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难说得清楚,哪一本书对我以及对我的教学主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细细地梳理一下,却发现有一本书竟然悄悄地伴随着我走过了八年,八年里我把这本书先后读了五遍,其间不经意地随手翻阅,或者为了查找资料而专门阅读其中某个章节还不算在其内。这本书叫做《科学究竟是什么》,作者是南京大学的张红霞教授。“这是我国目前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方面认识的培训用书”(郁波·序)。
最初,对于这本书我竟然怀着一丝抵触情绪,这种情绪源于这本书的书名——《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是什么?——这是个所有研究科学以及研究科学教育的人必须回答的问题。然而众多的研究发现,很难给科学的本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难道,一个南大教授就能够回答?再说,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默斯论述当代科学哲学的代表作书名也叫《科学究竟是什么》,难道这本书能够超越A.F.查尔默斯的论述?
带着几许的疑问和挑剔,我打开了这本书。
全书除了引言部分,共有十一章和两个附录。这十一章主要对“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的过程究竟是什么”、“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等十一个问题进行了诠释。每一章都单独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得比较详细、系统,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案例片段。从全书的章节来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程序。全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地解决着这样一个问题:科学的性质是什么?
我连读了两遍。读的时候很有相见恨晚茅塞顿开的感觉,特别是中间关于归纳与证伪的讨论,觉得讲得很有条理又深入浅出,可是到了后面关于真理的语义学的部分,就嚼不太动,以至整本书看下来,也不知道科学究竟是什么,再加上对其中细节的纠缠,不明白的更多了,只是知道了关于科学的认识的变化线索。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想要回忆一下我都读到些什么时,我的头脑中近乎一片空白。但我知道,这本书已经很深地改变了我对科学的看法。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却对科学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可以以一个简洁的定律形式来告诉人们宇宙的某种规则,规则发现使得人们看宇宙、世界更加简洁明了。科学就是人类用自己的经验去和这个世界互动。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用自己的体验和成人的经验互动,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营造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的空间。
书中指出:科学是为了解释世界,但在解释世界之前,科学家必须客观地描述世界。科学家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艺术家是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工程师是为了创造一个尚不存在的物质世界。科学为了解释世界而获取事实证据是依据共同的步骤和规范,这个步骤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至于别人可以重复研究;而艺术家讲究风格独特,而且是独特到别人无法模仿才是最好。由于科研成果是对世界的一种纯理性的解释,因而它是无形的,如日心说、进化论、牛顿定律等;而工程技术和艺术品是有形的、是实际体现的,比如电脑、小说、雕塑等。科学对事实的尊重、对观察的依赖、对结论的谨慎和对错误的勇于修正是科学教育所特有的内容。
书中这样的精彩阐述很多,不必一一列举。怎么说呢,这本书是一本并不是很深但却能触到最关键的地方和最痛处的科学哲学书。其中的一些观点很激进,也有一些可能你部分地认同,喜欢或者不喜欢。但你却清楚,无论如何,你心中对于科学的那种没有保留的信仰可能已经动摇了,可能从此倒塌。但你觉得你更爱科学了,因为你想知道,究竟什么是真实的,它在哪里,你怎样(以及你能不能)认知到它。我发现,所有中学的物理、化学的习题或者那些牛人的科学故事,还有我所用的“完美”的教科书绝对不是科学的全部,甚至并不是科学,但你多少需要一种方法帮助你去逐渐认识这个所谓的外在世界和它的运行规律,当然亦包括它的那些不牢固的根基。而这些思想逐渐地就转化为我的教学行为,就形成了我对教学的理解:
体验是人类探索周遭世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经体验而获得的经历和经验是人类发现自然奥秘、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一经获得,就将永远成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血脉和基因。
科学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和完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在完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文化的滋润。尤其在孩子们埋头活动时,不要去打扰他们,因为这时候孩子心中只有他自己建构的世界。
科学课堂上需要的是孩子潜心的思索,不是老师的喋喋不休!
回想我以前的科学课,几乎每一堂都会有张教授所说的那种课堂里被老师强势的声音和问题所占据的情形,似乎只是在把一些科学知识强加给学生。这样的课其实根本不是科学课。因此,我的课堂从2004年开始追求简约和开放,追求活动和经历,追求思维和批判。
长久地坚持就成了我的课堂教学主张。
我以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活动的经历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更占优势,甚至在讨论会中,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孩子们的话也主要在活动后的研讨会中表达,是集体思想的精华。我想,这才是体现以学生为主。
“2002年启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为近年来我们共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这场变革在我国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反响。对科学课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科学教育基本方式——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极大地开拓了我国科学教师的视野。然而,科学教师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行为和模式。”这是书的序所言。
一点儿也没错。9年后的今天,这个“开阔视野”和“改变行为和模式”的过程仍在继续着。对于我来说,今天、今后仍然是在强化这个过程。
我推荐的10本书:
1.《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刘默耕,湖北教育出版社
2.《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探索》,路培琦、郁波,山东教育出版社
3.《儿童精神哲学》,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美】兰·本达、布莱克伍德、布兰德维恩合著,陈德璋、张泰金译,刘默耕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数理化通俗演义普及本》,梁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万物简史》,【美】比尔·布莱森著,严维明、陈邕译,接力出版社
7.《为什么孩子要来上学》,【日】大江健三郎著,陈保朱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8.《学校在窗外》,黄武雄(台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9.《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0.《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陈华彬、梁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最初,对于这本书我竟然怀着一丝抵触情绪,这种情绪源于这本书的书名——《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是什么?——这是个所有研究科学以及研究科学教育的人必须回答的问题。然而众多的研究发现,很难给科学的本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难道,一个南大教授就能够回答?再说,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默斯论述当代科学哲学的代表作书名也叫《科学究竟是什么》,难道这本书能够超越A.F.查尔默斯的论述?
