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如今就业环境压力巨大的情况之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都趋于饱和的状态。中职学生作为技术类培养的专业人才,其在某一领域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但是相比较而言,其文凭学历在社会上属于中间水准,在同行业竞争中不占优势。本文以中职学生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就业情况进行简单分析,阐述如何提升相映的就业能力,并且给予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86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根据教育部规定,未来我国有一半的初中生,将步入职业院校就读以缓解我国在专业领域上人才的欠缺。然而,中职学生相比较于大专生以上学历的学生而言,无论是社会普遍认可度还是专业技能水平,都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在就业环境如此严峻的情况之下,如何保证该类学生顺利就业是一个难题。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面临的人才缺口的基数较为庞大,然而如何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问题依然存在。
1、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一)模块化课程
中职学生相对于其他步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学校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应该注重课程教育的合理性。对于所学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切不能没有计划、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传授。模块化课程可以充分让学生学习该模块的知识重点,使得学生对该模块有全方位的认知。同时,学校应该保持学生对于该模块所产生的兴趣爱好并且进行定向培养,充分发掘其天赋,让其在该领域进行适当的创造。
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即“汽车运用”以及“汽车维修”,根据不同学生对于这两模块儿的兴趣爱好,施行不同的课程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喜欢课程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同时也提升该学生对于本专业某一领域的专业性。总体而言,模块化课程的意义是在于让学生了解或精通专业里某一知识要领,并且使其充分进行学习与发扬,而其他相应的课程根据学生自己主观意愿以及学校必要的安排进行相应的规划。
(2)增加实习机会,注重实际操作
在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往往考虑的是自己能做什么或自己曾经做过什么。而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并不是以学历为唯一衡量标准,相应的工作经验与实习经历都能在就业的面试过程中取得较好的优势。因此,学校在传授基本理论课程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的培养。换而言之,招聘者需要招聘能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的人才,而相应的实际价值就体现在日常工作任务的开展中。
例如,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学校可以每学期安排一到两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汽车企业支援工作。针对学生喜欢的模块进行定向分配,使其充分了解企业运转原理以及工作事务,让其提前融合到社会工作中。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疑问,教师们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解答。此外,学生在实际实践中所认识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在其返回学校以后,可以对相应的板块进行定向的学习与技能提升,间接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
(3)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环节,教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对于中职学生教育,其难度相对于其他职业的教师而言则大得多。中职教师应该秉承自己的职业道德,并且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经验上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着该学校学生的整体涵养,进而决定着该学校整体的就业水平。学校应该定时的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不限于专业水平的知识,对于相应的思想品质或人文素养都要有一定的要求,从而确保教师团队思想的先进性。同时需要对教师进行定向培训,保证中职技术院校所教授的课程能跟上社会的需求。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的向汽车运用与汽车维修的企业输送相应的技术顾问,而教师作为学校代表的技术顾问,在解决汽车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以及维修问题的同时,又能使得教师的专业性以及知识的前沿性得到补充。此外,通过合作解决车企问题以后,在后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时也有了保障。相对而言,中职院校应当结合实际理论与实际操作对师资力量进行全面培养。
2、纠正教育风气
(1)体制化管理
中职学生入校的平均年龄大约在十四五岁左右,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此类学生或多或少夹杂着叛逆情绪,而相应的不良社会风气也会对其他学生进行影响,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致使的教育整体环境较为糟糕。因此,学校急需要体制化的管理手段来纠正教育风气。
例如,学校可以采取半军事化的封闭式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的考勤与日常作息,积极公正处理校园暴力,以及校园欺凌案件。还想安心学习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打压教育不良风气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中职学校应该把学生知识教育以及思想人文教育和命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在形式上更多的约束学生,在思想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2)开设思想教学课程
体制化管理是为了约束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而开设思想教育的课程则是为了在精神上以及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中职院校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校塑造更好的教育风气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以及生命存在的含义,从而引发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最后引导学生设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以此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学校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人文关怀,解决这个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叛逆现象。换而言之,中职院校不能单纯的以职业技能教授为基准来开展课程,相应的思想教育也至关重要。只有更正的教育风气,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技能学习中。
3、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中职学生从步入职校的那一刻,学校就应该充分尊重其喜好对其进行专业推荐,并且对其兴趣进行充分培养,为学生规划一条职业发展的道路作为学生奋斗的长期目标。现如今,中职院校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较为迷茫,学校有职责、有义务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学生完成学业任务以后学校应当给予其就业指导,良好的就业率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也间接的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对于学校长期可持续有促进作用。
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可根据自身所学领域的专场进行人生规划,汽车作为集成度较高的工业产品。其整个产业链也相当的庞大。此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为广泛,换而言之,学校应该明确学生自我的学习目标,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产业链进行精细化讲解,使得学生在此领域内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专长。当学生有了实际的学習目标其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当学生技能水平提上去以后,自然就解决且就业压力了。因此学校更多的应该是完成一种导师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规划,帮助学生设定目标,为其完善后续的教学指导。
四、结束语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整体来说在社会上需求量还是相当庞大的。但是提升中职学生在此领域的就业率,除了要与全日制的大学生进行技能比拼,还要完成对自身素质涵养的提升。因此,中职院校在为中职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实习环境的同时,还需要对中职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情怀教育。这个社会文凭并不一定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因此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是赢得企业与社会认可的关键所在。中职院校的师资团队和教学理念都应该为学生技能学习和素质培养负责。
参考文献
[1]侯丹.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 苏州大学,2009.
