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在追寻什么?

来源 :现代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晗的博士论文将成书出版,要我写序。我入出版学科,起步较晚,水平不高,常说是自己野战军但态度端正以自嘲,所以对作序这种需举重若轻、高屋建瓴之功力的大事,常避之不及。但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推不过。
  这就想起,当初雨晗为什么要读博士,以及为什么要选这样的题目。
  三年前雨晗准备考博时,已过而立之年,结婚生子,夫妻恩爱,家庭其乐融融,而且她先生的事业也是顺风顺水。对于其考博动机,我怀有极大的疑虑。但她几句下来,却让人洗耳起敬。我生性简单,爱读书,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硕士毕业我选择了出版。我在地方人民出版社已经做了9年的编辑,一个小编,在出版转型和市场改革的大潮中搏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编自己不想编的书,望不着边际,十分痛苦。痛苦无解的时候,就想到再去读书。
  我由怀疑到好奇,到后来她的表现让我由好奇到感动。雨晗不但高分考了进来,而且全日制真正驻读,师生一起认真对待每一个出版案例分析,全身心投入每一个出版项目攻关。至博士开题时,我对她说,以自己作为出版人的痛苦求解为题吧,定“出版是什么”。她犹豫却无退缩。老师,我不是历史科班出身的,恐把握不了;那换个角度,“论出版的文化自觉”怎么样?
  “论出版的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大题目,让一位年轻博士生来写,难度很大。雨晗知难而上,坚信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用她自己的话讲,在过而立之年离开家庭、放下自己心爱而又心存困惑的编辑工作,负笈北上攻读出版专业博士学位,是想追问出版的本质,也由此追寻生命的价值。
  作为导师,我要感谢雨晗的坚持和努力,也很珍惜师生问答、共同求索、互相促进的这段时光。在出版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可以说我和我的同行们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我们感受过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场面,也亲身体验过寂寞郁闷和不被理解,如今更是被裹挟在扑面而来的技术革新和体制变革浪潮中。出版到底是什么,还有什么价值,到底该往哪里走?这些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我们这一代人。
  一、我们缺了什么?
  这十几多年,我们的出版事业一路高歌猛进,码洋不断翻翻,报表、数据也越做越好看。如今一年能生产40多万个品种,新书品种更迭的速度相当快。但是,同行聊起,却不觉得带劲,甚至内心有倦怠,感觉缺了什么。聊起我们的出版生涯,意气风发的时光往往上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讲,90年代初我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当编辑,系统引进了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著作,先生学贯中西而又能深入浅出,一时洛阳纸贵,那种出版和阅读的热潮至今令我自豪和感动。还有一件出版盛事:90年代中期我和同学孔德龙作为出版策划,有机会主持重修《中国大通史》,洋洋洒洒几十卷,当时张岱年、周一良、季羡林、钟敬文等老前辈那么热情地给予支持和鼓励;举国上下几百位专家,不用任何车马费劳务费,汇聚一堂,众志成城,认真讨论纲目。这种场景,现在想来依然激动不已。我们确实深爱出版这个行业,但如今,扪心自问,我们还能得到多少来自作者和读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支持呢?比我们更年轻的从业者,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又从何谈起?
  我们的出版到底缺了什么?雨晗的立论很清楚——缺了文化,缺了精神,缺了文化自觉。她从梳理、建构中国近现代出版的“文化自觉史”入手,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对现实的困惑进入历史,花了整整四章的篇幅去谈近代出版业、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自觉,以及近代出版理念闪耀的文化自觉观念。她认为:近代中国文化自觉所蕴含的文化启蒙、批判和重建,为出版提供了厚重的思想土壤和博大的社会市场;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就在于一定程度上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反省和文化自觉;全面而彻底的文化自觉是文化转型和民族新生的先决条件。
  这些立论都是准确的,只是有些书生气。由于缺少专门的近现代史研究背景,雨晗论述中的一些观点和对具体人、事的看法,难免有些隔膜。我是学历史专业的,看到了这些缺憾,但我很欣赏雨晗的学术锐气和勇气,不忍打断她的学术激情,那是一份沉浸于近现代出版史、文化史时获得的书写冲动。这样的好处在于抛砖引玉,引发我们整个行业的思考。几天前恩师斌杰老署长生日聚会时,他的博士学生二十余位聚集一起,畅谈出版理想。师妹陈洁刚从剑桥访学归来,她说在英国根本感受不到什么数字出版,大家读书、谈书或者教书,一如几年甚至几十年前,不紧不慢。在牛津、剑桥的书店,英国人的阅读神情还是几十或一百年前的样子,历史似乎凝固了。但是在那里很难看到东方人或者黄皮肤,倒是在繁华热闹的伦敦街区,满眼都是中餐馆和中国人。听到这番话,我内心有触动,更觉得现在讨论“文化自觉”非常必要。
  二、我们要追寻怎样的文化?
