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ao3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简单浮躁,没有研究价值
  不少教师把课题研究当作评聘职称、评优评特、成名成家的敲门砖。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对选题不进行深入调查论证,不考虑是否能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思考选题的科学性、适切性、研究价值及可操作性。核心概念理解、界定不到位,研究方向不明,实施步骤不清,胡乱拼凑立即申报立项。如课题“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的研究”,选题陈旧,早有定论,没有重复研究的价值。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缺少个性,没有新意,选题大而空,指向不明确,难有成效。
  2.研究方法简单,没有应用价值
  有些老师缺少理论学习与积累,不以理念创新引领行动实践,搞重复单调的教研活动,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教学反思,编一本教学案例集,课题研究停留在简单重复的教研活动、教学案例集的低水平和浅层次阶段。多数研究成果仅局限于实践层面,往往与课题没有多少关联度,缺少理论研究成果,不能佐证立项时的预期成果,难有推广应用价值。
  3.研究过程弱化,没有真正研究
  “开题冲动,结题激动,过程不动”。这是目前部分课题研究现状的真实写照。有些老师脱离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课题研究不能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研究时间不能保证。再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工作负担,课题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致使课题研究过程弱化成为普遍问题。结题时“成果一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没有能展示实实在在的动态研究过程的资料。
  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对策
  1.目的要明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心境,多一份淡定,少一份功利。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追求本真求实的科研文化,弘扬自主研究意识、独立思维品质。通过课题研究,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贪大、不贪多、不出风头,立足解决实际问题,想好一个课题,终身去研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等,均是教学一生,研究一生。教师立志高远,心态淡然,持之以恒,成果自会水到渠成。
  2.选题要真
  要坚决杜绝跟风追潮、拍脑袋立项课题,要注重校本、师本、生本需求。课题选题不是某一个人纸上谈兵,要开展充分的调研论证,让课题真正来源于客观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真课题。选题论证要有具体内容,对“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几个关键问题要回答清楚,使课题从立项阶段开始便科学可行。如“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结合学校“尚美教育”特色建设,探索“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美育新途径,努力改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智育相割裂的现状,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美育元素,发挥美育促进其他诸育发展的情感因素,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3.研究要实
  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教师要强化教育研究的意识,加强对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的研读,提高自我批判和反思的能力,不断突破研究的思维方式,提倡撰写教育研究叙事,注重理论提炼与创新。重“写”文章的同时,也要重“做”课题。教师要科学安排课题研究活动,按课题实施方案中序时进度一项一项地加以落实,还要强化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意识,避免课题一旦结题研究即停止的现象。
  4.管理要严
  学校要强化对教师立项报告的审核与把关,认真组织开题论证活动,强调实施方案的操作性;对子课题的分解、研究步骤的设计都要认真思考可行性,重视教师课题研究的规范性。立项课题较多的学校要加强课题的统筹规划与整合,找出解决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课题作为“龙头”课题,带动其他课题开展研究,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让教师各自的课题研究形成合力,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按实施方案,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特别是要通过阶段检查、中期评估,发挥对教师课题研究调控、指导、促进作用。对确实不能按方案开展研究,经指导后仍不能正常进行的,按规定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取消。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体战略”部分明确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由此可见,学校“办出特色”是贯彻教育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特色学校不仅是教育管理发展的时代呼唤和学校
<正>虽然家庭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并非所有的家庭作业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有利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必须坚持有效性原则。巧妙地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保证作
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从外延规模的扩张走向内涵质量的提升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课程改革对校长赋予新的历史重任,呼唤校长迅速实现角色转型与整合,进一步拓展校长的专业作为,促使校长的职业生存方式发生改变。校长角色和职能的转变及工作重心的转移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魏书生说,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因此,校长只有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自我更新、转型与拓展,才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水平,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关键在教师。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长期从教。但城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差距依然较大,优秀教师“稳”和“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学校,高素质教师缺乏,不能靠等,必须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校长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要求,按照“立足岗位,按需施训”的原则,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和
Mud and water inrush in tunnel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Nowadays, the research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is are mostly focused on karst si
时光如梭,当班主任的三年时光转眼即逝,分离的日子即将来临。与我教的高中学生三年的相处留给了我很多的东西。三年可以浓缩为一笔,这恰恰是我人生中的一笔重彩。  三年前我刚带上他们的时候,心灵惴惴不安,不知道怎样去管理这群富有思想、个性四射、自尊心极强、活泼好动、渴望独立又依赖性强的学生们。可能与我本人的性格有关,我对他们非常严厉,要求他们事事力求完美,平时对他们的批评也是毫不留情。对于刚入校的高一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与反思,笔者对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