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音乐教育亟需钢琴演奏和教育方面的师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苏联教育专家的来华,为我国培养了很多当时急需的优秀的钢琴专业演奏人员和师资,为提高中国钢琴艺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国初期;俄罗斯钢琴家;钢琴教育;教学特色;影响
1949年10月,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保障,音乐文化事业也得到应有的重视。1949至1966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间,是中国钢琴教育和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十七年里,钢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一、建国初期来华的俄罗斯钢琴教育专家
1950年3月27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条件之协定》,从此“苏联音乐专家”这一新名词载入了音乐史册。1954年—1960年间,以梅德维捷夫、杜马舍夫为代表的31名苏联专家(包括从事音乐教学的专家家属)陆续到华,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旧址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现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歌舞团、中央实验歌剧院等单位以专家班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国内形成了向苏联专家学习的热潮。
而其中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谢洛夫( Dmitriy Mikhailovich Serov),阿拉姆·格奥尔吉耶维奇·塔图良(Alam Georgievich Tatulyan)和塔提亚娜·彼得罗芙娜·克拉夫琴科(Tatiana Petrovna Kravchenko)三位钢琴教育专家的到来,为我国的钢琴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①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谢洛夫( Dmitriy Mikhailovich Serov):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54年11月他作为苏联政府第一批派遣的音乐家来到了中国,开始了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举办了为期两年的大师班。被入选为专家班学习的有青年教师叶惠芳、王羽,其他如顾圣婴、史大正、李瑞星都是他的学生,以及年龄最小的殷承宗。谢洛于1956年奉命返回苏联,短暂的教学期间他向中国学生简单讲解了俄罗斯钢琴学派教学特色和教学模式,为我国钢琴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阿拉姆·格奥尔吉耶维奇·塔图良(Alam Georgievich Tatulyan):苏联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塔图良5岁开始学习钢琴,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院戈利坚维泽钢琴班,同年入该院研究生班;1941年毕业。1937年参加全苏钢琴演奏比赛,获三等奖。1944年起,任教于格涅辛音乐师范专科学院;1946年任副教授。1955-1957年他应邀到中国,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
在来中国之前,塔图良在苏联各地举办过独奏音乐会,在当时苏联国内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奏家和钢琴教授。来华后,他首先根据苏联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帮助钢琴系制定了自己的教学大纲,并且对于招生、考试以及入学后的学习进度都做了系统详细的规定,在他的推动下,钢琴系建立了自己的教研室,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配合塔图良的教学工作,中央音乐学院挑选了数位中青年教师来专家班上学习,但不久后,塔图良提出想选择一批更为年轻、更具有发展潜质的学生来进行重点培养。为此,他专程赴上海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挑选刘诗昆、殷承宗、郭志鸿和李瑞星等人来到天津学习。其他的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及附中的青年教师,其中包括赵屏国、陈比纲、郑丽琴、黄月华等,以及从中央乐团等艺术团体调来专门参加培训的顾圣婴、周广仁、戴竞华等。
③塔提亚娜·彼得罗芙娜·克拉夫琴科(Tatiana Petrovna Kravchenko):苏联女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演员。克拉芙琴科1939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院,1945年毕业于该院奥波林研究生班,1950-1967年,任教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964年任教授。1954年。获艺术学副博士学位。1962年获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称号。塔图良提前回国之后,苏联方面立即派克拉芙琴科来接替其工作。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她两次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
来到中国以后,原来塔图良专家班的部分学员转入克拉芙琴科专家班来,如刘诗昆、顾圣婴、殷承宗等,还有一部分新增加的学员,如林玲、邵元信、陈静斋等。克拉芙琴科十分活泼开朗,因此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活跃。
学生刘诗昆、殷承宗、顾圣婴、李名强、鲍蕙荞等先后在国际各类赛事上获奖,引起国际音乐界的注意。1960年回国前夕,周恩来总理亲自向她颁发友谊勋章,她是获得此殊荣的三名苏联专家之一。1987年底应邀重访中国,演出时她骄傲地佩戴着仍闪闪发光的友谊章。可以说,克拉芙琴科对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乃至中国钢琴事业发展是永载史册的。
二、俄罗斯钢琴教育专家的特色教学方法及原则
