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否促进底层社会的向上流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对学生分组反映了现行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学生分组”问题的讨论,从课堂教学、教育体制、家庭背景三个方面对知识控制的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能否有效地促进底层社会的向上流动?最后,对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进行总结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课堂教学;知识控制;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73-02
  一、问题的由来
  现行教育中,学生被分为提高班、普通班的情况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还会有“火箭班”学霸级别的群体存在,然而把学生按照能力进行分组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麦克·F·D·扬在《知识与控制》一书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能力分组教学提出了质询。[1]对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家庭背景已经限制了他们接受良好教育、获取优质资源的机会,而分在能力较低的学习组,更不利于他们求取进步、发掘其学习潜力,而且教师也会有意无意的把家庭所属的社会阶层作为判断学生“学习特征”、解释学生学习行为的隐性因素。因此,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将成为本文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二、知识控制的现状
  教育过程中知识控制一般表现为3个方面: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控制、教育体制中的知识控制、家庭背景中的知识控制。
  (一)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控制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交往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的控制之下……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主流社会的意识、文化和规范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学使这些知识得以传承,与此同时,教师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控制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鲍尔斯认为,学校中知识的生产、传递以及评价都是社会阶级的权力机构和社会控制的最好体现,教师受成人社会、学校的委托来到班级,将上层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学习中,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去接受,从而使学校实现其选择性功能。
  (二)教育体制中的知识控制
  教育体制是由教育机构体系与教育规范体系所组成的结合体、统一体。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同时体现着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公,学校等级的分层化、教育体制的市场化以及考试制度的筛选化是当前中国不合理的教育体制的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均、资本代际传承的影响下,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获得的受教育机会极度不平等,结果使教育机会、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总是与家庭所属的社会阶层逐渐呈正相关趋势,而弱势阶层子女由于先赋条件的不足,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通过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获得提高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从而实现其向上流动,目前,就业过程中的“背景”、“关系”等因素,也让底层群体的上升流动变得无能为力。
  (三)家庭背景中的知识控制
  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不仅是家庭背景中的知识控制的主要体现,而且使教育体现出阶级复制的功能。家庭文化资本通过早期的家庭教育投入、家庭学习氛围的创设、父母对子女教育成就的期待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子代的学业成就和未来发展,而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在经济资本不断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家庭经济资本的积累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女最终能够接受何种程度的教育,那些家境贫寒、父辈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缺乏的底层群体在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获得上往往处于劣势,最终导致社会分层的不断强化,促使“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并且在代际之间传承。
  相关研究发现,贫困家庭在孩子早期教育中有限的投入致使孩子只能进入一些低质量的学校,罕少有可能进入到高等学校接受教育,这些致使贫困家庭与富裕家庭的孩子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政策来缓解贫困家庭对孩子早期教育投资的限制局面,因此为了促进中国底层社会向上流动并且积极影响中国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以公平的原则推进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
  三、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底层社会的向上流动?
  (一)底层群体的流动意识
  流动意识关系到人们对于改变自身社会地位以及可能性的思考,研究发现,大部分底层群体还是想通过提升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一定的文化资本,从而实现其社会流动,然而他们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自己的努力相对于“背景”因素在就业过程中的影响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徒劳无用的。底层群体的这种意识已成为当下社会现状的一种折射,他们认为中国的社会阶层中缺乏向上流动的环境和机会。
  (二)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希望在哪?
