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沧浪亭随笔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ladr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游览济南大明湖,导游总是反复提到《老残游记》对大明湖的描述。《老殘游记》写大明湖的章节,的确生动感人,可独立成篇,是历代游记经典名作,无可非议。不过我多次游览大明湖却听不到导游提及写大明湖的另一游记经典名篇——阮元的《小沧浪亭宴集诗序》。阮元这篇文章的刻石就镶嵌在大明湖小沧浪亭西洞门北侧的墙壁上,至今犹存。
  阮元,江苏仪征人,清乾隆进士,官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著有《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经籍纂诂》《揅经室集》《山左经石志》等。尤其所著《小沧浪笔谈》,书中的散文、游记,文笔灵活多变化,充满诗情画意。论文重文笔之辩,强调内容与形式的自由,强调抒发自己对人事景物的领略感受,反对桐城派的古文运动。他的散文理论和作品都有创新之处。他任山东提督学政使期间曾出资从他的前任另一位文学家翁方纲手中转租下小沧浪亭作为自己的别墅,可见他对这里风物的爱慕。
  小沧浪亭是大明湖西北隅、铁公祠西侧的一处小巧玲珑独具特色的园林。以四面出厦、四周饰以雕花隔扇、上悬“小沧浪亭”匾额的三间水榭为中心,前临碧波荡漾的湖水,左右接油漆一新的湖滨回廊,左、右、后三面是荷花怒放的曲池。东面高高的台基上建有巍然屹立、八角檐翅似展翅欲飞的得月亭,西侧即是镌刻“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楹联的别具特色的小洞门,北面是“湖山一览楼”,楼前修竹数竿,太湖石几许,院内外是绿丝拂风的垂柳。这组建筑是清乾隆五十七年由山东盐运使阿林保仿苏州沧浪亭格局修建的,所以称小沧浪亭。“沧浪”二字,出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是“青”的古音缓读,形容青苍的水色。该园林的建筑特点,主要是采用借景法,将园外湖水与园内厅廊亭榭花木池塘联成一体,扩大了园林景观,使园林景物增添了连续性和深秀旷远的意境。
  阮元在小沧浪亭北楼居住两年,对这里风物产生深深爱恋之情,临离任前恋恋不舍,特邀请济南“五名士”来此聚饮吟诗。他将诗作汇编成册,并写了篇《小沧浪亭宴集诗序》,抒发了对此地景物热恋的激情。文章开头一句简单介绍小沧浪亭的位置,“即杜子美所言北渚者也。”杜甫写大明湖的诗有“北渚凌清河”句,看来是说明小沧浪亭的方位,实则通过引经据典加强了读者诗情画意的联想。紧接着概述这里的景色:“鱼鸟沉浮,水木名瑟,白莲弥望,青山向人。”怎能不令人“渺然有江湖之思”呢!抒发出回归自然的深切感受。接着浓墨重彩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这里景物信笔写来:“或避暑竟日”,“或坐月终夜”,“或黑云堆墨,骤雨翻盆,万荷竟响,跳珠溅玉,霅然而霁,残霞雌霓起于几席。斜日向晚,湖风生凉,皓月转空,疏星落水,鸳鸯鸂鶒拍拍然不避人也……”简直把大明湖的景色写绝了。夏日骤雨和雨停霞布等美景,晚凉的悠然自得、心旷神怡,及水鸟相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跃然纸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生动传神的感情色彩。可见他不是就景物写景物,而是在抒发观赏景物时的内心感受,所以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百读不厌。
  如果说我游历大明湖也有所感受的话,那就是观览大明湖的美景,千万别忘了到小沧浪亭欣赏阮元的美文。
其他文献
寻常岁序皆盛筵  张 敏 张丽军  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在当下我们绝少去歌颂爱的动人,作家的笔触开掘着爱的另一副模样:在生活中爱被物化、被不断衡量,亲人、爱人之间日日讨价还价,遮蔽了亲情、爱情的本来面目。在《湖畔》(王天丽《滇池》,2016年第7期)中,主人公苏安因为“拖到这个年纪,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男友”而被母亲安排着去相亲。母亲与“没出息”的画家父亲离异后与一个退休的部队首长结婚,期间对我不闻
期刊
很多时候,我在读小说,心里总在想着“小说有什么存在于人世间的特殊的或者典型的意义呢”,写小说的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灵魂在诉说,他(她)们笔下的故事总是能让我找到生活的影子,却又在心间荡起不能言说的滋味,那或许是小说的滋味,并不能代表真实的生活,但,它却是和生活相伴相生的香客,就像纳兰容若所说的“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想必写小说的人也有这样的惆怅,他们在经历真实生活的时候写下了小说,又在写
