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提出,PPP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在PPP项目的各种参与方中,商业银行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概念界定的模糊与新兴起,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基于此,从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存在的风险及管控两个方面着手研究,以S银行的案例作为数据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PPP;风险管控
一、我国PPP模式的发展历程
我国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4各阶段:探索试点阶段(1984-2002),稳定推广阶段(2003-2008)、反复发展阶段(2009-2013)以及普及發展阶段(2014至今)。各个发展时期,在国家政策和国内市场经济影响下,呈现出不同阶1没性的特征,但总体来看:一是国内民营资本逐渐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二是政府对PPP模式的政策的出台增多,保障措施和法规制度逐渐完善;三是PPP模式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改善。
二、S银行运营PPP项目的现状及风险剥析
(1)S银行银行运营PPP项目的现状剥析
1.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参与PPP项目的模式是以信贷为主,虽其模式千变万化,但终究是以投贷与信贷两个模式为核心,所衍生出来的其他模式。因信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更好的风险控制,故信贷模式成为目前商业银行选择PPP项目的最佳方式。
从表面读信贷模式便知道此为种贷款,商业银行在选择项目时,倾向于优先选择公司较大、信誉较好的公司。由于PPP项目普遍回收期长,故选择商业银行信贷模式会取得低利率、长期限的资金来源。还款方式主要为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入,而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来源有政府补助,项目自身盈利收入等。
2.PPP项目存在的风险极大,主要在于项目的不确定性。目前过审的PPP项目主要是以社会公益性为主,未来现金流流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项目运营跨越项目投标、项目筹资、项目建设及项目运营等四个周期,各阶段需要不同的公司参与运营设计,从而进一步加剧风险。PPP项目的概念虽在改革开放后就已出现,实际却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以后才逐渐被公众熟知,S银行涉及PPP项目的业务并不多,只有较少的经验来完善风险管控制度,更加加剧了风险。
3.S银行PPP项目的参与度不高。迄今为止,S银行所参与的PPP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大多数项目是由于资金出现周转困难,难以存续,由政府介入的项目。
(2)S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剥析
1.项目主导方政府信用的不确定性
政府风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与执行的不确定性。根据国务院下发的相关文件可知,PPP项目的成本回收主要来自于项目未来现金流的流入。进一步指明,经营性项目的成本回收,赋予特许经营权,放开经营权以更好的收回成本;而经营性项目收费不足以偿还全部成本的项目,采用赋予特许经营权与政府投资担保相结合的模式,以收回全部成本;对于项目为社会公益性、完全没有自身现金流来源的项目,就为政府买单,靠社会资金偿还全部成本。基于S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S商业银行中参与的13个PPP项目中,后两种项目模式占比高达90%,故投资的收回与政府紧密相关。据调查结果可知,S市政府已通过设立专项PPP项目资金的模式,对PPP项目进行担保、投放以及偿还。但政府平台有限,只有财政有购买服务。企业的抵押和担保达不到,出现了各银行想做,但缺乏切合点的问题。各方面无法进行对接,从而需要解决政策方面的问题。
2.社会资本方信用不易约束
PPP项目是一种由政府和社会共同运营筹资的项目,主要为社会公益性项目或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筹措资金,其优势在于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降低银行等社会资本提供资金的风险。但根据目前国家已出台的相关规定可知,项目主要的建设、运营仍由社会资本来承担,政府夕刑旦的是中介方的角色一为项目做担保。此时,项目建设以及项目运营的风险和社会资本方几息、息相关,一旦社会资本方不格守信用,政府的担保在还款前尤显苍白,商业银行冷面临的是坏账准以收回的风险。
3.项目建设存在不可预知因素
在S银行13个PPP项目中,仅有3个项目的建设期少于2年,剩下的均在3年及3年以上,项目建设周期一旦拉长,会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工程建设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政策的出台导致工程项目的转变,建设项目材料的供应问题,工程建设技术更新的问题,均为可能发生的建设风险。项目可能发生的建设风险均影响着项目未来现金流是否能收回贷款。
4.市场与营运前景不明朗
PPP项目未来是否可以收回现金流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16年,S银行与当地市政府签订协议,通过PPP融资模式为园博园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主要用于该项目的土地修复利用、园林绿化、湿地改造及优化、水环境治理、绿道建设等。
项目计划用地约450平方公里,建设周期至2040年。园博园项目的融资主要依托S银行与当地市政府合作开展,2016年上半年,S银行为该项目提供的贷款余额为1.0亿元,2016年下半年新增贷款1.3亿元,截至2017年6月末S银行项目贷款余额为2.3亿元。这一PPP融资项目旨在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推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开创了湖北省PPP融资模式的先河,在湖北省金融支持城市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意义。