带着几许的疑问和挑剔,我打开了这本书。
全书除了引言部分,共有十一章和两个附录。这十一章主要对“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的过程究竟是什么”、“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等十一个问题进行了诠释。每一章都单独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得比较详细、系统,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案例片段。从全书的章节来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程序。全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地解决着这样一个问题:科学的性质是什么?
我连读了两遍。读的时候很有相见恨晚茅塞顿开的感觉,特别是中间关于归纳与证伪的讨论,觉得讲得很有条理又深入浅出,可是到了后面关于真理的语义学的部分,就嚼不太动,以至整本书看下来,也不知道科学究竟是什么,再加上对其中细节的纠缠,不明白的更多了,只是知道了关于科学的认识的变化线索。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想要回忆一下我都读到些什么时,我的头脑中近乎一片空白。但我知道,这本书已经很深地改变了我对科学的看法。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却对科学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可以以一个简洁的定律形式来告诉人们宇宙的某种规则,规则发现使得人们看宇宙、世界更加简洁明了。科学就是人类用自己的经验去和这个世界互动。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用自己的体验和成人的经验互动,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营造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的空间。
书中指出:科学是为了解释世界,但在解释世界之前,科学家必须客观地描述世界。科学家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艺术家是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工程师是为了创造一个尚不存在的物质世界。科学为了解释世界而获取事实证据是依据共同的步骤和规范,这个步骤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至于别人可以重复研究;而艺术家讲究风格独特,而且是独特到别人无法模仿才是最好。由于科研成果是对世界的一种纯理性的解释,因而它是无形的,如日心说、进化论、牛顿定律等;而工程技术和艺术品是有形的、是实际体现的,比如电脑、小说、雕塑等。科学对事实的尊重、对观察的依赖、对结论的谨慎和对错误的勇于修正是科学教育所特有的内容。
书中这样的精彩阐述很多,不必一一列举。怎么说呢,这本书是一本并不是很深但却能触到最关键的地方和最痛处的科学哲学书。其中的一些观点很激进,也有一些可能你部分地认同,喜欢或者不喜欢。但你却清楚,无论如何,你心中对于科学的那种没有保留的信仰可能已经动摇了,可能从此倒塌。但你觉得你更爱科学了,因为你想知道,究竟什么是真实的,它在哪里,你怎样(以及你能不能)认知到它。我发现,所有中学的物理、化学的习题或者那些牛人的科学故事,还有我所用的“完美”的教科书绝对不是科学的全部,甚至并不是科学,但你多少需要一种方法帮助你去逐渐认识这个所谓的外在世界和它的运行规律,当然亦包括它的那些不牢固的根基。而这些思想逐渐地就转化为我的教学行为,就形成了我对教学的理解:
体验是人类探索周遭世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经体验而获得的经历和经验是人类发现自然奥秘、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一经获得,就将永远成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血脉和基因。
科学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和完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在完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文化的滋润。尤其在孩子们埋头活动时,不要去打扰他们,因为这时候孩子心中只有他自己建构的世界。
科学课堂上需要的是孩子潜心的思索,不是老师的喋喋不休!
回想我以前的科学课,几乎每一堂都会有张教授所说的那种课堂里被老师强势的声音和问题所占据的情形,似乎只是在把一些科学知识强加给学生。这样的课其实根本不是科学课。因此,我的课堂从2004年开始追求简约和开放,追求活动和经历,追求思维和批判。
长久地坚持就成了我的课堂教学主张。
我以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活动的经历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更占优势,甚至在讨论会中,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孩子们的话也主要在活动后的研讨会中表达,是集体思想的精华。我想,这才是体现以学生为主。
“2002年启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为近年来我们共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这场变革在我国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反响。对科学课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科学教育基本方式——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极大地开拓了我国科学教师的视野。然而,科学教师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行为和模式。”这是书的序所言。
一点儿也没错。9年后的今天,这个“开阔视野”和“改变行为和模式”的过程仍在继续着。对于我来说,今天、今后仍然是在强化这个过程。
我推荐的10本书:
1.《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刘默耕,湖北教育出版社
2.《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探索》,路培琦、郁波,山东教育出版社
3.《儿童精神哲学》,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美】兰·本达、布莱克伍德、布兰德维恩合著,陈德璋、张泰金译,刘默耕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数理化通俗演义普及本》,梁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万物简史》,【美】比尔·布莱森著,严维明、陈邕译,接力出版社
7.《为什么孩子要来上学》,【日】大江健三郎著,陈保朱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8.《学校在窗外》,黄武雄(台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9.《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0.《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陈华彬、梁玲,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