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昌邑区林荫路实验小学以“儿童第一,成长至上”为核心教育理念,遵循“让每一个孩子慢慢长大”的原则,以校训“责任 荣耀”为德育工作突破口,将“培养学生明责任、勇担当”作为打造学校德育特色的目标,通过“小担当”岗位体验让学生践行责任担当,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为荣耀自己、荣耀学校、荣耀国家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小担当” 主题实践活动 责任意识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其中学生综合表现涵盖的六大素养中就包括责任担当素养。结合我校育人目标“培养健康、聪慧、勇于担当的少年儿童”和校训“责任 荣耀”。在学校少先大队的倡导下,全校组织开展了“小担当”主题实践活动。
一、设置岗位,让学生通过角色担当,践行责任
首先,班级打破以往的班干部制度,将班级中每项任务细化,设立“小担当”责任岗,如为花草浇水除草的有“花草担当”;清扫地面的有“地面担当”;擦黑板的有“黑板担当”;为学生分饭的有“打饭担当”;负责同学站队行走的有“路队担当”;负责门玻璃卫生的有“门面担当”此外还有节电担当、个人卫生担当、课间执勤担当等近30个“小担当”责任岗。
学生根据设立的“小担当”岗位,进行自愿申请。在各自担当岗位上,大家彼此监督。如发现有的同学工作不到位,其它同学有权竞争。这样一来,学生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亮出自己“绝活”,努力去了解掌握“小担当”岗位职责,促使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做。班主任根据班级特点设计制作出具有本班特色的担当牌,学生们佩戴上精心设计的但当牌使担当岗位的角色感更明确了,也更有干劲儿了!
二年三班瑶瑶,是位娇滴滴的女孩,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小公主般。根据她的特点班主任王妍老师为她安排了“植物角担当”,负责班级的花花草草。刚开始,瑶瑶随心情,想起来就浇浇水,想不起来一个星期也不给花浇一次水,没多久,班级的花草枯萎了。这下瑶瑶急坏了,她向身边人询问,上网查找资料,去花市向卖花的商家请教,了解花草的生长习性。回到班级,她按照新学习的方法,给花草浇水、抓虫、施肥……如今二年三班的植物角在瑶瑶的精心照料下,一片生机勃勃,偶尔还会飘出淡淡的花香。
在自己的“小擔当”岗位上,孩子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花草担当”要了解花草的习性;“黑板担当”通过实践知道怎样擦黑板不留粉笔的白印子;“门面担当”知道怎么擦玻璃又快又亮等。通过小担当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生活小窍门同时也让每名同学都参与到为班级服务中来,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初步形成责任教育如影随形,责任岗位无所不在的效果。
二、督促激励,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
少先队大队部也建立了与中队相对应的“少先大队小担当”,对各班的小担当们进行监督提醒。如“少先大队节电担当”在检查时,发现哪个班级的电灯没有闭时,会提醒班级节电小担当及时关掉电灯;“少先大队路队担当”发现课前队没有做到静快齐时,会找到该班的“路队小担当”督导改正。少先大队的各项担当员,会根据监督时发现的问题,不定期给班级的小担当们开会,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每月班级评选出班级的“优秀小担当”,学校大队部会在升旗仪式的时候对班级评选出的“优秀小担当”进行表彰,这些“优秀小担当”会有机会成为升旗手和护旗手,面向全校师生介绍自己的“优秀小担当”事迹。
每学期期末,学校大队部会根据班级的评选,评选出学校的“优秀小担当”,并在全校的期末家长会上予以嘉奖。
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小担当”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生活能力。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激发,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担当中体验着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做“小担当”
让学生在家庭中做一名“小担当”不仅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增强家庭责任感。为此,我们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在家庭中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担当岗位。例如,负责摆放鞋子、吃饭的时候负责拿碗筷、负责物品的摆放,等等。通过班级微信群,晒孩子们在家的小担当照片或小视频,对于持之以恒的家长与孩子,班主任老师会将其作为评选学校“林荫家长”“林荫少年”的候选。孩子们的担当意识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现在无论是校内、社会还是家里,孩子们都会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二年二班盛秋实同学在小区里拾到手机,历经半个月终于找到失主,将手机归还;学生们在小区里不随意丢垃圾、杂物,并能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在共公场所轻声交谈不影响别人……
我们坚信——责任,就是一颗播种在师生灵魂深处的种子,即使经历过黑暗和孤独,也一定会努力地追随着阳光成长,用它的根系抓牢灵魂的土壤,最终让生命的真、善、美在它的枝头绽放!
