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教师,引导我们前行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790年lO月29日,第斯多惠出生在威斯特法利亚省锡利市的一个法官家庭。他的父亲,富有智慧,精通法学,处事严谨,同时家法严明,为儿子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他的母亲,在18世纪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普遍不被尊重的情况下,竞受过比较高的教育,所以她教子有方,对儿子的品质熏陶和智力开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父母亲的严格要求和精心培育下,第斯多惠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第斯多惠并不是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经常放下书本,走出书房,或到附近的树林间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聆听小鸟的歌唱,获得一些灵感,得到一点启示,或走在田野,观察禾苗、虫子,并经常和农民攀谈,了解社会现状。这种边学边体验大自然和生活的习惯,影响了第斯多惠一生的治学倾向——“学以致用”。
  小学毕业后,第斯多惠以骄人的成绩,顺利进入了一家中学——西根市的拉丁语学校。在这所中学,他学习非常认真,门门优秀,终于在1808年以高分踏入大学的殿堂。在这所大学里,他专攻历史、数学和哲学,但他逐渐发现,这里并不是他理想中的学习殿堂,因为这里的课程设置比较陈旧,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不能炽热地燃烧他的学习激情。带着巨大的遗憾和深深的不满,在第二年即1809年,他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抉择,转到了一所名叫“杜平根”的大学。
  杜平根大学可真是学习的殿堂,在这里,课程设置不仅合理,而且先进,能够极大地满足他的求知欲望。在这里,他激情燃烧,处于学习的巅峰状态。他广泛阅读先哲们的著作,并逐渐发现了自己阅读的兴趣重心在于教育书籍,于是潜心探讨各种教育理论。他深为法国的卢梭和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所折服、鼓舞,并认为这两位教育大师喊出了改革教育的时代最强音。从此,他确定了终身从教的人生理想,决定于一番改革旧教育制度的伟大事业。为实现自己的宏图伟愿,为未来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好基础,他博览群书,熟悉历史、地理,精通哲学、法律,通晓外文、物理,专于国语、数学,几乎成了全才。
  1811年,第斯多惠怀抱利器,踌躇满志,走出了大学校门。次年,他先是牛刀小试,在霍尔姆城做一个家庭教师。他一边辅导别人小孩学习,一边还努力自学。为的是日后能够拿到哲学博士的学位(后于1817年获得)。短暂的家教经历,为他的教育实践拉开了序幕。
  
  二
  
  跟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德国的教育改革姗姗来迟,但它一亮相,就令全世界大吃一惊。哲学大师康德等人发起了泛爱主义学校运动,而在1809-1810年担任普鲁士内务部教育厅厅长的洪堡大力推行了新人文主义教育——他在任职的18个月中领导了德国近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教育改革,在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学校管理和师资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针。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运动,虽然受到当时陈旧的封建残余势力的重重阻挠,但也极大地改善了德国教育的生态环境,催生了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等世界一流的教育家。三个教育大师在19世纪初的异军突起,使德国在教育思想上的发展明显超过其他欧洲国家,使德国变成了欧洲教育的“领导者”。
  1809年转学立志之时,第斯多惠正好19岁。这一年,赫尔巴特33岁,福禄培尔27岁。年轻,使第斯多惠有机会历经德国教育的两个关键时期——发展时期(19世纪初至30年代)和复辟时期(40年代至60年代),并直接催生了后来德国教育的复兴时期(70年代至世纪末)。关于发展时期和复辟时期,严格来说,是以1848年欧洲革命为界线的,或者是以第斯多惠1847年被反动政府解除校长职务为界线的。在这个界线之前,他和赫尔巴特、福禄培尔一起,分别在师范教育、普通教育和幼儿教育等不同的领域,为德国教育的起飞立下汗马功劳;在这个界线之后,他几乎是独当一面,利用一切场合和机会,与反动政府作坚决的斗争。为未来德国教育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第斯多惠在德国教育的发展时期,是如何激情演绎教育的精义,有声有色地开展教育工作,写就一个又一个教育传奇的。
  1813年,第斯多惠结束了为别人做家庭教师的过渡期,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他的第一个教育岗位是法兰克福市模范学校。在这里任教时,他结识了裴斯泰洛齐的信徒,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了解。裴斯泰洛齐献身教育的精神和教育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18年,第斯多惠又来到爱北非特拉丁语学校。在勤奋教书的同时,他还兼任副校长。他效法卢梭思想,模仿裴斯泰洛齐的教法,勇于改革实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初试成功使他激动不已。他诚心推广实验方法,宣传先辈思想。但有关方面不予理睬,同行们也是不断晒笑,这激怒了第斯多惠。