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德育工作如何开展?德育活动的实效如何得到保证?德育活动如何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来实施?这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郑州中学围绕“培养世界的中国人”这一育人目标,构建了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主体体验式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以自主教育为基因,以主体体验为特质,以全面发展为指向,通过“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生活上的自主管理,学习上的自主合作”(简称“三自教育”),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自主中思考、在合作中进步。
一、“三自教育”的基本追求
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应该是有源之水,一定是建立在一所学校深厚的文化根基之上。
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养之根。从本质上看,教育追求也就是文化追求。一旦文化不在,教育也就缺失了灵魂。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精神激荡、气韵充沛,秘密就在于其能够始终把先进的教育文化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通过对学校多年来办学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分析,结合时代发展特点,郑州中学确定了极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世界的中国人”。在这一培养目标指引下,郑州中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校文化:摒弃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努力把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完美结合,实践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唤醒学生追求自我成长的生命意识,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智能特点及个性特长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走进这所学校的学生的才华都得以展现,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开发和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创新,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發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
与这种文化相适应,郑州中学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主情怀,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具有学习力、生活力、发展力的现代人才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不妨碍他人的人、做一个学会学习的人、做一个学会健体的人、做一个学会审美的人。
这样的发展定位为学校探索形成主体体验式德育模式奠定了深厚基础。
二、“三自教育”的理论基础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古圣先贤其成功都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结果。一个人人格完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倡导自我修养。《大学》就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以人的修身为核心,培养道德品行,最后成就大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提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有机体受环境塑造,还存在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改造”。
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柯尔伯格等人创建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主张,“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方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冲突的自我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联合国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提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中国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无一不在强调“个体”即“自我”实践的作用。
由此可见,最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它可以让教育更有生机和活力,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大教育的张力和潜力。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并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郑州中学经过实践和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体体验式德育模式。
三、“三自教育”的核心要义
“三自教育”以班级自主管理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生活上的自我管理,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主合作”三个维度,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从而形成集体荣誉感强烈,文化氛围、学习氛围、发展氛围浓厚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
“三自教育”坚持以下十项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设计;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辨析;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自己去表演;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评价、自我践行四个环节,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成长的目标。
四、“三自教育”的实施路径
郑州中学分别从思想、生活、学习三个方面制定策略,将“三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生活上的自主管理。生活上的自主管理具体通过学校层面的班级值周制度和班级生活事务小组承包制来具体落实。
班级值周制度,即学校每周一个值日班,每班按照学习小组分工,对宿舍、餐厅、教学楼和学生各项活动进行检查和评比。学生持牌上岗,对照检查量表,就卫生、纪律、规范、质量等方面进行打分,一日一公布,一日一评比。
班级生活事务小组承包制。班级成员六人一组,每组负责一天班级生活实务。班主任把班级生活事务划分成六个管理领域,并将班级成员以六人为单位进行分组,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管理领域,岗位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小组承包管理每天进行总结、评比和反思。 围绕促进学生自主成长成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德育活动,诸如学生社团活动、十八岁成人礼及宣誓仪式、毕业典礼、开学典礼、体育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都是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式德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全面发展。
2.思想上的自我教育。郑州中学“自我教育”坚持做到“八个一”:一日一寄语;一日一宣誓;一日一次三分钟演讲;课前一支歌;一日一次十分钟读报;一日一篇反思日记;一周一篇反思周记;一周一节自我反思课。
学校为学生精心设计印制了《学生自我教育手册》。学生以手册为载体,一日一篇反思日记,一日一语激励自己,一周一篇反思周记,对照自己的学科作业完成情况、课余生活、宿舍管理、仪容仪表、接人待物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并在明日计划一栏中,规划自己明日的学习生活。
为了保证自我教育的效度,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自我教育评价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自我教育主题班会课。
每周一次的自我教育评价课上,以自主管理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以每周一篇的自我反思周记为载体,进行深刻的總结和反思,组内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之后,各小组组长总结汇报一周内小组自主管理落实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班主任对班级一周的自我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布置安排下周工作。
根据初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分年级制定了不同的班会主题,设计了不同的主题班会课程和课程教案。各年级的自我教育主题班会课以系列主题课程的形式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世界,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习上的自主合作。郑州中学自主合作学习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自主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抓手,提前进行自主学习并收集有疑问的问题;组建班级合作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六人,采用“2十2十2”模式,即两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学困生。小组成员“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任务”,建立小组考评奖励机制,并为每个小组配备一位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跟踪指导;在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以及课外活动期间,各班学生都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我来当老师”的学生讲题活动……这种自主合作式学习模式,符合《中国中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三自教育”的评价体系
郑州中学“三自教育”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自我矫正、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目的,包括自我教育评价、自主学习评价、自我管理评价三个部分。依托《学生自我教育手册》,从自我、指导老师、家长、导师、学校五个维度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以量化积分形式呈现,采取日反思、周总结、月汇总的方式,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述评(每周用激励性的语言、以评语形式呈现)、班级总评等环节,在形成量化积分的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力图使学生达到日日有变化、周周有进步、月月有提高的目标。
评价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等级挂钩,同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学校每个月都会评选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学校政教处会将获奖结果制作成写真宣传版面展出,每个年级也会召开年级段大会对获奖学生予以表彰。
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结果的使用,对“三自教育”活动的推进和实施起到极大的激励和督促作用。
有人说,道德的内容距离学生越近,它的可行性就越大,它的效果就越明显,它的生命力越旺盛。郑州中学“三自教育”实施几年来,学校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逐渐成了一群“有所爱、有所能、有所会”的人,学生的思想纯粹了,眼界开阔了,人格健全了,精神丰盈了,家国意识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主动发展的动力提升了,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效展开。