【关键词】“小担当” 主题实践活动 责任意识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其中学生综合表现涵盖的六大素养中就包括责任担当素养。结合我校育人目标“培养健康、聪慧、勇于担当的少年儿童”和校训“责任 荣耀”。在学校少先大队的倡导下,全校组织开展了“小担当”主题实践活动。
一、设置岗位,让学生通过角色担当,践行责任
首先,班级打破以往的班干部制度,将班级中每项任务细化,设立“小担当”责任岗,如为花草浇水除草的有“花草担当”;清扫地面的有“地面担当”;擦黑板的有“黑板担当”;为学生分饭的有“打饭担当”;负责同学站队行走的有“路队担当”;负责门玻璃卫生的有“门面担当”此外还有节电担当、个人卫生担当、课间执勤担当等近30个“小担当”责任岗。
学生根据设立的“小担当”岗位,进行自愿申请。在各自担当岗位上,大家彼此监督。如发现有的同学工作不到位,其它同学有权竞争。这样一来,学生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亮出自己“绝活”,努力去了解掌握“小担当”岗位职责,促使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做。班主任根据班级特点设计制作出具有本班特色的担当牌,学生们佩戴上精心设计的但当牌使担当岗位的角色感更明确了,也更有干劲儿了!
二年三班瑶瑶,是位娇滴滴的女孩,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小公主般。根据她的特点班主任王妍老师为她安排了“植物角担当”,负责班级的花花草草。刚开始,瑶瑶随心情,想起来就浇浇水,想不起来一个星期也不给花浇一次水,没多久,班级的花草枯萎了。这下瑶瑶急坏了,她向身边人询问,上网查找资料,去花市向卖花的商家请教,了解花草的生长习性。回到班级,她按照新学习的方法,给花草浇水、抓虫、施肥……如今二年三班的植物角在瑶瑶的精心照料下,一片生机勃勃,偶尔还会飘出淡淡的花香。
在自己的“小擔当”岗位上,孩子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花草担当”要了解花草的习性;“黑板担当”通过实践知道怎样擦黑板不留粉笔的白印子;“门面担当”知道怎么擦玻璃又快又亮等。通过小担当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生活小窍门同时也让每名同学都参与到为班级服务中来,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初步形成责任教育如影随形,责任岗位无所不在的效果。
二、督促激励,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
少先队大队部也建立了与中队相对应的“少先大队小担当”,对各班的小担当们进行监督提醒。如“少先大队节电担当”在检查时,发现哪个班级的电灯没有闭时,会提醒班级节电小担当及时关掉电灯;“少先大队路队担当”发现课前队没有做到静快齐时,会找到该班的“路队小担当”督导改正。少先大队的各项担当员,会根据监督时发现的问题,不定期给班级的小担当们开会,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每月班级评选出班级的“优秀小担当”,学校大队部会在升旗仪式的时候对班级评选出的“优秀小担当”进行表彰,这些“优秀小担当”会有机会成为升旗手和护旗手,面向全校师生介绍自己的“优秀小担当”事迹。
每学期期末,学校大队部会根据班级的评选,评选出学校的“优秀小担当”,并在全校的期末家长会上予以嘉奖。
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小担当”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生活能力。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激发,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担当中体验着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做“小担当”
让学生在家庭中做一名“小担当”不仅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增强家庭责任感。为此,我们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在家庭中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担当岗位。例如,负责摆放鞋子、吃饭的时候负责拿碗筷、负责物品的摆放,等等。通过班级微信群,晒孩子们在家的小担当照片或小视频,对于持之以恒的家长与孩子,班主任老师会将其作为评选学校“林荫家长”“林荫少年”的候选。孩子们的担当意识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现在无论是校内、社会还是家里,孩子们都会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二年二班盛秋实同学在小区里拾到手机,历经半个月终于找到失主,将手机归还;学生们在小区里不随意丢垃圾、杂物,并能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在共公场所轻声交谈不影响别人……
我们坚信——责任,就是一颗播种在师生灵魂深处的种子,即使经历过黑暗和孤独,也一定会努力地追随着阳光成长,用它的根系抓牢灵魂的土壤,最终让生命的真、善、美在它的枝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