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情感助写作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e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对作文已经产生畏难情绪和严重的厌学心理,态度扭曲,甚至恐惧,造成作文与生活脱节,缺乏真情实感,程式化,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成燃眉之急。以下是我的一点做法:
  一、贴近生活
  1.学会观察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这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常常指导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人或事物独特的美或丑,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价值观,感悟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等,以之震撼读者的心灵。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2.联系实践
  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实践也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开阔其眼界,培养其竞争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写作素材。
  二、读写互动
  假如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与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必然造成“读写分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进行两个结合:
  1.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
  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价值。为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我们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再结合阅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表达和需要结合
  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一种是性情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性情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更自然,更真实,更富于情感和个性,它所带来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个性展示。为了让学生对习作保持持久的热情,自如地运用语言表露自己的天性,我们每学期的习作训练摆脱了课本的束缚,更不受教师的限制,文章的题目学生自己拟定,内容自己选择,形式自己裁定,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让学生自由倾吐,自然成文。这样一来,习作就真正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三、体验快乐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习作一旦被认可,就会对练笔产生兴趣,而且希望自己的习作更多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满怀激情地加以肯定和赞美,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时空,尽可能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1.在评语和作文讲评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予以肯定。
  2.好作文读给学生听或者请班里的学生来读。
  3.办黑板报,刊登好作文。
  4.把优秀作文推荐给报刊,争取发表机会。
  “诚于嘉许,乐于称道”,这些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作文才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洋溢生命的活力,才会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
  [2]刘锡庆.轻松阅读,自由写意.新作文,2003(1).
  [3]吴立岗.正确处理习作教学中自由表达与语文基础的关系.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赣榆县城西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从学校定位和培养模式的要求出发,为了适应培养实践能力的需要,普遍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是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提高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摇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校内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学过程中免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成长的过程中向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向前发展。如何让批评像习习春风吹拂学生的心扉,像潺潺流水滋润学生的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作用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艺术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一、无声式批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够无声而准确地将内心想法传达表示出来,在面对犯错
期刊
好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而预习正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可以使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科学高效。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很快便能掌握预习的方法,但是要养成习惯,真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培养。  预习首先要掌握方法,这种方法的掌握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习得,这样,预习才能有针对性,才能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我所带的四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为以下几个
期刊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这类题目我已经动脑筋、花力气地给学生讲过了,而且当时效果还挺好,可是为什么练习或测试中再次出现时,学生反馈的情况却不够理想,完全达不到我的预期?而且这种情况随着年级的升高会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孩子:1.此类题目的难度一般都高出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们的学习提出了挑战。2.此类题目因为不是“双基”范畴,在课堂上没有大量练习、反复练习的巩固机会,即使当
期刊
现代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心理单位。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与相互作用对课堂教学氛围与教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它绝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在体育学科教学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
期刊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学生所学的大多知识都是来自于学校。小学生听老师的话,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布置的任务,学生都会认真完成。而小学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到新观念、新方法方面的教育。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能够部分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并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处理多种事务性工作,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备课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可进行材料编辑、情报检索、文字处理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