三、对策建议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政治环境不断变化,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增加。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领域去杠杆趋势的延续,参与PPP项目的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客户结构的调整、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等种种问题。因此以往传统的业务增长模式在现行的新经济形势下并不适用,因此商业银行在PPP项目的运作模式也需要应时而变,与其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结合,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结合新兴技术,扩大客户群体
PPP项目的推进,结合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破了中国商业银行以往的信贷审批模式,拓展了PPP项目的资金来源方,扩大了客户群体,增加了现金流。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毕竟仅仅只依靠项目的收益要覆盖项目的还款资金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与经验的要求也较高。
长久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数据建模分析方面的一直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可以考虑与国外具有经验的权威的PPP数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风险模型数据库。然后逐步结合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丰富其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为今后包括且不限于PPP融资的项目融资提供数据技术方面的支持。
(2)加强阶段对接,改善授信管理
PPP项目每个阶段的融资情况具有连续性,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PPP融资仍仅停留在建设期的债务融资。虽然项目建设期往往以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洲田左人运营期阶段后,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项目的运营绩效和现金流外,也要重现企业的再融资行为。因此针对不同的阶段将PPP融资作为一个系统化工程加强阶段对接。
在PPP项目投资中,社会资本投资人与项目所在地往往存在异地的情况。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具备大量的金融资源,但其具体的PPP项目往往建设在快速发展的二三线城市。如若继续采用传统的异地授信管理模式,异地授信流程漫长且审批障碍较多。在此种情形下,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PPP项目和客户进行差别管理,对于大客户以及风险较小的项目进行深度营销,可以采用总行和项目所在地分行协同合作的模式,以求发挥各自优势收益共享。
(3)注重人才管理,提高分析能力
PPP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在当前的中国金融体系中,对PPP项目的现行管理方式和针对其的法律法规具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的从业人员是极少的。因此,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的组成部分,应当充当表率,建立起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能根据PPP项目发展的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不仅要及时跟进政府各项政策变化,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对PPP项目不利的影响因素,并且需要对未来政策的走向有一定的判断力。同时具备将PPP与商业银行现有的各种融资渠道的融资工具相贯通的能力,以求在为商业银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为刚起步的中国PPP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四、结论
无论国内外,PPP都是由政府主导。政府的需求、偏好和意愿决定了PPP的应用与推广程度,这就强调了市场监管和制度健全的重要性。国内现阶段大力推行的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债务的负担;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提高,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公共生产效率和公共效益。
参考文献
[1]陆文学.基于PPP模式的苏州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
[2]杜芳.PPP模式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3]陈志敏.中国PPP的实践、主要融资模式和前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4]王俊.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PP模式的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5]李芃迪.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6]綦梦.商业银行PPP项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7]叶晓甦,张永艳.商业银行对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识别与防范[J]建筑经济,2010,10:87-91.
[8]刘国靖,张蕾.基于风险矩阵的商业银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J]财经研究,2004,02:34-40.
[9]彭玉龙.商业银行PPP项目贷款风险分析[D]深圳大学,2017.
[10]马璐巍.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模式的探索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6:25-26.