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位涉世不深的青年教师,以他的单纯、热情和勇敢,不顾同行们的劝阻,单枪匹马,同保守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7年的教育经历,无疑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客观上为第斯多惠以后长期的教育行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后来的师范教育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范教育”在当时是一种新生事物。比他长一辈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虽然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但他也曾呼吁道:“一种教学的方案,如果没有相当的教师,尤其是缺少为此方案的精神所感动的教师,以及在方法运用上的练达的教师,则实无任何价值之可言,所以我建议设立一种小规模的实验学校,这种办法或者能成为将来扩充运动的最优良的准备。康德有一句话‘先之以实验学校,继之以师范学校’。”当时。德国师范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但也正因为如此,第斯多惠得到了教育改革的机会。
  1820年,政府新建了一所“师范教育”基地——默尔斯师范学校。因声誉日隆,第斯多惠得到了教育部门的信任,被任命为这所学校的校长。此前,第斯多惠虽已大胆搞起教育改革,但无奈做事受人掣肘,不能独当一面。现在有了尚方宝剑,担待一校之长,他终于可以及锋而试。7月3日,他在全体教师面前作了开学演说,号召未来的教师永远批判地思考,要有创新精神,并竭力发展自己学生的智力。他按照自己的主张,制订了教育计划,编排了课程内容,配备了教师人选,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但他并不想纸上谈兵,构建空中楼阁,所以他还主动地兼任数学和德语课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他还挤出宝贵时间,经常去一所附属小学,带着课题,进行大胆的教改实验。
  第斯多惠并不满足于成功之花仅仅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开放,他希望自己的治校经验和教育思想能够在更大的范围甚至整个德国广为传播。让所有的教师有机会“充电”。于是,他在治校和教改之余,还撰写教育论文,并在1827年亲自主编《莱茵教育杂志》,扎扎实实地宣传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12年的成功治校和教改,使第斯多惠在教育界的 名声越来越响亮。1832年,一张新的委任状又摆在他的面前。这次,教育改革的舞台更大了,变成了柏林师范学校。这所师范学校,创建于1809年,比原来的默尔斯师范学校校龄要长11年,况且当时德国的师范学校原本就寥若晨星,所以它的历史可算得上悠久了。第斯多惠担任校长,并教授教育学及分科教学法,一干就是15年。15年,使柏林师范学校历史更悠久了,同时知名度也更高了。
  通过实践,第斯多惠认识到了教育和社会的密切关系,认为国家“外部的统一任务”可由政治来解决,而国民之心的“内部统一任务”则应由教育来解决:要使二者结合起来,需要通过全民族的公共教育来实现。我们知道,德国一直到1871年才真正统一,这当然有“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丰功伟绩,但同时也有第斯多惠等教育家的突出贡献。为了完成国民之心的“内部统一任务”。第斯多惠立足于柏林师范学校,放眼整个德意志的教育。凝聚人心,推进民主进程,创造教育奇迹,为德意志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腾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团结同道,于1832年建立了教育学协会,切磋育人艺术;他劳心苦思,于1835年完成并发表了《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引领教师成长;他苦心孤诣,于1840年创办柏林教师协会,捍卫教师权益。
  到1847年被免去柏林师范学校校长职务为止,第斯多惠从教34年,从事师范教育26年,既是一位优秀的资深教师,又是一位杰出的资深校长。这二三十年,正是19世纪德国教育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他和赫尔巴特、福禄培尔共同上演“三重奏”。为德国教育的伟大复兴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使教育事业的后继者拥有了站立着的“巨人肩膀”。
  
  三
  
  德国教育在经历了成绩喜人的发展时期之后,却意外地出现了两次停滞和倒退。
  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倡议下,欧洲各国的反动势力成立了以俄、奥、普三国为核心的“神圣同盟”,旨在恢复和巩固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同盟”成立后,普鲁士政府立即采取了阻挠教育改革的措施。1817年成立了“精神事物与教育部”,部长阿尔登斯坦公开发表文告表示反对人民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当时小学学校的数量虽有增加,但教育内容越来越具有宗教的、民族主义的和君主主义的性质。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普鲁士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国民教育事业的摧残。1854年10月,普鲁士政府颁布了一道关于国民学校和师范学校的法令。法令规定,国民学校和师范学校应该建立在宗教的、效忠于普鲁士君主的基础上。规定小学全部由教会管理,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其余科目被削减到最低限度,采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师范学校主要讲授类似学校法令汇编的“学校管理”,教育学、心理学和古典文学课程都被取消。