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的风景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启动和实施,2007年的秋天,我离开了生活和工作了十年有余的苏中小镇,来到了苏北的一所农村小学,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充分感觉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质朴和纯真的同时,更感觉到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绝大多数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几近等同于教材的内容,而教学的流程,仅限于文本文字表面的窄带滑行,普遍缺乏基于文本细读基础上,文本意蕴的深刻发掘和重点字、词、句、段的有效点拨。
  于是,我尝试着带领着孩子们,放慢脚步,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发,悄悄地走进语文这座美丽的大观园,沿着文本细读的思路。最大可能地引领孩子们管窥语文的应有魅力,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唤醒孩子们本该具备的对语言的那份敏感。于是,便有了这一路的风景。
  
  一、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陌生的风景
  
  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或许。是因为过分的“熟悉”,作为文本之眼的课题,在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路过”之后,也便成了“熟悉的风景”,他们甚至确信,这短短的几个字,一眼便能望穿,毫无“小题”大作的必要。于是,孩子们对文字的敏感,便从接触文本伊始便被无情地削弱了。
  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我向全校语文教师公开教学的第一篇课文。我让孩子们睁大眼睛。看我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心脏”这个词。之所以如此郑重,是因为我要在学生的潜意识里“灌输”“一字未宜忽”的文本细读态度。两个学生读得只能算作正确。于是我说:“心脏”,可不是随随便便读的,你们知道,心脏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孩子们仿佛“开窍”了许多,纷纷指出了这个器官于人的重要性。我进而补充:所以,人们把心脏当作自己灵魂的所在。虽然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但,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一切情感看成是心脏的功能,被称为“心理”。比如,我们中国的许多表示情感的字,都是——我手指着“心”字,故意拖长了声音,此时孩子们恍然大悟:竖心旁。我让几个还没有这个“发现”的同学试着举例。那么,我们读这个词还能这么轻描淡写吗?怎么读?孩子们跃跃欲试。
  我让孩子们看我把课题补充完整,然后设疑导读:把谁的心脏带回祖国(指导突出“我”)?把“我”的什么带回祖国(指导突出“心脏”)?把“我”的心脏带回哪儿(指导突出“祖国”)?然后,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这样,我让孩子们“语语悟其神”的初衷终于告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二次质疑课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较为深层的问题,开始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曾经听肖川先生介绍:一位海外的中国诗人说,每当他看到“碧海、沧桑、江湖”这些汉语独有的词汇时,都会莫名的激动,甚至落泪。我们语文课的首要目的,不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那份敏感吗?不就是要不仅仅让学生“理解”文字的字面义,更“细读”出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隐含义,让学生从文字当中品味出应有的温度吗?“锤打”课题的预设方案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让学生养成从文题开始涵泳的习惯。其实,我何曾“锤打”,“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你身边”,这陌生而深邃的风景,最终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我做的。只不过放慢了脚步而已。
  
  二、在简略的地方看到丰贿的风景
  
  课文文本的简略、留白,不仅让文本符合了美的尺度,更给阅读者留存驰骋想象和二次创造的空间。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便有大量的留白。比如,在肖邦离开祖国的那个清晨,作者描写的华沙美景只有一句: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诚然,“弥漫”一词尽得风流,然而,作为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他与祖国生离死别的时刻,他应该多么想多看一眼这多情的土地,多么想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花草鸟兽看个够!
  师:这是深秋的一个清晨。马鞭在晨雾中清脆地响起,马车驶出了。马儿啊,你慢些走,让我多看一眼这土地吧!
  师:透过这薄薄的雾霭。肖邦看到,河岸边——
  生:杨柳依依。
  生:小草上露珠晶莹。
  生:鲜花盛开。
  师:你看到了,肖邦的眼睛——
  生:睁得老大老大。
  生:充满了眷恋。
  生:充满了泪水。
  师(疑惑地):为什么?
  生:因为。现在这美好的祖国已经不是波兰的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都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了。
  师:是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在肖邦的眼里,祖国这么美啊!
  生(齐):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的美,缘自肖邦的爱。那是写在肖邦的眼神里,也弥漫在肖邦的神思里的。学生这样丰富的想象和感受,不仅为下文赠别的学习铺垫了情感基调,更让学生在脑海中开始建立起一个丰满而立体的肖邦形象。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语文课堂上重复的都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的效率怎么不会低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又怎么能维持?阅读指导的价值便在于教师有价值的指导。对学生而言,“一望而知”的是文本文字构成的表象,而“一无所知”的则是文本间的“空白”。阅读中缺少了设身处地的想象,个体生命的体验,阅读便失去了生命。
  