  这本书带我们到中国现代出版的原点去思考出版的本质,追问文化的内涵。什么是文化,我们现在所要追寻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呢?书里提到的张元济、高梦旦、胡愈之、邹韬奋这些出版家的文化理想,包括视文化为“国是”、“国本”、“国魂”,认为出版要以“文化立人、文化立国”,要“团结作者、服务读者”等,其实我们这些年也都在提。只不过他们当年的“文化力”概念,现在换成了“软实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国”这些更为恢宏的口号。可以说,在理念层面,我们的文化自觉可能比之前的百年都更强烈一些,我们的国家和知识界从没有像今日这样对于“文化强国”有如此共鸣。可是,看当下出版的作品、产出的文化,我们为何感觉不带劲,不满足?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什么?它不是口号,而是由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营造起来的一种氛围和慰藉人心的精神力量。古希腊精神、文艺复兴、狂飙突进运动、汉魏风骨、盛唐气象,它们的文化感都是由一篇篇有特色的文章、一个个有意思的人、一件件有味道的故事,以及一段段闪光的思想积累起来的,这些细部构成了文化的机理。缺乏这些耐人寻味的机理,缺少稳稳当当的作品,文化的大厦是不扎实、无特点的。我们这些年在理念、口号上阐发的不少,花了不少功夫描摹蓝图和愿景,能静下心,不计一时得失做点文化积累工作的少,总是一副出急活和快速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姿态,难免浮躁和不稳当,远离文化的真义。   再问文化是什么?雨晗开篇第一句说得很好,“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因此,对文化的关怀就是对人自身的关怀。”确实,文化本质上是对人的关怀,关怀作为整体的人类的休戚悲欣,悲悯于人性本身的善与恶。从理性层面讲,文化必然产生于一定的体制、制度以及意识形态中,和制度设计、权力机器有着千丝万缕、循环共生的联系,不可能脱离现实。但是,能传承、能凝定和沉淀下来的文化因子往往是有一种内在超越性的,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能超越一时一地、超越一己之私、超越制度设计,甚至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疆界,令处于不同时空的欣赏者都心生感动。细数撼动人心的经典作品,概莫如是。我们出版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在这种对人的关怀中。
  制度设计、意识形态与关怀人性并非对立关系,很多时候是相互促进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我们国家摆在首位的治国理念,这完全是可以推动伟大文化、伟大作品产生的制度设计,可惜我们对“人”和“民”的理解表面化、形式化,远未达到人性、人格、尊严和命运的层面。而近代优秀的出版企业、出版家正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精心培育的“立人”语境中,真正把握住了文化和出版的方向,有志向、有定力,脚踏实地做了造福几代人的文化积累工作。我们如今要追寻的文化,应该正本清源,眼光放远些放高些,往真正“立人”的方向走。
  三、作为文化生产主体的知识分子如何自处?
  这本书最后一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从历史回到现实问题和中国当代出版时,写作缺了几分自信。这是雨晗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出版人乃至文化人共同的问题。在应对现实的焦虑时,我们上下求索,往往试图到历史中挖掘、美化所谓的“黄金世界”,但那些“黄金世界”好在哪里,哪些因素可以为今所用,并和我们的现实处境有效嫁接,论述起来语焉不详,回到现实问题,大家往往叹口气了事,来一句“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于事无补的。
  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何为知识分子,追问现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不管在传统社会,还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都是文化生产和推动的核心力量,即便在人人能自助出版的出版行业,真正能凝定的文化还是出于这个群体。
  雨晗对近代出版人的论述是到位的,她认为中国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以近代出版业为平台,更与出版的现代化同步,不管是张元济、高梦旦、杜亚泉等传统知识分子,还是胡愈之、邹韬奋、茅盾等现代知识分子,都有将自身作为“社会的良心”这种身份自觉,出版的理想化状态也由此生成。那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包括出版人,又处于怎样的境况呢?有两个方面我们必须考虑进去,一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产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对不平衡;二是互联网时代抹平一切的力量。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我们毋庸置疑改革开放是一项福泽全民族的伟大设计,也毋庸置疑市场经济内含的“仓廪足而知礼节”的正确逻辑,但是反躬自问,作为最有可能超越一己之私、超越利益驱动的知识分子群体确实做得不够好,在市场化、商品化、物化潮流中全然卷入,主动或被动地日益远离理想主义情怀,甚至参与到放大市场经济之“恶”的力量中。我们一些编辑、一些出版人,一边抱怨读者功利世俗、趣味低下,一边采用各种恶俗手段煽动、操纵读者消费需求中最消极的层面,实在令人汗颜。就第二个方面而言,互联网时代抹平一切的民主和平等意识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人可传播可发声的情况下,难免泥沙俱下、良莠杂陈,很少有受众能耐心甄别、有耐心接受启蒙或说教,传统知识分子想成为“社会的良心”往往不可得。我们的出版也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大众面前集体失语的趋势。这些都是近代知识分子没有遇到的新情况,我们如何像前辈那样坚守知识分子的责任、精神和良知呢?这是包括出版人在内的知识分子需要自我追问、自我求解的。有一个共识需要坚守:如果这个群体丧失了傲骨和精神,丧失了仰望星空的能力,无法成为引导社会求真、向善的正能量,所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强国根本无从谈起。退一步讲,即便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们没办法“兼济天下”,起码应该“独善其身”,各自守住职业精神、底线和良知。回到出版领域,不出或者少出垃圾书、庸俗书、应景书,应该是我们的底线和良知吧。