期刊
时代日新月异,生活飞速前进,快节奏的脚步下,坚守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在人性的探索上,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小说作品里凸显出的坚守的主题,总能给我满满的心灵力量,在文学世界里,坚守可以是一种理解,一种责任,也可以是一种信念。  娜仁高娃《神的水槽》,《民族文学》2019年第3期。 蒙古族作家娜仁高娃的这篇小说掺杂着浓厚的少数民族特有的神秘气息,六天以来,每到午后一刻,有一朵像巨大骷髅
期刊
1  私搭乱建。从四楼望出去,满眼尽是小窝棚、小房子。小菜园、小花园更多。奇形怪状的围栏。牵牛花、紫藤乱长。白天,电钻声此起彼伏,不是这家砸墙,就是那家垒墙。声音扣人心弦,用不了多久,整栋楼也会被震倒。我经常深夜写稿,睡得迟,早晨八点即被施工声吵醒。睡眼惺忪,经常哈欠连连。我就下楼走走。不得不说到一楼住户的便利,小区地广,每栋楼往南,有五米的草坪,往北,又是四米的草坪。于是,一楼住户纷纷外扩。简单
期刊
纵观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对于作家们来说,直面“此在”的现实生活,不仅是对时代变迁的认识需要,也是寻找自我、展现“小我”的一个重要途径。作家们将他们对于时代、人生的理解,通过庸常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来,使读者在文学审美体验中体会生命的沉重与轻盈。  曹海英《多多的春天》,《民族文学》2019年第3期。“70后”回族女作家曹海英是一位扎根现实的作家,她的作品多
期刊
在小说里,生命都被置于特殊的情境当中,《去庆州》和《心脏》选取了救护车这一封闭空间展开作品的叙述,病人、医护人员、家属,构成了一组微妙的关系,面对生命的弥留,小说人物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选择;《环山公路》如同公路电影的情境设定,在路途之中将生命逼至绝境,反转又反转;而《镜子彼端的乌托邦世界》则虚拟出另一生存空间,在不同的星球中生命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但不管处于何种境遇,活着或者死
期刊
给老伴守完“七七”的第一个清晨,老姜想出门走走。具体说来,老姜想出门去做一件事:约见一个名叫晚霞的女人。  天有点儿亮了,窗户打开后,迎来清晨的风。吹得那些悬挂在墙上的相框东摇西晃,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这段时间亲朋好友们的窃窃私语。这些相框里的照片有黑白和彩色,挂满了房间的各个地方,客厅、卧室、走廊、厨房、卫生间。按照老伴的临终嘱托,如果天花板上能挂的话,也应该挂满才行。照片是老姜和老伴各个时
期刊
济南北,历城界,黄河南,一山奇崛,名曰华不注。  尽管我在济南度过几年大学时光,很惭愧,对华不注知之甚晚。甚至在毕业那年听孔孚老师讲课之前,未之闻也。  那天下午,师大中文系名家讲堂开讲,讲座人:孔孚。  正是夏天,阳光透过悬窗,满室可见光中的细尘。先生仙风道骨,左手挥写板书如行云流水,右袖空空如也,那份洒脱与从容,至今铭怀。  那次讲座中,先生以曲阜乡音吟诵了他的几首诗,深远渺然。其中最为得意的
期刊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压轴之人就是曾巩(南丰先生)。在掷地有声的八个名字里,曾巩属于唐诗宋词以外的文章大家,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多,甚至孩子们背诵唐宋八大家的姓名时,抓耳挠腮想不起来的往往就是曾巩。可是在济南,曾巩的名字却路人皆知,他曾经作为济南的市长,留下政绩颇多,并且兴修水利除暴安良,在大明湖内修了百花堤,建了北渚亭,写下了《齐州二堂记》等不朽的名作。  曾巩在哪里?我虔诚地在唐宋典籍里寻找
期刊
1  莫小奇在上周五的晚上干出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因为这件事登上了C市晚报社会新闻版的头条。这条新闻的标题起得很邪乎:《烧烤摊前偷拍不雅照片 “筷子侠”大战“西门吹雪”》。好奇心驱使着你不得不读下去:  上周五晚,在长青街一烧烤摊前发生了一起斗殴事件。食客莫某看张某在树坑里小便于是掏出相机拍摄,结果被张某发现,张某要求莫某删除照片,莫某不干,二人便撕扯起来。张某自知理亏,挣脱后逃走。不一会儿,竟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