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教育基础 坚固社会基石

来源 :哲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众教育是指与作为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质相关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了解自己及所处的社会,学会沟通并融入社会,构建起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公众教育的提出,是对减负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目标的一次正本清源。公众教育才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才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关键词]公众教育;正本清源;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11-0001-03
  收稿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季仲平,男,教育管理硕士,现任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长助理、通州市金沙中学校长、书记。主要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教育决定未来,但教育只有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后才能决定未来。现如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单纯依靠传统的“五育”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全都装入“五育”这个筐,也并非所有内容都能作出符合“五育”特征的系统归类。从另一方面说,也不能像有人提出的“心育”(心理健康教育)那样,增加一项内容就命名一项课程,这既不符合教育的实际,也不利于课程的开展。为此,我们需要新的教育命名来涵盖这些崭新的、不断变化的教育内容,这就是本文所称的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指与作为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质相关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了解自己及所处的社会,学会沟通并融入社会,构建起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观念、新事物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孩子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社会生活资源,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人生选择,但在如何应对如此迅猛的发展变化方面上,他们是缺少准备的,甚至于他们对自己所面对的是什么都不甚了解。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为成长中的个体,他们需要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需要懂得如何融入社会。有鉴于此,公众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小的方面讲,包括个体的生理、心理、情感、行为、沟通、健康、道德、权利、责任等内容,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国家、民族、社会、文化、民主、法律、价值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内容。这已经超越了以往学校德育的内容,而囊括了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相关内容,比如生命教育、网络教育、灾害教育、环保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突发事件的应急和自我保护教育、廉政教育等。因为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以至于公众教育的内容始终处于不断更新当中。正如在社会物质财富剧增的形势下,公众教育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仅是关于人的,也是关于物的,就像“财富伦理”的教育,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当前,公众教育尚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除思想品德课程(小学阶段)和政治课程(中学阶段)相对集中,公众教育的其他内容散见于各门学科。并且,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无论思想品德还是政治学科集中的部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长期处于被弱化的地位,而散见于其他学科的部分由于比较琐碎,在教学中也容易被忽视,加之政府对这方面教育督导的薄弱,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公众教育的边缘化。我们的生命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却不知如何自我保护;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热爱祖国却缺少对国家的忠诚;我们的灾害教育,告诉学生遇到火灾地震要采取哪些措施,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将教育压缩为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的活动。我们对于在时空上远离我们的宇宙太空津津乐道,却对关乎我们生活乃至关乎我们人身安全的公众教育如此轻描淡写,这难免让人无所适从。
  因为公众教育的缺失,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和谐社会不相称甚至是危害社会发展的现象。比如,在甲流疫情发生初期,某地归国留学生不按照国内接受一周医学观察的要求进行观察,相反多次外出,致使被确诊为甲流后无法确认紧密接触者而增加了不特定公众对象的患病几率,加大了防控疫情的难度。该留学生理所当然遭到媒体的猛批,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公共卫生教育是充分的吗?比如“富二代”的飙车、炫富行为考验着社会价值道德的底线,甚至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招致了社会的强烈批判。但是,可以这样说,当前没有一种教育是针对这一群体的道德困境及价值建构而开展的,没有一种教育主动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回归社会理性的生活秩序。公众教育的极度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反映在经济生活中。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奶品事件牵涉到众多奶业巨头,在大家同声指责这些企业家缺少良心置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的时候,更需要对现有教育中只重视有明确对象的个体道德的养成,不重视不具有明确对象的公共道德的养成的教育事实予以深刻反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交通安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完整的交通法规要等到人们开始学习机动车驾驶的时候才会看到,而交通安全事故有不少是因非机动车行驶人及行人不了解交通法规而造成的。面对这些事实,我们不应归咎于现实中人的素质问题,而是要想办法从源头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加以解决。
  在诸育当中,对于公众教育的部分,历来是仅仅流于形式。这不符合国情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1)人的发展的社会性理应先于发展的工具性。马克思将人的最高本质定为“社会存在物”。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无论是人的生物本性,还是人的精神意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社会性的特征,都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及其衍生物当中。无论是“自然——意识——社会文化”三阶段的递进,还是“自然——个体——社会”三层面的融合,都需要人通过对自身的社会属性的更多认识,对所处社会的更多了解,对人类创造的丰富的社会文化系统的更多体验以及个体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知,建立对未来社会建构的基本理念。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人的发展的工具性,的确在某些方面符合经济发展、财富创造的要求,但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人的素养的必然提高,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进步。因此,日本强调“培养学生具有作为国家和社会成员所必备的素质”;美国则提出“胜任公民职责”;俄罗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各国人民之间,以及不同人种、民族、宗教和社会群体之间能相互谅解与合作”;法国则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和团结的公民”,这些教育目标实际都指向了人的发展的社会性。事实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些与社会进步相悖的不和谐的现象,既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制度滞后有关,更与现行教育中的公众教育课程的缺失有关,与人的发展的社会性后于发展的工具性的教育思想有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通过公众教育来帮助个体廓清社会生活的迷雾,引导其回归到人的本质需求上来。