这一法令的实施,使德国整个教育领域弥散着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息,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这一时期,持续30年,史称复辟时期。然而,具有良知和时代使命感的教育家第斯多惠,坚决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致力于改革旧教育的实践活动和民主教育理论的宣传活动,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保守落后的封建教育制度。因而,从1836年起,他就经常受到当时反动政府及其教育部的批评、训斥和禁止。1847年,第斯多惠被免去柏林师范学校校长的职务,但仍被允许在该校教书。
  面对迫害和压制,第斯多惠并未就此消沉,而是更为积极地参加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活动。是年,“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言人赫尔巴特已辞世7年,“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已是66岁的老者。离生命的尽头仅剩4年。德国19世纪的三大教育家,如今惟有第斯多惠仍活跃在神圣的教育岗位上,但也有58岁,几近退休之龄。他独当一面,孤军奋战,成为德国教育“复辟时期”反对倒行逆施、主张社会进步的一面旗手。这一年,他被推选为“全德教师联盟”主席。他不负众望,利用新的斗争平台,热情地发表演说,为民主主义教育鼓与呼,积极领导教师对封建教育、宗教教育展开坚决的斗争。为此,他受到官方更大的迫害。1850年,随着欧洲的革命运动被镇压,第斯多惠也被迫退休——实际上是被解除了一切公职。
  虽然退休却并不在家赋闲,第斯多惠老当益壮,继续对封建主义、宗教主义进行斗争,并继续思考基础教育的理论问题。1851年,他开始出版《教育年鉴》,系统整理教育文献。1857年,他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著作《教育理想与可能性》,延续教育的浪漫主义精神。1858年,他众望所归,当选为普鲁士众议院议员。在议会厅,他积极担任民主主义教育的代言人,继续声讨反动政府和抨击他们反动的教育政策。
  第斯多惠的进步活动受到了反动政府和教会的攻击,但却得到了德国进步教师和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1865年,当第斯多惠过75岁寿辰时,人们为他举行盛大宴会,并向他赠送银制桂冠。以感谢他为德国国民教育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第斯多惠在给大家的答谢辞中指出:“人民的教育,在最广义上来说,乃是人民的解放。”
  是的,人民的教育,即人民的解放。黑暗的复辟时期不久将会宣告结束,而迎来的必定是德国教育的复兴时期。但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第斯多惠等人在教育的“发展时期”立志创业,正是因为第斯多惠等人在教育的“复辟时期”励志图强,德国教育才真正实现了它的复兴之梦。
  
  四
  
  1866年7月7日,第斯多惠因患流行性霍乱不幸逝世,终年76岁。整个德意志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深情悼念这位“坚决走进步道路的古典教育的典型代表”。人们把他一生对师范教育的伟大贡献,浓缩成“德国教师的教师”、“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等高度凝练的几个字来高度评价和讴歌他。是的,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教师已是人生幸事了,而能够成为一名“教师的教师”,乃是人生中幸事的幸事,是最大的幸事。中国古代有“金针度人”之说,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我想,被后人誉为“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正是“金针度人”——不仅指教了当时的教师,而且指教了后世的教师。
  第斯多惠的“金针”当然有很多,其中最“厉害”的当数1835年主编和出版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这本书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培养教师的名著,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全书分两部分:第一卷是总论,为他的手笔;第二卷是专论,是合著(中学和师范学校教师的手笔),系有关各科教学法性质的论文。专论中,第斯多惠写了德语、算术、理科等教学法、爱国心的培养等章节,后来还增加了盲、聋、哑教学论述各两章。比较起来,“总论”是其中的精华,它非常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第斯多惠关于“师范教育”的种种思想。
  为了说明《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的巨大影响力,请让我们先采撷其中的三句话: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 发现真理。
  ——问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在有后面这种情况的地方,学校里将充满着沸腾的理智生活。