  雨晗这本博士论著也许并不完美,但它夹带着自我救赎,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出版和文化的朝圣之旅,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也产生几丝“文化自觉”,向内心追问平时视而不见,甚至根本未见的问题。我们个人,我们的出版,我们的文化,乃至我们的国家现在都需要这样的坐而论道。
  是为序。
  (蔡翔,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邛崃市全力打造“小背篼”公益服务品牌,以“一社区一主题”的形式,在幸福崃道沿线重点选择10个村(社区)开展“小背篼”公益行环保主题活动,倡导“减少白色垃圾,增加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社区环保“三个转变”。  创新三项机制,变被动等待分类为主动收集分类  为解决社区环保参与意识不足、渠道不宽的问题,邛崃市通过
期刊
蒲江县针对农业人口占71%、涉农村(社区)占94%,城乡社区“发展与治理任务叠加、聚居与散居形态并存、生活与生产功能复合”的县情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多元参与,扎实抓好“三个结合”,推动“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不断取得新成效。  社区发展与社区治理相结合  蒲江县全面践行“西控”战略部署,确立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发展目标,自觉将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逻辑起
期刊
川福号社区素有千里沱江第一村(社区)之称,由于旧时渡口繁荣,带来酿酒行业的兴起,川福号因此而得名。社区是金堂大学城和金堂之星项目的核心区。川福号社区地处大学城,正由村向城转变。结合大学城产业功能区定位,针对原著居民素质不高,外来人口多,资源利用不够等问题,从现状问题、历史文化沿袭及未来社区治理方向着手,实践并探索“党建引领、三区联动”的社区发展治理路子。  党建引领凝民心,汇聚同心同向力量  始终
期刊
从32年前参加工作起,他便扎根基层,贴身服务群众。2006年,担任蒲江县西来镇司法所所长。长期以来,司法所只有他一个人,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不到20平方米的司法所常常被来访群众站满,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再苦再累,他从无怨言。他就是陈永涛——老百姓心中公正可靠的司法人,大家亲切地叫他“老陈”。  “他说的我们都信”  按照约好的采访时间,我们走进司法所,正遇上几位村
期刊
1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并调研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敬静参加。  2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陪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参观指导2019天府书展。田蓉参加。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成都—阿坝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胡元坤、吴凯、苟正礼、刘筱柳参加。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第113次会议。  ★
期刊
摘要:“十二五”以来,数字出版成为传统出版业的战略发展和转型方向。与大中型出版社相比,小型出版社因资金、资源、人才所限处于尴尬位置。小型出版社要想成功突围,必须抓住契机,发挥专业优势,进行数字化深层次挖掘;开发重点项目,实现双重效益;挖掘特色项目,合作共赢;掌握数字技术,适应市场需求。  关键词: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  《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出版、印刷和发行
期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0年12月,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升成都都市圈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从大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国土空间内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动力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要讲究辩证法,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单一主体还是多元主体的关系格局,都要面对“秩序与活力”的平衡问题。  探讨基于社区层面的“合理秩序”,其题中之义包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可持续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合法并且有效的政府执行能力;为广大社区居民所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
期刊
摘要:出版史研究近年来体现出四个新动向:一是领域的拓展。时段研究开发出宋代和晚明的出版史研究领域,地域研究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中心扩展到了山东、四川以及边疆区域;二是视角的转变,历经了史料研究、文化研究到出版研究几种模式;三是理论的凸显,除了国内学界对编辑出版史原创理论的探索,对西方书史理论的引入成为一个热点;四是研究力量的多元。出版史的研究队伍由传统的藏书家、出版人和文史学者扩展到自然学科,同时形
期刊
摘要:大型医学外版图书成本高、风险大。本文从选题定位、整体设计、推广营销和开发跟进产品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控制大型医学外版图书出版风险,进而进行盈利创新。  关键词:外版图书;策划;营销  外版图书由于其内容前沿、版式活泼、印制精美,一直是医学专业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医学外版图书由于成本高、风险大,因此各家出版社对其引进均持谨慎态度。如何控制大型外版图书的出版风险,进行外版图书的盈利创新,避免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