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是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助残成才的关键。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也是聋校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聋生数学语言的教学,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聋生 数学语言 全面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个体体验的中介。语言对人的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聋哑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是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助残成才的关键。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也是聋校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聋生数学语言的教学,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一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沟通是交流思想,表达意愿,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任何人都想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聋生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由于生理的残疾,有些胆怯,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往往放弃了说话的权利,他们需要有人帮助引导,建立起说话的欲望。
为了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学挂图,实物,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用口语进行交往的愿望和意识。如:教学乘法口诀,要引导聋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和口诀的来源。6×3表示3个6相加,即6+6+6=18,口诀:三六十八。教师在聋生说得过程中,用赞许的目光或微笑鼓励他,当他能发出比较清晰的声音,说的比较有条理的时候,教师就和全班同学伸出大拇指表扬他,让他知道说话能让老师和同学明白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想说、敢说。
聋生的语言由于口语的障碍,语序颠倒,语句不通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往往孤立地对待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只抓住局部的、个别的因素来解答问题。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地结合直观教学手段,加强他们的叙说训练,让学生弄清题意,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连贯地、完整地说出题目中的意思,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如:教学“求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开始的时候注重复习,巩固学习过的语言,再利用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操作,让聋生亲自看一看图,摆一摆实物,进行教学过渡,使聋生对比较的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获得初步表象,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双拼”再读题目。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聋生口述解题的能力。
二、注重课堂教学,发展语言。
聋生由于听力器官受损,影响了语言的正常形成和发展,语言形成和发展缓慢,从而影响到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聋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手段必须以口语为主导,凭借课本,合理运用手指语,手势语和板书做辅助语言手段,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动口说的“能力”。数学教材中除了大量的叙述性语言文字以外,还有许多概念、法则、解题步骤、计算公式、数学术语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概念、术语及其他词语的口语教学尤其重要。如:原来、距离、增加、实际、大约、估测等等,这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时教师就要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可以通过直观演示、讲解、实际操作等方法教会学生这些词语的音、形、义和实际运用,充分调动聋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训练他们说话,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形及表情,多模仿,多用口语回答问题。如:用眼睛“看话”,用手“摸话”,用残余听力“听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学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的相互结合,使聋生能理解、记忆数学概念和术语,并能用所学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巩固发展所学到的语言,使他们的数学语言严谨、规范、符合逻辑,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聋生的数学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多边交往,巩固积累。
数学既是认知的,又是社会的。聋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他们不能通过听觉随时随地地聆听语言、检验自己的语言水平,而且经常会不自觉地依赖手势语言,曾经学到的语言很容易回生和遗忘。因此,要加强聋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巩固积累他们的语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聋生的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的能力,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与“语训”课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聋生在听力提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就会更容易些。
其次,丰富的课余生活和加强社会交流也是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环节,要调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发展语言。如:嘱咐家长积极参与聋生语言的学习,使学校教育与家庭联系地更为密切。建议家长与孩子多沟通,可以多问问孩子:“你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你在数学课上学到了什么?”“今天星期几?几点吃午饭?”借助熟悉的生活、学习情景,巩固聋生的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当发现孩子每一点滴的进步家长要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学习语言的信心。
平时还应该鼓励聋生与其他人的交流。大多数聋生由于听力的缺损,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时间长了,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正常人面前表现出自卑、自弃、保守,与人交往时胆怯,不知所措,不敢大胆地“说”。长期以来,学校就让聋生与外校的正常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鼓励聋生与这些年龄相仿的健听学生进行笔谈、书信交往,从而多数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第三,创设实践机会,丰富感性经验。学习数学语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同日常交往活动联系起来,加强语言实践,让语言与经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布置超市、水果店等区角,进行模拟购物。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超市进行真实的购物体验,认识物品的价格,认识物品的数量等。回校后相互说说购物的过程,说说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为聋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也增加了与成人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变得更主动、大胆、自信。
在教学中,对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缺陷补偿,更应该让这些身有残疾的孩子体验到平等、信任、宽容和关爱,并在不断地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下,提升内心体验和丰富心灵世界,让聋生充分体现数学学习活动的生命价值。
