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小学古诗词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多地穿插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学习和赏析古诗词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虽然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被动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产生的畏难情绪,指导学生赏析古诗词以至于喜爱古诗词,我开展了小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的课题研究,并做了几点探究。
  关键词:小学;鉴赏古诗词;探析
  引言
  古典诗词是我中华文化中的明珠瑰宝,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每个诗歌爱好者研究和学习。即使是外国文学家,也曾从中华古典诗词中汲取过丰富营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必须要重视古典诗词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诵读诗词。
  1要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有时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其中包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深深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所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画面加以想象,把画面与体味含义加以统一。一首词中值得欣赏的词语有很多,这些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选择,不用字字求得解释。如果在选择重点的欣赏词语时,应当在学生对全诗的画面加以想象后,选择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就是找到我们所谓的“诗眼”。有些还可以与诗中的“思”字及“知”字相联系,进一步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其中的“绿”字是诗的“诗眼”,这使得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它妙在形象,妙在自身的意味上。这样让学生学会了反复推敲与研磨,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用字之妙,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诵读大量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2了解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所学到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古诗词有不同的作者,也有不同的背景,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以“送别”诗为例,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诗中以汪伦的歌声送友,李白借用潭水抒发对友人的深深感情;在学习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目送自己的朋友,用长江的水比喻与友人间绵绵不绝的情意;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借酒送友人,借朝雨、青柳以及美酒来表达对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从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所具有的恋恋不舍之情。
  3进行课外拓展
  以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我主要是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理解诗句。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大量江南的美丽风光,用这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为何对江南难忘,进一步读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送别诗主要通过学生与朋友分别的故事及心情,体会到朋友间的恋恋不舍及离别之情……古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但是,古人的心情和感受都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深远的诗文中,这些贴近人们心灵的诗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通过它与我们生活进行比照,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
  4诗歌意境与生活情境的结合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赏析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所写的景与物,但这些意象又不再是单纯的景和物了,而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这些物象附着上某些特点,这些独特的物象实际上就是作者情感的外化。如李贺的《马诗》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作者所写的意象是“大漠沙”“雪”和“燕山月”“钩”,它们体现出了边关的荒凉和空旷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对边关战士一身浩气的寄托。又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诗的“舟”和“江雪”也有“孤”和“寒”的特點,作者孤独的心情从这些物象很容易体会到。有时从景物的色彩也可看出作者的情感基调。暖色调自然是积极的、欢快的、昂扬的感情基调,而冷色调则就是一种悲苦的、孤寂的、冷清的基调。如王维《田园乐》中“桃红”“柳绿”这些暖色调,就暗含作者愉快的心情。因此,把握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特点,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情感了。
  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生活情境,从各自的生活经历中寻找相似的景特别是相似的情,在共鸣中加深对诗作的理解。比如笔者曾在课堂上讲自己有一天傍晚在乡村田间小路行走时,偶尔抬头发现夕阳洒金,山谷肃立,一下子捕捉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想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类似事例。当然在对具体某一首诗词进行鉴赏时,教师也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从记忆仓库中提取一些画面,与诗词产生共鸣。再现自己的感受自然比再现他人的感受容易,感受自然也更强烈,所以这样产生的美感,要超过单纯设身处地对诗歌意境的再现。
  5结语
  总之,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及作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除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优秀文学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还要能够担负起培养年青一代的情感这一重要责任,让学生在健康美好的情感熏染下,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在古诗词中运用理想、道德及情感意志等的见解,能够比较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本轮新课改最大的亮点之一,强调以初中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使其在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能力、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便对如何才初中语文课程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方法  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教学,本身就具备综合性的特点,初中语文综实践活动教学是对我国传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城乡交界处的年轻父母迫于生计问题选择外出打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孩子缺乏在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的监管和教育,导致许多孩子变得叛逆,不服从老师的管理、课上不专心听讲、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城乡交界处小学生的德育缺失问题牵动着广大务工人员的心,那么小学班主任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的改善这个问题呢?对此,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管理;措施  一、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写作之路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长此以往,会令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对此,教师要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能力  小学生犹如冉冉升起的朝阳,承载着国家、民族与家庭的希望,更是推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小学阶段的学习则是学生为建设高楼奠定基石的关键阶段,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尤其要
期刊
摘要:重视并落实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素养课堂,一定是富于文学味、乡土味、童趣味,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读、背、演、悟、讲、写、联、拓等方式,去打通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儿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阅读世界。  关键词:文学味;乡土味;童趣味  语文课理应洋溢着浓浓的爱、深深的情,飘着“文学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教材范文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
期刊
一、导入:  展示一段描写组长催交作业组员溜号的有趣场景,就内容本身而言,你们觉得好玩吗?好玩在哪里?  看来大家的观察都很敏锐,正因为有了这些细致入微的发现,作者笔下才展现出了这么形象生动的描写,这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日常生活,做个有心的人去发现细节之美。  二、对比体会,自述概念  1.请同学们对比阅读以下两段文字,A文段多出的内容即为细节描
期刊
鲜花一朵一朵绽放凋谢,暖风一阵一阵吹来散开。我不紧不慢,不慌不乱地清点着你无言的守望,慢慢地长大。  ——题记  一天到晚不知为何事而碌。从油腻的餐厅里走出来,电话亭早已人满为患。“唉,怎么又忘了。”自言自语。没办法,每次都这样,电话亭尚空的时候一件事儿都捞不起来,等到這个茬儿,一股脑全都湿漉漉地浮上了水面。长龙末端,向前看,长,烦。排队的大都是高一新生,打打闹闹地抢着电话机位,莫名想到了放荡这词
期刊
摘要:《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语言独特,情节跌宕,人物鲜活,内容感人的小小说。课文讲了在村民突遏山洪慌乱逃生时,村支书临危不惧,有序地引领村民逃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表现共产党员敢于担当,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关键词:读;写;悟  新课标指出:①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②高段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读书。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初中英语课堂写作效率,本文针对初中英语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写作课堂提出一些策略。第一,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让其爱上英语写作;第二,依据学生英语书评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制定写作要求,使其英语写作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第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构建初中英语高效写作课堂的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写作课堂
期刊
摘要:自学辅导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过程。它的优点在于能更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活跃的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何引导学生自学、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下面就谈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我的做法  关键词:自学辅导法;教学实践;应用方法  一、课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巨匠,莫言笔下人物的塑造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开始的善与美的塑造,到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特征的农民,再到偏执者。本文重在分析这些偏执人物形象偏执的类型和在作品中存在的意义,探究这些角色体现的人性的复杂与现实的困惑。  关键词:莫言小说;人物形象;偏执  一、莫言小说塑造的偏执人物的类型  所谓偏执指的就是思想或者行为方面的偏激固执,对于事物的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