[2]黄刚. 提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中国科技纵横,2010,000(023):101-101.
[3]刘任庆,黎修良,李治国.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3-85.
[4]何成奎. 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
关键词:中职学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86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根据教育部规定,未来我国有一半的初中生,将步入职业院校就读以缓解我国在专业领域上人才的欠缺。然而,中职学生相比较于大专生以上学历的学生而言,无论是社会普遍认可度还是专业技能水平,都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在就业环境如此严峻的情况之下,如何保证该类学生顺利就业是一个难题。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面临的人才缺口的基数较为庞大,然而如何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问题依然存在。
1、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一)模块化课程
中职学生相对于其他步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学校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应该注重课程教育的合理性。对于所学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切不能没有计划、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传授。模块化课程可以充分让学生学习该模块的知识重点,使得学生对该模块有全方位的认知。同时,学校应该保持学生对于该模块所产生的兴趣爱好并且进行定向培养,充分发掘其天赋,让其在该领域进行适当的创造。
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即“汽车运用”以及“汽车维修”,根据不同学生对于这两模块儿的兴趣爱好,施行不同的课程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喜欢课程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同时也提升该学生对于本专业某一领域的专业性。总体而言,模块化课程的意义是在于让学生了解或精通专业里某一知识要领,并且使其充分进行学习与发扬,而其他相应的课程根据学生自己主观意愿以及学校必要的安排进行相应的规划。
(2)增加实习机会,注重实际操作
在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往往考虑的是自己能做什么或自己曾经做过什么。而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并不是以学历为唯一衡量标准,相应的工作经验与实习经历都能在就业的面试过程中取得较好的优势。因此,学校在传授基本理论课程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的培养。换而言之,招聘者需要招聘能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的人才,而相应的实际价值就体现在日常工作任务的开展中。
例如,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学校可以每学期安排一到两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汽车企业支援工作。针对学生喜欢的模块进行定向分配,使其充分了解企业运转原理以及工作事务,让其提前融合到社会工作中。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疑问,教师们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解答。此外,学生在实际实践中所认识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在其返回学校以后,可以对相应的板块进行定向的学习与技能提升,间接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
(3)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环节,教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对于中职学生教育,其难度相对于其他职业的教师而言则大得多。中职教师应该秉承自己的职业道德,并且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经验上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着该学校学生的整体涵养,进而决定着该学校整体的就业水平。学校应该定时的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不限于专业水平的知识,对于相应的思想品质或人文素养都要有一定的要求,从而确保教师团队思想的先进性。同时需要对教师进行定向培训,保证中职技术院校所教授的课程能跟上社会的需求。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的向汽车运用与汽车维修的企业输送相应的技术顾问,而教师作为学校代表的技术顾问,在解决汽车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以及维修问题的同时,又能使得教师的专业性以及知识的前沿性得到补充。此外,通过合作解决车企问题以后,在后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时也有了保障。相对而言,中职院校应当结合实际理论与实际操作对师资力量进行全面培养。
2、纠正教育风气
(1)体制化管理
中职学生入校的平均年龄大约在十四五岁左右,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此类学生或多或少夹杂着叛逆情绪,而相应的不良社会风气也会对其他学生进行影响,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致使的教育整体环境较为糟糕。因此,学校急需要体制化的管理手段来纠正教育风气。
例如,学校可以采取半军事化的封闭式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的考勤与日常作息,积极公正处理校园暴力,以及校园欺凌案件。还想安心学习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打压教育不良风气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中职学校应该把学生知识教育以及思想人文教育和命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在形式上更多的约束学生,在思想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2)开设思想教学课程
体制化管理是为了约束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而开设思想教育的课程则是为了在精神上以及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中职院校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校塑造更好的教育风气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以及生命存在的含义,从而引发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最后引导学生设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以此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学校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人文关怀,解决这个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叛逆现象。换而言之,中职院校不能单纯的以职业技能教授为基准来开展课程,相应的思想教育也至关重要。只有更正的教育风气,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技能学习中。
3、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中职学生从步入职校的那一刻,学校就应该充分尊重其喜好对其进行专业推荐,并且对其兴趣进行充分培养,为学生规划一条职业发展的道路作为学生奋斗的长期目标。现如今,中职院校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较为迷茫,学校有职责、有义务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学生完成学业任务以后学校应当给予其就业指导,良好的就业率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也间接的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对于学校长期可持续有促进作用。
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可根据自身所学领域的专场进行人生规划,汽车作为集成度较高的工业产品。其整个产业链也相当的庞大。此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为广泛,换而言之,学校应该明确学生自我的学习目标,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产业链进行精细化讲解,使得学生在此领域内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专长。当学生有了实际的学習目标其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当学生技能水平提上去以后,自然就解决且就业压力了。因此学校更多的应该是完成一种导师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规划,帮助学生设定目标,为其完善后续的教学指导。
四、结束语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整体来说在社会上需求量还是相当庞大的。但是提升中职学生在此领域的就业率,除了要与全日制的大学生进行技能比拼,还要完成对自身素质涵养的提升。因此,中职院校在为中职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实习环境的同时,还需要对中职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情怀教育。这个社会文凭并不一定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因此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是赢得企业与社会认可的关键所在。中职院校的师资团队和教学理念都应该为学生技能学习和素质培养负责。
参考文献
[1]侯丹.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 苏州大学,2009.
[2]黄刚. 提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中国科技纵横,2010,000(023):101-101.
[3]刘任庆,黎修良,李治国.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3-85.
[4]何成奎. 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