以谢洛夫、塔图良、克拉夫琴科为代表的苏联钢琴教育专家传承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特色教学方法及原则,并把俄罗斯钢琴学派先进的教学体系带到中国来,结合我国学生的演奏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1)教学曲目丰富。不同的苏联专家在我国短暂的钢琴教学中,针对当时我国钢琴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内容上布置不同的教学曲目,不但丰富了我国学生的演奏曲目而且培养的这些学生在今后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多种多样:“一对一”授课方式,集体课教学方式,公开课教学方式。
(3)课堂教学注重扎实的基本功,注重歌唱性的旋律,注重踏板与听觉的训练,注重节奏的准确性
(4)实践性教学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重要的教学理念,逐步地渗透到我国的钢琴教学中来,教师们传承了俄罗斯优秀的教学经验,合理运用到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演奏人才。
三、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國专业钢琴教育的影响
在当今的世界钢琴学派中,俄罗斯钢琴学派以其独特演奏风格特征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世界钢琴艺术不断发展并且为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各国的钢琴教育。我国与俄罗斯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从最初的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以及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钢琴教育体系,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教材上,无不体现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国的深远影响。中国的钢琴教育从最初的形成到现在的繁荣,延续着俄派的教学传统,大批受俄派教学理念影响的中国钢琴家为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中国的钢琴教育在俄派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并且对世界钢琴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我国的钢琴教育一直在不断的飞速发展,与世界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在中外友好交流局面下,中国钢琴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更多优秀的钢琴艺术人才。
參考文献:
[1]周为民.中国钢琴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中国音乐,2010(02).
[2]卞萌著,卞善艺译.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3]朱静.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风格及教学特点探究[J].才智,2014(03).
[4]张辉.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
【关键词】:建国初期;俄罗斯钢琴家;钢琴教育;教学特色;影响
1949年10月,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下,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保障,音乐文化事业也得到应有的重视。1949至1966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间,是中国钢琴教育和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十七年里,钢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一、建国初期来华的俄罗斯钢琴教育专家
1950年3月27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条件之协定》,从此“苏联音乐专家”这一新名词载入了音乐史册。1954年—1960年间,以梅德维捷夫、杜马舍夫为代表的31名苏联专家(包括从事音乐教学的专家家属)陆续到华,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旧址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现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歌舞团、中央实验歌剧院等单位以专家班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国内形成了向苏联专家学习的热潮。
而其中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谢洛夫( Dmitriy Mikhailovich Serov),阿拉姆·格奥尔吉耶维奇·塔图良(Alam Georgievich Tatulyan)和塔提亚娜·彼得罗芙娜·克拉夫琴科(Tatiana Petrovna Kravchenko)三位钢琴教育专家的到来,为我国的钢琴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①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谢洛夫( Dmitriy Mikhailovich Serov):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54年11月他作为苏联政府第一批派遣的音乐家来到了中国,开始了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举办了为期两年的大师班。被入选为专家班学习的有青年教师叶惠芳、王羽,其他如顾圣婴、史大正、李瑞星都是他的学生,以及年龄最小的殷承宗。谢洛于1956年奉命返回苏联,短暂的教学期间他向中国学生简单讲解了俄罗斯钢琴学派教学特色和教学模式,为我国钢琴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阿拉姆·格奥尔吉耶维奇·塔图良(Alam Georgievich Tatulyan):苏联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塔图良5岁开始学习钢琴,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院戈利坚维泽钢琴班,同年入该院研究生班;1941年毕业。1937年参加全苏钢琴演奏比赛,获三等奖。1944年起,任教于格涅辛音乐师范专科学院;1946年任副教授。1955-1957年他应邀到中国,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