[11]邓雄.PPP模式如何吸引外部资金的思考[J]新金融,2015,07:43-47.
关键词:商业银行;PPP;风险管控
一、我国PPP模式的发展历程
我国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4各阶段:探索试点阶段(1984-2002),稳定推广阶段(2003-2008)、反复发展阶段(2009-2013)以及普及發展阶段(2014至今)。各个发展时期,在国家政策和国内市场经济影响下,呈现出不同阶1没性的特征,但总体来看:一是国内民营资本逐渐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二是政府对PPP模式的政策的出台增多,保障措施和法规制度逐渐完善;三是PPP模式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改善。
二、S银行运营PPP项目的现状及风险剥析
(1)S银行银行运营PPP项目的现状剥析
1.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参与PPP项目的模式是以信贷为主,虽其模式千变万化,但终究是以投贷与信贷两个模式为核心,所衍生出来的其他模式。因信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更好的风险控制,故信贷模式成为目前商业银行选择PPP项目的最佳方式。
从表面读信贷模式便知道此为种贷款,商业银行在选择项目时,倾向于优先选择公司较大、信誉较好的公司。由于PPP项目普遍回收期长,故选择商业银行信贷模式会取得低利率、长期限的资金来源。还款方式主要为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入,而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来源有政府补助,项目自身盈利收入等。
2.PPP项目存在的风险极大,主要在于项目的不确定性。目前过审的PPP项目主要是以社会公益性为主,未来现金流流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项目运营跨越项目投标、项目筹资、项目建设及项目运营等四个周期,各阶段需要不同的公司参与运营设计,从而进一步加剧风险。PPP项目的概念虽在改革开放后就已出现,实际却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以后才逐渐被公众熟知,S银行涉及PPP项目的业务并不多,只有较少的经验来完善风险管控制度,更加加剧了风险。
3.S银行PPP项目的参与度不高。迄今为止,S银行所参与的PPP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大多数项目是由于资金出现周转困难,难以存续,由政府介入的项目。
(2)S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剥析
1.项目主导方政府信用的不确定性
政府风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与执行的不确定性。根据国务院下发的相关文件可知,PPP项目的成本回收主要来自于项目未来现金流的流入。进一步指明,经营性项目的成本回收,赋予特许经营权,放开经营权以更好的收回成本;而经营性项目收费不足以偿还全部成本的项目,采用赋予特许经营权与政府投资担保相结合的模式,以收回全部成本;对于项目为社会公益性、完全没有自身现金流来源的项目,就为政府买单,靠社会资金偿还全部成本。基于S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S商业银行中参与的13个PPP项目中,后两种项目模式占比高达90%,故投资的收回与政府紧密相关。据调查结果可知,S市政府已通过设立专项PPP项目资金的模式,对PPP项目进行担保、投放以及偿还。但政府平台有限,只有财政有购买服务。企业的抵押和担保达不到,出现了各银行想做,但缺乏切合点的问题。各方面无法进行对接,从而需要解决政策方面的问题。
2.社会资本方信用不易约束
PPP项目是一种由政府和社会共同运营筹资的项目,主要为社会公益性项目或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筹措资金,其优势在于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降低银行等社会资本提供资金的风险。但根据目前国家已出台的相关规定可知,项目主要的建设、运营仍由社会资本来承担,政府夕刑旦的是中介方的角色一为项目做担保。此时,项目建设以及项目运营的风险和社会资本方几息、息相关,一旦社会资本方不格守信用,政府的担保在还款前尤显苍白,商业银行冷面临的是坏账准以收回的风险。
3.项目建设存在不可预知因素
在S银行13个PPP项目中,仅有3个项目的建设期少于2年,剩下的均在3年及3年以上,项目建设周期一旦拉长,会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工程建设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政策的出台导致工程项目的转变,建设项目材料的供应问题,工程建设技术更新的问题,均为可能发生的建设风险。项目可能发生的建设风险均影响着项目未来现金流是否能收回贷款。
4.市场与营运前景不明朗
PPP项目未来是否可以收回现金流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16年,S银行与当地市政府签订协议,通过PPP融资模式为园博园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主要用于该项目的土地修复利用、园林绿化、湿地改造及优化、水环境治理、绿道建设等。
项目计划用地约450平方公里,建设周期至2040年。园博园项目的融资主要依托S银行与当地市政府合作开展,2016年上半年,S银行为该项目提供的贷款余额为1.0亿元,2016年下半年新增贷款1.3亿元,截至2017年6月末S银行项目贷款余额为2.3亿元。这一PPP融资项目旨在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推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开创了湖北省PPP融资模式的先河,在湖北省金融支持城市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意义。
三、对策建议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政治环境不断变化,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增加。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领域去杠杆趋势的延续,参与PPP项目的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客户结构的调整、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等种种问题。因此以往传统的业务增长模式在现行的新经济形势下并不适用,因此商业银行在PPP项目的运作模式也需要应时而变,与其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结合,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结合新兴技术,扩大客户群体
