的学生
【摘要】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这种观念对各门学科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的推进有着深远影响。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就是当这些校本教材被开发以后,教师该如何利用。很多的时候,教师或许是流于形式地教一教,抑或是学生心血来潮地读一读。我们不禁要问校本课程教学的“质
【摘要】3D技术在电影及生活中广泛运用,迁移于小学语文课堂,以建构主义及巴赫金复调理论为哲学依据,大胆尝试,从立体解词,映射全篇;梯度朗读,强化张力;多层对话,拉近距离;三维读诗,编制诗圈;延展阅读,勇攀高地等多角度进行实践探索,试图达成教师理念上的生长性,操作上的多样性,感受上共振性;学生思维的广角与深入,情感的丰富与厚重,表现的主动与投入;教学由线性而多维,从平面至立体,变单向为多元。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