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启动和实施,2007年的秋天,我离开了生活和工作了十年有余的苏中小镇,来到了苏北的一所农村小学,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充分感觉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质朴和纯真的同时,更感觉到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绝大多数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几近等同于教材的内容,而教学的流程,仅限于文本文字表面的窄带滑行,普遍缺乏基于文本细读基础上,文本意蕴的深刻发掘和重点字、词、句、段的有效点拨。
于是,我尝试着带领着孩子们,放慢脚步,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发,悄悄地走进语文这座美丽的大观园,沿着文本细读的思路。最大可能地引领孩子们管窥语文的应有魅力,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唤醒孩子们本该具备的对语言的那份敏感。于是,便有了这一路的风景。
一、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陌生的风景
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或许。是因为过分的“熟悉”,作为文本之眼的课题,在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路过”之后,也便成了“熟悉的风景”,他们甚至确信,这短短的几个字,一眼便能望穿,毫无“小题”大作的必要。于是,孩子们对文字的敏感,便从接触文本伊始便被无情地削弱了。
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我向全校语文教师公开教学的第一篇课文。我让孩子们睁大眼睛。看我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心脏”这个词。之所以如此郑重,是因为我要在学生的潜意识里“灌输”“一字未宜忽”的文本细读态度。两个学生读得只能算作正确。于是我说:“心脏”,可不是随随便便读的,你们知道,心脏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孩子们仿佛“开窍”了许多,纷纷指出了这个器官于人的重要性。我进而补充:所以,人们把心脏当作自己灵魂的所在。虽然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但,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一切情感看成是心脏的功能,被称为“心理”。比如,我们中国的许多表示情感的字,都是——我手指着“心”字,故意拖长了声音,此时孩子们恍然大悟:竖心旁。我让几个还没有这个“发现”的同学试着举例。那么,我们读这个词还能这么轻描淡写吗?怎么读?孩子们跃跃欲试。
我让孩子们看我把课题补充完整,然后设疑导读:把谁的心脏带回祖国(指导突出“我”)?把“我”的什么带回祖国(指导突出“心脏”)?把“我”的心脏带回哪儿(指导突出“祖国”)?然后,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这样,我让孩子们“语语悟其神”的初衷终于告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二次质疑课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较为深层的问题,开始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曾经听肖川先生介绍:一位海外的中国诗人说,每当他看到“碧海、沧桑、江湖”这些汉语独有的词汇时,都会莫名的激动,甚至落泪。我们语文课的首要目的,不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那份敏感吗?不就是要不仅仅让学生“理解”文字的字面义,更“细读”出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隐含义,让学生从文字当中品味出应有的温度吗?“锤打”课题的预设方案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让学生养成从文题开始涵泳的习惯。其实,我何曾“锤打”,“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你身边”,这陌生而深邃的风景,最终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我做的。只不过放慢了脚步而已。
二、在简略的地方看到丰贿的风景
课文文本的简略、留白,不仅让文本符合了美的尺度,更给阅读者留存驰骋想象和二次创造的空间。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便有大量的留白。比如,在肖邦离开祖国的那个清晨,作者描写的华沙美景只有一句: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诚然,“弥漫”一词尽得风流,然而,作为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他与祖国生离死别的时刻,他应该多么想多看一眼这多情的土地,多么想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花草鸟兽看个够!
师:这是深秋的一个清晨。马鞭在晨雾中清脆地响起,马车驶出了。马儿啊,你慢些走,让我多看一眼这土地吧!
师:透过这薄薄的雾霭。肖邦看到,河岸边——
生:杨柳依依。
生:小草上露珠晶莹。
生:鲜花盛开。
师:你看到了,肖邦的眼睛——
生:睁得老大老大。
生:充满了眷恋。
生:充满了泪水。
师(疑惑地):为什么?
生:因为。现在这美好的祖国已经不是波兰的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都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了。
师:是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在肖邦的眼里,祖国这么美啊!
生(齐):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的美,缘自肖邦的爱。那是写在肖邦的眼神里,也弥漫在肖邦的神思里的。学生这样丰富的想象和感受,不仅为下文赠别的学习铺垫了情感基调,更让学生在脑海中开始建立起一个丰满而立体的肖邦形象。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语文课堂上重复的都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的效率怎么不会低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又怎么能维持?阅读指导的价值便在于教师有价值的指导。对学生而言,“一望而知”的是文本文字构成的表象,而“一无所知”的则是文本间的“空白”。阅读中缺少了设身处地的想象,个体生命的体验,阅读便失去了生命。
三、在平淡的地方看到馥郁的风景
《牛郎织女》,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但民间故事成为语文的教学文本,我们便绝不能仅仅把它看成一个神奇的故事。
我将教学的基本思路定为“走进故事。走近人物”,教学立意确定为:建立“(牛郎)无限相信爱的力量”和“(织女)不懈追求心灵的自由”的人文高度。具体的教学设想为: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境遇,深入把握牛郎和织女等人物的性格,深切关怀人物命运,学会走进人物内心的深度阅读方法。
为了让这个故事活起来,在第一课时,我运用在文本细读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抓住文中的两个“最”字,并分三个层次进行铺陈:一是放大选择“最好的草地”和“最干净的溪水”的过程;二是聚焦此时牛郎腹内饥身上寒的状态;三是放眼这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每天”如此。另外,为了让牛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丰满起来,我采用角色假想的方法,让学生作牛郎的代言人,让牛郎“心眼好”的选择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让“无限相信爱的力量”成为学生自己的发现。