  生活在一个经济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本应该都有机会能够实现在各个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而不是受代际文化资本的影响在父辈的身份和影子的影响下定位终生。然而,目前中国社会中“官二代”世袭权位、“富二代”世袭财富、“穷二代”世袭贫困的畸形格局却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让“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并且在代际之间传承,逐渐成为社会失衡的栓塞,使得越来越多的财富、越来越多的机会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
  与此同时,我们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分析中发现,底层群体的努力相对于“背景”、“关系”因素在就业过程中的影响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徒劳无用的,使得他们向上流动的希望也在被一点点的掏空。即便如此,底层群体中仍有一部分人将向上流动的希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然而,教育能否促进底层群体的向上流动?诸多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因素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社会地位高的子女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底层群体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却在不断减少。
  同时,沃尔夫冈·莱曼对一所大型、研究型的加拿大大学的工薪阶级学生进行了四年的纵向的质性研究,发现:虽然那些在学校获得成功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本,人生观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当他们远离自己的阶级文化环境时仍会觉得自己会被视为文化局外人,因此关于成功工薪阶级大学生优秀的学术成就最终能否转变为职业成就则是没有任何保证的,它还会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   (三)教育能否促进底层社会的向上流动?
  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究竟如何?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余秀兰指出,教育既可能促进底层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也可能与社会流动无关,还可能加固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3]。邓志伟认为,“教育是促进中国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关键力量”[4],然而现实总是那么差强人意,受到文化资本本身所带来的阶级复制功能以及当前不合理的教育体制的影响,教育反倒成为一种体制化的社会屏蔽制度,缺乏各种有价值资本的底层弱势群体越来越难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对此,有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农村地区家庭人力资本对社会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在底层社会阶级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基础教育到全面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改变是底层阶级的农村家庭意识到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式,教育的阶级复制功能远远强于其流动功能。然而,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并非如此简单,孙立平指出教育既体现着阶级复制的功能,又发挥着社会流动的作用,而教育最终究竟会显示出哪一方面的作用?教育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底层社会的向上流动?则取决于其他因素,如社会贫富分化的程度与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
  四、总结反思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文化资本对于获取社会地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文化资本也逐渐成为实现社会流动的一种常规手段。与此同时,受代际文化资本以及当前中国不合理的教育体制的影响,教育越来越异化为一种体制性的社会屏蔽机制,阻碍了底层社会青年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
  马歇尔指出,“对于国家财富的增长来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那些不幸出身贫寒的天才们始终无法施展才华!”[5]可见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前提的,所以,只有实现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降低父辈地位、资源对子代的影响,底层群体才有可能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困境、实现向上流动。我们相信,随着政府对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日益关注,社会底层通过教育实现升迁性社会流动的机会也会日益增加。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9.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24.
  [3]余秀兰.教育还能促进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吗?[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7):11-12.
  [4]邓志伟.教育促进中国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简论[J].教育学术月刊,2013,(4).
  [5]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M].Philadelphia:Porcupine Press,1982:177.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教育能够为国家有针对性的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可以说其重要程度是无法忽视的。但是,现阶段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教育想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应该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使得高职教育得到发展。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62-02  一、高职
摘要:口语实践与文化体验是高校韩国语(朝鲜语)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朝鲜族村作为得天独厚的实习基地,能够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通过高校的文化宣传与推广,能够发展朝鲜族村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朝鲜族村;实习基地;校村合作  中图分类号:H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69-01  一、高校韩国语(朝鲜语)
摘要:本文探索了大学语文对人格培养的作用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子,探索对课堂教学的新角度。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099-01  大学语文是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经济物质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国金融业也应当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WTO,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需要。
本文研究了股权回购合约与债权转换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了股权回购合约对债转股比例影响的量化分析模型。
美国是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政府在引导、监督、管理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政府在美国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摘 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到当前妇产科临床教学所受到的冲击,再结合我院妇产科教学实际,初步提出了基于案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预实验,课程结束时进行教师评价、学生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三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获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获得新时期最佳的妇产科教学模式[1]。  关键词:妇产科;案例;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一、研究背景  教学过程实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
摘 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我国社会经济更在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英语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同样对于中职生来说,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而英语词汇学习对于英语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就我国中职生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强化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中职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提升能够有所帮助。  关
作者简介:韩晓霞,(1972-),女,汉族,河北内丘人,馆员,本科,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阐明高校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明确二者对对方的影响,辨明两者关系,最终提出高校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在互利互补中共同发展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校园文化;作用;关系;途径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