  (2)个体的和谐建设理应先于社会的和谐建设。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曾为我们提供了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而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则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丰富内涵,反映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值得重视的是,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不仅仅关系民众利益的分配,更在于社会成员个体素养的提升。无论是宏观的和谐社会建设,还是微观的个体和谐建设,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所以和谐社会的建设恰恰体现在社会生活,特别是个体行为的细节上。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落脚点。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和谐的因素有很多,加强个体的和谐建设不只是强调道德法律的约束,更要突出个体精神的和谐;不仅要重视个体人文素养的提高,还要注重个体心理情绪的调节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要知道,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固然会造成坏的结果,而个体心绪不佳或遭遇意外也可能有损和谐的氛围。试想,一个在意外中失去亲人的家庭会是和谐的吗?而公众教育的一部分就是基于可预见性事件的处理而展开的。和谐社会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享有、发展的需要,把个体的和谐建设、个体素养的提高列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好公众教育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3)教育服务于培养社会公民先于培养人才。教育是公共服务,服务个人,也服务社会。教育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理应在宏观上优先反映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教育的服务大致有三个层面,即培养社会公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其中,培养社会公民着眼于个体的社会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发展可能,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则着眼于优秀人才的遴选,体现教育的优胜劣汰。当前的教育不仅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且在培养社会公民方面也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与现实生活中教育目标的家庭化、功利化倾向有关,更与教育发展中国家主导功能的弱化有关。当然,就血缘关系而言,子女属于父母,属于家庭,但从社会、民族、国家的角度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员。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先属于国家社会,然后才属于具体家庭,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认识。培养社会公民是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首先要使每一个孩子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能是个体的多样化发展以及人才的甄别。因为,在一个社会中,你可以不出类拔萃,也可以没有自己的特长,却必须学会依靠社会而生存。这决不是以“望子成龙”、“光宗耀祖”为终极目标的家庭教育所能替代的。正如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国务大臣大卫·布伦基特在《建基于成功中》所提出的“要彻底改变撒切尔主义者的学校优胜劣汰倾向”,我们必须从国家社会的真实需要出发来主导基础教育,让基础教育真正代表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让基础教育较好地体现国家意志,而避免基础教育长期沦为优胜劣汰的工具。
  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认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社会好公民”。而公众教育的提出则正是对现时代减负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目标的一次正本清源,那就是公众教育才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才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需要通过公众教育课程来实现教育自身的转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管理成本之所以如此高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相对完善的公众教育,今天成长着的和已经成长了的人们没有获得很好的公众教育。开展公众教育,培养社会公民的成效就在于为了让我们能拥有高素质的公民群体以及和谐的未来社会。也许目前需要我们为此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但是却能为我们节约未来的社会管理成本。教育指向未来,公众教育的缺失让今天的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希望可以经由改变现在而改变未来。
  
  [责编 吕行]
其他文献
范 例 简 析    例1 (2005高考全国卷Ⅲ)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强求/牵强 纤夫/纤尘不染 来日方长/拔苗助长  B.宿仇/宿将 落笔/失魂落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C.解嘲/押解 蹊跷/另辟蹊径 一脉相传/名不虚传  D.卡片/关卡 度量/置之度外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解析】 答案B。B项两个“宿”字都读sù,两个“落”字都读luò,两个“差”
期刊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概念及作用。我国天然气的地区生产和消费。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期刊
[常考考点]近年来,高考命题十分注重通过热点、焦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即对地理信息的整理、归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地理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通过关注生活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地理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隐性和显性介入,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通过题目的内涵实现。因此捕捉热点的考查成为近年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范例简析    例1 (2006年全国题第一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未了,早稻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破土。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
期刊
低湿地和盐碱地的形成和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区发展的条件,应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期刊
第一讲 地理空间事物的定位  [常考考点]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涉及地理位置判定,并以此作为解题的基础和条件的题目越来越多,位置判断的难度越来越大,判断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能否对某地的地理位置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们就对涉及地理位置判断的题目进行归类总结,从中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以提高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一、选择的分类和解题技巧  选择题可分为单选和多选题两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主要有:  技巧1.联想对比法:仔细审清第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新课改背景下,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创新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12-0019-02  收稿日期:2009-11-10  作者简介:蒋慈,男,江苏南通人,中学英语
期刊
[常考考点]  1.自然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期刊
范 例 简 析    例1 (200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  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彼此息息相关。自从20世界8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这一切()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1)将下面四个语句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照应和衔接:  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  ②人们
期刊