总之,如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增强信心,耐心地去教导聋生学好数学语言,他们就一定能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资料:《特殊教育学》
《现在特殊教育》2003第一期
【关键词】:聋生 数学语言 全面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个体体验的中介。语言对人的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聋哑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是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助残成才的关键。培养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也是聋校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聋生数学语言的教学,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一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沟通是交流思想,表达意愿,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任何人都想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聋生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由于生理的残疾,有些胆怯,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往往放弃了说话的权利,他们需要有人帮助引导,建立起说话的欲望。
为了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学挂图,实物,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用口语进行交往的愿望和意识。如:教学乘法口诀,要引导聋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和口诀的来源。6×3表示3个6相加,即6+6+6=18,口诀:三六十八。教师在聋生说得过程中,用赞许的目光或微笑鼓励他,当他能发出比较清晰的声音,说的比较有条理的时候,教师就和全班同学伸出大拇指表扬他,让他知道说话能让老师和同学明白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想说、敢说。
聋生的语言由于口语的障碍,语序颠倒,语句不通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往往孤立地对待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只抓住局部的、个别的因素来解答问题。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地结合直观教学手段,加强他们的叙说训练,让学生弄清题意,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连贯地、完整地说出题目中的意思,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如:教学“求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开始的时候注重复习,巩固学习过的语言,再利用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操作,让聋生亲自看一看图,摆一摆实物,进行教学过渡,使聋生对比较的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获得初步表象,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双拼”再读题目。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聋生口述解题的能力。
二、注重课堂教学,发展语言。
聋生由于听力器官受损,影响了语言的正常形成和发展,语言形成和发展缓慢,从而影响到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聋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手段必须以口语为主导,凭借课本,合理运用手指语,手势语和板书做辅助语言手段,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动口说的“能力”。数学教材中除了大量的叙述性语言文字以外,还有许多概念、法则、解题步骤、计算公式、数学术语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概念、术语及其他词语的口语教学尤其重要。如:原来、距离、增加、实际、大约、估测等等,这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时教师就要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可以通过直观演示、讲解、实际操作等方法教会学生这些词语的音、形、义和实际运用,充分调动聋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训练他们说话,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形及表情,多模仿,多用口语回答问题。如:用眼睛“看话”,用手“摸话”,用残余听力“听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学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的相互结合,使聋生能理解、记忆数学概念和术语,并能用所学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巩固发展所学到的语言,使他们的数学语言严谨、规范、符合逻辑,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聋生的数学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多边交往,巩固积累。
数学既是认知的,又是社会的。聋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他们不能通过听觉随时随地地聆听语言、检验自己的语言水平,而且经常会不自觉地依赖手势语言,曾经学到的语言很容易回生和遗忘。因此,要加强聋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巩固积累他们的语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聋生的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的能力,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与“语训”课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聋生在听力提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就会更容易些。
其次,丰富的课余生活和加强社会交流也是他们学习语言的重要环节,要调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发展语言。如:嘱咐家长积极参与聋生语言的学习,使学校教育与家庭联系地更为密切。建议家长与孩子多沟通,可以多问问孩子:“你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你在数学课上学到了什么?”“今天星期几?几点吃午饭?”借助熟悉的生活、学习情景,巩固聋生的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当发现孩子每一点滴的进步家长要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学习语言的信心。
平时还应该鼓励聋生与其他人的交流。大多数聋生由于听力的缺损,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时间长了,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正常人面前表现出自卑、自弃、保守,与人交往时胆怯,不知所措,不敢大胆地“说”。长期以来,学校就让聋生与外校的正常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鼓励聋生与这些年龄相仿的健听学生进行笔谈、书信交往,从而多数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第三,创设实践机会,丰富感性经验。学习数学语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同日常交往活动联系起来,加强语言实践,让语言与经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布置超市、水果店等区角,进行模拟购物。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超市进行真实的购物体验,认识物品的价格,认识物品的数量等。回校后相互说说购物的过程,说说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为聋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也增加了与成人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变得更主动、大胆、自信。
在教学中,对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缺陷补偿,更应该让这些身有残疾的孩子体验到平等、信任、宽容和关爱,并在不断地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下,提升内心体验和丰富心灵世界,让聋生充分体现数学学习活动的生命价值。
总之,如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增强信心,耐心地去教导聋生学好数学语言,他们就一定能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资料:《特殊教育学》
《现在特殊教育》2003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