PPP项目的推进,结合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破了中国商业银行以往的信贷审批模式,拓展了PPP项目的资金来源方,扩大了客户群体,增加了现金流。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毕竟仅仅只依靠项目的收益要覆盖项目的还款资金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与经验的要求也较高。
长久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数据建模分析方面的一直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可以考虑与国外具有经验的权威的PPP数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风险模型数据库。然后逐步结合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丰富其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为今后包括且不限于PPP融资的项目融资提供数据技术方面的支持。
(2)加强阶段对接,改善授信管理
PPP项目每个阶段的融资情况具有连续性,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PPP融资仍仅停留在建设期的债务融资。虽然项目建设期往往以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洲田左人运营期阶段后,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项目的运营绩效和现金流外,也要重现企业的再融资行为。因此针对不同的阶段将PPP融资作为一个系统化工程加强阶段对接。
在PPP项目投资中,社会资本投资人与项目所在地往往存在异地的情况。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具备大量的金融资源,但其具体的PPP项目往往建设在快速发展的二三线城市。如若继续采用传统的异地授信管理模式,异地授信流程漫长且审批障碍较多。在此种情形下,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PPP项目和客户进行差别管理,对于大客户以及风险较小的项目进行深度营销,可以采用总行和项目所在地分行协同合作的模式,以求发挥各自优势收益共享。
(3)注重人才管理,提高分析能力
PPP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在当前的中国金融体系中,对PPP项目的现行管理方式和针对其的法律法规具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的从业人员是极少的。因此,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的组成部分,应当充当表率,建立起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能根据PPP项目发展的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不仅要及时跟进政府各项政策变化,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对PPP项目不利的影响因素,并且需要对未来政策的走向有一定的判断力。同时具备将PPP与商业银行现有的各种融资渠道的融资工具相贯通的能力,以求在为商业银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为刚起步的中国PPP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四、结论
无论国内外,PPP都是由政府主导。政府的需求、偏好和意愿决定了PPP的应用与推广程度,这就强调了市场监管和制度健全的重要性。国内现阶段大力推行的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债务的负担;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提高,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公共生产效率和公共效益。
参考文献
[1]陆文学.基于PPP模式的苏州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
[2]杜芳.PPP模式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3]陈志敏.中国PPP的实践、主要融资模式和前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4]王俊.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PP模式的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5]李芃迪.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6]綦梦.商业银行PPP项目的全流程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7]叶晓甦,张永艳.商业银行对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识别与防范[J]建筑经济,2010,10:87-91.
[8]刘国靖,张蕾.基于风险矩阵的商业银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J]财经研究,2004,02:34-40.
[9]彭玉龙.商业银行PPP项目贷款风险分析[D]深圳大学,2017.
[10]马璐巍.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模式的探索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6:25-26.
[11]邓雄.PPP模式如何吸引外部资金的思考[J]新金融,2015,07: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