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农历新年,古代称为“元旦”“元日”“元朔”“正元”“正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农历新年改称春节,民间说法叫“过年”“过大年”。农历大年三十称为“除夕”,意思是一年中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一年最后的一天。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为“三元”,俗称大年初一,元,始也。
故诗词对此多有记述:“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或“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动感情的时刻,千家万户在爆竹声中团圆、守岁,迎接新的一年。
守岁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南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较早地抒写了守岁,“欢笑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帘天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来。”夫妇两人在除夕之夜穿戴一新,喝酒守岁,为了迎接新年第一缕曙光,就是鬓上沉重的首饰也不在乎了。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写过一首《除夜有怀》,诗曰:“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把烛迎新,猜酒令,耍射覆游戏,准备一早去宫廷庆贺大年初一。
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写帝王的除夕之夜:“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除夕之夜既是迎接新年,又是欢送旧岁,富丽堂皇的宫殿,燃烧的红烛,台阶上盛开的梅花,凡此种种,显示了唐太宗守岁之夜高兴的心情。
白居易有首《三年除夜》:“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儿孙们排成行给长辈敬酒,其乐也融融的气氛如在目前;可是世事无常,仕途上的白居易的许多除夕是在异地他乡度过的,《客中守岁》抒写了他在远离家乡的守岁,“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想起故乡的亲人,应该惦念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己,在外作客不如贫穷居家。
陆游《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窗外大雪纷飞,诗人在室内虽未举杯喝酒,却在书写春联迎接新的一年,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寂寞文人除夕的心情。
王安石的《元日》写的是大年初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春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喝着用屠苏草浸泡的酒,换上了新的桃符,这该是何等高兴的事。
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绿色的柏叶酒和红色的椒酒相映成趣,隔着竹篱看到提灯凌晨出门的拜年人,晨钟响起迎来了新年,只要有梅花相伴、娇儿戏写春联,便是人间的至乐。
元代邵亨贞《恋绣衾·辛丑元日》:“门前爆竹儿女喧。野人家、时序尚然。尽说道、春来好,老来人、长怕换年。东风到底无崖岸,也殷勤、相过小园。第一是、朱颜改,纵花开,羞插鬓边。”写元日门前放着爆竹,儿女高声喧闹,纵然是山野人家,也得根据习俗过年。尽管春天来了很好很好,作为老年人很怕过年。原因是一年比一年老,东风吹来,殷勤地吹过小园,可容颜一年不如一年,纵使花开也惘然。诗人用爆竹、儿女喧闹、春天的到来、东风吹过小园、春花开放,衬托时间的无情,写出老人无奈寂寥的心情,很有特色。
另一元代诗人高士谈《庚戌元日》:“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古代饮屠苏酒的方法很别致,一家团圆喝酒时要从最年轻者开始,年纪越长的喝酒顺序越靠后,因此宋代文学家苏辙说自己是“年年最后饮屠苏”。想起以前元日是自己先喝屠苏酒,过去的老朋友已在千里之外,撩人的春色带来了又一个新年。按照习俗元日放的都是爆竹,塞外的风光只有寒烟,风烛残年,对于功名的追求已没有希望,诗人的志向只能把农田经营好了。江南和塞外今昔生活的对比,写尽了自己处境的无奈。
清人孔尚任是《桃花扇》的作者,他的《甲午元旦》是这样写的:“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通过白发、守旧炉、剪烛、夜酒、倾囊、买春钱、爆竹、桃符、鼓角梅花这些意象,写出自己新年的欢快心情。
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过年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传统。《说文解字》解释:“年,谷熟也”,上古以作物成熟时间为标志,过年就是在新旧交接的节点上时间代替的过程。过年是农业社会时间节奏的产物,古典诗词反映了古代文人复杂的心态,今天读它自会有不同的感受。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因此,古代诗词作为参照系自能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组成春节节俗的传承。
故诗词对此多有记述:“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或“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动感情的时刻,千家万户在爆竹声中团圆、守岁,迎接新的一年。
守岁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南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较早地抒写了守岁,“欢笑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帘天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来。”夫妇两人在除夕之夜穿戴一新,喝酒守岁,为了迎接新年第一缕曙光,就是鬓上沉重的首饰也不在乎了。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写过一首《除夜有怀》,诗曰:“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把烛迎新,猜酒令,耍射覆游戏,准备一早去宫廷庆贺大年初一。
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写帝王的除夕之夜:“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除夕之夜既是迎接新年,又是欢送旧岁,富丽堂皇的宫殿,燃烧的红烛,台阶上盛开的梅花,凡此种种,显示了唐太宗守岁之夜高兴的心情。
白居易有首《三年除夜》:“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儿孙们排成行给长辈敬酒,其乐也融融的气氛如在目前;可是世事无常,仕途上的白居易的许多除夕是在异地他乡度过的,《客中守岁》抒写了他在远离家乡的守岁,“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想起故乡的亲人,应该惦念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己,在外作客不如贫穷居家。
陆游《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窗外大雪纷飞,诗人在室内虽未举杯喝酒,却在书写春联迎接新的一年,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寂寞文人除夕的心情。
王安石的《元日》写的是大年初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春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喝着用屠苏草浸泡的酒,换上了新的桃符,这该是何等高兴的事。
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绿色的柏叶酒和红色的椒酒相映成趣,隔着竹篱看到提灯凌晨出门的拜年人,晨钟响起迎来了新年,只要有梅花相伴、娇儿戏写春联,便是人间的至乐。
元代邵亨贞《恋绣衾·辛丑元日》:“门前爆竹儿女喧。野人家、时序尚然。尽说道、春来好,老来人、长怕换年。东风到底无崖岸,也殷勤、相过小园。第一是、朱颜改,纵花开,羞插鬓边。”写元日门前放着爆竹,儿女高声喧闹,纵然是山野人家,也得根据习俗过年。尽管春天来了很好很好,作为老年人很怕过年。原因是一年比一年老,东风吹来,殷勤地吹过小园,可容颜一年不如一年,纵使花开也惘然。诗人用爆竹、儿女喧闹、春天的到来、东风吹过小园、春花开放,衬托时间的无情,写出老人无奈寂寥的心情,很有特色。
另一元代诗人高士谈《庚戌元日》:“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古代饮屠苏酒的方法很别致,一家团圆喝酒时要从最年轻者开始,年纪越长的喝酒顺序越靠后,因此宋代文学家苏辙说自己是“年年最后饮屠苏”。想起以前元日是自己先喝屠苏酒,过去的老朋友已在千里之外,撩人的春色带来了又一个新年。按照习俗元日放的都是爆竹,塞外的风光只有寒烟,风烛残年,对于功名的追求已没有希望,诗人的志向只能把农田经营好了。江南和塞外今昔生活的对比,写尽了自己处境的无奈。
清人孔尚任是《桃花扇》的作者,他的《甲午元旦》是这样写的:“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通过白发、守旧炉、剪烛、夜酒、倾囊、买春钱、爆竹、桃符、鼓角梅花这些意象,写出自己新年的欢快心情。
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过年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传统。《说文解字》解释:“年,谷熟也”,上古以作物成熟时间为标志,过年就是在新旧交接的节点上时间代替的过程。过年是农业社会时间节奏的产物,古典诗词反映了古代文人复杂的心态,今天读它自会有不同的感受。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因此,古代诗词作为参照系自能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组成春节节俗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