在来中国之前,塔图良在苏联各地举办过独奏音乐会,在当时苏联国内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奏家和钢琴教授。来华后,他首先根据苏联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帮助钢琴系制定了自己的教学大纲,并且对于招生、考试以及入学后的学习进度都做了系统详细的规定,在他的推动下,钢琴系建立了自己的教研室,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配合塔图良的教学工作,中央音乐学院挑选了数位中青年教师来专家班上学习,但不久后,塔图良提出想选择一批更为年轻、更具有发展潜质的学生来进行重点培养。为此,他专程赴上海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挑选刘诗昆、殷承宗、郭志鸿和李瑞星等人来到天津学习。其他的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及附中的青年教师,其中包括赵屏国、陈比纲、郑丽琴、黄月华等,以及从中央乐团等艺术团体调来专门参加培训的顾圣婴、周广仁、戴竞华等。
③塔提亚娜·彼得罗芙娜·克拉夫琴科(Tatiana Petrovna Kravchenko):苏联女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演员。克拉芙琴科1939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院,1945年毕业于该院奥波林研究生班,1950-1967年,任教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964年任教授。1954年。获艺术学副博士学位。1962年获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称号。塔图良提前回国之后,苏联方面立即派克拉芙琴科来接替其工作。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她两次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
来到中国以后,原来塔图良专家班的部分学员转入克拉芙琴科专家班来,如刘诗昆、顾圣婴、殷承宗等,还有一部分新增加的学员,如林玲、邵元信、陈静斋等。克拉芙琴科十分活泼开朗,因此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活跃。
学生刘诗昆、殷承宗、顾圣婴、李名强、鲍蕙荞等先后在国际各类赛事上获奖,引起国际音乐界的注意。1960年回国前夕,周恩来总理亲自向她颁发友谊勋章,她是获得此殊荣的三名苏联专家之一。1987年底应邀重访中国,演出时她骄傲地佩戴着仍闪闪发光的友谊章。可以说,克拉芙琴科对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乃至中国钢琴事业发展是永载史册的。
二、俄罗斯钢琴教育专家的特色教学方法及原则
以谢洛夫、塔图良、克拉夫琴科为代表的苏联钢琴教育专家传承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特色教学方法及原则,并把俄罗斯钢琴学派先进的教学体系带到中国来,结合我国学生的演奏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1)教学曲目丰富。不同的苏联专家在我国短暂的钢琴教学中,针对当时我国钢琴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内容上布置不同的教学曲目,不但丰富了我国学生的演奏曲目而且培养的这些学生在今后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多种多样:“一对一”授课方式,集体课教学方式,公开课教学方式。
(3)课堂教学注重扎实的基本功,注重歌唱性的旋律,注重踏板与听觉的训练,注重节奏的准确性
(4)实践性教学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重要的教学理念,逐步地渗透到我国的钢琴教学中来,教师们传承了俄罗斯优秀的教学经验,合理运用到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演奏人才。
三、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國专业钢琴教育的影响
在当今的世界钢琴学派中,俄罗斯钢琴学派以其独特演奏风格特征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世界钢琴艺术不断发展并且为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各国的钢琴教育。我国与俄罗斯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从最初的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以及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钢琴教育体系,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教材上,无不体现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国的深远影响。中国的钢琴教育从最初的形成到现在的繁荣,延续着俄派的教学传统,大批受俄派教学理念影响的中国钢琴家为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中国的钢琴教育在俄派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并且对世界钢琴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我国的钢琴教育一直在不断的飞速发展,与世界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在中外友好交流局面下,中国钢琴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更多优秀的钢琴艺术人才。
參考文献:
[1]周为民.中国钢琴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中国音乐,2010(02).
[2]卞萌著,卞善艺译.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3]朱静.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演奏风格及教学特点探究[J].才智,2014(03).
[4]张辉.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