【高正起,河南省郑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文增,河南省郑州中学校长助理,中小学高级教师;宁纪生,河南省郑州中学高中部政教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宋立文
一、“三自教育”的基本追求
任何一种德育模式,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应该是有源之水,一定是建立在一所学校深厚的文化根基之上。
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养之根。从本质上看,教育追求也就是文化追求。一旦文化不在,教育也就缺失了灵魂。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精神激荡、气韵充沛,秘密就在于其能够始终把先进的教育文化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通过对学校多年来办学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分析,结合时代发展特点,郑州中学确定了极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世界的中国人”。在这一培养目标指引下,郑州中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校文化:摒弃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努力把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完美结合,实践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唤醒学生追求自我成长的生命意识,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智能特点及个性特长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走进这所学校的学生的才华都得以展现,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开发和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创新,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發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
与这种文化相适应,郑州中学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主情怀,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具有学习力、生活力、发展力的现代人才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不妨碍他人的人、做一个学会学习的人、做一个学会健体的人、做一个学会审美的人。
这样的发展定位为学校探索形成主体体验式德育模式奠定了深厚基础。
二、“三自教育”的理论基础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古圣先贤其成功都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结果。一个人人格完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倡导自我修养。《大学》就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以人的修身为核心,培养道德品行,最后成就大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提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有机体受环境塑造,还存在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改造”。
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柯尔伯格等人创建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主张,“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方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冲突的自我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联合国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提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中国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无一不在强调“个体”即“自我”实践的作用。
由此可见,最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它可以让教育更有生机和活力,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大教育的张力和潜力。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并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郑州中学经过实践和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体体验式德育模式。
三、“三自教育”的核心要义
“三自教育”以班级自主管理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生活上的自我管理,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主合作”三个维度,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从而形成集体荣誉感强烈,文化氛围、学习氛围、发展氛围浓厚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
“三自教育”坚持以下十项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设计;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辨析;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自己去表演;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评价、自我践行四个环节,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成长的目标。
四、“三自教育”的实施路径
郑州中学分别从思想、生活、学习三个方面制定策略,将“三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生活上的自主管理。生活上的自主管理具体通过学校层面的班级值周制度和班级生活事务小组承包制来具体落实。
班级值周制度,即学校每周一个值日班,每班按照学习小组分工,对宿舍、餐厅、教学楼和学生各项活动进行检查和评比。学生持牌上岗,对照检查量表,就卫生、纪律、规范、质量等方面进行打分,一日一公布,一日一评比。
班级生活事务小组承包制。班级成员六人一组,每组负责一天班级生活实务。班主任把班级生活事务划分成六个管理领域,并将班级成员以六人为单位进行分组,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管理领域,岗位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小组承包管理每天进行总结、评比和反思。 围绕促进学生自主成长成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德育活动,诸如学生社团活动、十八岁成人礼及宣誓仪式、毕业典礼、开学典礼、体育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都是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式德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全面发展。
2.思想上的自我教育。郑州中学“自我教育”坚持做到“八个一”:一日一寄语;一日一宣誓;一日一次三分钟演讲;课前一支歌;一日一次十分钟读报;一日一篇反思日记;一周一篇反思周记;一周一节自我反思课。
学校为学生精心设计印制了《学生自我教育手册》。学生以手册为载体,一日一篇反思日记,一日一语激励自己,一周一篇反思周记,对照自己的学科作业完成情况、课余生活、宿舍管理、仪容仪表、接人待物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并在明日计划一栏中,规划自己明日的学习生活。
为了保证自我教育的效度,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自我教育评价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自我教育主题班会课。
每周一次的自我教育评价课上,以自主管理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以每周一篇的自我反思周记为载体,进行深刻的總结和反思,组内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之后,各小组组长总结汇报一周内小组自主管理落实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班主任对班级一周的自我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布置安排下周工作。
根据初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分年级制定了不同的班会主题,设计了不同的主题班会课程和课程教案。各年级的自我教育主题班会课以系列主题课程的形式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世界,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习上的自主合作。郑州中学自主合作学习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自主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抓手,提前进行自主学习并收集有疑问的问题;组建班级合作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六人,采用“2十2十2”模式,即两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学困生。小组成员“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任务”,建立小组考评奖励机制,并为每个小组配备一位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跟踪指导;在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以及课外活动期间,各班学生都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我来当老师”的学生讲题活动……这种自主合作式学习模式,符合《中国中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三自教育”的评价体系
郑州中学“三自教育”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自我矫正、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目的,包括自我教育评价、自主学习评价、自我管理评价三个部分。依托《学生自我教育手册》,从自我、指导老师、家长、导师、学校五个维度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以量化积分形式呈现,采取日反思、周总结、月汇总的方式,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述评(每周用激励性的语言、以评语形式呈现)、班级总评等环节,在形成量化积分的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力图使学生达到日日有变化、周周有进步、月月有提高的目标。
评价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等级挂钩,同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学校每个月都会评选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学校政教处会将获奖结果制作成写真宣传版面展出,每个年级也会召开年级段大会对获奖学生予以表彰。
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结果的使用,对“三自教育”活动的推进和实施起到极大的激励和督促作用。
有人说,道德的内容距离学生越近,它的可行性就越大,它的效果就越明显,它的生命力越旺盛。郑州中学“三自教育”实施几年来,学校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逐渐成了一群“有所爱、有所能、有所会”的人,学生的思想纯粹了,眼界开阔了,人格健全了,精神丰盈了,家国意识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主动发展的动力提升了,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效展开。
【高正起,河南省郑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文增,河南省郑州中学校长助理,中小学高级教师;宁纪生,河南省郑州中学高中部政教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宋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