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则是艺术的缔造者。每一堂课在教室眼中都是一个需要不断雕琢、打磨的艺术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信息库,知识点传输者。因为,课堂不过是教师“满堂灌”的一个途径,只要教师说完了,课便上完了。至于学生能不能跟上,课堂气氛怎么样,不重要!学生只要听就好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的听课效率低,课堂气氛也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明明可以雕琢成青花瓷的艺术品,却仅仅成为了一个盛水的陶瓷罐。这似乎背离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是每一个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中国古代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语文教学的情景,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那么,如何创设语文情境呢?比如说, 在讲解《声声慢》时,传统的授课模式往往停留在学生自读、齐读、教师泛读这样一个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学生不能体会情感,自然读不出感情。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一个寒冷凄清的傍晚,满地梧桐落叶,词人独坐窗台,看着外面的凄风苦雨,回想自身的孤苦伶仃,满面愁容。配上画面和音乐,让学生深入其境,借助幻灯片来一个“穿越”,以李清照的身份来读这首诗,相信同学们的情感表达会更深刻、更到位、更有感染力。这就是情境创设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二、借助多媒体,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多媒体的出现,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有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知识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时代背景、思想情感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文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比如说,《国殇》这首诗,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加之屈原的文章比较难懂,很多学生无法体会将士们这种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有关战争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这种战争的惨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的潜藏内心的爱国情感由内而外触发出来,在课文中得到释放。 再配以伤感的乐调,让学生去诵读,这样一首晦涩难懂的诗歌教学就变成了学生有感情的朗诵会。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而不是负担。
   三、转变角色,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有转变角色,勇于“放手”,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指导者”“启发者”,而不是讲演者。教师的过多参与只能是学生的“不独立、不思考”,有时候我们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能做好。 教师过分细致的讲解反而是在侵占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懒于思考。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意思是说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处于积极思考尚未搞通的心理状态时,指导学生思考;当学生已有所思考,但思考不成熟,置于想说又怕表达不清的心理状态时,适当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考的内容,并能确切地表达出来。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会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做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依然是主角。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要我们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其他文献
好奇心是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也许你曾发现一两岁的小孩好奇心特别强,一到外面就东看看,西瞧瞧,这里摸一摸,那里指一指,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的眼神中总是显现出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凸显生命的律动,这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内在力量,也是将来开创事业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现在,年级越高,眼神越疲惫,思维越缓慢,笑容越拘谨,好奇心已被浩如烟海的作业和重于泰山的期望给湮灭
期刊
何谓“暖场”? 在一些节目或活动正式开始时,为了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而进行的现场语言交流或片断性表演。暖场虽短小却能抓住观众眼球,调动观众的情绪,不仅能愉悦大家,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其慢慢地融入艺术氛围。虽然课堂不是舞台,但教学却是艺术,把学生带入课堂,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是高效教学的前提。从这一点来说,教学与艺术表演是相通的,暖场活动同样能为课堂增色。   一、“暖场游戏”举足轻重   小学阶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经历,让我感触最大的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一举数得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小组合作,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基
期刊
文章的美感非朗读无以体会到其中的妙趣。只有静下心来认真的朗读以至成诵,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首先是整体感知。据说是黄庭坚的一首小诗:“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还需急思量。”学生诵读之前,先应该对作品潜心思考,认真揣摩作品,务求对作品有整体上的理解和感悟,这时老师应该闪到一边,就像一盘精美菜肴,放在学生的眼
期刊
“我希望,自己今后能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一生,花开成景,花落成诗。”这句话最适合送给女孩子,女子的一生,当优雅的活着,但“成景”、“成诗”绝非物质奢华的包装和附庸,培养精神的贵族才是“富养”的真谛。   身为女子,又教文科,对女孩的关注度自然高。可现状有时并不尽如人意。诸如丝袜、短裤之类的打扮固然时髦,可脑中女学生的形象总该是大方得体才更符合身份;嗓门震天,
期刊
我校自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校下大力气推行。各学科均成立了课改小组,各位课题组成员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实践。高效课堂课题组坚持每月出版一期课题组简报,好不热闹。然而,实施高效课堂课改这么长时间,我个人却观察到了课改一种无奈的窘境:高效课堂课改收效不明显,有些班主任不配合,部分学生不太适应,少数学生家长也不太赞同。迫于高考及平时月考的压力,甚至出现了部分课改教师回头走老路,教学满堂灌,高效课堂改
期刊
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枯燥无味的反复重复“点横竖撇捺”,不仅学生学得吃力,还经常会有老师诉苦:好多字任你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容易分清辨认。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一大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具体性、形象性、情绪性、动作性和创造的特点,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更应选取最佳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随境入心,识字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就应该培养学生发现信息、认知世界、开拓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而发现就是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思维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阅读中发现,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世界的美,发
期刊
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有的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不断延伸”;有的老师指出“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亲其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为实现《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作为科学课教师,我们必须在科学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