  它们是当前教师论文中引用频率特高的教育格言。我们从第斯多惠的只言片语中获得了不少启迪,但更应该全面了解他的教育思想。下面就让我们来认真盘点一下这位教育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他提出了两个“遵循”——遵循自然和遵循文化。受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影响,他特别重视教育适应人的自然本性的要求,他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然而,他并没有停滞在自然适应性原则上,他又提出了教育中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所说的“文化”,包含多种意义,而总的来说是指由民族历史的传统与发展所形成的一切社会文化。据此,他提出,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培养他们具备一切优良的社会性的品质,例如:真诚、爱好自由、刚毅、勇敢、有深谋远虑、精确、稳定、有深厚的感情等。文化适应性原则的提出是第斯多惠在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一个贡献。
  关于教育的目的观。他指出“形式目的(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质目的(掌握知识内容)”应该相统一。首先,他认为教学必须努力达到上述两种目的,这两种目的并不彼此排斥。其次,他认为,在“两个目的之中毕竟只有一个始终是比较重要些、高级些,因而应当占优势的和统治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他又认为“形式目的”更重要,特别是在小学教学中应把“形式目的”放在首位。再次,他在肯定“形式目的”在先时,与以往的“形式目的”论只强调思维训练而反对学习实际知识不同,他强调思维训练要和正确地学习实际知识的教材同时并进。
  关于教学的规则,他非常科学地归纳为四个方面:所教的对象——学生主体;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客体;学生所处的时间、地点和外部关系;教师。对于每一个方面,他都提出了具体的见解。
  关于教师观,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力求使教学引人入胜。教师应该主动地以种种讲述方式和对儿童的热爱来热情地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内在精神力量,使学生得到激励与鼓舞,这不仅能使他们更好地获得知识,而且能更好地获得思维、情感与意志的发展。第二,要精力充沛地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精力饱满,也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紧张的注意力,这既能够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地自由思考,又能够保证教室中的良好纪律。第三,迫使学生正确地口述教材。教师不能让学生多听少讲,而应该多给学生以学习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善于用自己的话,口述他们所领会的知识。只有正确地表达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掌握和巩固住了的东西,也才能够培养判断与概括的能力。第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不进。作为教师,只认识到“不进则退”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心认识到教师永远是学生的直观对象,是学生的生动榜样。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来都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与完善了的工作,它应该永远在前进与发展之中。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包括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完善和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眼界。他要求教师“要经常地加强进修: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来说,要加强普通教育,作为一个教师来说。要加强专业教育!”18至19世纪德国学校由于不重视知识的传授,也很不重视教师的培养,教师大多由“坐式”手工业者或残废军人充任,他们在教学中既不能传授系统知识,也说不上启发学生的能力。因此,第斯多惠对教师的上述要求在德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的精髓所在。这本书初名为《教师与志愿做教师者之教育指南》,后来才改为现名。这一书名中之所以明确标出“德国”的字样,是由于他要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为祖国而教。如今,从这本书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来看,它已经不仅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成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所有教师案头的必读书。从第斯多惠在师范教育领域的巨大影响力来看,他不仅是“德国教师的教师”,也是“全世界教师的教师”。
  但丁在他的《神曲》的煞尾写道:“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前行。”在这里,也让我们对第斯多惠说一句:“永恒之教师,引导我们前行。”
其他文献
许多教师在教学第三课时综合板块时,总是简单地复习A、B、C、D部分,然后完成综合板块的练习。本意很好,希望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操练和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殊不知语言是用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长期如此,不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只见学生对综合板块学习的排斥。《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的特点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笔者认为,综合板块的教学也应紧扣单元主题,沿着一条主线,让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整体地学习。而