  三、在平淡的地方看到馥郁的风景
  
  《牛郎织女》,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但民间故事成为语文的教学文本,我们便绝不能仅仅把它看成一个神奇的故事。
  我将教学的基本思路定为“走进故事。走近人物”,教学立意确定为:建立“(牛郎)无限相信爱的力量”和“(织女)不懈追求心灵的自由”的人文高度。具体的教学设想为: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境遇,深入把握牛郎和织女等人物的性格,深切关怀人物命运,学会走进人物内心的深度阅读方法。
  为了让这个故事活起来,在第一课时,我运用在文本细读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抓住文中的两个“最”字,并分三个层次进行铺陈:一是放大选择“最好的草地”和“最干净的溪水”的过程;二是聚焦此时牛郎腹内饥身上寒的状态;三是放眼这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每天”如此。另外,为了让牛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丰满起来,我采用角色假想的方法,让学生作牛郎的代言人,让牛郎“心眼好”的选择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让“无限相信爱的力量”成为学生自己的发现。
  经常能观摩到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大家的主要精力总放在情节的梳理和人物性格的提炼上。而一节课下来,人物的形象却那么单薄,教学也缺少了一种因故事本身而产生的动人的力量。刘勰《文心雕龙》有云:“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也就是说,“文”与“质”本是一体,在教学中我们便遇到了把谁放在首位的问题。“文本中的语言是沉默着的。”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目的,恐怕求索“质”的微言大义倒是其次,而在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教学改革成功的内在机制是校长领导的教学改革共同体在较为宽松的教学改革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将教学改革的理念转化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而且,严格的教学制度保障了教学模式的实施。这样,教师们形成了教学改革所期待的教学行为,乃至养成了更具有持久性的教学习惯。当前的学校教学改革无法回避考试评价的问题,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考试优秀的教学改革才有生命力。基于学校教学改革的
很难说得清楚,哪一本书对我以及对我的教学主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细细地梳理一下,却发现有一本书竟然悄悄地伴随着我走过了八年,八年里我把这本书先后读了五遍,其间不经意地随手翻阅,或者为了查找资料而专门阅读其中某个章节还不算在其内。这本书叫做《科学究竟是什么》,作者是南京大学的张红霞教授。“这是我国目前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方面认识的培训用书”(郁波·序)。  最初,对于这本书我竟然怀着一丝抵触
尽管大班教学在知识传授方面有教学面广、时间经济等优点。但它同时制约着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鉴于这一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静态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基础方式,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教学与操练:动态教学模式则侧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两者相辅相成,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所谓“
一    1790年lO月29日,第斯多惠出生在威斯特法利亚省锡利市的一个法官家庭。他的父亲,富有智慧,精通法学,处事严谨,同时家法严明,为儿子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他的母亲,在18世纪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普遍不被尊重的情况下,竞受过比较高的教育,所以她教子有方,对儿子的品质熏陶和智力开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父母亲的严格要求和精心培育下,第斯多惠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第斯多惠并不是一个
圆。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从构图来看是再简单不过了。然而它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所蕴含的哲学与人文思想,却让它“简约而不简单”。在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起始课中,相关的概念多,知识点琐碎,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时间中,让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让学生充分体验圆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圆的美以及圆的探究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呢?针对以上目标
考察数学练习课是否有效的维度是多方面的,至少可以从教师、学生和知识三个方面出发寻找到各自的衡量标准。虽然练习课和新授课、复习课不同,但是从内在出发,又可以发现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堂其实又存在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上,尤其是新授课上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是非常具体的,但是在练习课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学生大量的练习时间所淹没。然而,怎样的练习是需要的,怎样的练习是必要
[摘 要] 教学后记是教师执行课时计划后的及时总结,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 教学后记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写教学后记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记什么、如何记”是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数学教学,阐述了对教学后记的理解.  [关键词] 教学后记;数学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学过程充满着师生的成就感和挫折感,课后的
我对倪鸣的印象主要来自她对于三种角色的演绎:教师、主持人与校长。  作为教师,倪鸣把语文课堂演绎得厚实而又充满美感。听倪鸣上课感到敞亮极了,舒服极了。这是我多年看课鲜有的感觉。第一次听倪鸣的课,是她在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时一次全省的观摩活动上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她带着学生研读课文,感受李时珍的苦与不苦,把一篇文字平常的课文教得异常出彩,也让文章的主人翁李时珍形神兼备。当时便暗自赞叹倪鸣解读文本的功
学校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处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有着新的、现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江苏省东台中学已经拥有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传统。新时期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又与时俱进地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管理者有思想地管理,教师有合作地教学,学生有追求地学习。实践过程中,我们又有所侧重,有所创新。  一、管理:侧重于“理”  教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2010年“华夏杯·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苏教办社[2010]1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2009年12月3日发出的《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0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的通知》精神,全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广泛发动,认真评选,推荐到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的应征稿件有9000余篇。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所属《江苏教育》、《小学生数学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