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整合的现状作了调查分析,并运用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继而提出一些整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影视制作, 课程整合, CAI,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指导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的整合。数字化影视制作系列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课程内容新、课程更新快、设备投入大等特点,因此这给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想通过对目前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目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其原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去克服和解决一些问题[1]。
二、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一)研究分析
结合走访调研和跟踪调查获得相关数据(数据量庞大不一一列出),又设计了问卷,其中涉及到了问题从A-K ,共11组。数据处理采用了微软公司的EXCEL2003[2],在所有问卷中问题A-H,都由四项构成,分值按照利于(赞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发展(态度)给分,分值从 -4至4分,共涉及A-K共10组大问题。客观数据问题1个 ,教师提问9个,学生提问5个,下面对A-H所有获得的数据进行分值统计,并绘图。( 分值按照利于(赞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发展(态度)给分)如图1:
图1
数据统计图上来看,在涉及到的11个相关问题中,绝大多数问题的统计结果在2.5分值以上,GX和G两个问题为负分值问题,但也落在-2分以内,这说明想师生都对信息技术和本课程的整合处于良好的积极心态或认识,在百分比统计图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位于3分段的百分比统计值最高,2分略低,4分次之。
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信息技术并不适合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推导等教学内容,很多内容教师通过生动的语态讲解比通过屏幕展示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选择最高的三项内容:抽象原理的讲解、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效果或方法、动画原理的分析,这三项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将重点的建设。
(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近半年的调查,总结出了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但这些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建立有效的师生信息交流服务系统促进课程整合。
2、开发昂贵设备的虚拟实验系统缓解经济压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整合的实践
(一)建立《师生信息服务系统》
信息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十分重要的事情,本系统由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的指导下[3],除了具备普通网站所具备的功能外,还具备了一些专有的功能特点:
1、建立了信息共享的积分标准,学生无论在Blog、BBS、问答、资源任何一个板块中,依照各自板块的规则将会获得加分。
2、建了统一的数据交换的规则,特别是为学习资源的开发建立相对统一的规范。
(二)虚拟试验设备的开发
下面将我们开发的虚拟摄影机控制系统作为示例,对虚拟实验设备开发流程进行介绍。
1、建立模型
遵照实际照相机的比例制作了贴图,获得与真实相机的全三维外观效果。
2、交互方式设计
相机的内部逻辑结点通过virtools逻辑编程实现,最困难的部分是仿真的操纵控制器。控制部分采用采用了X/Y轴霍尔磁感应型摇杆,并辅助了多个多圈式角度感应器,单片机采用Arduino。让可以快速使用Arduino语言与Flash或Processing等软件交互。
四、优化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整合的几个观点
(一)树立正确的硬件设备购置观
1、对硬件决不“喜新厌旧”,尽可能节约资金;2、完善硬件设备的改造,加大对必要设备的投入。
(二)加大软件资源建设的力度,加强开发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培训工作
1、加强对教师计算机以及相关媒体设备知识的培训;2、加强对教学软件设计开发的培训;3、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及现代教育技术观的培训。
(四)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方式恰当结合
(五)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1、观念是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2、教学设计是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0-43.
[2]王文中.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27-38.
[3]孙晓梅.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智能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影视制作, 课程整合, CAI,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指导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的整合。数字化影视制作系列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课程内容新、课程更新快、设备投入大等特点,因此这给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想通过对目前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目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其原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去克服和解决一些问题[1]。
二、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一)研究分析
结合走访调研和跟踪调查获得相关数据(数据量庞大不一一列出),又设计了问卷,其中涉及到了问题从A-K ,共11组。数据处理采用了微软公司的EXCEL2003[2],在所有问卷中问题A-H,都由四项构成,分值按照利于(赞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发展(态度)给分,分值从 -4至4分,共涉及A-K共10组大问题。客观数据问题1个 ,教师提问9个,学生提问5个,下面对A-H所有获得的数据进行分值统计,并绘图。( 分值按照利于(赞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发展(态度)给分)如图1:
图1
数据统计图上来看,在涉及到的11个相关问题中,绝大多数问题的统计结果在2.5分值以上,GX和G两个问题为负分值问题,但也落在-2分以内,这说明想师生都对信息技术和本课程的整合处于良好的积极心态或认识,在百分比统计图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位于3分段的百分比统计值最高,2分略低,4分次之。
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信息技术并不适合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推导等教学内容,很多内容教师通过生动的语态讲解比通过屏幕展示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选择最高的三项内容:抽象原理的讲解、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效果或方法、动画原理的分析,这三项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将重点的建设。
(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近半年的调查,总结出了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但这些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建立有效的师生信息交流服务系统促进课程整合。
2、开发昂贵设备的虚拟实验系统缓解经济压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整合的实践
(一)建立《师生信息服务系统》
信息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十分重要的事情,本系统由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的指导下[3],除了具备普通网站所具备的功能外,还具备了一些专有的功能特点:
1、建立了信息共享的积分标准,学生无论在Blog、BBS、问答、资源任何一个板块中,依照各自板块的规则将会获得加分。
2、建了统一的数据交换的规则,特别是为学习资源的开发建立相对统一的规范。
(二)虚拟试验设备的开发
下面将我们开发的虚拟摄影机控制系统作为示例,对虚拟实验设备开发流程进行介绍。
1、建立模型
遵照实际照相机的比例制作了贴图,获得与真实相机的全三维外观效果。
2、交互方式设计
相机的内部逻辑结点通过virtools逻辑编程实现,最困难的部分是仿真的操纵控制器。控制部分采用采用了X/Y轴霍尔磁感应型摇杆,并辅助了多个多圈式角度感应器,单片机采用Arduino。让可以快速使用Arduino语言与Flash或Processing等软件交互。
四、优化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整合的几个观点
(一)树立正确的硬件设备购置观
1、对硬件决不“喜新厌旧”,尽可能节约资金;2、完善硬件设备的改造,加大对必要设备的投入。
(二)加大软件资源建设的力度,加强开发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培训工作
1、加强对教师计算机以及相关媒体设备知识的培训;2、加强对教学软件设计开发的培训;3、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及现代教育技术观的培训。
(四)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方式恰当结合
(五)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1、观念是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2、教学设计是高职数字化影视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0-43.
[2]王文中.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27-38.
[3]孙晓梅.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智能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