经常能观摩到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大家的主要精力总放在情节的梳理和人物性格的提炼上。而一节课下来,人物的形象却那么单薄,教学也缺少了一种因故事本身而产生的动人的力量。刘勰《文心雕龙》有云:“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也就是说,“文”与“质”本是一体,在教学中我们便遇到了把谁放在首位的问题。“文本中的语言是沉默着的。”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目的,恐怕求索“质”的微言大义倒是其次,而在
于是,我尝试着带领着孩子们,放慢脚步,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发,悄悄地走进语文这座美丽的大观园,沿着文本细读的思路。最大可能地引领孩子们管窥语文的应有魅力,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唤醒孩子们本该具备的对语言的那份敏感。于是,便有了这一路的风景。
一、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陌生的风景
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或许。是因为过分的“熟悉”,作为文本之眼的课题,在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路过”之后,也便成了“熟悉的风景”,他们甚至确信,这短短的几个字,一眼便能望穿,毫无“小题”大作的必要。于是,孩子们对文字的敏感,便从接触文本伊始便被无情地削弱了。
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我向全校语文教师公开教学的第一篇课文。我让孩子们睁大眼睛。看我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心脏”这个词。之所以如此郑重,是因为我要在学生的潜意识里“灌输”“一字未宜忽”的文本细读态度。两个学生读得只能算作正确。于是我说:“心脏”,可不是随随便便读的,你们知道,心脏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孩子们仿佛“开窍”了许多,纷纷指出了这个器官于人的重要性。我进而补充:所以,人们把心脏当作自己灵魂的所在。虽然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但,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一切情感看成是心脏的功能,被称为“心理”。比如,我们中国的许多表示情感的字,都是——我手指着“心”字,故意拖长了声音,此时孩子们恍然大悟:竖心旁。我让几个还没有这个“发现”的同学试着举例。那么,我们读这个词还能这么轻描淡写吗?怎么读?孩子们跃跃欲试。
我让孩子们看我把课题补充完整,然后设疑导读:把谁的心脏带回祖国(指导突出“我”)?把“我”的什么带回祖国(指导突出“心脏”)?把“我”的心脏带回哪儿(指导突出“祖国”)?然后,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这样,我让孩子们“语语悟其神”的初衷终于告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二次质疑课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较为深层的问题,开始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曾经听肖川先生介绍:一位海外的中国诗人说,每当他看到“碧海、沧桑、江湖”这些汉语独有的词汇时,都会莫名的激动,甚至落泪。我们语文课的首要目的,不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那份敏感吗?不就是要不仅仅让学生“理解”文字的字面义,更“细读”出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隐含义,让学生从文字当中品味出应有的温度吗?“锤打”课题的预设方案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让学生养成从文题开始涵泳的习惯。其实,我何曾“锤打”,“令人惊讶的东西就在你身边”,这陌生而深邃的风景,最终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我做的。只不过放慢了脚步而已。
二、在简略的地方看到丰贿的风景
课文文本的简略、留白,不仅让文本符合了美的尺度,更给阅读者留存驰骋想象和二次创造的空间。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便有大量的留白。比如,在肖邦离开祖国的那个清晨,作者描写的华沙美景只有一句: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诚然,“弥漫”一词尽得风流,然而,作为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他与祖国生离死别的时刻,他应该多么想多看一眼这多情的土地,多么想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花草鸟兽看个够!
师:这是深秋的一个清晨。马鞭在晨雾中清脆地响起,马车驶出了。马儿啊,你慢些走,让我多看一眼这土地吧!
师:透过这薄薄的雾霭。肖邦看到,河岸边——
生:杨柳依依。
生:小草上露珠晶莹。
生:鲜花盛开。
师:你看到了,肖邦的眼睛——
生:睁得老大老大。
生:充满了眷恋。
生:充满了泪水。
师(疑惑地):为什么?
生:因为。现在这美好的祖国已经不是波兰的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都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了。
师:是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在肖邦的眼里,祖国这么美啊!
生(齐):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的美,缘自肖邦的爱。那是写在肖邦的眼神里,也弥漫在肖邦的神思里的。学生这样丰富的想象和感受,不仅为下文赠别的学习铺垫了情感基调,更让学生在脑海中开始建立起一个丰满而立体的肖邦形象。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语文课堂上重复的都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的效率怎么不会低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又怎么能维持?阅读指导的价值便在于教师有价值的指导。对学生而言,“一望而知”的是文本文字构成的表象,而“一无所知”的则是文本间的“空白”。阅读中缺少了设身处地的想象,个体生命的体验,阅读便失去了生命。
三、在平淡的地方看到馥郁的风景
《牛郎织女》,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但民间故事成为语文的教学文本,我们便绝不能仅仅把它看成一个神奇的故事。
我将教学的基本思路定为“走进故事。走近人物”,教学立意确定为:建立“(牛郎)无限相信爱的力量”和“(织女)不懈追求心灵的自由”的人文高度。具体的教学设想为: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境遇,深入把握牛郎和织女等人物的性格,深切关怀人物命运,学会走进人物内心的深度阅读方法。
为了让这个故事活起来,在第一课时,我运用在文本细读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抓住文中的两个“最”字,并分三个层次进行铺陈:一是放大选择“最好的草地”和“最干净的溪水”的过程;二是聚焦此时牛郎腹内饥身上寒的状态;三是放眼这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每天”如此。另外,为了让牛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丰满起来,我采用角色假想的方法,让学生作牛郎的代言人,让牛郎“心眼好”的选择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让“无限相信爱的力量”成为学生自己的发现。
经常能观摩到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大家的主要精力总放在情节的梳理和人物性格的提炼上。而一节课下来,人物的形象却那么单薄,教学也缺少了一种因故事本身而产生的动人的力量。刘勰《文心雕龙》有云:“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也就是说,“文”与“质”本是一体,在教学中我们便遇到了把谁放在首位的问题。“文本中的语言是沉默着的。”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目的,恐怕求索“质”的微言大义倒是其次,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