经世致用——朴素而内敛的教育准绳    实事求是,莫做调人。  ——南菁书院院长黄以周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前身为光绪八年(1882年)江苏学政黄体芳、两江总督左宗棠创办的南菁书院。“南菁”二字取自朱熹《子游祠堂记》名言“南方之学得其菁华”,取南学“约简”之特色,崇尚经世致用的实学,开一时之风气,成为著名的“三吴才薮”。  南菁书院以名师多、藏书多、培养的人才多闻名大江南北。书院以“经世致用
他叫戴铜,一个踏实执着的追梦人。  有人说他有高度。说他有高度,是因为他对教育的理解充满了理想。他常说: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感受到人性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书,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那么,他就没有受过真正的教育。教育就是通过有方向有目标的活动,让学
[摘 要]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参与保护“非遗”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学校教育承担着保护与传承的历史责任。国务院关于“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要求下达五年来,学校传承音乐遗产的教育得到了加强,但还需要增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文化自觉。学校音乐教育要积极推进音乐遗产进课堂,其中关键是要培养
教学之路    “上有英语味的英语课”  我是1996年参加工作的,那时我们当地的英语老师上课用中文授课的非常多,稍微好一点的老师就是讲一句英语,再用中文解释一遍,说白了,讲英语就是装装样子的。我想改变这样的状态,也想好好训练孩子们,上出有英语味的英语课。于是,我教给学生一些课堂活动方法,逐步形成常规,想通过减少组织环节来增加学生实质性的有效活动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设计了多种分组方式和课堂反
每一篇课文都应该常教常新。随着我们对教与学的感悟逐渐加深,对文本解读的视角,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对教学策略的创造,对教学评价的调整……课堂都会不知不觉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彩的面貌。  《金子》正是这样一篇有嚼头的文章。    [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预设]    《金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里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
初秋,《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颁布。其中“到2015年,全省所有高中达到优质高中标准”这一目标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昭示着5年内全省三星级高中将全覆盖,普通高中教育将率先实现优质均衡!  如何实现“普及与提高并举、优质与特色俱进”?这是普及高中教育时期每一个省份都在探索的重要课题。敢为人先的江苏在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成功创设星级高中评估机制,推动了普通高
摘要:学校教学改革成功的内在机制是校长领导的教学改革共同体在较为宽松的教学改革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将教学改革的理念转化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而且,严格的教学制度保障了教学模式的实施。这样,教师们形成了教学改革所期待的教学行为,乃至养成了更具有持久性的教学习惯。当前的学校教学改革无法回避考试评价的问题,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考试优秀的教学改革才有生命力。基于学校教学改革的
很难说得清楚,哪一本书对我以及对我的教学主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细细地梳理一下,却发现有一本书竟然悄悄地伴随着我走过了八年,八年里我把这本书先后读了五遍,其间不经意地随手翻阅,或者为了查找资料而专门阅读其中某个章节还不算在其内。这本书叫做《科学究竟是什么》,作者是南京大学的张红霞教授。“这是我国目前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方面认识的培训用书”(郁波·序)。  最初,对于这本书我竟然怀着一丝抵触
尽管大班教学在知识传授方面有教学面广、时间经济等优点。但它同时制约着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鉴于这一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静态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基础方式,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教学与操练:动态教学模式则侧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两者相辅相成,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